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永遠的六連——記廣州軍區守備一師3團6連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

傲雪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永遠的六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記廣州軍區守備一師3團6連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作者:安光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原廣西軍區獨立師三團二營六連,后整編為廣西軍區邊防一師、廣州軍區守備一師三團二營六連代號分別為:54208部隊、54254部隊76分隊。根據軍事戰備的需要,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是從該團二營的五連抽調陳友元、張福修、李達文等十多人,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縣馬路公社大橋大隊平豐村籌建的。連隊駐大隊支部書記黃書記家,一九七九年元旦后,分別從南京軍區的浙江獨立師、浙江舟山群島部隊抽調100多人,從福州軍區抽調30多人,同時從其他部隊調來指導員曾令魁和副指導員王平,于一九七九年一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縣馬路公社大橋大隊平豐村正式組建,代號54208部隊76分隊,首任連長陳友元,指導員曾令魁,副連長張福修,副指導員王平,司務長李達文,文書梁雄明,上司朱日興,炊事班長吳進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一九七九年二月至三月,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連隊先后參加保肯戰斗和橫模戰斗,勝利完成了上級黨委交給的各項戰斗任務,捍衛了祖國尊嚴,為保衛邊疆領土完整,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戰斗中,四排四零火箭筒二班榮立集體三等功,二十多名戰士立功受獎,三十多名戰士光榮負傷,十二名戰士壯烈犧牲。戰后,為改變連隊“三多三少”,即:參戰老兵多、二次入伍多、兵源省份多;參戰人員立功授獎少、火線入黨少、干部使用提拔少。根據連隊實況。在連長張深遠,指導員包云祥的帶領下,在師團黨委的關心、重視下。一九七九年十月全師以六連試點,在六連召開全師現場大會。從此,六連成為全師軍事訓練示范連隊。在全體官兵的一致努力下,六連一舉成為先進連隊,當年榮獲團嘉獎一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六連一直是師團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一九八四年,被廣西軍區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一九八五年,在廣西軍區開展正規化全面建設“百連”大檢查評比活動中一舉奪冠,獲得總分第一名,六連榮獲正規化全面建設“標兵連”榮譽稱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一九八四年四月,根據中越邊境對敵斗爭的需要,軍區決定,從所屬各作戰部隊抽調骨干充實一三三師,六連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動起來,選拔軍事素質較好的勇士支援。于是抽調:安光忠、黃才生、鄧四陶、趙聲謙、秦月波、李傳愛、謝啟木、廖壽秋、黃費社、胡建龍、肖志明、王軍才、王如飛、喻躍飛、周桂慶、魏明祥、周書龍、王慶貴、許吉文、黃國輝、羅新明、朱啟紅等近四十人到一三三師,參加廣西、龍州、靠茅山拔點作戰,其中周書龍在戰斗中身負重傷,幸運的是無一人犧牲,出色地完成各項戰斗任務,戰后全部人員編入一三三師所屬各連隊,未返回六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一九八六年,邊防一師根據中越邊境防御任務的需要,決定在全師范圍內抽調最好連隊“標兵連”(六連)去邊防一線執行守衛任務,并與原守衛在此的二團六連對調換防。六月,由羅詞銀連長、鄭秀武指導員,帶領三團六連全體官兵,開赴中越邊境垌中一線守衛邊防線,連部駐板八鎮。從此,六連開始履行新的歷史使命。