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長義</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時 至今日,2021年的【清明節(jié)】已經(jīng)過去一月有余,自老家回來,不知為什么!心里總是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每當(dāng)我閉上眼睛,好多往事、家事纏繞著我,讓我無法入睡……這也許是人至暮年,易懷舊事的原故吧!</p> <p class="ql-block"> 由于2020年的疫情,讓我失去了一次回老家祭親的機(jī)會,今年全國疫情向好,清明節(jié)出行的人很多,一票難求,我及早買好了車票,今年必回不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明未至雨先飛,這句話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從二號坐上火車走的那一天,一路向南,天空,輕風(fēng)細(xì)雨,時大時小,直到我第二天下了火車,雨還在淅淅瀝瀝的飄落著……我不想給家人增添麻煩,在風(fēng)雨中等了好長一段公交車,然后坐到了終點,是六弟接我回到家中。</p> <p class="ql-block"> 這倆位親人,是我的父母,分別病故于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和本世紀(jì)初。二老一生艱辛、坎坷、勤勞、樸實,一生中生養(yǎng)了七兒一女,飽受了生活的苦難,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盡管沒有驚天動地的功績,但為了兒女們奉獻(xiàn)了一輩子;操勞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家庭;給了孫男娣女,自己卻沒有得到應(yīng)該得到的幸福和快樂!正應(yīng)了那句名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就是二老畢生的真實寫照!他們生前無所大求,只有一個愿望,就是,回歸于黃土?xí)r,要落葉歸根,最終,以償夙愿!</p> <p class="ql-block"> 今天,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二老在這綠油油的麥苗陪伴中,安祥的靜躺在自家的田地里,依然守護(hù)著這片熱土,保佑著兒孫……此時此刻,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感同身受,當(dāng)我站在雙親墳前的時侯,總帶著一種負(fù)疚的心結(jié)。這心結(jié)沉重而愧對,每年逢祭的節(jié)日,無論我多么虔誠地給父母送去多少冥幣,我都覺得今生今世虧待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始終擺脫不了一種“子欲孝而親不在”的遺憾!此時,我們滿含淚水站在父母的墳前,添上一把土,點上一炷香,滿上一杯酒,敬上一支煙,送上一束鮮花,燒上一疊黃金紙,以表達(dá)兒女們的感懷恩澤,惦念與哀思!</p> <p class="ql-block"> 清明,這個令人傷感又讓人們心靜的節(jié)日,有時我獨自一人站在二老的墳前,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盡管父母仙逝早已遠(yuǎn)去,但當(dāng)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仍然纏繞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曾記得,1985年12月22日(農(nóng)歷冬月十一)的深夜,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熟睡的我。一封河北老家的加急電報遞到了我的手中,電報內(nèi)容只有五個字:“父病故,速回!” 我頓時心頭一緊,不容分說,帶上家中的積蓄,穿上棉衣心急火燎的直奔大哥家中。此時,東北已進(jìn)入數(shù)九隆冬,夜晚的北風(fēng)透骨奇寒,我一溜小跑,敲開了大哥的家門,大哥聽完我的敘述,二話沒說,我們連夜趕到車站,乘上了開往關(guān)內(nèi)的列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的火車真讓人著急!似乎故意和我們作對似的,走得慢極了。我們心急如焚,它卻慢條斯理有節(jié)奏的行進(jìn)著。滿車廂里的旅客熙熙攘攘、亂亂哄哄,過道上的人和物,橫七豎八,雜亂無章,狹窄的空間,很難找到立足之地……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我們站立著艱難的熬過了二十個小時,第二天的傍晚下了火車,在漆黑的夜晚,步行三十里趕到了老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到正屋明間停放在靈床上的父親,我們跪地失聲痛哭,頓時,滿屋子的哭聲讓人撕心裂肺……這是我第一次感到失去親人的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親的靈柩整整停放了七天,按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習(xí)慣一般三天足以。