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首集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尋蹤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中會有各種旅行,但對這樣的旅行,我確信,在我的人生中只會有一次,而且僅僅這一次。 </p><p class="ql-block"> 這個少年姓氏名誰,曰:李世梟,一位來自吉林省雙遼市興隆鎮常熟村的十五歲少年。他的父親叫李建才,他的爺爺叫李學民,他的太爺爺叫李英權,他爺爺的爺爺叫李桂林……</p><p class="ql-block"> 這次的尋根之源就是為了李世梟下一代的家譜取“字”,圓幾代李氏家族們的一個不了心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依然是那個美麗的渤海之濱,依然是那條熟悉的新城大道,但這個清晨之旅意義非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次的目的地是距天津濱海新城170余公里以外的山東省無棣縣車王鎮李家什坊店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2021年5月2日,揣著滿滿的家族期待和疑惑,三輛車載著10個人,走過四段沿海高速路,導航的盡頭就是那個李氏家族跨越四個多世紀的山東老家。</p> <p class="ql-block"> 老家什么樣?還有哪些人?當真能尋到夢寐以求中的老祖宗嗎?斷了將近200年的家族血脈,真的能被我們這10個人改寫嗎?</p><p class="ql-block"> 僅憑之前收集到的一張小紙片兒,果真能找到山東老家嗎?</p><p class="ql-block"> 但為了老祖宗的遺愿,為了李氏家族的后世千年,我們當義無反顧。</p> <p class="ql-block"> 車子才剛剛停好,大家紛紛下車,逢人便尋,一路刨根問底。</p> <p class="ql-block"> 熱心的村民,把我們一路送到了一家李姓的院子。</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間老屋,老門匾、老柜子、老物件兒、老照片兒……踏進這黃泥土的老屋,似乎讓我又回了一次童年。我想,在這個老屋的每個角落,一定寫滿了李氏家族的至少一個分支的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滄桑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刻意拍下了不知姓氏名誰卻讓我頗有幾分感動的老照片墻和另一間屋子一面墻上貼著大大的“壽”字。</p><p class="ql-block"> 我特別想聆聽這里的故事,但因為這里不是我們的目的地,僅停留了幾分鐘,便被熱情地指引著送到了西南院。</p> <p class="ql-block"> 穿行在村莊狹窄的胡同里,兩面盡是被三米左右高大院墻包裹起來的屋社。每個院子的大門稱的得上高大氣派,門樓上赫然跳入眼簾的諸如,家和萬事興、家興財源旺的對聯,讓我感受到“家和”“家興”為大的祖訓、家風,讓我又找到了童年時老屋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山東老家人真的是熱情,人還未進屋,茶水已經端上了桌。每位家人的臉上都是一副慈祥。人也還沒有坐定,老屋子的主人__一位70多歲的老者就極其真誠仔細端詳著那張小紙片兒上每個人的名字,去搜索一宗一代一世的根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張發紅的老家譜,被仔仔細細地比對過,思量過,但就是不能確認。<span style="font-size:18px;">熱烈的推敲了好一陣子,確實無果而終!</span></p><p class="ql-block"> 幾番的仔細推敲后,不得不失望告辭,那一刻,百味雜陳。本是來時預判的必然結果,卻不能平復那顆被火烤的心臟。<span style="font-size:18px;">興奮點就在那一刻直線下降,就在大家跨出屋門的那一刻,之前的所有熱切幾乎變成了難以名狀的失落。</span></p><p class="ql-block"> 那一時刻我甚至懷疑我們此舉的冒失,想想近200年,幾代人的失聯,又如何在輕而易舉間就能找得回來?不消說,此舉就是一場空靈的白日夢。不可能是必然,而可能確是等奇跡發生。</p> <p class="ql-block"> 但事情的發展就是讓人難以置信。當路已經在盡頭的時候,突然峰回路轉,柳暗花明。</p><p class="ql-block"> 這上天的神助就來自于他__ 一個身著迷彩服,面容瘦削,留著齊短胡須,一臉憨直的中年男人,李家宗族的后代,他叫李明瑞。</p> <p class="ql-block"> 他的到來如上天使臣,雖未騰云駕霧,卻是帶來一片吉祥。