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4年7月,我從昆明工學院化工系畢業,分配到云南天然氣化工廠工作。云天化是中國政府于1973年從歐美引進的13套大型化工生產裝置之一,其生產工藝代表了當時世界化學工業的頂尖技術水平,全部生產設備由美國凱洛格公司制造。由于云南省境內沒有天然氣資源和大型設備的運輸限制,廠址幾經考察,最終選定在四川省宜賓市安邊鎮安富壩(即現在的云南省水富市)。這是金沙江邊一塊約30平方公里尚未開發的偏遠土地,寬廣美麗的金沙江從高山峻嶺中奔流到此轉了一個大灣,與不遠處的橫江匯合繼續向前奔去,僅20公里后到達宜賓與南下的岷江再次匯合,形成世界聞名的長江,宜賓也因此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城</p> <p class="ql-block">1974年4月赴福建參加畢業設計拍攝于廈門鼓浪嶼</p> <p class="ql-block">同年7月下旬,我和一起分配到云天化的24名大學同學,乘坐成昆鐵路先行到達成都,住宿于云南省政府駐成都辦事處,稍事停留后從成都轉乘火車去安邊。火車到達安邊時已是下午5點多,那時金沙江上的鐵路大橋尚未修通,無法繼續前往江對面的云天化建設指揮部,當晚我們入住在安邊鎮的一個吊腳樓旅館里,第二天早上乘木船擺渡過去的,金沙江表面寬闊平緩,其實江面下多是暗流洶涌,用了半個多小時才擺渡過去,現在回想起來都后怕。來到安富壩,只看到一片片的甘蔗地和散落其間的零星農舍,遠處的建設工地上,上萬名工程建設者和近千臺推土機挖掘機在繁忙的開挖平整土地,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景象</p> <p class="ql-block">負責接待我們的是指揮部生產準備處張子明處長和干部處的兩位工作人員,按照安排,我們一行人辦理了報到手續后,將作為云天化第一批技術人員赴四川瀘州天然氣化工廠進行技術培訓,幾天后我們又乘船順江而下,前往瀘天化所在地納溪</p> <p class="ql-block">納溪,是長江邊上一座山青水秀的縣城,城雖不大,但由于瀘州天然氣化工廠的建設、還有西南化工研究院等大型事業企業單位入駐,70年代初期已是一座欣欣向榮的化工城。瀘天化建設于1965年,全套生產設備從英國引進,年產合成氨10萬噸,當時是全國同行業生產能力最大,生產技術水平最高的化工企業,憑此優勢和四川豐富的天然氣資源,1973年引進的13套大型化工生產裝置,滬天化又分配了一套,生產規模增加到年產合成氨40萬噸,尿素60萬噸,是名符其實的行業大哥大,大學時期我們曾在這里專業實習兩個月,對此地并不陌生</p> <p class="ql-block">培訓學習的日子愉悅歡快。在瀘天化期間,我們系統專業地學習了大型氨廠以天然氣為原料制造合成氨尿素的工藝技術和操作原理,美國凱洛格化學公司科學的設計理念,先進的工藝技術,高效的熱能利用,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專業技術知識得到大幅提升,對于年輕的我們,這是一筆寶貴的知識財富。雖然離開了學校,但重新拿起書本教材,周圍還是朝夕相處的同學,仿佛又回到了大學校園,所不同的是如今我們已肩負使命,遠方那座正在建設的嶄新工廠,期待著我們去駕馭征服,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不久,云天化首任廠長陶尊凡專程到瀘天化看望我們,關心詢問大家的學習生活情況,勉勵我們安心學習,寄希望于學成歸來為云天化的建設發展貢獻力量,陶廠長的親切話語,頓時讓我們感到心里熱乎乎的,倍受鼓舞</p> <p class="ql-block">納溪的夏天十分炎熱,剛去的時候正好趕上酷熱季節,那時也沒空調,對于從春城昆明來的我們是很難適應的,下班吃過晚飯,大家最好的納涼方式就是三五一群的到長江邊散步。夕陽西下,微風吹拂著年輕的臉龐,美麗的晚霞染紅了巴山蜀水的秀麗風光,遠處傳來纖夫高昂的號子聲,江面上穿梭來往的一艘艘客輪貨輪,繁忙地從我們的眼前馳過……,江山如詩如畫,這樣美妙的景色,不知陪伴我們渡過了多少個愉快的夜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5年6月,我接到指揮部干部處的工作調動函,離開瀘天化返回水富建廠指揮部,到新組建的進口設備檢驗辦公室工作。