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閑游武當

石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手機攝影/文字:石肩</h3> <p class="ql-block">2021年五一期間,沒有經受住“假日辦”拼湊出的小長假的誘惑,去了一趟湖北,主要是武當山和神農架。這趟差使和往常的攝影之旅不一樣,可以說是一趟閑游,不帶相機只帶眼睛的一趟悠閑的閑游。</p> <p class="ql-block">武當山無風景,這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從一個攝影師的角度說的。</span>雖然它也威名四海,卻缺少黃山、廬山那樣的秀美自然風光,而是以人文的道家文化著名。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和五臺山很相像,不是看景的地方,是拜廟問道的地方。</span>山形不秀奇,水流不豐沛,沒什么入境的畫面,<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上山下到處都是廟觀。</span>不同的是,五臺山是釋迦牟尼的地盤,武當山是真武大帝的地盤,一佛一道,各自占山為王,香火都很旺盛。</p> <p class="ql-block">網上也有很多武當山的經典圖片,不是雪景就是云海,但這種特殊景象非一日之功也,非我這個匆匆過客所能為也。所以這次我連單反相機都沒帶——兩個機身、三、四個鏡頭,十來萬的設備,那可曾經是我的旅行標配啊,再沉也要背著,此次竟然都能放下了。難道這本身就不是一種修行嗎?</p><p class="ql-block">同行的老婆怕我后悔,一再叮囑,還是帶一個吧,我猶豫再三只帶了個微單(佳能M3),巴掌大的小單反相機。可到了那之后,還是覺得用手機拍照更便捷,連這個微單也幾乎沒用,后來干脆把它扔包里了,只拿手機拍。作為一個有著30幾年攝齡的老攝影人,我還是頭一次這么干,有一種欺師滅祖的感覺,真是懺愧。不過實踐證明,這個微單也是多余的,下次連它也不要帶了。</p> <p class="ql-block">這次不帶相機的旅行確實很輕松,沒有了沉重的束縛,也沒有了復雜的拍攝程序,讓我一心專注游覽。老婆更是高興,徹底擺脫了小跟班的形象,再也不用幫我背三腳架了,再也不用幫我換鏡頭了,再也不用到哪都看著相機包了,原來在火車上、在飯店里,很怕這些貴重器材丟了。而且自己的東西也都有人背了,我的后背空出來了,她的水啊,衣服啊,雨傘啊,吃的啊,充電寶啊也都由我背著,她真正成了甩手掌柜,小燕兒似的飛來飛去。</p> <p class="ql-block">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個視攝如命之徒,連身邊的小河溝也要拿著單反相機春夏秋冬晝伏夜出地拍個稀爛。每次外出旅行,更是長槍短炮,披掛上陣,山上山下,忙的不亦樂乎。而這次卻是無機一身輕了。同去的朋友曉彤常常停下腳步盯著我相當半天,我說你瞅啥???他說:“我看你咋這么別扭呢?”我說咋別扭???他說,說不出來,反正看你別扭,總感覺缺點啥似的。我明白了,以前我們一起出去玩,我的胸脯子上掛滿了長槍短炮,如今飽滿的肚皮上卻空空如也了,只是雙手端著個手機,像個手持芴板上朝的大臣,不勝恭敬,不勝虔誠。更像一個拿著八卦神器到處找方向的風水先生。</p> <p class="ql-block">用手機拍照也有它的優勢,不但取景角度比相機更自由,甚至可以達到相機無法達到的位置,而且網絡傳輸也更直接,即拍即傳,極大提升了實效性。而且華為P30的徠卡鏡頭也非常強大,清晰度和光影效果甚至可以和普通的單反相機媲美。再有,用手機拍照有一種隨意性,有一種輕松感,沒壓力。有一種以拙弄巧,因凡出奇的快樂,也有一種小中見大的成就感。這個篇章里的所有照片都是我用手機拍的,朋友們可以借鑒和批評一下。</p> <p class="ql-block">這次旅行我頭一次是作為家屬的身份去的。老婆大學畢業30周年的同學會,特意選在了湖北十堰市。31年前,他們曾在這里的“二汽”實習過。實習期間,這群血氣方剛、英姿颯爽的年輕才俊也曾呼嘯山林,問鼎武當,也曾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所以這次武當之行對于這些事業有成卻已年過半百的同學們來說,是一次故地重游。