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些年,成長的歲月中留下的痕跡,誰說歲月無聲……</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一去不返的時代,但這些記錄歷史的物證依然能夠向我們講述那段過去。</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鄰居、同學間相互借磁帶翻錄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好長一段時間的原版帶是5.9元6.8元一盤的,進入九十年代寶麗金版權磁帶9.8元,飛利浦的最貴18元左右,外文書店賣的最正宗,多數學生的零花錢主要是花在磁帶上了。空白帶經濟實惠,聽膩了錄新歌覆蓋上,一盤磁帶聽個上百遍也是非常正常的。那時的SONY、TDK空白帶你有過幾個版本的?</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的學生間,主要是七零后,因為電視普及主要是八十年代初,從有影響的電視劇《霍元甲》開始,影視劇的主題歌和插曲影響巨大,錄放機磁帶流行,小學生課業輕松,大把時間,特別閑,曾經流行過手抄歌本和不干膠貼畫,而這兩者又時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為手抄歌本都是用不干膠貼畫來點綴和裝飾的,那時多用封皮是塑料包裝的筆記本做歌本,而且鋼筆墨水基本都是鴕鳥藍黑和湖藍色的。作為過來人,雖然五音不全,小聲哼哼還得東張西望看看周圍有沒有人的我,也曾抄錄了兩本,堅持到大學,在抽屜里一翻就能找到。借了原版磁帶翻錄的同時,得抓緊抄歌詞,有時候還得排隊借呢,比如張薔的帶子。開始還能認真一筆一劃的抄寫,那時可沒有復印機,能找到報紙上的歌詞曲譜小塊剪下來就算省心了,越抄越厭煩,越抄字跡越潦草,沒個耐心還真不行,不時得活動活動手腕。小學時,有些人背課文背古詩慢,但歌詞記得挺快。??</p> <p class="ql-block">從小就喜歡看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人書開始然后是十萬個為什么、上下五千年、春秋戰國故事封神榜什么的,小學時背隋唐十八條好漢、三國武將排名、水滸傳梁山一百單八將綽號,甚至圓周率背到二百位,想來有虛榮心有得瑟的成分,家里的三百多本藏書一半是豎版的繁體字的,適合看的不多。大概是四年級開始辦了沈河少年宮圖書證,后來是沈河區圖書館的證,初中時看了大量課外書還有武俠小說,大學里一度用兩個圖書證(上鋪大俠的證歸我使用),四年里泡圖書館借閱約千本,隔三差五到閱覽室看期刊雜志,也曾租書看,平時路過路邊的閱報欄都會駐足看一會兒,工作后省圖辦證十七年,一路沒斷了閱讀,歸根結底還是喜歡讀書。小學時就背格言詩句警句也做摘抄,反正寫作文能用上。喜歡百科知識、常識性的東西,喜歡百科競賽,看故事會、青年科學、遼寧青年、讀者、青年文摘、五角叢書,一路走來,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理解這一塊很受益,畢竟知識面廣度有助于快速正確理解。那些年的摘抄本,歷史的物證,見證了那段時光和成長。</p> <p class="ql-block">手抄本文摘</p> <p class="ql-block">大一文獻檢索抄錄的擬借和已借閱的書名。</p> <p class="ql-block">省圖的圖書證保留著的,扔了一部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德格县|
仙桃市|
阿克|
都安|
日土县|
大荔县|
西乡县|
徐闻县|
武汉市|
中阳县|
焉耆|
肇东市|
房产|
德化县|
信宜市|
关岭|
木兰县|
紫金县|
调兵山市|
蒙山县|
娱乐|
依安县|
龙山县|
芦山县|
吴川市|
休宁县|
拜泉县|
武安市|
黔西县|
荥经县|
大埔县|
阳新县|
都江堰市|
肥东县|
柳江县|
石家庄市|
九江市|
施秉县|
双鸭山市|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