同時,原二團六連從板八鎮撒回,編入三團六連,并由已任命一營營長的原六連連長姜啟衛推遲上任,再任六連連長,李傳光任指導員,至此,六連又開始了全新的戰斗生活,各級黨委非常重視六連建設,師工作組親自進駐六連,幫助六連集訓,很快轉變了他們在邊境線上分散駐守的生活習慣,適應正規化部隊建設要求,在連首長的正確領導,全體官兵的共同努力、團結奮斗下,六連很快融入了新的戰斗環境,成為一支優秀的戰斗連隊,受到師團黨委的一致好評和肯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六連歷經九任連長,九任指導員。培養了一屆又一屆的優秀官兵,一批又一批的軍地兩用人才。為保衛祖國,守衛邊疆,作出了偉大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連整編為廣西軍區邊防第一團六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七九年戰事回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李達文回憶說:我記得當年我們六連組建時,是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由我們二營五連(當時駐地在馬路公社大橋大隊大橋村)抽調十多人到六連(駐地在大橋大隊平豐村)組建六連的。在五連抽調去組建六連的有:原五連副連長陳友元到六連任連長,原五連二排長張福修到六連任副連長,我是原五連五班長到六連任司務長,當時只有三個干部。其它的還有文書、上士、炊事班及七九年的新兵,如儲昌簡、葉振坤、劉伯利(烈士)等剛入伍的新兵。當時我們十多人的六連籌建人員到平豐村后,都住在大隊支部黃書記家,每天我們都搞六連的籌建工作,確實是時間緊、任務重,白手起家,什么都沒有。有時忙不過來就請當地的鄉親們來幫忙,如砍樹木、砍竹子搭建炊事班的簡易棚等。到七九年元旦后,大約元月五日左右,從南京部隊的浙江省軍區獨立師抽調大部分,還有一小部分是舟山的,調來第一批約100人左右的兵員到達六連駐地。過了兩、三天后,又從福州部隊調來約30人左右兵員到達六連駐地。同時還從其他部隊調來指導員曾令魁和副指導員王平。當時連部、后勤和四排都住在黃書記家,一、二、三排都住在曬谷場的倉庫,炊事班在曬谷場旁的小水溝邊,當時是用竹木、以及軍用四方雨衣搭建成的簡易棚,我們就在棚下埋鍋做飯,六連應該是在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正式組建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們六連經過短暫的應急戰備訓練后,于二月十五日晚,從馬路公社大撟大隊平豐村出發。六連在出發時沒有跟隨二營其它連隊,而是緊隨三營一起出發的。因為二營其它連隊駐在馬路公社的大橋村附近,而我們六連跟三營駐在大橋大隊的平豐村附近,所以我們六連跟隨三營一起出發,而且我們同三營一起走小路,而二營其它連隊和團部一起走公路,走了一個多小時后,即在火光農場場部前三公里左右,我們六連才在公路上和二營的其它連隊匯合。從平豐村出發路經那良公社、再到那洞,最后于十六日下午到達灘散公社中越邊境的一個小山溝,當晚深夜,連隊繼續前往灘散北侖河邊指定位置潛伏,到第二天早上,即二月十七日早上炮火延伸后,沖過北侖河。我們六連在二月十七日打保肯的第一次戰斗中,基本上是一槍未開,除四排的四零火箭筒支援三營八連外,因為打保肯,我們六連是預備隊和打防守的。所以,打保肯也沒有人員傷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9年6連紀念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時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當時我們后勤人員沒有跟隨連隊在炮火響后隨即過界河越境。連隊過境后的任務及情況,因我不在現場,所以不太清楚。連隊深夜出發后,我們后勤及炊事班還留守在那個小山溝里,到第二天早上(即十七日)約六點四十分,炮火響后,知道戰斗開始了,所以我們就起來煮飯,到八點多鐘,我們就把煮好的飯菜送上前線我們連隊。剛過界河,就遇到不知是那個連隊的戰士押送著十多名越南戰俘(即越南民軍)返回,戰俘里有男有女,女的還有說有笑。我們繼續向山腳方向走去,看見山頂上有人,估計是我們的部隊,所以我們就沿著一條上山的小路上山,上到山頂,看到我原五連的戰友,后來,又見到五連指導員劉沃岳,當時我問他:六連在哪里?他指著接近山口公路那邊方向,對我說:六連就在那邊,于是,我們就朝那方向找去,后來,終于找到了我們六連,把飯菜交給了連隊。