山林里仿佛依然還飄蕩著他們無邪的笑聲,臺階上仿佛依然還殘留著他們濕漉的腳印,他們回首往事,依山抒懷,是對青春的一場祭奠;他們傾訴衷腸,把酒臨風,也是對友誼的一次加固。</p> <p class="ql-block">而對于我來說這只能是一場閑游了。相機沒帶,所謂大片是拍不到的,但也有三點收獲:第一,填補了旅行空白;第二,領略了道家文化;第三,爬山歷練了身體。</p> <p class="ql-block">多年來,我幾乎游遍了全國各個省份,卻從未踏入這個位于中國版圖C位的湖北,這次算是填補了空白。再剩下的兩個空白點,就是新疆和廣西了,不知道啥時候能填補一下。</p> <p class="ql-block">第二個重大收獲,就是通過這次問道武當,讓我充分領略了中國道家文化的強大,認識到中國本土哲學思想的深邃。也驗證了自己對道家文化的淺薄和忽視。</p> <p class="ql-block">最早了解道教,只知道道教和佛教的區別是,道教是研究人怎么能不死,而佛教研究的是死了以后咋辦。其實我對那些道士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總覺得他們都是偽化學家,每天深藏在山里煉丹養生,甚至覺得好多道士都是騙子。他們不像佛家有那么多的清規戒律,喝酒吃肉娶妻生子啥都可以干,而且練出的那些丹丸簡直就是毒藥,毒死過皇帝,也坑害過平民。道家常以法術自居,街頭也常見道士模樣的騙子,張旗設攤,搖卦算命,占卜兇吉,給我留下很多不好的印象。除了《道德經》之外,道教經咒在世間傳播的規模也不是很大,總感覺沒有佛教那么博大精深。特別是去了莫高窟之后,了解了那個道士王圓祿,為了幾輛碎銀竟然盜賣藏經洞的文物給外國人,更對道士痛恨不已。</p><p class="ql-block">我還一直以為道家的老祖宗是老子,各大廟觀內供奉的也應該是老子。到了武當才了解,道觀里供奉的是真武大帝,而真武大帝,只是老子的化身,老子本人是道教的最高神靈——太上老君。</p> <p class="ql-block">這次來到武當山各大道觀參觀之后,感受了道教文化的歷史悠久和博大精深,也了解到自己對道家理解的片面和以偏概全,也了解到那些道士也都是非常虔誠的,甚至虔誠到傻,為了一柱“天下第一香”可以前仆后繼跌下懸崖。</p> <p class="ql-block">在中國的儒釋道三教中,以儒治國,以佛治心,以道修身,這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偉大中國的國格優勢,也正是這些深厚的傳統文化,才奠定了中國這樣泱泱大國的精神根基。</p> <p class="ql-block">可笑的是,文革時期包括現在,還有貌似深奧實則淺薄之士,在世界上那些海盜文明和游牧文明已經開始重新審視和學習中國模式的時候,還在一葉障目,崇洋媚外,緊緊抱著一手拿圣經一手拿屠刀的海盜們的大腿不放,時常把“孔老二”拉出來批一批,斗一斗,把體內老祖宗殘留下的那點血脈盡數噴灑在洋人的墓志銘上。</p> <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武當之行只有一天半的行程。主要游覽了太子坡、紫霄宮、南巖宮三個地方,有導游帶領并講解。我們幾個勇猛好勝之徒又自行登頂“金殿”,也算是以爬山自虐的方式“問道悟道”了,然而最后悟到的,也只不過是:道在哪里?道在腳下。這也是我的第三大收獲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太子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太子坡是明朝永樂10年朱棣皇帝修建的。傳說這里是真武大帝小時讀書的地方。太子坡有四大景觀:“九曲黃河墻,一柱十二梁,一里四道門,十里桂花香?!?lt;/p> <p class="ql-block">這是“九曲黃河墻”?!耙焕锼牡篱T”我不知道啥意思,當時沒好好聽講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柱十二梁”。為了讓處于斜坡的四層建筑“五云樓”穩固,一根立柱上方有十二根梁枋穿鑿其上,這種巧奪天工是中國古代力學與美學高度完美的結合。