我們兄妹大部分都在外地,又是第一次經(jīng)歷這樣的事,對老家的風(fēng)俗知之甚少。也許是當(dāng)時村里的“總管”們考慮到這個原因,有意如此安排吧。(所謂的‘總管’就是在村里‘紅白’事上有一定的處事、組織、領(lǐng)導(dǎo)能力、德高望重、說話做事令人信服、具有一定‘話語權(quán)’的人。)七天的時間可不算短,除了每天披麻戴孝、痛哭流涕的三次“報廟”之外,還要天天跪迎來吊喪的親朋好友。單憑一天吃的、用的、雇的……算下來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在那個年代,對一個平民百姓來說,很難撐得住。由此看來,給人的一種錯覺,好象在吃“大戶”似的。顯然,幾位“總管”們可沒有為喪戶考慮的這么多,我們也只好順勢而為,任其擺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記得,1985年國家《關(guān)于殯葬管理的暫行規(guī)定》開始實施,逐漸推廣到了農(nóng)村。父親生前最怕的一件事是死后被火葬,多次向我們表白:“死后給我留個全尸,可千萬別給我焚尸灰盡了!”做為兒女們完全理解父親的心情,人走了總要入土為安,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就是埋在風(fēng)水寶地,讓子孫后代祭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時村里的干部對火葬一事還不太重視,畢竟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有著同樣的老觀念,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只要民不舉,官是不糾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記憶中,在父親還沒入殮的第六天晚上,村里一位干部來家中吊唁過父親,我們提到了父親生前不愿火化之事,他暗示我們,你父親生前是在組織的人,要慎重,不要做的太明知眼漏,委人以口舌,否則只能按章辦理!我們心領(lǐng)神會,明白了他的一片好意。為了掩人耳目,當(dāng)晚,我們和家族的幾位兄弟一起商議該如何辦理此事。最后決定,當(dāng)著整個家族人的面,把父親的遺體移到馬車上,裝作去縣城火化的樣子,實則不然,而是把父親的遺體拉到到無人的地方隱藏了起來,等到第七天午更時再返回,將父親遺體入殮、封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是,事與愿違,我們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有一句民諺叫“隔墻有耳”,我們所談之事,早已被本族嫉恨在心的一位堂兄所竊聽,當(dāng)晚就傳到了幾位村干部的耳朵里,真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吶!第七日不到五更天,幾位村干部就來到家中,以給逝者開個“追悼會”為名,其實是來監(jiān)督骨灰入葬的,雖然不明說,但看得出來是不打算走了。鑒于這種情況,只能放棄原定的計劃,母親悄悄地把我叫到了她的身邊,耳語了幾句,我即刻出了家門,此時,天色朦朦朧朧,我在空曠的田地里深一腳淺一腳的直奔家東的河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守著父親遺體蹲了大半夜的幾位哥哥,在寒冷的冬天卷曲著身子正等著家中的信息,聽我這么一說,差點哭出聲來……沒辦法,只能按著母親的意思去火化了,免得再節(jié)外生枝。我們心不情愿的趕著馬車沿著堤壩上的土路奔往縣城的殯儀館(火化場)。三十多里坑洼不平的路程,我們足足走了三、四個小時,當(dāng)父親的遺體被推進(jìn)火化爐的那一刻,心中的不舍真的迸發(fā)出來,傷心的跪地痛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dāng)我們捧著父親的骨灰回到家中時,已是下午一時,幾位村干部仍堅守在家里,看到父親的骨灰無話可說,直到葬禮開始致完悼詞后才各自離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我們兄弟們眼睜睜的看著父親的骨灰入殮蓋棺,他老人家一生中唯一的一個愿望我們沒有兌現(xiàn),我們即慚愧又無奈,愧對了他老人家的養(yǎng)育之恩……當(dāng)天下午四點出殯抬起靈柩的那一刻,為了讓父親的靈柩走的慢一些、穩(wěn)一點,我們迎著父親的靈前,每退一步,跪拜一次,一路上,不知退了多少步,磕了多少頭……為的是讓父親一路走好!入土為安,安穩(wěn)的走完他七十七歲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時隔二十年后的2005年2月13日(農(nóng)歷正月初五),我的母親也在老家與世長辭,享年八十四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記得,那是大年初三的上午,我正在家中接待來拜年的親戚朋友,突然電話鈴響起,是四哥從老家打過來的,他說:“五弟,今天我來看望母親,覺得狀態(tài)不太好,你和大哥能不能回來呀?”我說:“年三十晚上我給六弟打過電話,也給母親拜過年,那時挺好的!怎么了?”四哥接著說:“電話里說不清楚,北京的二哥我已經(jīng)通過電話了,今天晚間就到,大哥的電話打不通,你離他近轉(zhuǎn)告他,你們抓緊時間回來吧!”