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轉(zhuǎn)栽資料僅供參考</span></p> <h1><b style="font-size: 22px;">第45軍各部沿革簡介</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追夢少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5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zhàn)軍第8縱隊。是由冀熱遼軍區(qū)和陜甘寧留守兵團進軍東北的部隊發(fā)展起來的冀察熱遼軍區(qū)主力部隊改編的,冀察熱遼軍區(qū)前指改為縱隊機關(guān)。轄133師、134師、135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33師的前身是以冀熱遼14分區(qū)挺進熱河部隊為基礎(chǔ)組建的冀晉縱隊第二旅,后與冀中黃壽發(fā)縱隊部分部隊合編為冀熱察獨13旅,46年9月與獨14旅合并仍為獨13旅,1947年8月編入東北民主聯(lián)軍第8縱隊為22師,該師戰(zhàn)斗力較強,是軍主力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97團的前身是以冀東大暴動武裝為基礎(chǔ)組建的包森支隊,后改編為冀東13團,45年挺進熱河編入冀晉縱隊(亦稱趙爾陸縱隊或熱河縱隊)第2旅為4團,46年3月熱2旅與冀中部隊合編為獨13旅,該團為37團,47年8月隨旅編入東北8縱隊為22師64團。該團是堅持冀東抗戰(zhàn)的老部隊,戰(zhàn)斗力強、尤其善長山地作戰(zhàn),是師主力團,亦是軍主力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98團的前身是由冀東13團兩個主力連及3個武工隊組成的北進一支隊,后編入冀晉縱隊2旅為5團,46年3月改稱獨13旅38團,47年8月編入東北8縱隊為22師65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399團的前身是以冀中軍區(qū)地方武裝為基礎(chǔ)組建的冀中71團,挺進東北后于46年3月編入13旅為39團,47年8月隨旅編入東北8縱為22師66團。該團長于平原作戰(zhà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34師的前身是陜甘寧留守兵團的警1旅,45年6月南下,后北返進軍東北,45年11月與冀熱遼部隊合編為熱遼縱隊30旅,46年4月與22旅合編為獨立旅,同年6月改稱獨16旅,47年8月編入東北8縱隊為23師,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zhàn)軍第8縱隊第23師。該師部隊基礎(chǔ)很老,戰(zhàn)斗力較強,是軍主力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00團的前身是由冀熱遼軍區(qū)挺進東北的部隊改編的獨16旅46團,47年8月編入東北8縱為23師67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01團的前身是著名的紅9軍團,長征后期編入紅2方面軍為紅32軍,抗戰(zhàn)初期編入八路軍120師359旅為718團,后留守陜甘寧為留守兵團警備第8團,39年12月編入警1旅仍為8團,42年6月改稱聯(lián)防軍警1旅1團,45年5月編入南下3支隊為1團,抗戰(zhàn)勝利軍委解除該部南下任務(wù),令其赴東北,45年11月1團與冀熱遼軍區(qū)第30旅147團合并,改編為熱遼縱隊30旅66團。46年4月30旅與22旅合并為冀熱遼軍區(qū)獨立旅,66團番號未變,同年6月獨立旅改稱獨16旅,66團改稱47團,47年8月1日16旅編入東北民主聯(lián)軍第8縱隊,該團為23師68團。該團是紅軍團隊,戰(zhàn)斗力強,是軍、師的主力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02團的前身是集總特務(wù)團,45年7月該團機關(guān)大部及5個老連隊隨歐致富南下,為南下3支隊2團,抗戰(zhàn)勝利后赴東北,45年11月與冀熱遼軍區(qū)在興城組建的22旅65團合并,使用65團番號,46年6月改稱16旅48團,47年8月1日為東北8縱隊23師69團。該團是有紅軍基礎(chǔ)的老團隊,戰(zhàn)斗力強,是軍、師主力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35師的前身是由教2旅1團與冀熱遼軍區(qū)部隊改編的熱遼縱隊27旅,晉察冀大裁軍時主力70團調(diào)出,該旅編為熱河第18分區(qū),47年5月為獨18旅,47年8月1日編入東北8縱隊為24師。