</p> <p class="ql-block">“十里桂花香”。在去往太子坡復真觀的路兩旁,種滿了桂花,一到八月,香飄十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守衛在右側的青龍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復真觀大殿里供奉的真武大帝木雕塑像,光溜水滑的,帥呆了。但是總感覺道教的塑像藝術與佛教的相比,水平相差甚遠,簡單粗制,店內也沒有佛殿那樣金碧輝煌,金銀珠寶充塞滿堂,一副富可敵國的富豪景象。甚至從色彩到布置都會讓人感到一種艷俗和凌亂,這還是皇家督建的,依然感覺很民間。</p> <p class="ql-block">倒是很多外在建筑上,顯出了古樸的滄桑和高超的工藝。</p> <p class="ql-block">中國的儒釋道三大哲學宗派中,道教是完全國產化的。很多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中國人信仰的是道教和儒家思想,這些悠久的文化精髓,早已一點一滴滲透進中國人的血脈和生活之中,遠不像佛教和基督教那樣外露于形,而且還要不斷修煉。</p> <p class="ql-block">也只有道教,是最崇尚自然的。用余秋雨的話講:道教,是唯一以自然為最終法則的生命哲學。其實他把這個整復雜了,早有人用4個字就概括了——道法自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紫霄宮</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武當山的展旗峰下,有一座完全對稱的紅墻碧瓦的建筑,一看就具有皇家氣派和規制。這正是明代皇帝朱棣不斷完善和營建的紫霄宮。</p> <p class="ql-block">這里也有金水橋。</p> <p class="ql-block">那時,武當山可是皇家的道場,平民百姓是很難進山叩拜的,哪像我們現代的游客,可以肆意踐踏這曾經所謂的皇家神道。</p> <p class="ql-block">推動武當山聲名遠播和道教發展的有兩大神人,一個是李唐一個是朱棣。隋唐時期李唐把自己當做老子的后代(因為老子也姓李,李聃),大肆修繕武當道觀,并把這里視為自己的家廟。朱棣呢?篡奪皇位之后,心里不安,老想找個皇權神授的理由,最后相中了這座道教名山來演化自己皇位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特別是朱棣遷都北京以后,更是“北修紫禁城,南修紫霄宮”。</p> <p class="ql-block">這是紫霄殿。</p> <p class="ql-block">紫霄殿殿內金柱斗栱,天花板和廊柱上都有精致的刻工。中間供奉玉皇大帝,左右陪侍神像,均為明代物。</p> <p class="ql-block">推動道教文化,讓武當聲明遠播的還有一人,那就是太極宗師張三豐。紫霄大殿里還供有他的塑像和壁畫。</p><p class="ql-block">令我沒想到的是,張三豐竟然是我們遼寧老鄉,祖籍遼寧懿州,現在的遼寧阜新。</p> <p class="ql-block">紫霄殿內墻壁兩側有優美的壁畫,右面這幅應該是“八仙過?!保?lt;/p> <p class="ql-block">上面這幅雕塑叫“龜蛇同體”。</p><p class="ql-block">武當山為什么叫武當山?套用警察的習慣問話:你怎么證明武當是武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武當是由“非玄武不足以當之”這句話精簡而來的。玄武是什么?是鎮守武當的水神,也就是龜蛇同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從空中俯視,武當山的天柱峰頂,恰如一個烏龜,而武當山所在的大巴山脈,從四川一路而來,恰如一條巨蛇,正與這只巨龜纏斗,這便形成了這個龜蛇同體的水神來鎮壓住屬火的武當山脈。(上圖來自網絡)</span></p> <p class="ql-block">在南巖去往金頂的路上,竟然有一條蛇從一棵大樹上摔落,啪嗒一聲落在我的面前,隨后慢慢爬走了。