</p><p class="ql-block"> 老家的族譜,李家什坊店村村長,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大人物隆重登場,就是這一個個關鍵元素的最后關聯,一場近兩百年的闖關東史被揭秘,隔斷了兩百年的親情被歷史性的鏈接起來,李氏家族四百余年的歷史被再次開篇。</p> <p class="ql-block"> 最初是五本族譜被迫不及待的翻開又合上。</p><p class="ql-block"> 各宗元素似乎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也似乎都指向李家西南院,但幾番梳理仍無法理出個頭緒來。</p><p class="ql-block"> 但終歸是讓大家看到了一縷曙光,所以每個人的興致陡然升起。</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轉機就在關鍵人物的出場,他就是根在什坊店村北院,在吉林省雙遼市王奔鄉生活了47年,從村長退下來,在北京兒子處養老,又回山東老家建房子的李洪洲,這一年,他67歲,沒有老去的跡象,卻是頭腦靈活,很是健談。</p><p class="ql-block"> 看得出來,他是個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李家后人。最為幸運的是,他曾專注地研究過北院、西南院、東院、中院各院的家譜,他甚至知曉李家一些分支的去向,主要家族人物的姓名,以及歷世家族同族排行和范“字”所屬。</p><p class="ql-block"> 一段段家族故事被他娓娓道來,一段段歷史被生動還原,激動、興奮、強抑住內心汩汩的熱情………小小的老屋熱血沸騰,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通透、親切。</p> <p class="ql-block"> 幾頁家譜,串聯起四百余年的李氏家族血濃于水的親情,這親情割不斷,理得清;這親情歷久彌新,因歷史更迭世代傳承而越加厚重。</p><p class="ql-block"> 當我問起李世梟下一代的范“字”,他解釋道:基本無法考證了,因為現在大多是電腦起名字了。</p> <p class="ql-block"> 他還告訴我們,近幾年來老家認祖歸宗的已經有幾波人了,有來自崗崗廟的,有黑林子的,有田家嘴的,只要回老家,都會享受老家親人的盛情招待。但不是每波人來都能認回祖宗。</p><p class="ql-block"> 我們真的是幸運之幸運!</p> <p class="ql-block"> 我有些好奇,為什么這里家家戶戶都沒有蔬菜園子,且每個院子幾乎都有一兩顆冬棗樹? 就在大家屋中熱議時,我得空閑走出院門,發現一道之隔的一塊塊綠色的麥地里,赫然立著幾處高大的墳墓,這是為什么?我急于找到答案,就回身詢問老人家的兒子,他告訴我,在這里有個講究,叫“自家風水自家留,”那院中的棗樹呢?“就是自家人留著吃的。”我的直覺告訴我,意義應不僅于此吧。</p> <p class="ql-block"> 無意間,我發現西南院跨越四百年后的兩個異地李家小姑娘,頭緊緊的擠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老屋園中的四只小花貓在陽光下自由自在的任性玩耍,為這次尋根之旅助興。一切都變得快活而感動。我也終于止不住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說不清這感動究竟來自何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尋根之旅被族書記李德松極為豐盛的家宴推向高潮。席間,了解到這個李家什坊店村有兩千余人口,而李姓之外的只有不到十戶的人家,同族宗親是絕不允許通婚的。我想,李氏家族的繁衍生息其智慧的底蘊皆來自于宗族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不曾想,這家宴竟是喜上加喜,這一天竟是西南院的爺爺_李福國的生日!</p><p class="ql-block"> 我們由衷地祝福李家爺爺生日快樂,祝福李氏家族興旺發達,萬世流芳。</p> <p class="ql-block"> 一份來自千里之外的生日禮物奉上!這一天,天地吉祥,光宗耀祖!</p><p class="ql-block"> 可是,這不是故事,也不是事情的結局。過晌午午宴結束,當大家依依告別時,41歲的族書記李德松從吧臺上取來六七盒的禮物,竟是當地特產__炸醬、醬驢肉、鮮大蝦。</p><p class="ql-block"> 這讓我們尤為感動。熱情地邀請他們為代表的老家人到東北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次的尋根之旅暫做話別,但這足跡遠遠沒有結束,一場續編族譜的責任才剛剛啟動,但無論如何在李氏家族的功勞簿上,應重重地刻上這些人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 這真是“千帆競發幾經風雨幾經浪,萬馬奔騰一路凱歌一路春”。