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水縣任家坡村是文水縣一個邊山小村,隸屬鳳城鎮管轄,距縣城西南約十公里,抗戰時期屬晉綏革命根據地八分區前沿陣地,南有巍巍子夏山峰巒疊嶂,子夏山溝間的頭道川是抗戰時期黨中央周總理在延安親自布署創建的延安到太岳太行革命根據地的秘密紅色交通線,子夏山西麓還有交通線上的紅色“小延安”文水康家堡。呂梁大山溝壑縱橫、地勢險要,多如牛毛的溝溝岔岔連通著汾陽、交城、婁煩、方山、興縣、臨縣等縣域直至黃河邊,是保衛延安的天然屏障,也是各支抗日武裝及民兵游擊隊員的轉戰地決斗場,在艱苦的革命斗爭中產生了可歌可泣的呂梁精神、抗戰精神、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任家坡村地處文水靛頭溝靛頭村西約一公里的半山腰上,村邊有去往二三道川的旅游公路經過,交通十分便利。</p><p class="ql-block">因讀到成亨達先生文章描寫這里發生在八十年前抗戰時期任家坡村發生工衛旅一個營被三路日軍包圍幾乎全部壯烈犧牲的悲壯故事而震驚,也為任家坡華國鋒領導的交文支隊駐扎及華主席與單刀五的故事而吸引,今天春和景明,陽光明媚,約文水電視臺及成亨達先生還有安有兄一同尋訪這一特殊的邊山小村,追尋紅色文化,發現壯烈故事,也深深感受到革命烈士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與深受敬仰,就隨我們走進這一現在只住有幾戶人家的山鄉小村,翻開這塵封歲月,了解歷史的悲壯與小村的過往。</p> <p class="ql-block">欲遂平生志,不顧命與家,但愿血和淚,灌溉自由花。”這是山西工衛旅烈士周平墓前的一首挽詩。工衛旅戰士王其昌雙腿被炸斷,還要掩護戰友突圍,他舉起拉了弦的手榴彈高喊著 “不要管我,我革命成功”……上千名工衛旅戰士為了國家和民族慷慨赴死,得到的只是就地埋葬的一抔黃土,而活著的同志隨時將遺書裝在衣袋里或在衣角綴上自己的名字、籍貫,希望死后有人給家中通個消息。</p> <p class="ql-block">無名抗日英雄紀念碑</p><p class="ql-block">文水縣鳳城鎮西部山區任家坡村的南面,聳立著一塊石碑,正面鐫刻著無名抗日英雄紀念碑幾個大字,背面碑文是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趙克俊所撰,內容為:公元一九四O年一月三十一日(農歷臘月二十三日),日軍進犯工衛旅二十二團二營住地任家坡和靛頭村。在靛頭宿營的四連,給日軍以重創后,向營部駐地后撤,不料日軍已迂回到任家坡后山,占領了高地,將五連和營部包圍。兩連戰士奮力突破與日軍白刃格斗,除部分同志沖出重圍外,其余大部分犧牲,連長文日義戰斗最后壯烈犧牲。為慰籍英靈,特立此碑,以緬懷先烈,激勵來者。</p><p class="ql-block">這塊碑是任家坡村委在二O一四年清明節由老黨員干部張養亨丶張玉生和武天榮帶領全體村民而樹立的,並舉行了隆重的立碑儀式。以后每年清明節這天,全村老少在祭祖前先到碑前插上鮮花,擺好各色水果,貢上農家面塑,跪地磕頭,鄭重地祭祠,緬懷先烈,多少年來從未間斷。</p><p class="ql-block">說到這里,有人不禁要問,為什么比自已的祖先還重要?最近我們走訪了許多村民,詳細了解了全部過程。</p><p class="ql-block">一九四O年一月三十一日(農歷臘月二十三日),盤距在文水城內的日本鬼子,糾結了交城汾陽等處的鬼子和偽軍五六百名,在大漢奸韓學x(綽號夠本本)丶溫建國知白創的帶領下,從章多溝丶靛頭溝和小南峪溝三路擊發,半夜包圍了工衛旅二十二團二營駐地任家坡和靛頭村。</p><p class="ql-block">工衛旅將士與擁有精良先進武器且大于數倍的敵人展開激烈的博斗,終因力量…∵:∵懸殊丶彈藥缺乏丶新兵作戰經驗不足等原因,難以與敵入抗衡。</p><p class="ql-block">駐靛頭的四連分兩路向南北出擊,欲搶占山頭高地,不料敵人早在山上架起機槍,不少戰士倒在山坡。連長文日義在搶攻丹丹峁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部分戰士在靛頭村東碾兒坡和棗澗地一帶遭到日軍包圍,全部遇難。</p><p class="ql-block">駐任家坡的五連在向小南峪突圍中,遭到卡在l山頂路口的機槍封鎖,在打完所有的子彈后與:敵人進行肉博,全部遇難。</p><p class="ql-block">任家坡村老民兵武慶貴,冒著如雨點的槍彈,在向營部的路上,碰到營長董志儉丶文書武躍亮帶領二十多人正向西面山上突圍,忙告訴山頂曰寇早架起了機槍,無法突破。