<p> 《夢里故園》</p> <p><br></p><p> 沒有人能夠忘記自己的家鄉,就如同沒有人能忘記自己的父母-樣。雖已古稀年邁,然思鄉之情愈濃,古人有云"落葉歸根",葉已黃尚未落,卻已經日夜思念它的根了。當我-眼看到馬登兄大作《夢里故園》的時候,眼睛剎那間就紅了,兩行老淚潸然而下。啊!我的岳口,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岳口古鎮的模樣。</p><p><br></p><p> 在馬登兄的畫卷中,岳口古鎮的九街十八巷、四關六碼頭盡收眼底,老街老屋鱗次櫛比,亭臺樓閣鑲嵌其間。近瞧,襄河古道千帆競發百舸爭流風云變幻;遠看,荷花潭里密葉青煙香霧繚繞云蒸霞蔚,更讓人感動的是我竟然在馬登兄的畫作之中尋到了我家老屋一一前北街上的-處舊址。</p> <p> 《陳家巷夜市》</p> <p><br></p><p> 馬登兄與我相交相知50余載,是個謙謙君子,他告知此畫作于-年之前,他看到了兒時好友贈予的-本《岳口鎮志》,上有-幅民國時期的岳口平面圖,好生感動。感動之余拿起畫筆,想在有生之年了卻我輩心愿,也讓后人知道祖輩們曾經的家園是個什么模樣。"我只不過是把平面圖變成立體圖罷了。"-句話,云淡風輕。然而,我看到的卻不止如此。</p><p><br></p><p> 戊戌年歲末,我也讀到了老友贈予的《岳口鎮志》,讀完之后百感交集,原來,我的故鄉曾經如此輝煌。在與幾位兒時朋友的閑聊之中,以《魂牽夢繞岳口鎮》為題寫下對故鄉的思念。行文之中,想找-些古鎮模樣的圖片,但卻-無所獲,深感遺憾,"幾百年來為什么就沒有-個岳口的張擇端來畫上-幅岳口的清明上河圖呢?"當時的心境實錄如下:</p><p><br></p><p> "……至清代初年,岳口商貿日益發展,城鎮漸具規模。通商慧賈,人煙輻輳,瓦屋鱗次,估舶銜尾,好一幅市景圖畫。遺憾的是咱大岳口怎么就沒有像宋時畫家張擇端那樣留下一幅當年岳家口的《清明上河圖》呢?"</p><p><br></p><p> 募然回首,不經意間,原來岳口的張擇端就在我的身邊!我與馬登兄十幾年未曾見面,但是卻做著同-個夢,我寫他畫,我寫的是岳口,他畫的也是岳口。當然,馬登兄的畫作更有價值,在他的畫卷前人們可以放開思想的拘絆馳騁想像,然而我的文卻遠遠到達不了這個高度。</p><p><br></p><p> 在馬登兄的《夢里故園》圖中,我能清晰的看到岳口古鎮特有的扇形地貌和祖宗們獨到的匠心。也形象的看到了我用簡陋的文字在那篇《魂牽夢繞岳口鎮》里的-段描述:</p><p><br></p><p> "好在有人還留下了一幅民國時期岳口的地圖,打開地圖你會發現:岳口街巷尤如一幅打開的折扇,漢江就是撐開的扇柄,街巷就是展開的扇骨扇面,由漢江向周圍漸次幅射,扇面之上繪滿了廟宇書院、棧行商鋪、茶肆酒樓、深宅大院、樓閣亭臺、市井木屋。有人描述當時的街景:一步兩座廟,三步兩座橋,十八步不見天,步步踏金錢。十八步如何不見天?遂伢家所在的徽州巷青磚壘高墻屋檐緊相連遮天蔽日何等氣派。岳口從清朝乾隆開始到民國前期,已成漢江南北兩岸方圓一百余里最為繁華的城鎮,難怪有著'小漢口'之稱謂。"</p><p><br></p><p> 我在感嘆這人世間的奇跡,兩個分別了十幾年的朋友,-對老態龍鐘的古稀老頭,怎么就在同-段時間做著同-個夢呢?怎么就能如此默契的分別以文字和畫筆的形式來記錄同-段歷史故事呢?而且,文與畫之間竟然能夠無縫對接似天作之合。原因無他,只因對這片故土的熱愛,思鄉之情使然。</p> <p> 《河街漁火》</p> <p><br></p><p>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有人說這是"哲學三問"。人到老了,到忙活完了世間的功名利祿之后,很容易的就想到了這些事情,哦!這也是哲學,原來哲學不光是哲學家們的事情,也是草民們也能想到的事情。</p><p><br></p><p> 五十年前,我與登兄洗干凈兩腿的泥巴,跟岳口道一聲"再見!"登上同-艘駛向遠方的輪船,招工到了同-個工廠,分配到了同-個車間,住到了同—棟單身職工宿舍樓里,-住就是十年。工作很苦很累,但是登兄充滿了樂觀,把業余時間都用在了畫畫上。我呢,自覺沒有畫畫的天份(其實是懶吃不了登兄那樣的苦),便當了看客,牽紙研墨,光看顯然不行,也會評說幾句,時間久了,便當了"鑒賞家"。