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陽春三月,風和日麗,氣候宜人,正是出游訪友的好時機。</b></p><p class="ql-block"><b>應李振良戰友的邀請,來自河南省焦作市同年兵老戰友張立堂、周金貴、劉世金戰友攜夫人一行,與2021年4月20日至23日在泉城濟南相聚。李振良、王林山夫婦,金新寬戰友陪同接待。</b></p> <p class="ql-block"><b>李振良、李巧榮夫婦在濟南站接站。常彥枝、吳霞、李巧榮、張愛華四姐妹站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b>王林山、李素芳夫婦在下榻的趵突泉西路亞朵S大酒店迎候,并一起合影。</b></p> <p class="ql-block"><b>當晚,東道主李振良在金三杯大酒店設晏為戰友們接風。王林山夫婦、金新寬陪同。大家歡聚一堂,共敘友情,頻頻舉杯,互表敬意,歡聲笑語不斷。</b></p> <p class="ql-block"><b>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濟南這個城市,必然是那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湖即大明湖,作為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大明湖被譽為“中國第一泉水湖”,實至名歸。因為大明湖是由以趵突泉為主的眾多泉水匯流而成,非常罕見。并與趵突泉、千佛山并稱為濟南三大名勝。</b></p><p class="ql-block"><b>大明湖景區分為南區北區,北區原為收門票的大明湖公園。現已和南區合為一體,都是免費的了。南區有稼軒祠、遐園、明湖居、秋柳園、老舍紀念館;東北有南豐祠、張公祠、匯波樓、北極閣;北區有鐵公祠、小滄浪;湖中有歷下亭、匯泉堂等名勝古跡。</b></p><p class="ql-block"><b>外地人到濟南來,一定要游覽大明湖。陪戰友也是首選。</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張立堂與金新寬戰友</b></p> <p class="ql-block"><b>李振良 李巧榮夫婦</b></p> <p class="ql-block"><b>劉世金 常彥枝夫婦</b></p> <p class="ql-block"><b>張立堂 張愛華夫婦</b></p> <p class="ql-block"><b>周金貴 吳霞夫婦</b></p> <p class="ql-block"><b>六位老戰友難得一起相聚在大明湖畔。</b></p> <p class="ql-block"><b>五龍潭又稱烏龍潭,古稱凈池。方圓2313平方米,深7米,與其周圍二十余泉統稱“五龍潭泉群”。據《濟南山水古跡考略》載:“潭深莫測,每逢天旱,禱雨輒應……世神之,祀五方之龍神焉,故稱五龍潭”。潭畔昔日有“五龍宮神祠”,又稱“龍祥觀”、“凝碧宮”,祀五方神龍,后傾圮。潭池以自然不駁岸,岸邊綠柳籠蔭,潭北潭東,疊有假山,上有“淵默亭”,潭西建名士閣,于上可觀潭中錦鯉。秦瓊故居秦瓊,字叔寶,濟南人,唐初名將,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封胡國公。世傳顯貴后建府第于五龍潭,今遺有“唐左武衛大將軍胡國公秦叔寶故宅”石碑一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天下第一泉——趵突泉</b></p> <p class="ql-block"><b>趵突泉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東臨泉城廣場,北望五龍潭,面積達158畝,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與濟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稱為濟南三大名勝。趵突泉是公園中的主景,泉水分三股,澄澈清洌,晝夜噴涌,水盛時高達數尺。公園的南大門富麗堂皇、雍容華貴,大門上的橫匾“趵突泉”藍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筆,被人譽為中國園林“第一門”。在趵突泉附近,還散布著金線泉、漱玉泉、洗缽泉、柳絮泉、皇華泉、杜康泉、白龍泉等三十多個名泉,構成了趵突泉泉群。</b></p> <p class="ql-block"><b>泉城廣場是省會濟南的中心廣場,地處山、泉、河、城懷抱之中。環顧四周,北覽舊城區古風新貌,西觀趵突泉噴涌潺湲,南眺千佛山青翠綿亙,東望解放閣清雅如畫,是市民休憩盤桓之勝地。廣場東西長約780米,南北寬約230米,占地約250畝。自西向東主要組成有:趵突泉廣場、濟南名士林、泉標廣場、下沉廣場、頤天園及童樂園、濱河廣場、荷花音樂噴泉、四季花園、文化長廊、科技文化中心及銀座購物廣場等十余部分。</b></p> <p class="ql-block"><b>在泉城廣場上,矗立著這座高將近四十米的泉標,成為濟南的標志和象征。</b></p><p class="ql-block"><b>整個泉標的造型流暢別致,立體感強,如水翻騰,而后一瀉而下,采用天藍色為主調,中間的明珠鑲嵌其中,構成了一個“泉”字。當然,是隸書的“泉”。</b></p><p class="ql-block"><b>上面三個尖,刺破青天。那是趵突泉獨有的三股水,平地冒出一米還多,如同三朵巨大的花朵,鑲嵌在方型水池的表面上。中間的明珠,象人的眼睛一樣,比喻泉水乃是濟南市的珍珠。湊巧,濟南還有著名的四大名泉群之一——珍珠泉。</b></p><p class="ql-block"><b>泉標位于泉城廣場東西中軸線上,往東正對下沉廣場、荷花噴泉和名人長廊的中心,往西正對趵突泉東大門和門前的牌坊,是名副其實的中心點。</b></p><p class="ql-block"><b>泉標位于廣場南北雙線的西線,往北正對省府前街,可以遙看省府南大門。</b></p> <p class="ql-block"><b>盡管都是花甲、古稀之人,多少都還患有一些老年慢性疾病,但個個精力充沛,游興極大。連續游完大明湖、五龍潭、趵突泉、泉城廣場等四個景點下來,身體都感疲憊。