</p><p class="ql-block">面臨重重圍攻,處處封鎖,工衛旅人少力簿,如鳥困籠中,身處絕境,營長董志儉一時無計可使。</p><p class="ql-block">武慶貴從小在山中長大,三年的民兵生涯,熟悉當地的溝溝oo:岔岔,高聲對營長說:“快!跟我走!”他領著大家沿山坡鉆進村北的鍘刀溝,又捌進夾牛溝。這夾牛溝又窄又短,是條能進不能出的死溝,鬼子漢奸也知道,我軍不會進去送死,所次沒有封鎖。武慶貴領著大家跑到溝底,沿一條無人知曉的幽延小道,繞坡爬行,在翻越山頭時,副營長小腿被射來的槍彈擊中,也顧不包扎,武慶貴躬身揹起,一直下山跑到了康家莊。這二十多人終于突圍成功,存活下來。</p><p class="ql-block">鬼子撒退后,村中老民兵武九斤丶武四兒丶張石元丶武慶貴丶武德裕等代領村民為工衛旅戰士收尸,面對二百多具烈士的遣體, 村民淚流滿面。烈士與敵人博斗的場面令人敬仰,一名戰士雖然犧牲了但掐住鬼子脖子的雙手仍然沒松開,還有一名小戰士,臉面被血染的模糊不清,手里還握著一塊石頭。那么多尸體,在當時別說棺材丶衣服,就是連埋的地方也難找,挖那么多坑也來不及ii:。r。大家經過反復硏究,將烈士的遺體集體埋在一個廢棄的煤礦坑洞中,也就是如今立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八十多年了,任家坡人代代相傳,不忘當年為抗日而犧牲的英雄。為慰籍英魂,在二O一四年樹立起石碑。除每年祭祠外,還接待過不少前來尋找烈士遺骸的交城丶嵐縣丶靜樂的烈士的后代和親屬。</p><p class="ql-block">一次,兩位河南省的朋友前來尋找父親遣骨,村民領到此處,說了情況,兩人長跪痛哭,最后捧了一掬黃士,呼喚著父親回家吧!含淚離去。</p><p class="ql-block">任家坡人期盼有朝一日能為烈士修一紀念廳,內鐫刻烈士英名,使烈士英名揚世,萬代敬仰。</p><p class="ql-block">英名資料搜集工作由工衛旅老戰士之子張石斤同志組織進行,但祈如愿?!?lt;/p> <p class="ql-block">上午八點半向任家坡進發</p> <p class="ql-block">村委領導與部分村民及搬遷到平川居住的任家坡群眾懷著沉重的心情早早就等著我們來了。</p> <p class="ql-block">現仍居住在任家坡村的老人講述當年發生在這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搬到縣城居住工作的任家坡村村民張十斤(工衛旅后代)講述八十多年前發生家鄉的悲壯故事!</p> <p class="ql-block">任家坡村護林員為大家送來了礦泉水!</p> <p class="ql-block">寧靜的山鄉春意盎然一派生機,寧靜的背后也許這里的一草一木仍還記著這里曾經的戰火消煙與熱血青年!</p> <p class="ql-block">成亨達老師講述工衛旅在任家坡的悲壯故事!</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半山腰綠蔭中的寧靜小村,窯洞老槐隱若其間!不時傳來雞犬聲聞,這里更隱藏著少有人知的歷史故事,革命遺址,紅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下面看見的小村便是靛頭村,一九四0年工衛旅二十二團二營一個連隊駐扎的地方,當年這個連被日軍包圍,突圍中全連一百二十人全部壯烈犧牲,這里也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繁忙的靛頭煤礦礦口,記得一排排礦斗車從斜井用鋼絲繩攪上來,工人們側翻礦斗車將煤倒下去,拉煤的大車小車馬車很多,現在靛頭村村民們都已搬遷到平川居住了,也只有這殘墻斷壁講述著曾經的歷史與過往。</p> <p class="ql-block">陽光下的香椿芽正勃發生機,清新的空氣中散發著丁香花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馬瑞瑞花正開滿山谷,這是五月一日左右的文水邊山風光,純潔而淡雅,山花爛漫爭相開放,讓人想到了毛澤東詩句:戰地黃花分外香!</p> <p class="ql-block">踩在這充滿紅色基因的土地上,感受著這故鄉與祖國,故鄉是看得見的祖國,祖國是延伸了的故鄉。故鄉與祖國緊緊相連!</p> <p class="ql-block">一排很長的山鄉窯洞,也是任家坡一景,與山鄉自然環境溶為一體,前面院子里是生豬養植場,上面是養牛場,任家坡人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也祝愿這里的人民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老屋、古槐、石墻,</p><p class="ql-block">歷史、故事、時光。