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yeziye</p><p class="ql-block">2021.05.17</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五一小節假前,同事小柔,興高采烈地說自己要和家人以及相熟的幾個鄰居去自駕游。出發前的她對這次行程充滿了美好的期待,畢竟誰不喜歡紅塵作伴、瀟瀟灑灑地去看看這世界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但自駕游回來的小柔,完全沒有看過世界的興奮,反而是一臉的疲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當被問及旅行怎么樣時,小柔一臉的厭棄,抱怨之詞傾瀉而出。倒不是因為行程勞累,而是一起旅行的人太糟心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整個旅行過程中,因為想法、消費觀念、作息習慣等不同,一行人心力交瘁格外的不愉快。比如鄰居A每次去一個新的地方時,出發前都會遲到一個多小時,好幾次因為鄰居A的遲到導致大家沒有吃到當地美食,或者沒有看到計劃中的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再比如鄰居B總在大家消費的時候,說各種諷刺難聽的話甚至干涉自己的消費,但是碰到她自己喜歡的東西或想要買什么的時候,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也不管是否會耽誤大家的行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一個星期的旅程結束后,很明顯大家對彼此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不再有往日的親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其實在此次旅行之前,小柔一家和幾位鄰居關系的狀態是相當不錯的,平日里各忙各的偶爾聚在一起吃飯聊天,你來我往好不熱鬧。但他們都低估了關系的脆弱性,沒有清醒地認識到人和人之間應該有合理的邊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朋友是分類別的,適合一起吃飯的朋友可能不適合一起打球,適合一起工作的朋友可能不適合旅行,適合和你聊聊雞毛生活的朋友也可能不適合聊哲學。</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沒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對方總有不合你心意的地方。我們之所以對一個人失望、疲憊、心生不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是因為我們對對方有期待,我們渴望那些和自己有親密往來的人,能夠完全地符合自己的預期,希望他們說的話做的事和自己想象的一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可是那只是你的希望,并不是真實的對方。現實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自成體系,且不容侵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span><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認知不協調”</b><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指人們對某件事情的認知和事實本身不相符。費斯汀格認為當不協調出現,人們的本能反應是減少或者避開不協調的存在,以保證自己心理狀態的平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我們以為和熟人一起去旅行會非常美好,就是典型的認知不協調,當出現矛盾后彼此之間的關系親密度降低,即可理解為回避認知不協調。而認知不協調的強度與個人的主觀感受聯系非常緊密,就像我們喜歡一個人,就有可能會看不到這個人身上的缺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要減少認知不協調對個人的影響,途徑有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一、改變行為,讓自己的行為和認知符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二、改變態度,使其符合行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三、引進新的元素,改變不協調的狀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將這一原則延伸到人際關系中,我們可以如此理解:如果你真的想要和熟人一起去旅行,那么在旅行之前就應該了解好彼此的習慣、想法等,如果有無法調和的不一致,那就不要一起旅行,以免影響關系的親密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如果在明知彼此步調不一致的前提下,你們還是選擇了一起旅行,那么在旅途的過程中產生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就不要抱怨承受即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期望和結果一致,關系就不會因此而惡化。</b><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可遺憾的是我們周圍有太多人混淆自我期望和現實了,所以與其說是價值觀、行為模式的不同讓他們痛苦,不如說是他們自己的認知能力將他們拖向了復雜的深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系并非是朝夕相處,而是保持距離、彼此尊重。給關系喘息的空間,它才能健康長久地維系下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33, 133, 133); background-color: initial;">作家三毛曾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而隔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不和熟人一起去旅行并非是不懂人情世故的表現。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深知人性多變,且不愿破壞現有的關系,才會保持距離。對于朋友,應當遵循兩個原則:熟不逾矩,熟不越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在相處的過程中,不要以熟識為借口而忽視應該保持的分寸感,勿要事無巨細地參與對方的生活。人和人之間的界限一旦被打破,麻煩和沖突就會如暴風雨般襲來,那時關系再無回轉的余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background-color: initial;">人和人關系最好的狀態是舒服,我們并不一定要一起經歷生死、經歷生命的大起大落,在一起舒服就好。</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许昌县|
石狮市|
东光县|
堆龙德庆县|
新乡市|
九江市|
花莲县|
瓮安县|
仪征市|
凤山县|
香港
|
内乡县|
宣汉县|
育儿|
德化县|
兴文县|
藁城市|
金山区|
万盛区|
元阳县|
房山区|
抚顺县|
五大连池市|
金山区|
香河县|
和顺县|
泗洪县|
郧西县|
潮州市|
武宣县|
阳信县|
宝丰县|
东海县|
缙云县|
东阿县|
抚顺县|
昭苏县|
洛扎县|
林芝县|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