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合河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裴家川口村,處于嵐漪河與黃河交匯之處,是自古人稱“水旱碼頭”的古渡口,在興縣素有“金川口”之美譽。曾經,它是中原王朝抗拒北方游牧民族的戰略要地、黃河沿岸的古戰場之一。在村北堡子梁上有一合河關古城遺址,據出土的陶瓷碎片分析,這里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人類居住。裴家川口也是興縣著名的歷史文化名村。現在村內仍有明清古院落9處,這些明清四合院雖然破敗,但木雕磚刻,窯洞配廈檐,古樸莊嚴,仍然展現出當年的繁榮。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裴家川口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村里曾駐有晉綏煙廠、新發源商號、醫療四所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裴家川口村是個人杰地靈的村子。黃河由北向南流經這里后,因有由東向西的嵐漪河匯入而地域更加開闊。原來東西相向而立的群山如屏障一般排列在黃河兩岸,在這里,東邊的群山被嵐漪河攔腰截斷,出現了一個巨大豁口,又因村里人主要以裴氏為主(還有姓邢的),故稱作“裴家川口”。黃河東岸邊有一大片沖擊出的水澆地,育有千畝棗林,夏秋兩季郁郁蔥蔥。棗林上去的村子蜿蜒在平緩的東山坳上,西望黃河南臨嵐漪河,水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在這里,人們更能深切感受到黃土高原的特色。黃土地,黃河水,天地蒼黃,沙飛浪涌,百年風物,千里盛景。這里既有古老的、膾炙人口流傳甚廣的歷史鉤沉、古今人物,也有別具特色的地方民俗。但是,和所有即將消失的鄉村一樣,曾經有一千多人的大村子如今只剩下一些白發蒼蒼的老人,村里的古建筑物也和她的主人們一樣老態龍鐘,無聲地訴說著前塵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黃埔驕子裴厚德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農歷3月20,應村支書裴海寬,村主任裴俊偉邀請,我們一行三人去參加古會。這次出訪,我們早就有了目標——了解黃埔軍校四期學員裴厚德(和LB同期)。這個信息是通過她女兒裴小平的回憶錄得知的。裴厚德生于1900年,卒于1984年。在裴海寬的爸爸裴四貴的介紹下,裴厚德曲折的人生軌跡逐漸清晰起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裴厚德的祖輩父輩都是醫生,家境殷實。裴厚德19歲時去黃埔軍校四期學習,后來參加北伐。抗日戰爭時期已擢升為團長。他參加多次抗日戰斗,英勇善戰。解放戰爭時他不愿意同室操戈,更厭煩阿諛奉承欺上瞞下的官場。于是他脫掉軍裝,在西安經商,后回到家鄉擔任巡輯隊長、在興縣中學任體育教員。WG時期,他被揪出來送返川口村。這時他家祖宅已充公,只得另外租住在一孔窯洞里。當時裴厚德雖已年近七旬,但仍被五花大綁游街批斗。有激進派不停煽其耳光,逼問他為何參加GMD?他說:“當時就那樣的形勢,我是為了打日本鬼子才參軍的,沒有其他目的!”激進派講理講不過他,氣急敗壞,把他的臉打得又紅又腫,但是他仍不愿低頭認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講到這里的時候,裴四貴這個老農民聲音特別的低沉。他帶著我們走進了東邊的角門——那里就是裴厚德的祖宅。推開門,同樣四孔窯洞,歇廈柱子,木刻磚雕——昭示著主人當年生活的富足。院子里榆樹長得蔭天蔽日,陋室空堂、荒草萋萋。這個小院沒收后做過村委會、衛生院……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裴四貴站在院子里,繼續給我們講述著。批斗大會結束后,裴厚德拖著孱弱的身體,繼續掃街掃廁所參加勞動,生病了也一天不誤。村里的人都覺得他可憐,但是卻敢怒不敢言,只能暗中幫助他。裴四貴當時是個手扶拖拉機手,經常去城里買貨物。他常常趁著夜色跑到裴厚德的家偷偷為他代買生活必需品。在他眼里,這個戰場上運籌帷幄、指揮千軍萬馬的軍人就是村里不善言辭受人欺負的孤苦老農。只是聽他和合河白衡衡聊天時發現了他的不俗。白衡衡(大名不詳)解放前擔任西安市公安局局長。他們倆聊的事情都有確切的時間,仔細一聽都是大事件。裴厚德的記憶力超強,說起過去來滔滔不絕。白衡衡也是個傳奇人物。解放后他即將被槍斃,他說自己在當公安局局長時曾救過陜北老鄉劉志丹。工作人員找到劉志丹的妻子確認后,釋放了白衡衡。裴四貴說,他們倆聊天時,不回避自己,他突然間發現裴厚德完全不像農民了。 </span></p> <p class="ql-block">裴厚德故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WG結束后,裴厚德夫婦已經風燭殘年了。1980年,兒子接他到了西安。1984年裴厚德在西安去世,根據遺囑,他和妻子的骨灰一起葬在了裴家川口他家的祖墳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跟著村里的人,我們在東山上看到了裴厚德的墓。一塊很簡單樸素的墓碑,廖廖數語,清楚記載了他的生卒時間、入讀黃埔軍校四期,參加過北伐戰爭……墓地里草兒綠油油的,遍地盛開著蒲公英黃色的花……在寂靜的春天的田野里,我們佇立了很久,聽著風翻過一座座山頭,帶著黃河的氣息飛灑到遙遠的遙遠的四面八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采了一束蒲公英,我把它獻在了墳頭。走了一段路回頭看,墳地里大大小小的墳堆和這座青山融為一體,再也分不清哪座墳葬的是馳騁疆場的黃埔軍官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請繼續看川口舊事(二)</span></p> <p class="ql-block"> 裴厚德的侄孫帶我們去墓地,他曾經給年邁的裴厚德挑過水。</p> <p class="ql-block">裴四貴的家</p> <p class="ql-block">裴四貴</p> <p class="ql-block">裴四貴精心制作的家譜,他把裴厚德指給我們看。</p> <p class="ql-block">裴家的藏書</p> <p class="ql-block">裴厚德老宅</p> <p class="ql-block">鎮河石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旅游|
靖边县|
治县。|
右玉县|
永修县|
本溪市|
德昌县|
蓝田县|
巍山|
如皋市|
长泰县|
仁寿县|
马关县|
察隅县|
铁力市|
辉南县|
凤台县|
浦东新区|
济阳县|
建阳市|
武川县|
手游|
元阳县|
贵溪市|
延庆县|
阳原县|
河东区|
澄城县|
邵东县|
永城市|
武夷山市|
怀远县|
青河县|
兴文县|
珲春市|
孙吴县|
台中市|
盐津县|
鹰潭市|
潞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