我估計母親的病情一定很嚴(yán)重,不然的話四哥不會這么說,客人們也跟著說,事不宜遲,快走吧!我聯(lián)系上了大哥,當(dāng)天啟程乘火車直奔老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四的凌晨兩點,我們下了火車,打了一輛出租車趕到家中。一家人圍站在一旁,一位醫(yī)生在給母親診脈、打針,母親閉著雙眼,臉色發(fā)黃,一動不動的靜躺在床上。醫(yī)生處置完后,把我們叫到一邊,輕聲的說到:“老人家脈象微弱、心臟衰竭,恐怕是不行了,你們早做準(zhǔn)備吧!”我說:“要不!送往醫(yī)院吧?”醫(yī)生搖了搖頭,意思是說,沒有必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醫(yī)生走后,我們圍著母親的身旁,小聲的呼喚著她:“媽媽!您睜開眼睛看看,您這些兒孫都回來了,看您來了,您睜一睜眼睛看看吧!”一遍又一遍……母親似乎聽到了兒女們的呼喊,用盡氣力微微的睜開了雙眼,眼角里流下了一串淚水,隨后又緊緊地閉上。無論我們怎樣呼喊,從此再也沒有睜開。直到正月初五的早晨,我們給母親穿好了她早已準(zhǔn)備好的裝老衣裳,移到靈床上時,她雙目緊閉、嘴巴合實,安詳、坦然的過完了這人世間她的最后一個春節(jié),永遠(yuǎn)的離開了我們!我們傷心的嚎啕大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句諺語寫道:“生則同衾,死則同穴”。我們按照二老生前的遺愿,出殯的頭一天,把一直埋在他人地里父親的骨灰,小心翼翼的,完整的取出來,按著順序擺放,裝進(jìn)已準(zhǔn)備好的棺木里,移入到自家田地新打好的墳井邊,等待著與母親一同并葬。這天晚上,其他幾位兄弟,守著母親的靈堂,我和幾個侄兒在自家的墳地里守護(hù)著移出來的父親的骨灰。那個夜晚陰云籠罩,寒風(fēng)刺骨,三更天時已經(jīng)飄起了雪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七,是母親出殯與父親合葬的日子,這天,從午夜開始,鋪天蓋地下了一場多年未見的大雪,那片片潔白飄落的雪花,彷佛蒼天在為母親啼哭、大地在為母親送行……上午九時,我們哭爹喊娘的把母親的遺體送上了殯儀館的靈車。我與七弟和幾位表兄坐在靈車旁守護(hù)著母親,在茫茫的白雪中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靈車緩慢的開進(jìn)了殯儀館,我們輕輕的從靈車上將母親的遺體抬下,眼巴巴的看著被推到了爐前……沒過多時,送出來的竟是一堆白骨。此時,雪停了、心涼了、娘走了!在自家的田地陪伴下,與父親在另一個世界團(tuán)聚了,這是您二老最終的心愿,今天,終于含笑九泉。</p> <p class="ql-block"> 清明,不僅是懷念已故的親人、留住曾經(jīng)的記憶,更為重要的是提醒我們要善待和陪伴好身邊的人,這也是對逝者最大的安慰和紀(jì)念,讓逝者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日子也過得一天比一天好,晚輩們也成家立業(yè),娶妻生子了,我們卻步入了花甲之年,趁著我們身邊的親人還在,要多陪陪、多走動、多交往。我們都是同祖、同宗、同根,血濃于水的親人,那些過時了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在親情面前,都是過眼煙云的事物,為人處世,要善待他人,與人溝通,要好好說話。讓我們在心平氣和的氛圍里,幸福、快樂的安度晚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句話說得好:“親情因記住而延續(xù),人生因記住而永恒。” 骨肉相連的血脈是永遠(yuǎn)斷不開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紙灰旋繞祭九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塋前跪拜淚濕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祈求故親多保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賜福消災(zāi)護(hù)兒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祝愿我們的父母、故親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幸福、平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寫于:辛丑年四月清明節(jié)后</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容县|
东港市|
德化县|
九江市|
和政县|
华亭县|
达孜县|
平湖市|
张家口市|
宾阳县|
河西区|
贺州市|
页游|
东源县|
长白|
二连浩特市|
随州市|
莎车县|
临汾市|
海盐县|
宿松县|
江陵县|
定安县|
尼木县|
攀枝花市|
大名县|
阿拉善右旗|
北安市|
合肥市|
濮阳市|
治县。|
昌邑市|
沾化县|
潢川县|
曲阜市|
松溪县|
明光市|
平遥县|
马公市|
华阴市|
琼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