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的農歷四月初一,在早勝塬上就有一場盛大空前的廟會。立夏過后種上玉米、高粱、谷子的農人,趁著小麥抽穗楊花前的空閑時間,總會扶老攜幼、成幫結伙的從四面八方陸陸續續趕來參加一年一度的活娘娘廟會。那場面叫一個熱鬧、旺盛和繁榮。</p> <p class="ql-block"> 逛廟院、聽秦腔、吃美食、買東西、看熱鬧,燒香拜佛,放松一下春種后忙碌的心情,成為夏收前農人們一次難得的精神享受。</p> <p class="ql-block"> 有廟不一定有"會",有"會"的地方也不一定有廟。而早勝鎮南北活娘娘廟的廟會是既有廟,也有"會",并且能夠傳承百年,實屬不易,廟會全方位再現著早勝塬民間文化原生性、本真性、民間性、豐富性的特點,承載著歷史上早勝勞動人民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想象等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p> <p class="ql-block"> 自己雖為早勝塬人,但幾十年來,因為各種原因卻始終未能去廟會看過一次。</p> <p class="ql-block"> 活娘娘廟位于早勝鎮南北村東南的一個塬畔,站在溝邊極目遠眺,黃土高原重巒疊嶂郁郁蔥蔥。鳥瞰活娘娘廟,川流不息的人群就想五顏六色的彩帶。從村口一直延續到廟院,綿延長達三四里。</p><p class="ql-block"> 相傳明代萬歷年間,早勝鎮南北村劉氏家族有一女"六仙姑",后來坐化于現在廟址東農村碾麥的碾子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進入廟院,映入眼瞼的是坐落在塬畔上的雙檐戲臺,古樸巍峨,古香古色。廟院內有幾棵槐樹,形如幾名守護的衛士。戲臺的西北角上是活娘娘廟宇,內分上殿、下殿,鐘鼓樓、卷篷和生房。上殿有3座神像,中間是活娘娘神像、左邊為白衣菩薩,右邊為無極神像。左邊的墻壁上是活娘娘生前的事跡壁畫、右邊是活娘娘坐化后的事跡介紹;卷篷指神仙看戲的地方,左邊是鼓樓,右邊是鐘樓。</p> <p class="ql-block"> 沿路兩邊經營各種飲食小吃的、賣鞋帽布匹的、抽簽算卦的、賣丸散膏藥的、打把式賣藝的、賣日用雜貨的、的、賣民間工藝品的等等各類生意人、手藝人、江湖人都從四面八方趕來,使廟會成為民間經濟文化活動的大舞臺。</p> <p class="ql-block"> 路邊的小吃攤更是數不勝數,各種當地特色小吃,時令食品整齊的擺在道路兩邊。</p> <p class="ql-block"> 英俊帥氣的小哥攙著爺爺,拿著凳子,說說笑笑的走向戲園。</p> <p class="ql-block"> 這位大嬸干脆操近路向戲園走去</p> <p class="ql-block"> 腔音腔韻是老年人的最愛,舞臺前這位大叔悠然的看著秦腔。</p> <p class="ql-block"> 進入廟園,最小眏入你眼簾的便是雄偉的鐘樓。</p> <p class="ql-block"> 廟園里不時有信男善女放炮還愿。噼里啪啦的相聲震耳欲聾,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柏香味。</p> <p class="ql-block"> 看戲的全是清一色中老年人,這位大哥邊看邊在錄像,專注的神情唯恐漏過一個情節。</p> <p class="ql-block"> 逛會的人悠閑自在,東看看西看看,漫不經心。看戲的人擠在戲臺前,聚精會神目不轉睛。</p> <p class="ql-block"> 就連多年不見的升子和斗,鐵架燈籠,神牌和像框也有買的。</p> <p class="ql-block"> 買三秒膠的大哥鼓動著三寸不爛之舌,向過往行人介紹著產品。</p> <p class="ql-block"> 早勝“新民得”老字號點心永遠是鄉里人的最愛。</p> <p class="ql-block"> 新品黃米覲糕吸引著不少游人爭相品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福建省|
西昌市|
吴堡县|
松溪县|
乐安县|
昆明市|
徐闻县|
呼图壁县|
五河县|
新宁县|
工布江达县|
兖州市|
峡江县|
抚顺市|
即墨市|
红原县|
寻甸|
海安县|
淮阳县|
梁平县|
德钦县|
兴海县|
凌云县|
南京市|
白玉县|
金湖县|
上高县|
高要市|
仪征市|
枞阳县|
佛坪县|
泽州县|
庐江县|
铜山县|
成都市|
凤阳县|
布尔津县|
河源市|
蒙城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