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袁華昌同志近照</p> <p class="ql-block">袁華昌同志現年76歲,在黨56年。上世紀60年代,他入伍入黨,把青春年華奉獻給保衛祖國的偉大事業中。5年的軍旅生活,鍛練了他頑強的革命意志和鍥而不舍的拼博精神。退伍后,長期工作在建設戰線。他勤奮好學,善于實踐,在工作崗位上,很快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承擔了一些重要的工程項目。八十年代走上領導崗位后,全身心撲在工作上,蔡甸區城鄉建設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成就,都浸潤著他的心血和汗水。2005年在區建設局正處級干部任上退休后,他在“展示陽光心態,體驗美好生活,暢談發展變化”的實踐中,發揮老黨員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開展了一系列正能量的活動,做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成績,仿佛他精彩人生中一抹絢麗的晚霞。</p> <p class="ql-block">參觀紅色教育展覽</p> <p class="ql-block">三塊榮譽獎牌</p><p class="ql-block">在區住建局機關老齡黨支部辦公室里墻面上,有三塊金色獎牌熠熠閃光:2011年建設局黨委授予的“先進基層黨組織”;2012年區委組織部、區委老干部局授予的“五好離退休干部黨支部”;2021年省委組織部、省委老干部局和省委離退休干部工作委員會援予的全省離退休干部“示范黨支部”。這三塊獎牌跨越十余年,凝聚著袁華昌同志的奉獻。他退休后一直擔任建設局機關老齡黨支部書記,現仍在擔任支部委員的工作,為黨的建設發揮著余熱。在老齡黨支部書記崗位上,他能帶頭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執行黨的黨基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在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漠范作用,帶領全體黨員把黨建工作落到實處。黨支部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把“支部主題黨日”與“三會一課”結合在一起,把每年的“春游”“秋游”與文體活動、黨性教育結合在一起,把線上活動與線下活動結合在一起,使黨支部成為黨員的精神家園。老齡支部創新黨建的做法:“主題黨日是個筐,‘三會一課’里面裝,一年活動十二次,面面俱到又閃光”,受到上級黨組織的肯定和推廣。抗疫期間,黨支部在微信群上開展了三個活動:一是開展了一次捐款活動。2020年2月6日黨支部在微信群里發起了“冠毒肆虐武漢城,我輩豈做門外人,解囊捐出寸草心,獻給百姓保護神”的倡議,群內黨員積極響應,一天就捐款2700元,通過網絡送到區慈善會,慰問抗疫一線醫務人員。二是組織了一個“抗疫詩社”創作詩歌,用詩歌記錄抗疫歲月,歌頌抗疫英雄。隔離期間“抗疫詩社”共創作詩歌20余首,先后被市委老干局、區委宣傳部主辦的《蔡甸新聞》、區委老干局、蔡甸作家協會網絡平臺發表。三是舉辦了一次“抗疫知識競賽”。黨支部編輯了抗疫知識100問,在微信群里征集答案,大家踴躍參加,積極答題,既增長了知識,也活躍了氣氛,使隔離期間支部黨員活動充滿生機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住建局機關老齡黨支部歷年獲得的三個榮譽獎牌</p> <p class="ql-block">認真為抗疫詩歌打分</p> <p class="ql-block">五本文史書籍</p><p class="ql-block">袁華昌同志發揮在蔡甸區城建戰線工作時間長、經歷豐富、經驗多的優勢,組織一批有特長的退休人員,撰寫史志鑒文史資料。在參與區城鎮歷史發展和建設資料收集整理期間,為《漢陽古郡 蔡甸》《老蔡甸鎮》《老蔡甸鎮記憶》《老蔡甸鎮印象》《老蔡甸鎮地名》五部書籍的編撰工作付出了大量精力,其中《漢陽古郡 蔡甸》《老蔡甸鎮記憶》已由武漢出版社出版發行。蔡甸區委書記劉子清為《漢陽古郡.蔡甸》作序《古城新郡春風里》,對老同志們的行為給予了充分的贊揚和肯定。著名作家劉富道在《漢陽古郡 蔡甸》前言《一份值得驕傲的歷史清單》中寫道:“我手中的這部《漢陽古郡.蔡甸》,樸實厚重,沉甸甸的。它承載了蔡甸古鎮1700年的歷史,堪稱一部老蔡甸鎮圖志。真難為了參與繪制拍攝編纂的諸位人士,他們用了6年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搜索古鎮的記憶,再將這些記憶的碎片,縫綴成一幅老蔡甸鎮的《清明上河圖》。我一遍又一遍地想,等到我這輩人作古了,還會有《漢陽古郡.蔡甸》這部圖志,綿長地、經久不息地散發出蔡甸老鎮的古色古香,講述著蔡甸古鎮有板有眼的輝煌歷史。”著名女作家胡榴明在《老蔡甸鎮記憶》序中說:“《老蔡甸鎮記憶》的創作動因是修復歷史、搶救歷史,對當代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彌合中華文明史的鏈條,承上啟下,人人盡責,以史為鑒,后人需要這一面鏡子。