返回途中,我在宜賓短暫停留,住在地委招待所,在這里意外地見到了小學同學尹曼麗。我們已十年未見面,因為家庭原因,她小學畢業就參加了工作,如今已結婚,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現階段是和丈夫從云南化工廠借調到指揮部下設的管道指揮部工作,工作點就設在地委招待所。高興之余,尹曼麗夫婦倆熱情地邀我到招待所附近的一個餐館,品嘗了有名的美食宜賓燃面和牛肉火鍋。第二天早上,正好有一輛小車要去水富送文件,我搭此車順利回到現場指揮部</p> <p class="ql-block">參與進囗設備檢驗,是我走上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建廠初期,廠里的辦公樓還沒建好,檢驗辦的工作地點設在剛剛建好的動力車間內,靠廠區大道右邊的8間行政辦公室暫時用作理化檢驗室和工作人員宿舍。檢驗辦一共有二十幾人,其中一半以上是省里各大廳局借調的技術干部,主任是原云南省化工配件廠廠長梁彤,副主任是原云南省化工廳總工程師王樹中。同在一幢廠房內辦公的還有合同辦,他們的工作主要是翻譯進口合同的技術資料和承擔現場口語翻譯,由于文革停止了五年的大學招生,各類技術人員缺乏,外語人才更是緊缺,合同辦的翻譯大部分是從昆明軍區情報部借調來的現役軍人,他們對待工作認真嚴謹,給我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1976年5月拍攝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不久,凱洛格化學公司的技術專家和工作人員到達指揮部,裝載進口設備的貨輪已從美國港口啟運,我們的工作開始忙碌起來:抓緊熟悉進口設備合同的各項條款內容,熟悉相關的技術資料,制定分管業務的工作計劃。原來想的比較簡單,但接觸下來才發現,一套大型化工生產裝置,所涉及的生產設備、材料、電器儀表、專用備件達上萬件之多,很多的高溫高壓設備材料還需進行理化檢驗和無損探傷檢驗,可想檢驗辦承擔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p> <p class="ql-block">通常情況下,我們會根據凱洛格公司提前傳來的到貨清單,擬訂一個檢驗工作計劃,由合同組翻譯后通知美方人員,這樣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70年代中期,國內尚未對外開放,剛開始美國專家和工作人員的到來,引起很多人的好奇,當我們一行特別的人員(穿著凱洛格工裝的美國人、穿著部隊軍裝的軍人翻譯、穿著指揮部工作服的廠方代表),出現在碼頭或工地現場時,常引來人們驚奇的目光和駐足觀望,時間長了大家也就習慣了</p> <p class="ql-block">工作中我所接觸的凱洛格專家和員工大都知識豐富,敬業友好,合同辦和檢驗辦的同事們又大都是各個專業領域的技術能手,在大家共同的配合努力下,大量繁重的檢驗任務得以順利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建廠初期指揮部現有的檢驗設施不能滿足部份特殊設備材料的檢測要求,我曾受領導的指派前往成都、洛陽、北京、上海等地,聯系委托檢測和尋求指揮部緊缺的檢測設備。那些日子,我去過不少的研究院所,奔走于化工部、冶金部、中技總公司、計量檢測局……,每到一處,那里的工作人員對于來自偏遠云南的我,都給予了熱情的接待和幫助,讓我順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務</p> <p class="ql-block">1976年5月拍攝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1976年11月,我和廠里的另一位同事代表云天化建設指揮部,參加了由化工部組織的引進裝置巡回檢查交流會。檢查組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我們來到一個又一個兄弟單位參觀學習,交流各自的工作經驗,每到一處,該廠建設指揮部的領導都十分重視,親自帶領參觀,詳細介紹工程建設進度和企業規劃,并給予我們盛情的款待。