嚇了我一跳,不禁嘆道:難道玄武水神顯靈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南巖宮</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武當山的南巖景區還是值得一看的。主要有南巖石殿和玄帝殿,因為都是坐北朝南,故稱南巖宮。</p> <p class="ql-block">在去往南巖宮的路上,可以看到對面的群山排空。最高峰是天柱峰,上面是金頂所在。其他所有的山峰都對著主峰形成了萬山朝宗的氣勢。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岳,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正是因為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顯赫地位聞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這座南巖石殿,建于懸崖之上,看起來驚心動魄。這座石宮又名“天乙真慶宮”,是石砌仿木結構建筑,歷史記載,這是道士張守清歷經27個寒暑,一邊化緣一邊開挖修建的,初建時他31歲,建成后,他已經58歲了。卻也通過建殿達到了修行的目的,法術高超,聞名遐邇。</p> 南巖石殿內部 <p class="ql-block">在南巖景區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個號稱“天下第一香”的建筑。它的進香過程在導游的渲染下,令人驚恐不已,現在想來還一身雞皮疙瘩。這是位于南巖石宮外的一塊雕著龍頭和祥云的龍首石雕,在龍首之上有一個小香爐,稱為“龍頭香”。</p> <p class="ql-block">它探出絕壁之外,底下便是萬丈深淵。龍頭面對的方向就是武當山的最高峰,天柱峰,金頂上面是最神圣最輝煌的金殿,龍頭正對著它。</p><p class="ql-block">傳說古代的道士和香客們為了顯示虔誠,要閉著眼走在探出的龍脖子上,在龍頭的香爐上插上三炷香叩拜后再沿原路退回懸崖之上。那龍脖子只有巴掌寬,而且上面雕著三團祥云,坎坷異常。所以,經常有人一不小心就摔下去,掉入萬丈深淵。即使這樣,那些虔誠的香客們,為了求取靈驗和表達虔誠,仍然前仆后繼,不怕犧牲,爭相敬上這柱“天下第一香”。</p> <p class="ql-block">導游講到這些時,我一想到那些道士摔下去的情景,甚至隨之傳來的凄慘的叫聲,不禁毛骨悚然。雖然導游說,這種方式后來被禁止了,但我還是想,從古到今,這得有多少人摔下去啊?我真想到懸崖下面去考證一下那里是否還有殘留的累累尸骨。不知道這到底是一種虔誠還是一種愚昧呢?而進香成功的真得到福報了嗎?無從得知。</p> 南巖宮玄帝殿 玄帝殿內。 在去往南巖宮路上,可見到“福壽康寧”字樣的摩崖石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金頂</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次武當之旅,印象最深的還是爬山的經歷。</p><p class="ql-block">武當山既然沒什么風景可看,道觀里的那些道家文化又都是道可道非常道,不可說一說就破,咱也沒法學。實在沒什么可干的,那就爬山玩吧。我和愛人,一早一晚,兩次登上了金頂。</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當天下午,導游講清登山路線后,多數人急忙轉頭溜走,奔向觀光車回賓館了。只剩下7個人,懷揣著對天柱峰上的金頂的無限向往,按照上圖右側的紅色路線(左側短一些的紅線是第二天登頂路線,見后文。),從南巖景區烏鴉嶺游客中心,沿著“明代神道”排除萬難,不斷攀登,最后成功登上了金頂。歷經6560級臺階,我們連歇帶爬足足耗費了三個多小時。導游說,這段路,抬滑竿的轎夫,在一次爬山比賽時用了45分鐘登頂,導游兩個小時登頂。</p> <p class="ql-block">“明神道”的路況倒是很好,都是這樣的石階。但是越是這樣的臺階,越讓我們的大腿肌肉痙攣。我們畢竟都是年過半百的所謂“知識分子”。考驗體力的時候到了,而幾個平時常做運動健身的,此時便彰顯出了明顯的優勢,有些得意,也有些自豪。