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乍聽“萬二”不知所云,云里霧里。后方知,乃一村名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萬二村的村名很有意思。</span>傳說,霞坑鎮(zhèn)洪琴村王姓族人在萬二搭建茅舍,后人丁興旺,取名“王村”,隨后汪姓族人也遷到萬二,對“王村”村名表示不滿,為讓村民和諧相處,當時村中德高望重的王汪兩姓族人經(jīng)協(xié)商,一致同意將村民命名為諧音“萬二”村,王、汪兩大家族從此得以和平相處。那么這里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講萬二不叫萬二村而叫萬二街,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說那時外鄉(xiāng)有個富家女看中了萬二的帥小伙,娶親時新娘坐花轎,被村人捉弄在萬二村里來來回回顛鬧了幾個圈,新娘子痛并快樂著說,你們?nèi)f二還真大,我看除了屯溪街就是萬二街了。因此就有了</span>“萬二十八街,除了屯溪街,就數(shù)萬二街”,這句在古徽州非常流行的順口溜了。也因此這里人習慣稱萬二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font-size: 18px;"> 萬二是一個建在</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歙縣昌溪鄉(xiāng)西南部半山腰的石頭村,遠近聞名。房子一幢挨著一幢聳立在山腰間,遠遠看去像一座大大城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34, 34, 34);"> </span>走進萬二,首先映入眼簾的卻是滿目的石頭。<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道道石磅在山坡的斜面上壘成一片片方圓之地。村中的許多房屋就建在這些石磅之上。村中隨處可見齊整的青石街道。石階逶迤,連通村莊的每個角落。</span>所有的屋基都是由石頭手工壘砌,所有的街道都是由石板鋪就,所有的房屋都是由一條條石板路串聯(lián)在一起。而所有灰墻黛瓦都依山勢依次建立在這層層疊疊的石基上的。</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寂靜的山村,行走在長長的石板路上,時間仿佛凝固了。沒有現(xiàn)代化的侵蝕,沒有商業(yè)化的渲染,沒有商店,沒有農(nóng)家樂,沒有成團結隊的喧囂。有的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民們,有的只是久遠的年代留下的印跡和偶爾慕名而來的零散游客。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詳寧靜,一切都是那么的純粹質(zhì)樸!</p> <p class="ql-block"> 石板路每上升幾米,就會有一個小平臺,接著便或左或右的由一條青石板路連接了幾戶或十幾戶民房,就這樣沿山勢逐層向上形成一行行層次分明的建筑群。難怪建筑師說這里是徽派高山建筑的典范,而文化學者稱這里是徽州的“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第一個觀景臺,熱情的老人指著遠方告訴我們這里看萬二十八街最佳。果然有“布達拉宮”的味道!我們嘖嘖稱奇。</p> <p class="ql-block"> 淳樸的人們寵辱不驚,那份恬淡是我們不能企及的。生活就這樣在平淡悠散中靜靜的度過。無論是耳鬢廝磨的老人,還是世事懵懂的孩童。</p> <p class="ql-block"> 這里也有不少用紅土夯實的土樓,雖然不如山那邊的陽產(chǎn)成群成片,點綴在灰墻黛瓦中卻也顯得格外的超凡脫俗。</p> <p class="ql-block"> 萬二的建筑還有個特點,就是去過徽州其他地方的人都知道,但凡有錢人家的房子再輝煌也不過兩層小樓,可在這里三層四層卻屢見不鮮。</p> <p class="ql-block"> 與一山之隔的陽產(chǎn)相比,陽產(chǎn)是一色的土樓群,而這里大多是徽派建筑灰墻黛瓦,高樓林立,足見往日的萬二在徽州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的。</p> <p class="ql-block"> 由于隱世深山,所以這里不僅民風淳樸,就連這里的狗也是熱情好客。在我們?nèi)f二街上差點走錯路的時候,兩條熱情的狗不停的沖我們狂吠,并把我們向一條正確的路上引,當發(fā)現(xiàn)我們理解了以后,高興的搖頭擺尾在前面領路,我們感到很是神奇!</p> <p class="ql-block"> 準備離開的時候,那條熱情的大黃狗居然把我們送到村口。</p> <p class="ql-block"> 用了不到一個小時,我們就走完了萬二街,然而留給我們的卻是無盡的思緒。萬二,像一曲古老的山野牧歌,在層層石階間回響,舒緩而恬淡;又像一壺陳年的老酒,只有細細的品味才能唇齒留香;更像一本發(fā)黃的線裝書,從字里行間我們讀懂了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溪市|
郧西县|
东丰县|
苍山县|
大足县|
峨眉山市|
兴国县|
香港|
甘谷县|
镶黄旗|
虞城县|
灌云县|
左贡县|
信阳市|
宜宾市|
巴里|
磐安县|
慈溪市|
桓台县|
潜江市|
渝北区|
沙湾县|
静海县|
宝坻区|
紫金县|
黄冈市|
茌平县|
明光市|
绥化市|
昭觉县|
梁河县|
天峻县|
佛坪县|
西充县|
中江县|
佛山市|
安福县|
冀州市|
灵璧县|
抚州市|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