這些經歷,即開闊了眼界,提升了專業技術水平,還結識了不少同行朋友,對我以后的事業發展受益匪淺</p> <p class="ql-block">在檢驗辦工作期間,我還結識了美方的技術人員謝伯森夫婦。謝伯森先生詼趣幽默,為人坦誠友好,是一名技術精湛的焊接材料專家,謝伯森夫人熱情爽朗,氣質十分優雅漂亮,他們有個女兒名叫蘇珊,和我同歲。也許是思念遠在美國的女兒,我和蘇珊年齡相同,蘇珊名字的發音和我的姓氏也相同,謝伯森夫人非常喜歡我,曾到辦公室和工地現場看望我,給我送來精美的巧克力和糖果,讓我很感動。記得有一次指揮部為了改善建設工地單調的文化生活,特地為美方工作人員及家屬舉辦了一次聯誼會,作為檢驗辦代表我也參加了這次活動。在租用游輪的甲板上,謝伯森夫婦見到我非常高興,我們在一起熱情的交談,品嘗當地醇甜的柑橘,飽覽金沙江兩岸絢麗多姿的美麗風光,謝伯森先生還拿出一次成型彩色相機,為我和他的夫人拍了許多合影照片,愉快地渡過一段美好的快樂時光,多年以后我還會常常想到他們</p> <p class="ql-block">1977年3月拍攝于云天化建設工地現場</p> <p class="ql-block">建廠期間,印象深刻的重大事件是吊裝合成塔。合成塔是合成氨生產的核心設備,材質成分復雜,重量高達300噸,早在合成塔尚未運抵上海時,指揮部就專門成立了一個工作組,前往上海負責合成塔的接運工作。隨后,指揮部和負責吊裝合成塔的云南省化建公司多次研究吊裝方案,確保了合成塔一次吊裝成功。當李鐸指揮長宣布合成塔一次吊裝成功!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香檳酒四溢,所有在場的中美雙方人員紛紛舉杯祝賀,凱洛格公司的總代表頓斯福特還特意向負責吊裝的年輕技術人員樹起大姆指,稱贊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精湛技藝</p> <p class="ql-block">1977年11月,經過四年多的工程建設和數萬名建設者一千多個夜以繼日的艱苦奮戰,云天化在合同規定的投產日期前順利建成投產。瑪瑙山下金沙江邊,一座現代化的大型工廠拔地而起,整潔宏偉的廠區內高塔林立,管道縱橫,從原料天然氣的引入到最終產品尿素的制造,全部以自動化的方式完成,生產能力達到年產合成氨30萬噸、尿素48萬噸。隨后,檢驗辦的歷史使命圓滿完成宣布解散,我分配到廠部計劃調度室工作,凱洛格公司的技術專家和工作人員相繼返回美國,指揮部為他們舉辦了歡送宴會。臨別前夕,為了表示友好,美方人員決定把他們在現場工作期間使用的一批辦公用品如計算機、計算器、傳真機、復印機和專用工具留給云天化,這些物品現今市場上隨處可見極其普通,但在上世紀70年代的國內市場是根本見不到的,投產初期給有關科室部門的工作帶來不少方便</p> <p class="ql-block">1977年春節,我和大學的同學結了婚,次年生下兒子佳佳。我們在新建的生活區分到了一套寬敞明亮的住房,有獨立的衛生間和廚房,還用上了干凈便捷的天然氣。生活區周圍建起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化工學校、職工醫院、電影院、商店、俱樂部、籃球場、足球場、游泳池……,經歷了三年多艱苦的歲月,年青的我們迎來了穩定舒適的工作生活。我們在親歷參與建設的這座花園般的工廠里愉快工作,也在專注業務技術的同時學習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周末時分,我們一家3口常去金沙江邊野炊,到附近的果園釆摘柑橘,到宜賓翠屏公園、李莊游玩;節假日的時候,我們又會帶著孩子騎上自行車去水富集市買菜,親手做上一桌家鄉味道的飯菜,邀約幾個當年一起來到廠里的大學同學盡情享用。雖然那些年的生活遠沒有現在富裕,但我們的日子過得舒心快樂</p> <p class="ql-block">1979年下半年,廠部進行科室調整,我先后進入生產技術科、計劃科工作。在生產技術科工作期間,有幸遇到了兩位好領導:張楚良科長和李玲副科長。