</b></p><p class="ql-block"><b>晚間,金新寬戰友執意寬待這些遠道而來的老哥老嫂們。大家忘記疲勞,繼續長聊。當然大家盡興,破例酒也少不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原定于22日上午游覽黑虎泉,登上解放閣。無奈天不作美,從22日夜間開始,市區下起中雨來,一直持續到23日上午10點多。因路面濕滑,只得放棄。為彌補這一缺憾,只能通過網絡圖片介紹欣賞一下了。</b></p> <p class="ql-block"><b>解放閣,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1963年,濟南市利用原內城東南城角,砌筑臺基,以紀念濟南戰役的勝利。80年代初,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決定在臺上建閣,以緬懷革命先烈,于1988年建成。</b></p><p class="ql-block"><b>解放閣通高30米,面積620平方米,為二層樓閣式建筑。臺基高10米,面積2150平方米,半腰處鑲嵌陳毅題“解放閣”三個大字。高臺全部用渾厚的石塊砌成,周圍四面砌石欄,臺西面左右均有石階可以攀登。</b></p><p class="ql-block"><b>解放閣不僅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而且也成為濟南標志性的建筑之一。解放閣于1977年12月被定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評為泉城十大景觀。位于原濟南舊城城墻東南角,黑虎泉東側,隔護城河與黑虎泉相望。閣址為解放戰爭濟南戰役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于1948年9月24日攻克濟南時的攻城突破口處。</b></p><p class="ql-block"><b>站在解放閣上,人們既可憑吊先烈英雄業績,又可俯覽黑虎泉景致,飽覽泉城風光。</b></p><p class="ql-block"><b>2008年9月24日起,解放閣免費對公眾開放,解放閣上的原“濟南解放紀念閣”也升級改造為由原國防部部長遲浩田題寫匾名的“濟南解放紀念館”。作為慶祝濟南解放60周年紀念活動之一,把它改造成了集展示、教育、游覽為一體的精品展館、教育基地和游覽圣地。</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黑虎泉為濟南四大泉群之一。早在金代以前,黑虎泉就以現名聞名于世。泉水出于深凹形洞穴,通過三個石雕虎頭泉水噴出,波瀾洶洶,水聲喧喧。明代晏壁在《七十二泉》詩云:"石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吹石裂,一聲清嘯月無光。"附近有瑪瑙、白石、九女、琵琶、南珍珠、任泉、溪中、苗家、胤嗣、匯波、對波、金虎諸名泉及無名泉一處組成黑虎泉群,位于濟南市黑虎泉西路。諸泉參差錯落不已,泉既匯成河,河復又蘊泉,爭相輝映各得佳趣。泉群附近假山平臺,回廊曲徑,夏日綠樹蔭蔭,鳥語蟬鳴,是游人品茶、玩景之勝地。 </b></p> <p class="ql-block"><b>闊別軍營幾十年的鐵道老兵,仍然不忘當年,心系老部隊。聽說老部隊新建了博物館,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一定要去看一看。4月23日下午,按照事先預約的時間,一行人前去博物館參觀。</b></p> <p class="ql-block"><b>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四師)總部門前留個影。</b></p> <p class="ql-block"><b>在博物館,戰友們仿佛又回到了當年,邊聽邊看,非常仔細,還不時駐足仔細詢問。</b></p> <p class="ql-block"><b>參觀結束后,軍嫂張愛華代表老戰友一行在留言簿上揮毫留言。</b></p> <p class="ql-block"><b>時間過得真快,兩三天滿滿的行程很快結束了。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4月22日晚,王林山戰友在五岳酒店為戰友們送行。</b></p><p class="ql-block"><b>席間,大家仍沉浸在愉悅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感興趣的地方沒去,還有很多話沒有說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對這次短聚非常高興,同時對濟南戰友們的盛情款待深表感謝!</b></p><p class="ql-block"><b>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一定要珍惜未來,留住余暉,保重身體,后會有期。期待適當時間再次相聚!</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王林山 李素芳夫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戰友們再見!</i></b></p><p class="ql-block"><b>制作:山高林茂</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致謝原作者)</b></p><p class="ql-block"><b>2021.4.25</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冈县|
无棣县|
久治县|
前郭尔|
灵武市|
宣威市|
界首市|
大同县|
湄潭县|
大港区|
宁城县|
临颍县|
皋兰县|
弋阳县|
东莞市|
太仆寺旗|
武穴市|
河西区|
敦化市|
临沂市|
朝阳区|
应用必备|
双桥区|
兴国县|
讷河市|
循化|
江川县|
襄城县|
桦南县|
岑溪市|
尉犁县|
南康市|
怀宁县|
长春市|
库尔勒市|
抚顺县|
迁安市|
肥城市|
桐柏县|
林甸县|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