</p> <p class="ql-block">最可恨的是,面對那些一眼望不到頭的臺階,費勁巴力好不容易爬到頂上,忽然看到的竟是個下坡(上圖)。幾個人異口同聲地叫道:靠,這不白爬了嗎?一路上,像這樣的下坡有好幾個。后來我們明白了,那是在翻越一道道山梁呢。正常來說,下坡是輕松的,可對于我們來說,下坡卻是最恐怖的,是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因為我們是在登頂啊。我不禁想到,同樣是在我們的事業或者生活中,面對你要達到的理想,你所有的退縮和下滑的臺階,都要在未來的攀登中一個一個老老實實地補回來。</p> <p class="ql-block">登徒上,沒有多少游客,估計沒人有這份閑心和閑功夫,最主要的還是沒有這閑體力。一路上倒是有很多抬滑竿的,熱情地招呼我們,我們幾個都經受住了誘惑,沒有人坐。不是多有毅力,最主要的是不好意思讓人家抬著。</p><p class="ql-block">面對這些一眼望不到頭的臺階,有后悔的,有想放棄的,但是已經晚了,往回走也同樣是艱辛。還記得嗎?回去也不都是下坡啊。就像上了賊船一樣,上不去也下不來了,只有堅守,太陽快落山了,怎么也不能住這兒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艱難的就是阿毅同學。他本來就是大家硬拽來爬山的,后來才知道他的半月板受過傷,沒辦法,礙于情面他加入了登山隊伍,一直堅持到最后,從沒說自己的傷痛,不愧叫阿毅。我看到他懷里竟然還抱著相機和70-200的大炮,平時他是拎著的,此時竟像抱著個孩子一樣抱著。這兩個大鐵疙瘩,平時就沉的要命,此時對他來說應該重如千斤了。我把相機和鏡頭奪了過來,替他背到山頂。望著懷中的相機,我不禁笑了,本來這次旅行我不想帶相機,不想帶相機,剛爬山時更覺得自己沒帶相機的英明,沒想到最后還是在抱著相機上的山。</p><p class="ql-block">有一位大剛同學更是有意思,受體力影響,一直在艱難地挑戰自己??煲巾斄?,我見他停下來,舉著相機在拍照,有很多樹枝遮住了右側畫面,我說你的鏡頭都快被樹枝擋住了,你再下個臺階就好了。他氣呼呼地說:再下個臺階,那不是白爬了嗎?</p> <p class="ql-block">這樣的登山確實太具有挑戰性,我們的眼前仿佛只有腳下的臺階了。路上的風景,我們也無從欣賞。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金頂啥時候到???偶爾遇見下山的游客總會問一句,離金頂還有多遠?即使他們說一句“快了”,也會讓我們得到一絲安慰。</p> <p class="ql-block">經過三個小時的奮斗,我們終于全部登頂,一個都沒放棄。這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場少有的考驗。</p> 這是挑戰登山的六位英雄,必須記錄一下。這是登山前拍的,登頂之后就沒這么從容了。別找了,照片里沒我,攝影師永遠都在鏡頭的后面。 <p class="ql-block">無限風光在險峰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面對群峰,我感覺他們都是對我們朝拜一樣。</p> <p class="ql-block">到了朝圣門的時候,離金頂還有一段高度,無奈他們都在廣場上休息下來。只有我還一心要上去看一看金頂是什么樣。他們說,金頂五點就關門了,現在都六點了。你上去也沒用了。</p> <p class="ql-block">我還是向上爬去,碰碰運氣吧。就快到達金頂的時候,一位道士攔住了我的去路,告訴我已經關門了。我問他幾點關門?他說六點,我欣喜若狂,現在不正是六點嗎?麻煩開恩讓我上去看一眼,就看一眼。他說你看看表,我一看,沒想到已經六點十分了。山下一分鐘,山上十分鐘?原來是這段登頂要去了我十分鐘。</p> <p class="ql-block">我只好帶著遺憾,在金頂下面拍幾張照片留個紀念吧。</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登頂是次日早上。</p><p class="ql-block">本來約好了四五個人,要爬到金頂看日出的,后來陸續都打了退堂鼓。一個是昨天登頂的同學體力耗費差不多了,另一個原因是出發時間太早。