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作者:羅江珙</strong></h3></br>珙縣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當時國家工業建設急需礦產,宜珙鐵路便是在當時建設背景下,專修的一條運煤通道。<h3> <p class="ql-block">羅江珙</p> 該線為內昆鐵路支線,北與宜賓站接軌,南穿金沙江、南廣河,從南岸壩、月江、漢王山、沙河驛到金沙灣、巡場、武家巖、卷子榜、珙縣,全長65.8公里。<h3> 1958年2月,中共四川省委書記陳剛率省委工作組來珙,對芙蓉山煤田的開發和宜珙線進行現場規劃。10月動工修建,珙縣成立了宜珙線珙縣段指揮部。縣委號召珙縣人民用支援抗美援朝的熱情,支援國家重點建設。對于珙縣人民來說是破天荒的特大喜訊,大家興高采烈一傳十百傳千、奔走相告:“珙縣要開火車了”,比過年過節還高興。此線是山區人民一直盼望和期待的一條希望之路、脫貧之路、幸福之路。<br></br><h3> 此路修建半年,因國家經濟調整自然災害,工程于次年下馬。1965年4月因礦區發展需要再次復工修建,并列為三線建設交通項目。為修建此線,成立了宜珙鐵路指揮部,由成都鐵路局、大橋工程局及四川省川鐵415建筑總隊參加建設,并列為三線交通建設重點項目殲滅戰,興起第二輪建設高潮,包括珙、高、隆昌部分民工約一萬二千人分段同時開工上馬,一場鐵路建設大會戰打響了。<br></br><h3> 施工隊伍浩浩蕩蕩,修橋筑路、鋪軌建站,在幾十公里長的線路施工現場安營扎寨,抓時間搶進度。鐵道兵司令員郭維臣來珙視察指導工作時,沿線施工隊伍越崇山峻嶺,跨河流湖泊,特別是川南山區腹地大山連連,靠肩挑人抬,一派繁忙景象。正當建設進行中受文革動亂的沖擊建設工地成為重災區,工程緩慢經五年多修建直到1970年才修到巡塲。<br></br><h3> <h3>(這個站名以前叫什么?)<br></br></h3></br>順便說一句,川鐵是415四川省勞教筑路工程隊,又稱415信箱,因筑路工程需大量勞動力,又有通過勞動自食其力、重新做人的目的,該筑路工程隊以中隊、支隊、中隊、小隊為單位在施工工地勞動。這里除了三教九流,還有異類,當時稱牛鬼蛇神中,有好多個著名的人物。<br></br><h3> <h3>(金沙灣車站)<br></br></h3></br>該線施工難度較大、地質結構復雜、其中金沙江大鐵橋為工程建設中重點控制性工程。鐵道部將此橋作為重點項目于1965年動工修建,全長1055.5米,采用兩岸伸臂跨中法架設,至1968年10月才建成。大橋上方有枚像章很多電影在此取景。還有個是轎頂山隧道,先后碰到溶洞暗河,地質結構難度大,用三年時間才打通,在當時為川內少有的隧道。此線雖只有六十多公里,但有隧道29座,每一公里就有橋梁隧道,橋隧全長占該線長度的26.9%,足見施工難度。<h3> <h3>(巡場站,四大礦子弟從這里走向祖國各地)<br></br></h3></br>1974年宜珙線宜賓至金沙灣段正式通車,長47km。1978年3月,金沙灣至珙縣段正式通車,長19.5km。至此,宜珙線全線通車。此線主要運輸芙蓉礦區生產的煤和珙縣一帶礦產資源同時兼營客運,給古老的城鎮帶來新鮮血液和文化與文明。<h3> 武家巖火車站,對面曾經有一個碎石廠,珙縣優質的石灰石可以給鐵路鋪軌,甘為鋪路石,也是珙縣人的優良品質。<h3> 卷子榜火車站,這里就快到老珙縣了,那時珙縣縣城還在珙泉鎮,這里已經是這條鐵路的終點了。<h3> 知道這是哪里嗎?知道的,評論區留言哦!<h3> 宜珙鐵路沿線白卡硬版車票,金沙灣到重慶票價17元。<br></br><h3> 宜珙鐵路建設的單位<h3> 這些回憶滿滿的車票,曾經是不是你出行的憑證,當年懷揣夢想的你,如今是不是已經夢圓,或者還在奮斗的路上?不管如何,我們曾經努力過,結局已經不再重要,就象一次旅途,你記得的不一定是目的地,難忘的往往是在路上,你奮斗在路上的樣子,真的太帥了。<br></br>《?四川三線建設》宜賓卷<br></br>?感謝陳建華先生提供收藏票證。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p8ew_-8DbN4zMgdA2oz65A"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乐业县|
团风县|
海原县|
聊城市|
黄浦区|
南京市|
宕昌县|
安达市|
怀仁县|
大渡口区|
盱眙县|
井冈山市|
榆中县|
将乐县|
奎屯市|
黑龙江省|
精河县|
历史|
舒城县|
蒲江县|
行唐县|
密山市|
九台市|
丹东市|
涪陵区|
团风县|
册亨县|
腾冲县|
平罗县|
赤城县|
沁源县|
龙南县|
崇信县|
金乡县|
栾川县|
即墨市|
博爱县|
泉州市|
高淳县|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