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非常遺憾,大多數人到了金澤古鎮,直接就奔南區去了,逛一圈或乘船游一圈,就回去了,根本不知道,在古鎮北區還有一塊被遺忘的“靜土”,大多數人沒有到過。今天我就帶你去看看原汁原味的金澤古鎮北區。</p> <p class="ql-block">金澤老街是沿市河兩岸而建的老街,一條南北流向的市河貫穿全鎮,東面是上塘街,西面是下塘街,一條金溪路和金溪路橋將金澤老街分為北區和南區。</p> <p class="ql-block">5月2日上午9:30左右,來到金澤古鎮北區,塔匯橋上來來往往的都是古鎮上的原住民,老街上看不到一位外來游客,相比全上海各大古鎮人滿為患,這里安靜的簡直就像一座世外桃源。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塘街214號 “狀元古樓”,遠近聞名的茶樓,由于疫情原因,目前茶樓處于關閉狀態。據《金澤小志》記載,金澤歷代進士名錄里,僅以明代為例,單楊舍即出了4名進士,舉人更多,明清兩朝,從楊舍走出來的文、武舉人總共有23人。至于文苑人士及雜途仕官者,屬于村中楊姓人家的就更多,達21人!故楊舍村在古時是聞名江南的狀元村。楊舍村即是現在淀山湖風景區的大觀園。</p> <p class="ql-block">離茶樓不遠處有一家老式理發店,店內有兩只老式的鐵轉椅,店主人是一位中老年女士,生意非常不錯。</p> <p class="ql-block">金澤古鎮位于上海市青浦境域西南,是江、浙兩省進入上海的西大門,也是上海唯一與江蘇省和浙江省交界的古鎮。金澤鎮歷史悠久,早在公元960年前(宋初)已建鎮,有興于宋、盛于元之說,相傳昔日有穡人獲石如金,故曾取名“金石”。又因此地為水鄉澤國、魚米賽金,故稱“金澤”。</p> <p class="ql-block">臨水錯落的民居,和著藍天白云的倒影,在水中輕漾。古橋青瓦民房,錯落緊挨著,樸素自然市井,清澈的河水載著鄉愁靜靜流過……</p> <p class="ql-block">老街人家的小景</p> <p class="ql-block">橋下的北勝浜波光粼粼,二岸是白墻黑瓦的民居,一股江南水鄉的古樸風味迎面撲來。</p> <p class="ql-block">原住民還是習慣在河里洗刷東西。</p> <p class="ql-block">用石塊砌成供人洗滌或泊船的埠頭,有些年頭了,這臨水臺階還是不可移動文物,已經成為區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金澤古鎮的老房子不是太有特色,而且多數都被重新粉刷過,但是這里的橋真的非常有特色,形態各異,各具風格。</p> <p class="ql-block">過街樓</p> <p class="ql-block">北勝浜街,這里沒有江南水鄉名鎮游人如織的景象,沒有喧囂,沒有滿大街大同小異的古鎮特產,沒有專賣店,沒有吆喝聲,沒有掛遍大江南北的大紅燈籠。和朱家角相比,金澤安靜得有些離譜,平日幾乎看不到一個都市游客,因此民風淳樸。</p> <p class="ql-block">可以說金澤古鎮是個世外桃源,因為遠離市區,還未被開發,游人又不多。而且有原住民居住,非常有生活氣息,很安靜,適合靜心漫步。</p> <p class="ql-block">上塘街,是一條老街,街邊的住戶大都是老年人,很安靜。這里的人們也習慣在街上小憩閑聊。</p> <p class="ql-block">多數人不知道!上海居然還藏著如此原生態的古鎮,原生態的平民生活,古鎮北區由于未被開發,民俗民風保存得非常完好!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萬安橋在金澤北首,弧形單孔石橋,跨秀州塘,是金澤最大的石橋。原來橋上有亭屋,故也稱萬安亭橋。建于南宋景定年間(1260~1264年)。此橋與鎮南普濟橋造型、結構、用石基本相同,同跨一河,故稱姐妹橋。</p> <p class="ql-block">金澤古鎮北區的河道里并沒有擁堵不堪搶著做生意的游船,有的只是來往的漁船,看上去就讓人心情舒暢。</p> <p class="ql-block">老街上見到漁民在整理攔絲網</p> <p class="ql-block">站在橋上展望著兩邊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林老橋在金澤鎮北首,是單孔石拱橋,橋北對著關帝廟,故又名關帝橋。據史料記載,金澤原有“六觀、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橋”,且“廟廟有橋,橋橋有廟”,它的每一座橋梁不僅各有特色,而且都與寺閣庵廟有關。</p> <p class="ql-block">林老橋,建于元代(1264~1294年),據《金澤小志》記述,此橋是一位叫林青的老人出資所建,為紀念這位老人,故稱該橋為林老橋。林青,元代金澤人,官至宣慰使,好學多智,為人謙恭,家多藏書,對金澤的造橋、建廟,傾囊而為,對建鎮作過重大貢獻,重建楊爺廟,重修萬安橋,他親筆作詞,題寫碑文。</p> <p class="ql-block">枕河而居的人家</p> <p class="ql-block">下塘街許家廳,青浦區文物保護單位。以下是摘自牌上的介紹:
</p><p class="ql-block">屋舍高大,由東向西布局,前有市河,建河埠、廣場,造平屋、堆實物,有男傭居室,河埠后面是長街,正門高大,共六進建筑。第一進為墻門屋;第二進是天進;有花卉磚雕,過天井是茶廳;第三進是儀門,屋檐下有“春華秋實”四個大字,旁有備弄,以便女眷進出;第四進又是天井,過天井是大廳,大廳寬敞;第五進為樓廳,是主人居室等;第六進為廚房、餐廳等;第六進后面是花園,由小橋過小河,為許宅花園,祖先墓地。</p> <p class="ql-block">許家廳應該是比較大的古屋建筑。從門口看去也有好幾進。</p> <p class="ql-block">房梁木雕,保存完整。</p> <p class="ql-block">里面大廳里藤椅上坐著一位阿婆,面露笑容。兩旁舊物堆滿,一片雜亂無章。</p> <p class="ql-block">天皇閣橋,也稱天王橋,位于下塘街,與上塘街的塔匯橋遙遙相對。因橋北堍有天王廟,即以廟名為橋名。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重建。天皇閣橋橋身高大,僅次于朱家角的放生橋,是江南少有的三孔連拱石橋。</p> <p class="ql-block">行行攝攝一圈逛下來,差不多花了一個小時是時間,朋友,你看了這篇游記,有沒有想去逛一逛的沖動呢,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成為你的旅游指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浮山县|
湖北省|
红安县|
白银市|
龙川县|
阿克陶县|
莎车县|
临洮县|
会东县|
革吉县|
广汉市|
平塘县|
阳春市|
建昌县|
蒲城县|
蓬溪县|
益阳市|
瑞金市|
镇宁|
云阳县|
安丘市|
渝中区|
鹤壁市|
五原县|
鸡泽县|
锦屏县|
昆山市|
共和县|
汝州市|
泰顺县|
英吉沙县|
平度市|
彰化市|
东宁县|
正宁县|
沭阳县|
大方县|
奉新县|
昌宁县|
五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