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我們農村人頭疼腦熱有病找鄉村醫生、提起鄉村醫生,在我的記憶中浮現張宏緒老先生,和藹待人,精醫助人的醫德,使我難已忘懷。</p> <p class="ql-block">張宏緒(又名張述之)生于1922年5月,于1997年12月去逝,享年75周歲</p> <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在蘭州國立初中畢業。在解放前夕當地唯一初中畢業生。初中畢業后在榆中縣甘草鄉果園小學當教師歷時三年。解放后先在定西縣稱鉤釋小學任教5年;調入巉口小學任教2年,后又調到定西縣玉風小學任教近2年。:隨著1958年反右斗爭的開始,一、由于家庭成份劃為地主,二、由于在當時是有文化知識的人被錯劃右派,下放回家務農。</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記憶中老先生博古通今、文學造意很深,在鄉間民俗事情中根據具體事跡隨口編寫對聯,祭文等。他講過一個關于上初中老師出的對聯故事。上聯〝鶯鴿的貓色鹿“、讓同學們對出下聯。自己對出下聯蛤蟆兔子鰲。老師給他很高的評價。四十多年過去了,我對這副對聯記憶猶新。老先生在巉口小學在當地較有影響的學生呂守和、麻潤榮、朱連級等都很崇拜老師的知識淵博和謙和待人的師道。由于被回家務農,再也沒有施展用武之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先生的書法很有功夫,我見到的有隸.楷行.草.從老家墻上拍到一點墨跡:隸書對聯。</p> <p class="ql-block">書法結構端莊嚴謹,用筆剛勁有力,筆墨飽滿,筆畫伸展遵循古人的規矩,宛轉流美,勁健多姿。</p> <p class="ql-block">到1960年由于甘肅出現大災荒被餓死病死的人較多,特別是在農村更是缺醫少藥,有病無處看。張宏緒先生的祖輩幾代都是醫生。下放回家后由于受家庭的影響,從小就跟隨父親看過醫學書籍,在父親的口授心傳,耳提面命下為中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懂得不少醫學技能。在當地人的推薦下,政府組織在定西縣集中培訓。成為定西縣巉口公社聯星大隊十三個生產隊近2000多人口的唯一鄉村醫生(當地人稱醫生為先生),擅長中醫內科學,以望聞問切診斷,多運用湯劑調理各類病癥。結合西醫,針炙。用現在講就是全科大夫。到1968年12月5日《人民日報》報導“赤腳醫生”后,聯星大隊增至三名赤腳醫生。</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母親有病腹疼不至,到晚上九點不見好轉,我手拿一條棍子出門打探老先生在那里,折騰一小時才聽到下午己去堡子灣看病。我在黑夜里走了一小時聽說老先生下午八點從堡子灣去莊過坪,我在漆的夜里追趕到莊過坪己晚上十一點多。老先生休息不到一個小時,聽到我斯啞的聲音,看著我緊張神態,問了病情。哎了一聲,翻身起坑,拿上藥箱又上路程,到家己臨晨四時。通過吃藥,針炙母親疼痛減緩,慢慢病愈。這件事己過40多年,使我終身難忘。</p><p class="ql-block">那年代不管刮風下雨、還里大雪紛飛,路途多難走,只要有人找老先生看病。從不推辭,立刻出發。每天至少五六人找老先生步行去農家看病。一天走六七公里的路是正常情況。是人間真正的赤腳大仙。精醫德高,敬業助人,救死扶傷,醫術深受聯星及周邊廣大群眾好評!</p><p class="ql-block"> 張宏緒老先生兒子張顯瓏子承父業,他還在家鄉從醫路上奔忙著。</p><p class="ql-block"> 用我曾經學生劉龍的贊美詩作為本文的結尾:</p><p class="ql-block">白衣天使赤腳醫,特殊時期光榮職。</p><p class="ql-block">醫療藥器一箱提,奔走鄉間醫病急。</p><p class="ql-block">急人所急半夜起,天陰下雨兩腿泥。</p><p class="ql-block">不用監管不圖利,救死扶傷烙心里。</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德不易,仁心醫者赤腳醫。</p><p class="ql-block"> 張品賢 寫于2021.5.10</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广灵县|
丰城市|
唐河县|
桐柏县|
沾益县|
天峻县|
察隅县|
浠水县|
策勒县|
嘉祥县|
漳州市|
津南区|
泗阳县|
郧西县|
霞浦县|
永平县|
门头沟区|
五莲县|
河源市|
都安|
杂多县|
广西|
吉木萨尔县|
克拉玛依市|
高碑店市|
馆陶县|
娱乐|
清丰县|
孝昌县|
武陟县|
滨海县|
崇明县|
若羌县|
嵩明县|
黄冈市|
罗江县|
手游|
祁阳县|
房山区|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