</p> <p class="ql-block">只有走近它,才能發現山鄉之美,靈魂之美,在千年老槐面前,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每個人都是勿勿過客,而這里英雄的抗戰工衛旅將士們卻把青春與熱血奉獻,為中華民族而戰,為祖國與人民而戰,老槐猶記!人民猶記!</p> <p class="ql-block">守望山鄉,見證著這里的滄桑歷史!</p> <p class="ql-block">故鄉,永不能忘的根,多少童年回憶,無邊聯想!</p> <p class="ql-block">在這清乾隆年間的半塊石碑中找找祖上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這“光榮之家”,這“模范共產黨員戶”依然是老區人民高高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回村踏上故鄉的小路是說不出的親切!</p> <p class="ql-block">村委老領導的家鄉記憶,工衛旅營部所在地,這里曾有過多少忙碌的身影,制定過多少對日作戰的布局與方案,時光遠去,但精神永存!</p> <p class="ql-block">在離工衛旅營部所在地十幾米遠的西面山坡上,生長著一棵粗壯的白皮松,巍然挺拔、枝繁葉茂,特別是主桿分三叉支出,讓人突然聯想到工衛旅一個營共三個連的將士們,再往上的一個個分叉不正是一個個排與一個個班嗎!枝頭上松針簇擁、緊密團結不正是一個個舉起刀槍浴血奮戰的勇士嗎!仰望白皮松,它是屹立在任家坡不倒的信念與靈魂化身!</p> <p class="ql-block">滿滿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老民兵武慶貴</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在文水交城一帶活動,組織培育民兵進行抗日斗爭,文水任家坡村也是華國鋒戰斗生活過的地方,任家坡的民兵組織成員與華國鋒有著深厚感情!</p> <p class="ql-block">老民兵李應榮(單刀五)</p> <p class="ql-block">華國鋒居住地遺址</p> <p class="ql-block">從老屋找到的一本相冊,讓大家十分激動,因這個院子還培育出一位共和國軍長,抗戰時期年少就隨部隊參軍,也是任家坡人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成亨達先生講述交文支隊在任家坡。</p> <p class="ql-block">時過境遷,滿院繁花!</p> <p class="ql-block">一日之跡,任家坡留個影,小村留給大家的是滿滿的革命回憶與艱辛故事紅色故事,更感今天來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任家坡村民張十斤(工衛旅后代)講述外地人到任家坡尋親的故事,在英雄犧牲的地方捧一把黃土細細包好帶回去作為永久的紀念!</p> <p class="ql-block">出村的小路緩緩向前,在村口拐彎處發現這塊天然的大石頭,是不是該在上面刻上大大的三個字“任家坡”,如果在以后是不是應在任家坡三個大字傍邊再補刻上“紅色山村”四個字!走出小村,山鄉的影子在每位同行者腦海中回蕩,更希望在更多的紅色尋訪者腦海中回蕩,因為人民沒有忘記!</p> <p class="ql-block">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只有擁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才有中華民族的安寧與幸福,黨建百年,緬懷英烈,紅色任家坡,悲壯工衛旅!不應忘懷的紀念!</p><p class="ql-block">鏡泉草堂,2021.4.27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山市|
滨海县|
阜平县|
九台市|
泊头市|
沂水县|
睢宁县|
铜鼓县|
大安市|
云林县|
汽车|
赞皇县|
合水县|
油尖旺区|
习水县|
济阳县|
额尔古纳市|
克东县|
南岸区|
文水县|
济南市|
邵东县|
新竹县|
冀州市|
广水市|
太白县|
乌拉特中旗|
安塞县|
合作市|
长阳|
榆林市|
清流县|
巫山县|
孟村|
武乡县|
阳城县|
买车|
吉安县|
黑龙江省|
麻城市|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