5點58分日出,我們要在日出前到達金頂,4點前就要起床出發,很多人是貪得黑起不得早的。再有,我們住的地方就有到金頂的索道,多數人要坐索道上去,但是索道6點才開通,與日出無關了。最后只有三個人,我和我愛人,還有她的一個女同學華同學選擇徒步登頂。華同學昨天下午沒登,目的是留著精力,今早登頂看日出。</p> <p class="ql-block">四點鐘,天還沒有亮,我們三個就從住的地方“瓊臺中觀”出發了。我們沒帶手電筒,就用手機上的手電功能照亮,四周黑得濃重,我們只能看到手機照亮的幾級臺階。</p><p class="ql-block">我之前查看了天氣預報,手機顯示的是多云轉陰有小雨。可是我愛人卻說,你看看,天上有個月牙,還有那么多星星,怎么會陰天呢?我看看天,果真如此,但愿這樣的天氣能堅持到日出。華同學一直問,能看到日出嗎?我說但愿能。</p> <p class="ql-block">這段路比昨天下午的路要近很多,也都是規整的石階路,雖然非常陡峭,爬行艱難,但兩個小時也爬到頂了。我們昨天下午已經精疲力竭地爬了一次山,本以為今天早晨腰腿會疼痛,卻什么反應都沒有,精力依然充沛。這也許就是平時經常體育鍛煉的結果吧。后來導游夸贊我愛人說,你太厲害了,我帶了這么多年的團,你是頭一個短時間內兩次登頂的。愛人不禁有些沾沾自喜。</p><p class="ql-block">我們一邊攀爬著,一邊望向天空尋找著,那輪月牙還在,那幾顆星星還在,心里像有了希望,腳下便加大了力量。期間華同學總是問能否看到日出,要是多云怎么辦?我說要是多云,沒準還會有彩霞和云海呢。華同學在我的描繪下充滿了期待。</p><p class="ql-block">爬到一半的時候,天亮一些了,我們可以關掉手機電筒也能看到灰蒙蒙的路了。這時樹林里忽然響起了風聲,引得我們駐足傾聽著,這就是傳說中的松濤嗎?</p><p class="ql-block">不料,風力越來越大,望向天空,那彎月牙也在涌動的烏云里掙扎著,時而浮出,時而被吞噬,最后還是和那些星星一起消失在翻滾著的烏云當中了。</p><p class="ql-block">霎時狂風大作,亂云飛渡,天空陰沉下來。陣陣狂風像要把懸掛在山上的石階路吹下來一樣。華同學在零亂的風中最后一次問道:還能看見日出嗎?我說不可能了。她說:啊,那不是白爬山了?我只能說:留個遺憾,以后再來看。此后她再也不問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狂風和寒潮中掙扎著,咬著牙向上攀登著。當我們最終爬上山頂的時候,遠天只有一抹粉紅,算是讓我們知道了太陽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我們快到山頂的時候六點十分,天早亮了,太陽早就出來了,卻看不到,被遮擋在烏云后面。仰望山頭那就要到達的金頂,時而被飄散的云霧遮蔽,時而艱難地露出輪廓。那被狂風飄展的國旗,很遠就能聽到撲啦啦的響聲。</p> <p class="ql-block">在登山途中,我們沒見到幾個人,到了山頂才看到有很多人都集中在通往金頂的臺階上,一個挨著一個。有的還是從我們昨天下午爬的那段明代神路上爬上來的,那要半夜3點就出發吧?</p> <p class="ql-block">我們終于到達了金頂,看著山尖上這座窄小的金殿,我充滿敬畏。無論如何我們還是戰勝了武當山的最高峰,天柱峰,最終看到了這座金殿的樣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風呼嘯,高天流云。山頂上的游客們,堅持攀登到頂的朋友們,汗水早已經被狂風吹干,他們憑欄遠眺,不無失望的望著灰蒙蒙的天空,無語……</p> 然而道家會告訴你,失既是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渭南市| 长武县| 尼玛县| 福泉市| 合作市| 普洱| 洞头县| 大埔县| 石楼县| 临洮县| 辽宁省| 公安县| 织金县| 道真| 育儿| 浏阳市| 南木林县| 顺平县| 元朗区| 舟山市| 元谋县| 阳西县| 揭东县| 荃湾区| 潍坊市| 富平县| 东平县| 建水县| 潢川县| 浦县| 那坡县| 时尚| 恭城| 西乌| 永德县| 西安市| 莱州市| 金秀| 绥化市| 康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