才剛剛返程,來自李氏家族的各路信息“云集”而至,其中,最為耀眼的是《族譜續編》已于2019年由李氏家族的后人啟動,因我們的舉動,我的祖爺公公__李桂林(支)將隆重地匯入這本族譜,作為李氏家族十七世學良之妻,我見證了認祖歸宗的整個過程,我欽佩家族的勇士們,我更愿意記錄、整理這一路的家族故事,賞“風景這邊獨好”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續集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祭祖盛會 </span></p> <p class="ql-block"> 跨越近200年,聚集28支,近200人,來自多個省市的李氏家族龍年(首屆)清明祭祖大會暨家族認親大盛會,于2024年4月4日在吉林省梨樹縣劉家館子鎮拉開了大幕!</p> <p class="ql-block"> 精心的準備,周密的策劃,家族盛會隆重祥和。</p> <p class="ql-block"> 來自山東老家--山東省無棣縣李家什坊店各院代表;來自老祖宗當年闖關東的落腳地--吉林省梨樹縣劉家館子鎮吳家坨子村西六合屯(原大樹林子屯);來自吉林省雙遼市、四平市、臨江市、吉林市,遼寧省沈陽市、錦州市,鞍山市、大石橋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山東省青島市,江蘇省南京市,內蒙古赤峰市、海拉爾市、扎蘭屯市、牙克石市,北京市、天津市……各家族代表從四面八方奔赴而來。</p> <p class="ql-block"> 沒有盡頭的“刨根問底”,聊不完的世紀親情,抹不去的激動興奮,親不夠的幾代宗親……</p> <p class="ql-block"> 宏大的工程,家族的偉業,親情的聚力……在親情隔斷了180余年后的新家譜隆重問世。家譜的主筆和作序作者乃是李氏家族十八世優秀代表李建陽和李建偉。</p> <p class="ql-block"> 家譜中理清北遷祖李振基后的十四支!</p> <p class="ql-block"> 為已故宗親作序160余篇。</p> <p class="ql-block"> 家譜中還記錄了這次尋親過程中所經歷的點點滴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p> <p class="ql-block"> 為完成這次尋親之旅,家族組織者還驚動了吉林省雙遼市那木鄉派出所、吉林省雙遼市那木鄉村支部、內蒙古呼倫貝爾五九煤礦派出所、黑龍江省肇東市委黨校及市檔案館、江蘇省南京大學圖書檔案館、河北省盧龍縣文化館、武漢聚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二十三魔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等,工程之浩大,步履之艱難,讓人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幾歲依然精神矍鑠的家族長輩。</p> <p class="ql-block"> 親師生關系的家族兄弟。</p> <p class="ql-block"> 家族中的同名同姓兄弟。</p> <p class="ql-block"> 與老家親人的再聚首。</p> <p class="ql-block"> “ 學”字輩的親兄弟,“健”字輩的親叔伯兄弟!</p> <p class="ql-block"> 來自同一個太爺的堂兄弟姊妹。</p> <p class="ql-block"> 來自同一個支的兩代人……</p><p class="ql-block"> 世紀的盛會,親情的奔赴,永遠的家族煙火燦爛!</p> <p class="ql-block"> 所有的準備都為了4月4日清晨那一聲隆重的炮響。</p> <p class="ql-block"> 早晨七點,幾十輛汽車浩浩蕩蕩從劉家館子鎮向大楊樹林子出發。</p> <p class="ql-block"> 祭祖大會隆重!莊嚴!肅穆!</p> <p class="ql-block"> 宗親的認親大會,在最后一刻震響。</p> <p class="ql-block"> 會場上人頭攢動,時而側耳傾聽,時而掌聲雷動,時而熱情火爆,時而傾情告白……</p> <p class="ql-block"> 五百年的李氏家族史,被李建陽如數家珍般地娓娓道來,聽得大家心潮澎湃,聽的得大家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改變家族歷史的一代人,煙火興旺的李氏家族,誰能說這不是一場世紀盛會?誰能說這不是一次創舉!誰能說這不是老祖宗的厚生之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永泰县|
韶山市|
蒙阴县|
抚顺县|
江油市|
上栗县|
凤翔县|
邹平县|
墨竹工卡县|
滦南县|
上饶市|
同心县|
伊金霍洛旗|
秦皇岛市|
黔南|
绍兴市|
班戈县|
阜新|
苍南县|
东明县|
安龙县|
迁西县|
保亭|
文安县|
泰兴市|
电白县|
蓬溪县|
咸丰县|
古蔺县|
云南省|
资兴市|
汉寿县|
砀山县|
廊坊市|
延长县|
丁青县|
石门县|
四平市|
山阴县|
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