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3時05分,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div>吳孟超同志是我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國際肝膽外科的著名專家,被譽為“中國肝臟外科之父”。</div> 今天13時07分,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享年91歲。 在這相隔不到5分鐘的時間里,雙星隕落了,這可能是絕無僅有的一次:中國同一天失去了兩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吳孟超先生99歲、袁隆平先生91歲。西沉就不再升起,劃過天幕就不再回來,我們無法抵御浪潮,但會永遠記得燈塔! 二位畢生奮斗著為了讓我們“醫食無憂”的院士離世了,他們傾盡一生所得之成果,會像星星一樣,閃耀于后世的天空,指引方向,照亮前程。 現在,讓我們一起瞻仰一下這兩位先生的豐功偉業:<br><br>吳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閩清縣,治病救人78載,九旬高齡依然堅守在門診、手術室和病人的病床前。吳孟超2005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肝膽外科開拓者和創始人。 他開創了我國第一例肝臟外科手術,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鏡下直接摘除肝臟腫瘤的手術,使我國肝癌手術成功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div><br>他說,消滅肝癌是自己的終極目標!</div> 吳孟超同志的這雙手,曾在無影燈下耕耘70余載,在肝臟的方寸之地,為16000多名肝膽患者帶來希望。而今,他終于還是松開了手。<div><br><div>從不給病人倒計時的他,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div><div><br>曾經,當一部以他為原型拍攝的傳記電影計劃在全國上映時,制片方請吳孟超題寫片名,這位聲名遠播的“中國肝臟外科之父”沒有選擇準備好的大詞,而是揮筆寫下了四個字:</div><div><br>“我是醫生。”</div></div> <div><br></div>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1966年,袁隆平在《科學通報》上發表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通過培育水稻“三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來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與思路,由此拉開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br><br>1996年,中國農業農村部提出超級稻育種計劃。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通過形態改良和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的技術路線,成功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種難題,不斷刷新畝產產量。<br><br>目前,超級稻計劃的五期目標已經全部完成,分別是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 “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是袁隆平一生的夢想。<div><br></div><div>前者是他真實的夢境,他曾夢見試驗田里的超級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有掃帚那么長,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涼。</div><div><br><div>這一夢想隨著不斷高產的超級稻逐漸成為現實。后者是希望超級稻走出國門,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貢獻。</div></div> 一個為了人民的溫飽,一個為了人民的健康,九十高齡都還奮斗在各自科研領域的第一線,值得所有人向他們致敬。<div><br>國士無雙,今日遠行,兩位先生千古!</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凤台县|
如东县|
手机|
防城港市|
海晏县|
黄梅县|
庆阳市|
太仓市|
天峨县|
甘孜|
兴宁市|
新竹市|
伊金霍洛旗|
商南县|
克山县|
济宁市|
嘉峪关市|
龙井市|
鱼台县|
广德县|
津市市|
澄迈县|
淄博市|
来凤县|
会同县|
隆昌县|
康定县|
成都市|
汝城县|
朝阳县|
和龙市|
互助|
五家渠市|
高雄县|
南雄市|
扎兰屯市|
曲沃县|
昌江|
盐津县|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