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把懷念征夫的傷心怨望寫得如此這般“語約而意遠”的,唐人張仲素的《春閨思》算得上此類膾炙人口之作。詩中有畫意,畫中有離殤:征夫何所歸,夢里見漁陽。倘若,要在津門尋幽懷古,位于薊州的“千年漁陽”當是一個撫今追昔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早在戰國之燕昭王時期,漁陽既已設郡而治。《史記?匈奴列傳》載曰:“燕亦筑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秦滅燕后,經漢至唐,漁陽均為“拒胡”之“征戍遠塞”。還是子長先生“威武不能屈”,他在《史記?陳涉世家》中如此記述:“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此時之漁陽,當屬邊戍之重鎮。杜甫就在《漁陽》一詩中說:“漁陽突騎猶精銳,赫赫雍王都節制。”而在劉長卿的眼里,漁陽則是想象中的滿目凄涼之地,他在《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中是這樣描述的:“城池百戰后,耆舊幾家殘。處處蓬蒿遍,歸人掩淚看。”</p> <p class="ql-block">山南水北謂之陽,漁陽到底是在山南還是水北,至今仍是莫衷一是的爭議。有人說,漁陽在漁水之北;有人說,漁陽在漁山之南。不管因何而得名,但漁陽郡治從密云到薊州的幾經遷徙,當是有相當的共識的。今天的薊州,就是當年的“燕云十六州”之一。在“地拱三門峻,天回一面平”的薊州,你還可以看到鐘樓、白塔、獨樂寺等這些“上承唐代遺風,下啟宋式營造”的又不乏契遼風格的建筑,但正是它們初看起來的并不起眼,是漁陽成為戍塞、成就爭鋒的歷史印痕,在南來北往的文化碰撞以及薪火相傳中不可磨滅。我在漁陽故城的晨鐘暮鼓里,不經意間,就想起了白居易的《長恨歌》,詩曰:“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按梁思成引述薊人的說法,獨樂寺就是安祿山揮兵西去、進擊長安時誓師之所在,也是白居易所謂“此恨綿綿無絕期”的緣起。</p> <p class="ql-block">漁陽動鼓鼙,戍塞邊風急。《長恨歌》之后,一說起漁陽,就與滾滾烽煙脫不了干系。“笳鼓動,漁陽弄”,牽動的,就是“醉臥沙場君莫笑”的壯懷激烈。唐代詩人李昂《從軍行》詩云:“稽洛川邊胡騎來,漁陽戍里烽煙起。”宋代詞人辛棄疾《杏花天?嘲牡丹》詞曰:“漁陽鼙鼓邊風急。人在沈香亭北。”元代詩人楊維楨《題并笛圖》詩中也有與前人類似的描述:“老優方作《霓裳》舞,朔風忽動漁陽鼓。”雖然明朝洪武初年漁陽之稱不再,亦非邊塞之城,稱得上“天秋沙雁滅,月冷戍樓空”,但是,漁陽還是透過塵封的歷史投射出鮮亮的光芒,兵戈相見的“殘陽如血”終會遠去,“目送征鴻”,留下的,終歸是,“秋有桑麻生事足,夜無烽火戍樓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柳林县|
新密市|
拉萨市|
小金县|
苗栗县|
石景山区|
灌云县|
临清市|
无棣县|
灵石县|
三原县|
镇原县|
望都县|
蓝田县|
民县|
合水县|
临泽县|
霍林郭勒市|
边坝县|
西青区|
新闻|
松阳县|
卫辉市|
义乌市|
禹州市|
渭南市|
西吉县|
高尔夫|
连州市|
天台县|
沛县|
南木林县|
宁阳县|
肇庆市|
开阳县|
红河县|
芒康县|
兴宁市|
绵阳市|
林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