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季春,清和景明。蘭山區高中學校在教研室王憲倫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野外地質研學實踐活動。<div>臨沂三中吳海園、嚴加亮、劉玲、馬建超擔任本次研學講師。<br></div> 地理界群賢畢至,各學校少長咸集,眾家長同心共研。 王憲倫老師親自上陣,講解劉家道口歷史變遷,作用價值,大家受益匪淺。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武河濕地</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河濕地留個紀念</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老師邊走邊講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老師邊走邊講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嚴加亮老師進行講解</h3> <b> 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學會了運用知識分析武河濕地的防洪蓄洪、凈化水質、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的生態功能和提供食物、旅游觀賞等經濟功能,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通過對武河濕地的考察,培養學生對濕地功能、意義等相關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b><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羅莊區江風口水閘</font></b></h1> 江風口分洪閘,當地人稱武河閘,是分泄沂河洪水入邳蒼分洪道(上游武河)的控制性工程,被譽為“山東治淮第一”。明清兩朝為引沂濟運,在此開江風口分沂水入武河,南入中運河。1748 年 (清乾隆十三年),為控制沂水入武河之泄量,于江風口建分洪壩。因不能有效 控制分洪量,致使沂河西犯武河,數百年間臨郯邳廣大地區屢遭洪澇災害。幾百 年來,形成“開了江風口,水漫蘭山走,沖了二郎廟,捎帶四大哨”的水災慘狀。 為確保沂河自李莊以下行洪安全,有效控制分沂入武流量,使邳蒼 80 萬畝 土地減災,1954 年 7 月興建江風口分洪閘,1955 年 6 月竣工建成,2008 年 12 月至 2011 年 5 月江風口分洪閘實施加固、擴孔改造,按照 50 年一遇洪水設計, 擴建后閘門由 7 孔改為 11 孔,總寬 180.9 米。自建成以來,該分洪閘先后 10 次分洪,水閘下游的武河的分洪功能,保障了沂河中下游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 社會可持續發展。 <b> 水閘是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閘門控制流量和調節水位的水工建筑物。關閉閘門可以攔洪、擋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滿足灌溉、發電、航運、水產、環保、工業和生活用水等需要;開啟閘門,可以宣泄洪水、澇水、棄水或廢水,也可對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在水利工程中,水閘作為擋水、泄水或取水的建筑物,應用廣泛,多建于河道、渠系、水庫、湖泊及濱海地區。</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郯城縣馬陵山省級地質公園</font></b></h1> <b> 臨沂市地質構造復雜,地層發育比較齊全,從太古界至新生界,除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三疊系及中、下侏羅統、老第三系古新統、新第三系地層缺失以外,其他各期地層都有發育。主要構造以郯廬斷裂帶(境內稱沂沭13斷裂帶)為主,郯廬斷裂帶經郯城北北向延伸,縱貫全市,以斷裂為界,臨西為魯西臺背的一部分,屬華北地臺范疇,臨東為膠南隆起的一部分,屬揚子大陸塊范疇。</b><br><div> <b> 馬陵山地質公園位于郯城縣北郊 10 公里,規劃面積 28.9 平方公里,海拔 184 米。景區麥坡村東馬陵山西坡的麥坡地震斷裂遺址坐落在郯廬斷裂帶之上, 是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F如今世界上僅存兩處,國內唯一,為大地震后數百年 至今仍未過活躍期的自然奇觀,被中國地震局正式批準為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br></b></div> <b> 郯廬斷裂帶是中國東部一條巨大的巖石圈斷裂帶,向南西到達湖北境內的長 江沿岸,向北東方向經安徽省的潛山、巢湖、廬江,經江蘇省的泗洪、宿遷,山 東省郯城、沂水、濰坊,穿過渤海和東北三省而進入俄羅斯遠東地區。斷裂帶整 體呈一條緩 S 形狀(即:在中段呈 NNE 向,而在南北兩端呈 NE 向延伸),總 體長度超過 3500 千米,在中國境內逾 2400 千米。郯廬斷裂帶的寬度從十幾至 上百千米不等,大斷裂帶本身又由一系列近乎平行的斷裂組成,在地形上構成明 顯的地塹或不同巖性對接的地貌景觀。 郯廬斷裂帶的活動歷史悠久,其最主要的活躍期為中生代:三疊紀至白堊紀 的大規模左行走滑,而近現代則主要受到來自于太平洋板塊的擠壓。郯廬斷裂帶 是長期活動的斷裂帶,而且今天仍在活動,而每次明顯的活動都會引發強烈地震, 對地表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留下很多地震遺跡。其中 1668 年 7 月 25 日發生 的郯城 8.5 級地震是中國歷史上人類記載的最強烈的地震。</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臨沭縣岌山地質公園</font></b></h1> <b>岌山省級地質公園位于臨沭縣城西南曹莊鎮和石門鎮,距離縣城中心約 1.7km。公園由岌山景區和沭河景區構成,總面積 59.94 平方公里。園區內地質 遺跡資源豐富,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典型地質遺跡景點有:“常林鉆石”典型金 剛石礦物產地、岌山恐龍足跡化石群、沂沭斷裂帶構造形跡剖面等。是國內較為 罕見的地質遺跡,具有極高的地學科研科普和旅游開發價值,也是人們認識地球、 了解自然的珍貴資源。</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考察之余做個志愿者</font></b></h1> <b>本次研學,通過實地考察,同學們了解了地質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學習了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辨識重要的地質構造,判斷巖石的類型、形成過程等,做到了高考與實踐的無縫銜接。本次研學,通過對比分析、綜合分析,強化地理綜合思維,在實踐中,提高了合作意識,強化了協作精神。</b> <b> 研學屬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類,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研學是讓學生在與平常不同的豐富生活環境中拓展視野,增長見識,學習研究,加深對中國文化與社會自然的親切感,增加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德的體驗。開展研學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和集體主義觀念,學生正確的處理人際關系;有利于增進學生對自我、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b>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那盈盈的綠意,那醉人的芬芳,</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那明媚的陽光,令人為之心動,為之神怡。</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美麗的五一,多彩的研學,</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讓同學們有了課堂之外的收獲。</b></font></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精彩瞬間,</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記錄點滴付出。</b></font></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師生共同播下希望的種子,</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定會收獲一個美好的明天。</b></font></div><b></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松县|
镇沅|
梅河口市|
连城县|
萝北县|
蓬安县|
石首市|
鞍山市|
惠东县|
石家庄市|
临潭县|
南昌市|
玛曲县|
伊吾县|
五大连池市|
安徽省|
马鞍山市|
沈丘县|
通渭县|
永昌县|
宜兰市|
铜川市|
奉新县|
福清市|
突泉县|
泾川县|
辉县市|
阿巴嘎旗|
松潘县|
南涧|
长岭县|
贵溪市|
汝州市|
七台河市|
威海市|
大厂|
隆回县|
海安县|
普安县|
贵港市|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