該師是45軍最年輕的部隊,富有朝氣和活力,戰(zhàn)斗力提升很快,承擔(dān)戰(zhàn)斗任務(wù)較為頻繁,南下后逐漸超越其他兩師成為45軍的新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03團的前身是冀中8分區(qū)37區(qū)隊,45年改編為8分區(qū)31團,抗戰(zhàn)勝利后隨沙克赴東北,45年11月與紅1團等部隊共同組建熱遼縱隊27旅為31團,46年4月改編為遼西支隊,后編入18分區(qū)為獨立1團,47年5月隨分區(qū)改稱18旅52團,47年8月1日編入東北8縱為24師70團。該團是堅持冀中抗戰(zhàn)的部隊,經(jīng)受了長期游擊戰(zhàn)爭的考驗,部隊靈活機動,基礎(chǔ)較好,戰(zhàn)斗力較強,是師主力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04團的前身是由冀熱遼軍區(qū)特務(wù)營進入沈陽發(fā)展的兩個特務(wù)團之一的特務(wù)1團,45年11月編入27旅為71團,46年4月改編為熱東分區(qū)獨立團,后稱18分區(qū)獨立2團,47年5月隨分區(qū)改稱18旅53團,47年8月1日編入東北8縱為24師71團。該團是新組建部隊,進步較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05團的前身是以27旅70團(紅1團)2營的4、5兩連為基礎(chǔ)組建的18分區(qū)獨3團,47年5月隨分區(qū)編入18旅為54團,47年8月1日編入東北8縱為24師72團。該團雖為新組建的團隊,因有紅1團的連隊和骨干,故戰(zhàn)斗力提升很快,入關(guān)后逐漸成長為師主力團,在衡寶戰(zhàn)役中表現(xiàn)尤為突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158師前身是1947年11月25日,冀察熱遼軍區(qū)奉上級命令,以第12、14、15、17軍分區(qū)為基礎(chǔ),在河北省遵化縣南崗村,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冀東軍區(qū)獨立第4師。師長李道之,政治委員王曉生,參謀長莫義明,政治部主任候全智,供給部長余成章,衛(wèi)生部長趙澤晉。隸屬冀東軍區(qū)領(lǐng)導(dǎo),部隊有第10團,第11團,第12團,全師共有7317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8年11月,榮升解放軍主力,編號步兵第158師,隸屬第四野戰(zhàn)軍第45軍建制。原第10團改為步兵第472團,11團改為步兵第473團,12團改為步兵第474團。1949年4月南下,10月參加衡寶戰(zhàn)役后,進駐湖南邵陽,執(zhí)行剿匪任務(wù)。1950年1月,移防廣西宜山,兼宜山軍分區(qū)。1950年4月,移防廣州,接替第132師執(zhí)行廣州城市警備任務(wù),轉(zhuǎn)隸廣東軍區(qū)。9月,兼廣州警備司令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5軍部隊來自陜甘寧、太行、冀中、冀東、晉察冀北岳地區(qū),范圍之廣在四野部隊中是少見的,部隊基礎(chǔ)很老,作風(fēng)頑強,進步很快,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既善于野戰(zhàn),又能攻堅,攻防均衡較為全面。所屬3個師實力相差不大,該軍進關(guān)之后表現(xiàn)尤為突出,在天津、衡寶戰(zhàn)役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衡寶戰(zhàn)役中,134、135兩師均獲得四野總部的嘉獎,一個軍同時嘉獎兩個師,是所有戰(zhàn)部隊中唯一。該軍戰(zhàn)斗力不在四野五大主力之下,是四野新生代的主力軍。</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阴市|
资中县|
秀山|
阿瓦提县|
夏邑县|
丰宁|
巴青县|
白玉县|
兴城市|
富民县|
德清县|
洞口县|
叶城县|
上蔡县|
普兰县|
陈巴尔虎旗|
股票|
庐江县|
安陆市|
玛曲县|
津南区|
乐安县|
阳西县|
乐都县|
永靖县|
苏尼特左旗|
桂东县|
长宁县|
玉门市|
明星|
兴海县|
三穗县|
民勤县|
富蕴县|
贵州省|
曲水县|
城固县|
宁陕县|
桃源县|
太康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