《老蔡甸的記憶》,為的是讓人不要忘記過去,抓住人們對前朝往事最后一點的記憶,不讓它在不舍晝夜的時光流水中消逝,于地方,于時代,其意義長遠。”區民政局局長李文安在《老蔡甸鎮記憶》前言中說:“編撰《老蔡甸鎮印象》《老蔡甸鎮記憶》《老蔡甸鎮地名》,對于蔡甸區城鎮歷史發展與建設協會一幫進入古稀之年的老同志來說,既是一件苦事難事,也是一件善事開心之事。作為土生土長的蔡甸人,他們覺得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所了解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傳給后人。他們編撰的這部《老蔡甸鎮記憶》,將有助于生長在蔡甸這方土地上的人們重溫歷史,傳承文脈,記住鄉愁;也必將對今后蔡甸鎮城市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參與編輯的文史書籍《漢陽古郡 蔡甸》</p> <p class="ql-block">參與編輯的文史書籍《老蔡甸鎮印象》</p> <p class="ql-block">參與編輯的文史書籍《老蔡甸鎮記憶》</p> <p class="ql-block">六場盆景展覽</p><p class="ql-block">袁華昌同志在職期間曾多年分管園林綠化工作,主持了運鐸公園、綠化廣場、蓮花湖治理等系列綠化工程,對綠化有不舍的情緣。退休后,一群愛好者推薦他任蔡甸區花卉盆景奇石協會會長。2004年至2014年間,協會先后舉辦“蔡甸區花卉盆景奇石根藝展覽會”6次,累計參展作品1500盆,產生金獎30盆,銀獎60盆,銅獎180盆;參與“武漢市花卉盆景奇石根藝展覽會”6次,參展作品80盆,獲金獎10盆,銀獎16盆,銅獎32盆。參與“湖北省花卉盆景奇石展覽會”3次,參展作品18盆,獲金獎2盆,銀獎4盆,銅獎5盆。參與“全國花卉盆景展覽會”1次,參展作品3盆,獲銀獎1盆。他們培育的百年梅樁,古枝橫斜,臘梅怒放,表達了我們祖國以“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們培育的松石盆景,描繪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的意景,使人聯想起共產黨人的豪邁氣概。姹紫嫣紅的盆花,古樸虬勁的盆景,根藝奇石,玲瑯滿目,既美化了生活,也陶冶情操。</p> <p class="ql-block">蔡甸區花木盆景樹根藝術協會作品圖集</p> <p class="ql-block">在洪湖參加黨性教育</p> <p class="ql-block">十五篇調研報告</p><p class="ql-block">袁華昌同志退休10余年來,按照區科協要求,組織建設系統退休科技工作者開展調研活動,為城鄉建設建言獻策,形成了15篇調研報告在市、區建言獻策刊物上發表,他本人撰寫了《加快城區綠化,建設宜居新城2008.10》《建設資源節約型新農村2009.4》《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提高家園建設項目使用效益2010.5》獲區學術論文優秀獎,《關于加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幾點建議2012.5》獲市優秀建言獎;他組織撰寫的《關于后官湖生態宜居新城水質環保的思考和建議2010.7》獲區學術論文優秀獎,《關于加強建筑工程設計市場管理的建議,2011.9》獲區學術論文優秀獎,《物業管理工作面臨的困境與出路2012.6》獲市優秀建言獎,《創新管理,加強引導,促進建筑施工企業發展壯大,2013.8》獲市建言文稿二等獎,《城區排水實施雨污分流,降低污水處理成本,2013.11》獲市建言三等獎。袁華昌同志卓越的領導能力和豐碩的調研成果,受到市區領導和有關職能部門的重視和采納。2007年至2017年連年被區老年科技者協會授予“先進老科技工作者”稱號。</p> <p class="ql-block">袁華昌同志撰寫的獲獎調研報告</p> <p class="ql-block">十五篇建言獻策集</p> <p class="ql-block">袁華昌同志撰寫的調查報告受到區主要領導批示</p> <p class="ql-block">參加社區志愿者活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大庆市|
垦利县|
虞城县|
江陵县|
铜川市|
手游|
新建县|
吉木乃县|
梅州市|
靖远县|
营口市|
安庆市|
海阳市|
沛县|
吉安市|
金门县|
老河口市|
蓬溪县|
永川市|
平塘县|
南丹县|
含山县|
顺昌县|
容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开远市|
延川县|
新津县|
株洲市|
洛阳市|
林口县|
嘉黎县|
陆河县|
晋中市|
伊宁市|
琼海市|
黄山市|
皋兰县|
响水县|
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