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歷史上,真正成為全球性國家的只有兩個:前霸主英國,現霸主美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為全球性國家的必要條件是,掌握全球制海權,可以通過海洋自由的向全球任何一個地區大規模投送軍力,在全球各地都有強大駐軍,直接深度參與全球各地區的國際事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美能成為全球性國家,除了自身國力軍力強大,與自身所處的地緣環境是分不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美都是島國,可以集中力量建設海軍。歐亞大陸上的可以與英美抗衡的大國強國都沒有這個有利條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國與歐洲大陸隔著英吉利海峽,只要海軍強大就不會受到歐洲國家的威脅。而且歐洲強國林立,互相爭奪不斷,英國的大陸均勢戰略又鞏固了歐洲大陸國家內部的相互制衡,使得英國可以獨自一國安心的利用地緣與工業優勢塑造的世界第一海軍在全球擴張。否則,但有任一歐洲強國大力發展海軍,英國立刻面臨生死危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與英國同樣是島國,人口規模與領土面積都超過英國。但日本就無法成為一個全球性國家,因為日本對面的大陸上,還有一個超級巨無霸,中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與自己的老子英國相比,美國更是遠離歐亞大陸。墨西哥被美國打趴下之后,美國周邊就沒有強敵了。這使得美國與英國一樣,可以集中力量建設海軍,并把軍事力量放心的投送到世界各地,而不必擔心后院起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國能成為全球性國家,有一個與英國類似的前提是阻止歐亞大陸上的大國強國發展海軍,最好的辦法一樣是離岸制衡,維持大陸均勢。讓歐亞大陸上的強國陷入內斗,無心建設強大的海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歐亞大陸上任一大國開始大力發展海軍,那么借助地理優勢,獲得本國周邊海域的制海權是沒任何懸念的。那么美國的全球制海權就少了一塊,不再完整的全球制海權,也就不是全球制海權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美國已故地緣戰略大師布熱津斯基曾經在《大棋局》一書中說:“美國建設性地利用其全球性力量的歷史機遇可能被證明是短暫的”,美國能做的可能只有“把自己的領導地位至少保持一代人之久或者更長遠一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希望美國能在中期建立起一個跨歐亞的安全合作機制,包括歐盟、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作為美國霸權之后的遺產。布熱津斯基同時認為,美國將是歷史上最后一個超級大國。美國之后,再無霸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對于中國,布熱津斯基是這么說的:中國并非全球性而是地區性的國家。說這話時,布熱津斯基沒想到中國還能繼續高歌猛進20年。說這話的目的,也是布熱津斯基從美國的全球利益出發,對中國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國家定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在,中國復興勢不可擋。只要世界不毀滅,中國未來有極大概率接替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擁有全球第一海軍。那么,中國能打破布熱津斯基的預言,成為歷史上第三個全球性國家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也很有可能是后無來者的十億級別人口的超級工業化強國,自身擁有的強大實力毋庸置疑,不是沒有成為全球性國家的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中國想成為與英美一樣的全球性國家,當比英美更難。原因有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①中國周邊的自然與人文環境太復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地緣上偏居一隅相對封閉,是唯一一個海岸線被隔離在大西洋印度洋之外的大國,太平洋又太大,通過太平洋與世界聯系路途太遠不說,還不能直抵各國的主要海岸線,南北美洲的主要河流都是匯入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大西洋海岸線才是海洋正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且中國鄰國多強國,北邊有俄國,東邊有日本,南邊有印尼,西邊有印度。周邊多是不安分的小國,比如朝鮮,韓國,越南,緬甸,也不好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的力量不僅要分配到陸海兩個方向,而且相當比例要投放到周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種情況,他國想征服中國,很難。中國要想走出去,也很難。中國強大的時候,周圍復雜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會成為保衛中國的防護欄;中國弱小時,周圍復雜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會成為勒緊中國的絞索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②中國進入北大西洋道阻且長,而且歐美都在北大西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為全球性國家,必然要求中國獲得北大西洋制海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過,大西洋對中國是遙遠的洋,北大西洋最遠。路遠不說,關鍵水道還掌握在他國手里。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白令海峽,巴拿馬運河等等,都不是中國能輕易掌握的。走好望角或德雷克海峽,那路程不是一般的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經濟體量上看,未來中美歐三分天下,歐美都在北大西洋,這是它們的家門口。中國要在北大西洋獲得制海權,面對歐美兩大對手,難度可太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③技術的發展導致陸基力量對海洋的控制增強,海軍作用下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在,中國可以利用陸基軍力優勢,來遏制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權。未來,其他國家一樣可以利用陸基軍力,來遏制中國的全球制海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使中國海軍未來世界第一,擁有切斷全球海上交通的能力,也不意味中國能獲取全球制海權,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各個大國的周邊海域,中國海軍除非有領先一代以上的技術優勢,否則不可能獲得其他大國周邊海域的制海權,也就不能獲得全球制海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 ,結論就是:中國能成為一個全球性國家,中國不能成為一個全球性國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是因為未來的中國有足夠財力把自己的海軍力量投送到全球的海洋,甚至全球駐軍,畢竟未來沒有哪個大國能建立一個排他性的勢力范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能,是因為這么做容易透支國力,而且意義不大。意義不大有兩個原因,一是難以取得對遠方地區性大國的優勢,二是中國奉行和平發展的國策,海軍世界第一且擁有切斷全球海上交通的能力,已經足以威懾對手,可以確保國家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實現民族復興,就計劃還要花費30年。這30年,恐怕主要精力還是聚焦國內,聚焦自身發展,解決外部問題要放到以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實現民族復興之后,解決周邊問題,解決了還得鞏固,又得花多少年?20年算是奇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至少未來50年內,中國周邊將存在嚴重問題。而在周邊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不宜把太多的國力軍力投送到太遠的地方,去追求做所謂的全球性國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使未來其他大國全部衰弱,歷史給我們這樣的機會,也要慎之又慎。一國獨強,不是歷史的常態。做全球性國家,那是上去容易下來難,戰略收縮遠比戰略擴張難得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歷史經驗是:大國崛起于地區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擴張。大國們前赴后繼,不斷重蹈覆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讓一個持續性擴張成功的國家停止擴張,甚至轉而收縮,如果不是碰到頭破血流,那是基本不可能的。不過真到了哪個時候,恐怕就沒有從容后撤的機會了,就晚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中國做個半球性的國家就可以了。主導東半球,專注自身與周邊,足以讓中國立于不敗之地。</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eBtp7GCFY-EHLQoqGV4dw"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山县|
独山县|
于都县|
长武县|
喀喇沁旗|
阿拉善右旗|
突泉县|
和平县|
和龙市|
贵德县|
保靖县|
加查县|
莱州市|
南川市|
涿鹿县|
正安县|
孟村|
满洲里市|
郓城县|
自治县|
内乡县|
合阳县|
独山县|
黔南|
铜梁县|
济南市|
高清|
盐池县|
吉安县|
香河县|
思南县|
邹城市|
阿合奇县|
吐鲁番市|
南投市|
左贡县|
五华县|
融水|
扎囊县|
通州市|
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