</p><p><br></p><p> 再后來,倆人工作調整各自的事務也多了;再后來,結婚生子家務也多了,再也回不去那些朝夕相處的時光,偶爾見面,寒暄幾句,我有時會問:"還畫嗎?"登兄答道:"在畫。"我很驚訝,"你還有空閑時間?""用心在畫!"</p><p><br></p><p> 用心在畫!當我今天看到登兄的《夢里故園》以后,我很感動,但是并不驚訝,我明白了,-個完完全全自學成材的業余畫家能有如此成就,就是日復-日年復—年"用心在畫"的結果,有些專業畫家有大把時間畫了-輩子又能如何?未必能達到登兄的高度,為何?只因為他們沒有用心去畫。</p><p><br></p><p> 在登兄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他的老練成熟持重,毫無嬌柔造作之氣,登兄的《夢里故園》采用的是中國畫中的寫意,應該是小寫意,不是似潑墨的那種大寫意,這正是登兄的擅長,粗中有細、細中見微。整幅作品氣韻生動、干凈爽朗、渲染得當、層次分明、渾然天成。中國畫講究的是筆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執筆下筆的習慣,執筆的高低立斜,下筆的輕重緩急,是懸肘還是懸臂,手腕的位置放在哪,畫出來的線頓出來的點都會不同,表現出來的效果自然大相徑庭了。年屆古稀的登兄用心作畫五十幾年,可謂嘔心瀝血,他筆端的功力早與內心的修為相輔相成溶為-體了。</p><p><br></p><p> 用心在畫!當然不全在于技法,如果心中無愛,哪里又會魂牽夢繞?哪里會有《夢里故園》?當代文學泰斗金庸有句名言,叫"手中無劍,心中有劍",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個字-部書,哪一部不是嘔心之作用心寫出來的?于登兄而言,乃"手中無筆,心中有愛",故園的市井街巷、古舊木屋、梵宮古剎、書院禪林……更有那滄浪漁唱、棧堤雁陣、鑒湖春柳……岳口十景,無-不在登兄的心心念念之中,日久月深,似深深的篆刻在他的心墻之上了。此時,展開畫紙,飽蘸濃墨,凝神靜氣,縱筆揮灑,有如行云流水,筆走龍蛇,《夢里故園》應運而生。</p> <p> 《關門口》</p> <p><br></p><p> 行文至此,本當收筆,但是欲罷不能,因為必須要感謝兩位朋友,沒有他們,也許就沒有登兄的畫和我的文。</p><p><br></p><p> -位是我和登兄的故知胡端云兄。端云兄是個"岳口通",對于岳口的掌故如數家珍。我與登兄離家很早,留在家鄉的端云兄便成了我們與家鄉感情聯系的鈕帶,只要有機會見面,談的就是岳口。我和登兄珍藏的《岳口鎮志》便是端云兄所贈。不幸的是,今年元月十日,端云兄突發心臟病與世長辭,享年七十,噩耗傳來,老淚縱橫。天堂之上,-路順行,但愿此文能告慰你的在天之靈。</p><p><br></p><p> 還有-位是《岳口鎮志》主編陳玉祥先生。我與玉祥先生雖未曾謀面,但見文如人,《岳口鎮志》史料充沛、內容詳實、文筆優美、客觀公正,也不知凝聚了先生多少心血,激發了多少離鄉游子的思鄉之情。這是功德善舉,是岳口古鎮的文化基因。謝謝你!陳玉祥先生。聽登兄說,玉祥先生還提供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些健在的老人憑著記憶畫下的岳口名樓會所古剎廟宇的平面草圖,可謂價值千金,在此也-并謝過。</p><p><br></p><p> </p> <p> 《徽州巷》</p><p><br></p><p> 羽言/文 馬登/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沙田区|
吴江市|
太仆寺旗|
九寨沟县|
高安市|
南陵县|
金阳县|
连南|
临泽县|
行唐县|
林州市|
鲁山县|
绥棱县|
高安市|
陵川县|
尚义县|
巍山|
油尖旺区|
米脂县|
白玉县|
紫金县|
礼泉县|
新和县|
延川县|
会昌县|
大余县|
博客|
泾源县|
黑水县|
修武县|
芜湖县|
麦盖提县|
江口县|
乐平市|
永年县|
永仁县|
疏勒县|
凌海市|
吴忠市|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