張科長原是昆明軍區陸軍學院的老師,轉業后曾在開遠解放軍化肥廠工作,他是軍人出身,為人剛直不阿,處處以身作則,即有革命資歷又有文化知識,深得大家的敬重和好評;李玲副科長也是軍人出身,參加過抗美援朝,回國后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學習,畢業后曾在各級政府部門工作過</p> <p class="ql-block">進入80年代,云天化有計劃地安排青年技術干部外出進修學習,參加各類專業技術交流,得益于這些學習機會和專業平臺,我們不斷充實完善自已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那些年,雖然身處偏遠的水富,遠離繁華的都市生活,但是上帝是公平的,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和噪雜,我們的青春沒有虛度,在國家工業落后的年代,我們早已領略了歐美先進的科學技術,云天化的工作經歷,讓我們擁有了一本高起點的人生閱歷資格證書,不論走到哪里,我們都充滿自信而與眾不同,這是對當年我們選擇參與云天化艱苦創業最好的回報</p> <p class="ql-block">1979年6月拍攝于云天化</p> <p class="ql-block">快樂的生活總是過得很快,轉眼1982年到了。那時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各行各業急需大量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國家決定選派一批35歲以下,有大學學歷又有實踐工作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出國進修學習,我得到了一個到英國進修學習的機會,時間是1年,這在當時是很難得的,但考慮再三我選擇了放棄,因為兒子佳佳剛滿四歲,正是需要悉心照顧的階段。時至今日,對于當時的選擇我沒有絲毫的后悔,因為當初如果選擇出國進修,也許我的事業會發展得更好些,但是兒子在童年缺失的母愛是永遠彌補不回來的。如今看到兒子學業優秀,事業有成,我倍感欣慰。</p> <p class="ql-block">1982年12月,因工作需要,我和丈夫調往昆明三聚磷酸鈉廠工作,這是輕工業部從原西德伍德公司引進的另一座大型化工廠,一份新的工作已在召喚著我們。由于通知報到的時間很短,我們忙于辦理調動手續和收拾行李,又忙著參加同學同事們為我們送行的聚餐會。辦完調動手續的那個下午,我走出辦公大樓來到廠區,輕輕的依次走過涼水塔、合成塔、再生塔、轉化爐、總控制室……,這里有我青春留下的足跡,有我辛勤灑下的汗水,這是我親歷參與建設的工廠,依依不舍涌上心頭。晚上,因為行李已托運,我們一家借住在同事孫志立家,他們回蒙自探親與我們同行。次日凌晨,我們一起趕往安邊火車站前往成都,當列車即將駛離安邊那一刻,我又一次向遠處的水富望去,大地一片沉寂,人們還在熟睡,只有云天化廠區依然高塔林立燈火明亮,一派繁忙景象。再見了,云天化,再見!水富</p> <p class="ql-block">今日之云天化,驚艷了時光!昔日的安富壩,已建設成一座繁華的現代都市,云南省靚麗的北大門</p> <p class="ql-block">1974年至1982年,我在云天化工作生活了八年,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那時的我們,是那樣年輕,那樣風華正茂,我們把美好的青春年華無悔的獻給了云天化。今天的云天化人,也許不知道我們是誰,然而這些已不重要,我們是云天化的建設者,是水富城市發展的見證者,這份沉甸甸的閱歷,足以讓我們的人生旅途少了幾分平淡,多了一份精彩。那些在金沙江邊度過的歲月,就象金沙江里的一粒粒金沙,珍藏在我的心里,永遠難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渭县|
廊坊市|
象州县|
荔波县|
那坡县|
台中市|
新乡市|
泸定县|
和静县|
左云县|
蒙城县|
丰都县|
丘北县|
阿勒泰市|
海林市|
鄄城县|
衡阳县|
石屏县|
雷山县|
台中市|
绥阳县|
织金县|
湄潭县|
平乐县|
安乡县|
南川市|
什邡市|
新宁县|
温州市|
石楼县|
顺义区|
和田县|
陕西省|
富蕴县|
吉隆县|
潮安县|
北宁市|
阿拉尔市|
江永县|
尤溪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