到連隊后,我才了解到,當時我們二營的三個步兵連,五連在最左邊,即接近馬頭山方向,我們六連在接近山口左側方向,四連在山口公路右側,即越南公安屯方向,我看到五連、六連都在山頂上挖好了戰壕和防御工事。四連陣地我沒有去,應該也作好各種準備了的。當時二營打保肯的戰斗任務就是:占領山頭,構筑工事。準備狙擊越軍的增援部隊。后來,越軍一直沒有部隊敢來增援,所以,我們連隊是一槍未開。我們六連后勤炊事班是二營各連隊中,第一個送飯到前線的班,還受到上級的通報嘉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保肯戰斗結束后,我們六連回到那良公社那洞村,休整十多天后,于二十七日晚到達垌中公社板興村。在老百姓家住了一個晚上后,又于二十八日深夜到達河邊指定地點潛伏。三月一日早上七時左右炮火打響,工兵負責爆破開路后,連隊就直接沖過河去,沖過約七、八百米的開闊地,(是越南的一遍雜草叢生的稻田)當時我們全部后勤人員都緊隨連隊過河,沖過這遍開闊地后,直到小山邊,沖到小山邊后,此時越軍的機槍在向我們猛烈掃射,戰士們奮起還擊,經過一陣激烈的戰斗后,連隊開始有傷亡人員,其中,一位副排長當場犧牲,傷員也有五、六個,后來更多,我們后勤人員立即組織支前民兵把傷亡人員抬回國內,特別在上午八時半到九時左右,傷亡特別大,連隊在一小山坡樹林處,突然遭遇越軍一輪密集的小口徑炮彈襲擊,連隊大多數傷亡人員就在這段時間,上午十點左右,戰斗基本平靜下來。但六連基本上打散了,后經過近一個小時,連隊集結,當時我跟隨連部。到下午二點左右,我們連隊接到上級命令,任務是打穿插。后來,連隊領導帶領連隊剩下的人員打穿插去了,這次打穿插就是向越南縱深方向急行約幾公里后上山頂,然后從山頂再迂回。我們連隊上山頂迂回后,越南兵早已逃得光光的,只剩下戰壕和一些手雷,還有一些子彈。當晚,我們連隊就在山頂越軍戰壕里過夜,我們后勤人員一行,于三月二日早上天剛亮就下山回國,回到原來的駐地了。后來基本上每日一次送飯及干糧到連隊陣地,多次來回往返兩國之間,直到三月六日連隊全部撤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當時支前擔架隊不是叫民工,而是叫支前民兵擔架隊。緊隨我們六連的支前擔架隊是合浦的支前民兵。支前擔架隊是屬于我們連前送后運組統一指揮的,當時連隊前送后運組組長是副指導員王平,我是副組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林興壽回憶說:保肯戰斗中,我們六連是營預備隊。但有一個排在十七號上午約七時二十分,即三排由我帶領到保肯山腳左邊,執行狙擊越軍準備增援保肯的戰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儲昌簡回憶說:三月一日橫模戰斗,三排長林興壽負傷后,由當時的七班長曹開軒代理排長,指揮戰斗。剛代理排長還不到10分鐘就中彈犧牲了。我們邊沖邊打,一直打到占領六號高地防守陣地時,才由四班長陶有樹代理排長,當時我是排長林興壽的聯絡員(通信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鐘華新回憶說:是的,林興壽負傷后,他接三排長,當天下午,成春生接我們并帶我們進入越南戰場六連所占高地,陶有樹就是我的排長。我們二次入伍重返部隊的10人(廣西鐘山籍)三排有8人,另外2人分在二排一人、炮排一人。我分在三排七班,當天正是七班長曹開軒犧牲,我們一補充到六連三排七班,徐清威為七班長,我是七班副班長,還有陸炳樹、潘運福、楊初應、盧興盛,八班楊有權是八班副班長,還有廖繼生、鐘秀明在二排,李興林在炮排。我們一進入陣地,就爬上很高的山頂,進入越軍逃跑后留下的戰壕,接著緊張地清理戰場、加固戰壕,挖隱體和貓耳洞,堅守陣地。當夜,對面山頭槍炮聲不斷,打得很激烈,我們在那高地上一直堅守到三月六日,晚上接到上級命令后撒退。我們當時撤退時是有計劃、有秩序的,分工明確,相互掩護,交替撤離。記得當時接近撤回到邊界時,看到中國方向垌中界大山上燒有三堆大火,那就是中國,我們撤回國的方向。因為任務、路線明確,總體上我們撤出陣地,撤離越南,回到國內,一路上都還是很順利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記得當時我們是在戰斗中補充進六連的,是成春生、李達文等帶著我們越過界河,進入越南。經過一遍稻田,幾個小山頭,有個小山村,雜草叢林,地形復雜。在戰壕里,誰也不認識誰,沒有花名冊也不點名。帶我們的戰友把人按人頭數夠十三個人交給連隊,然后張福修副連長拿著一根棍子數1、2、3、4、5、6說:你們六個為七班,徐清威你當班長,鐘華新你當副班長。又數1、2說:你們兩個到八班,楊有權你當八班副班長……。接著數到鐘秀明到二排四班當班長,還有李興林就到炮排。