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兵站軼事~我在食加站開軍車】

秋晨

<p class="ql-block">作者:馮榮成</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我1971年1月從四川鄰水應征入伍到勐臘108兵站,分配到第一食加站接待班,負責援老抗美及過往部隊戰友的食宿、加油接待工作,沒多久就抽調我去學習汽車駕駛技術,擔任食加站車輛駕駛員。1976年從食加站調到兵站汽車排一班任班長,負責運送援老抗美的物資和兵站營建所需物資。1978年12月調到后勤23分部第114兵站第一供應站駕駛班任班長。1989年退伍返鄉務農。</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在長達近十年的軍營生活中有許多難忘的往事,讓我記憶猶新,在我剛到勐臘第一食加站時,營區內道路雜草叢生,土路上到處水坑爛泥,行走很不方便。站長陳文鎮就組織大家到勐臘縣城外的河里撈沙、運石利用業余時間將到路鋪成水泥路面。把營區前的一塊空地鋪成籃球場,為過往戰友和干部、戰士創造了一個好的生活和休閑環境。也為開展業余文體活動創建一個好的場地。當時水泥攪拌鋪設等方面的技術很欠缺,兵站領導主動找勐臘縣工程隊聯系,請他們派人來現場指導,由于那個年代資金不足。當時縣工程隊也沒有向部隊收錢,食加站領導考慮到軍民關系,為感謝工程隊的幫助,主動送給了工程隊一頭肥豬,以此致謝。那時地方肉類供應嚴重不足,對此工程隊也感到很滿意。</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勐臘第一食加站每天要接待數百人吃飯或住宿,有時多達一兩千人,煮飯所需柴火每年高達60至70車。為此站領導都要親自帶領30多名精兵強將去大山里砍柴。幾乎抽調一半人去砍柴,一半人員在家堅守正常工作崗位,在長達30至40天的野外砍柴工作中,干部戰士不怕苦和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任勞任怨,努力完成任務。當時車輛很少,要把砍伐的柴禾從山里運回來也成了一大難題,站里在家的領導就每天找各國外部隊在食加站的駐站代表聯系,凡事有返空回來的車,就請他們幫助將柴禾運回。記得某高炮師的車很高很大,每當車輛上山去裝運柴禾時,全部都依靠人力裝上車很是艱難,本來砍柴很勞累的戰友咬金牙關,拼盡全力努力裝滿車,看到大車開走,個別體質弱的戰友不由自主地倒地休息一會,爬起來又接著干,山里條件很苦,每天晚上晚飯后只能逗樹上的猴子消遣時光,但大家仍然堅持到底,直至每年砍柴任務圓滿完成。</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勐臘地區晝夜溫差大多潮濕,為了安全有效做好援老抗美后勤保障接待工作,站長陳文鎮帶著文書孟天勝等人,到勐臘縣紅旗公社附近,尋找查看稻田里收割后,稻草是否干了,然后與當地村干部聯系。將農民不要的稻草分攤曬干,組織人力收攏打捆,再裝車運回,又組織干部戰士用了五天時間,將干稻草裝入近800個床墊套內,統一將床墊更換稻草墊子。這樣一來,不但防潮濕而且松軟,使過往的戰友不僅吃好,而且也休息的好。有更充沛的精力去投入戰斗,受到過往戰友的好評。</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為改善干部、戰士和過往戰友的生活,在保證正常任務完成前提下,干部戰士利用業余時間積極種菜,上山種玉米,用玉米烤酒,干部戰士勞累時,站里領導就會通知事務處給大家定量發酒,消除疲勞,大家喝著自己種的玉米烤的酒,心中十分高興愉快。而烤酒所剩余酒糟用來喂豬。為解決豬飼料不足,經常組織大家上山砍野芭蕉桿運回喂豬,每次都由食加站領導干部帶隊,確保野外勞動與運輸安全。</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記得是在1975年6月的一天,站長陳文鎮和管理員周正明帶8個戰士。由我駕駛車輛到勐臘瑤區公社方向山里砍芭蕉桿,去時空車只拉幾個人,一路全是便道,開起走必須小心,快到目的地時,要經過一座木橋,車一上橋,木橋就有點響,引起了我的注意,當大家砍好芭蕉桿返回到橋邊時,我馬上把車停下,并向站長和管理員建議;從安全角度出發,人須下車,步行過橋,我一人開車過橋,其他人再上車往回走,兩位領導覺得我說的很有道理,馬上叫全體下車步行過橋,等戰友們全都過橋了,我才發動車子,平穩快速的沖過木橋,車子剛離開橋,那舊木橋就塌了,把在場的所有戰友都嚇了一大跳。我的建議確保了全體人員的安全,受到戰友們的好評和領導的贊揚。</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近十年的軍營生活中,由于我較好的完成了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做到了安全運輸行駛。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先后受到營團嘉獎6次。在1979年初參與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后勤保障任務中,我帶領全班冒著槍林彈雨運送戰時物資,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被兵站榮記三等功一次。雖然這些看似簡單平凡的經歷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想起來仍然讓人終身難忘。</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作者: 馮榮成:漢族,1952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四川鄰水縣城北鎮人。1971年入伍,歷任戰士,駕駛員、班長。1980年退伍回鄉。</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修改補充:孟天勝、編輯@潘成輝</i></p> <p class="ql-block">  編輯制作@秋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攀枝花市| 望谟县| 金平| 建阳市| 桃园县| 翁源县| 隆回县| 万宁市| 彭水| 商城县| 赞皇县| 新宁县| 平阳县| 漠河县| 田阳县| 金溪县| 德安县| 吉安市| 瑞丽市| 隆林| 进贤县| 山西省| 阳泉市| 黄骅市| 泰和县| 特克斯县| 武穴市| 清镇市| 龙游县| 衢州市| 庆城县| 梁河县| 鹿泉市| 富阳市| 中宁县| 牡丹江市| 永宁县| 汝城县| 建瓯市|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