我深深記得,我們堅守那高山頂上陣地六個日日夜夜里,任務是艱辛的,生活是艱苦的。吃的是李達文他們送上來的干糧。在我們堅守的陣地左則二百米處稍下坡點,有一口井,我每天帶著兩名戰友,用越軍逃跑后留下的大竹筒,下去背水回陣地用。他們兩個掩護,我就下去裝水,包括打滿全班的水壺。那水坑旁邊還掉了很多越南兵的衣服等。那時候白天有點熱,晚上夜間有點冷。每到晚上夜間,戰士們都緊握著各自的武器,趴在戰壕邊,緊盯著陣地前沿,一動不動,不敢入睡,都在警惕越軍來偷襲。因為對面那邊山頭,不知是那個連隊的陣地,打得很激烈,槍聲四起,炮聲不斷。后來聽說當晚越軍去那陣地前沿,是去搶回他們戰死的越軍尸體,每到夜晚戰士們都特別注意。我是七四年入伍,七八年五月退伍。七九年一月十七日接到通知,第二次入伍重返部隊的老兵。今生有緣能和戰友們一起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是我一生的光榮,能和戰友們同在一個連隊生活、學習、鍛煉、成長,是我的驕傲。終身難忘是戰友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成春生回憶說:我們是從原南京軍區抽調來的,一月二十一日凌晨到達平豐村連隊駐地,我被分配給政指曾令魁當通信員。當時他還給了我他家的詳細地址,我至今還保留著,指導員給我地址,是怕萬一他犧牲了,好讓我給他把遺物寄回去。當時一切都交待好了的,他還告訴我當年他女兒剛七歲,可惜他已故去。二月十七日,他又讓我隨副連長先過河。我們連是二月十四日下午四時,從平豐村出發的,當天下午兩點鐘接到的命令,也是我給大家發的步槍和沖鋒槍等武器彈藥,滿手的牛油都沒來得急洗。二月十六日晚,到北侖河邊潛伏,十七日六點四十分,炮火準備時,連長陳友元還和我討論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他問我說:通信員你說,我們會打過去嗎?我回答說:誰知道,他又說:自衛還擊保衛邊疆,如果我們打過去不就是那個了嗎?正說著的時侯命令到了。七點鐘,我們從一片芭蕉地里過河了,最先過河的是張福修副連長帶領的二排,我是和他一起過河的,當天晚上,我在山頭上挖了一個貓耳洞,我和張副連長就在洞里過夜的。</p><p class="ql-block">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八日下午,我奉命去接二次入伍補充到我們六連的十二名老兵和一名軍校畢業來我們六連實習代理副連長的周松(兩廣音)同志。出發前,連長陳友元只告訴我說,他們十三人在我連陣地右后方,翻兩座山頭就到了。于是,我背著沖鋒槍直奔目的地而去,我急匆匆地走著,走過第一座山后面的洼地時,突然被越南的狗發現了,狗朝著我所在的方向旺旺大叫,隨即,越軍的機槍也向我所在方向“噠噠噠”連讀掃射過來,我只好趴在低洼地上,一動不動躲過子彈。過了幾分鐘,狗不叫了,敵人的機槍掃射也停了。于是,我又貓著腰趕緊往后山走去,再也不敢直著腰走了。到天黑的時候,才接到鐘華新等十三名戰友,第一眼看到鐘華新時,只見他眼睛很大,槍是倒背著的,所以印象較深。當我們回到連隊陣地時,已是晚上八點多鐘了。周副連長在我們六連很短時間,三月一日上午,他就負傷了,是炮彈的彈片炸傷了他的后背,流了很多血,也是我找來支前民兵,把他給抬下陣地的。周松(兩廣音)副連長是大胡須,他是來六連實習的,他來后,于是連隊就有了兩個副連長,另一個是張福修,不過,他就當了一個晚上的副連長,第二天(3月1日)早上他就負傷被抬下陣地。記得把他抬下陣地不久,胡三寶就犧牲了,下午賈佩儉犧牲在一棵大榕樹旁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陳大學回憶說:當時我分在二排,二月十七日不知道排長叫什么,三月一日排長是吳文清,三月一日我記得是副排長犧牲了,他是二月二十八日晚上調到我們二排來的,因為天黑,只聽到他講話,沒看清楚人,第二天早上就犧牲了,聽說他是從桂林步校分來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盧春明回憶說:我于一九七六年冬應征入伍,在抗州喬司某部隊27分隊,系浙江獨立師一團服役。后于一九七九年一月十五日抽調到廣西獨立師三團二營六連四排四零火箭筒班。經過緊張的應急戰備訓練,于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投入戰斗。我們連是預備隊,并沒有直接進入越南陣地,每天只聽得戰場上的槍炮聲不斷,看到負傷的戰士及俘虜的越南士兵從身邊走過。后來,在三月一日的早晨,天還剛剛亮,我軍的炮火打響了,我們在炮火的掩護下,趟著河水直沖對面的公安屯(越南邊防軍),激烈的戰斗后,我們打下了公安屯。之后,攻打某高地,在公安屯與某高地之間,有一片幾百米的水田,水田里犧牲了我們的一些戰友,戰士的鮮血染紅了一大遍水田。打到某高地的半山處,我班長負傷了,我簡單給他包扎處理了一下,把他送下山后,我原路返回,背著炮筒和四枚炮彈,繼續往前沖。突然,另一個班即八二無后座力炮班的戰友跟我說:前面250米至350米的山腰處有兩個暗堡,上面還有一個火力點,我們的炮彈打完了,沒辦法。我仔細觀察了地形,算好距離,應該在350米以上,裝好彈發射,一發炮彈神奇命中其中一個暗堡,緊接著又拿下了第二個暗堡,再以400米的距離打掉了敵人的火力點,之后,一大批勇猛的戰士沖了上去,經過一天激烈的戰斗,我連只有幾十個戰友退到了山下的小樹林過夜,連日的陰雨大家全身都是泥水,在黑暗陰冷天度過長夜,戰士們是又冷又餓,之后我們又攻打六號高地,打下后修整戰壕,挖貓耳洞,固守山頭,直到三月六日才撤回國內,這次戰役我們連犧牲了十二名戰友,負傷幾十人。三月三十日師部召開慶功大會,我榮立二等戰功,我們四零火箭筒二班榮立集體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歷任連首長名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任:連長:陳友元,指導員:曾令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二任:連長:張深遠,指導員:包云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三任:連長:吳士事,指導員:齊志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四任:連長:姜啟衛,指導員:陶有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五任:連長:羅詞銀,指導員:鄭秀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六任:連長:姜啟衛,指導員:李傳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七任:連長:吳永忠,指導員:劉定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八任:連長:王清泉,指導員:蘭才理,</p><p class="ql-block">第九任:連長:陽曉東,指導員:趙天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9年6連紀念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時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七九年六連參戰人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烈士(12人):趙孔飛、龐永勝、曹開軒、海邦龍、賈佩儉、胡三寶、王國忠、傅渭能、單玉國、葉家熙、劉伯利、程有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連長:陳友元、指導員:曾令魁、副連長:張福修、周松(兩廣音)、副指導員:王平、司務長:李達文、排長:吳文清、排長:林興壽、排長:陶有樹、文書:梁雄明、衛生員:劉孝華、通信員:成春生、上士:朱日興、炊事班長:吳進業,朱士武、陳先貴、黃士華、曹山慶、陳太銀、歐青山、薛慶雨、陳大學、丁玉庭、丁天友、黃成取、蔣加愛、張保榮、張加領、楊躍良、張運奮、王振山、湯道會、李順才、沈繼玲、禤向榮、何梓林、徐連福、李柏林、儲昌簡、陳維政、趙佰琪、廖漢彬、朱國均、馬敬斌、王德平、宋德堂、李增華、龐月民、王立宏、姜玉才、張連生、陳香松、費德龍、徐榮進、劉獻林、趙昌權、盧春明、趙建祥、潘洪鎖、胡定華、邱忠義、王勢權、施新忠、駱中富、葉余寶、鄭樟樹、黃貴發、葉振坤、朱功平、楊興壽、黃錫隆、鐘華新、潘松合、王龍寶、李泰明、莫桂生、鐘秀明、盧定生、曾德喜、周光貴、騰兆良、楊通和、吳壽章、王家勝、楊繼忠、徐清威、陸炳樹、楊初建、潘運福、盧興盛、楊有權、廖維生、李興林、劉仕兵、羅根來、劉芳玉、王廣超、朱金勝、李翠林、胡國忠、仲維聲、李有松、萬小龍、容陳華、梁德豪、何濟宏、羅俞瑜、甘明芬、秦正泰、黎福秀、黎慶文、張忠甘、黃衛忠、徐汝新、劉日升、郭明華、趙士兵、顧愛忠、牟挺龍、何華林、錢成美、彭小春、李賢明、王國生、張大洪、陳和文、金永鳳、黃龍根、黃道杰、張玉連、方如意、石強、韋林、馬龍、白ⅩX、覃XX(未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其它連參戰后調六連的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張深遠、包云祥、姜啟衛、陳亞杰、李書賢、張再貴、胡迪生(未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O二O年六月于貴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9年6連紀念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時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廣州軍區守備一師三團六連烈士名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3團6連在1979年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連隊榮立了集體三等功。共犧牲11位烈士: </p><p class="ql-block">1,王國忠,上海市南匯區人。6連7班任戰士,1979年3月1日在橫模戰斗中犧牲,年僅20歲。 </p> <h3>2,胡三寶,江蘇省揚中市人。6連班長,1979年3月1日在橫模戰斗中犧牲,年僅23歲。榮立三等功,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h3><h3></h3> <h3>3,賈佩儉,江蘇省新沂市人。6連班長,1979年3月4日在橫模戰斗中犧牲,年僅23歲。榮立三等功。</h3><h3></h3> <h3>4,海邦龍,安徽省宿州市人。6連班長,1979年3月1日在橫模戰斗中犧牲,年僅26歲。榮立三等功。</h3><h3></h3> <h3>5,傅渭能,浙江省余姚市人。6連戰士,1979年3月1日在橫模戰斗中犧牲,年僅23歲。榮立三等功,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h3><h3><br></h3><h3></h3> <h3>6,單玉國,江蘇省泗陽縣人。6連戰士。1979年3月1日在橫模的戰斗中犧牲。年僅21歲。榮立三等功。并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h3><h3> </h3><h3></h3> <h3>7,趙孔飛,浙江省諸暨市人。6連排長。1979年3月3日在橫模的戰斗中犧牲。年僅26歲。榮立三等功。</h3><h3></h3> <h3>8,程有水,江西省鄱陽縣。6連戰士。1979年3月1日在橫模的戰斗中犧牲。年僅19歲。(無遺像) </h3><h3></h3> <h3>10,曹開軒,安徽省宿縣人。6連7班班長,1979年3月1日在橫模的戰斗中犧牲。年僅23歲。榮立三等功。 </h3><h3></h3> <h3>9,劉伯利,廣東省潮陽縣人。6連戰士。1979年3月1日在橫模的戰斗中犧牲。年僅21歲。 </h3><h3></h3> <h3>11,龐永勝,廣西博白縣人,6連排長,1979年3月1日在橫模的戰斗中犧牲。年僅28歲。榮立三等功。 </h3><h3><br></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安光忠簡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曾用名安光忠,現名安毅,苗族,高中學歷。1966年4月14日出生于貴州省思南縣文家店區過天公社,1983年10月入伍廣西防城縣華石(54254部隊)邊防一師三團二營六連四班,1984年4月調(54267部隊)一三三師三九七團八二無后坐力炮連一排一班,參加龍州靠茅山拔點作戰。1985年4月至8月在(54266部隊)師教導大隊三中隊二區隊參加班長培訓學習,1986年1月因部隊精簡整編退伍。1988年8月考入思南縣公安交警隊,1992年元月下海創業,現居貴陽,愛好文學寫作。</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连山| 尤溪县| 斗六市| 新干县| 石首市| 吴江市| 台州市| 台前县| 龙山县| 华蓥市| 蓬安县| 安化县| 桐柏县| 咸丰县| 郑州市| 文成县| 海城市| 房山区| 大姚县| 新田县| 南阳市| 阿坝| 广河县| 丹棱县| 阿城市| 麻阳| 襄城县| 高邑县| 交城县| 蓬安县| 耿马| 商城县| 固安县| 田林县| 巴林右旗| 贵南县| 扶沟县| 黄陵县| 磐石市|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