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我的高中班主任朱守芬 <p class="ql-block">在一次高中同學聚會上,我滿心感激的沉浸在對班主任老師當年用煤油爐燉大白菜給我們吃的情形的回憶里,在重點中學任教語文課魯令西同學笑著說,你寫一篇回憶文章吧,題目我替你擬好了,就叫《大白菜、煤油爐、班主任》。他的提議甚好,但我一直沒有落筆。因為老師已于2016年12月底,離開我們了。盡管他享年九十歲算是高壽,可由于情感的依賴,我一直無法接受這一事實。幾年了,因為老師不在了,我們幾個要好的同學失去了春節期間,從四面八方趕回老家并一同去老師家團聚的快樂,那是姐妹兄弟回到父母身邊一樣的情感行為。而今,再沒有一個地方讓我們這些人能分頭買著吃的穿的,回到同一個屋里,擁在同一對老人身邊,告訴他們各自的努力、各自的辛苦、各自的成就、各自的思念。我們像回到自己父母的家一樣,收拾屋子,下廚做飯……幾年了,特別是春節、清明、教師節,我總是忍不住的落淚,真的懷念大家在一起的情形,真的好想我的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我的班主任叫朱守芬,是一個農村高級中學的地理老師,我們都叫他朱老師。他的樣子并不帥,1979年擔任我們班主任的時候,大約55歲左右的年紀,因為物質生活水平的低下,工作及居住環境極差,他看起來很蒼老,頭發花白,身形清瘦,背脊略躬,聲音也不太響亮。極其愚昧的我,考大學的目標并不太明確,學習積極性也不很高,在他的課堂上我也找不出什么興奮點。但學習成績好的同學都說朱老師的課講得特別好,重點把握得非常好,很能提高同學們的考試成績。當時學校的形勢很是逼人,適逢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在科學的春天里,以飽滿的革命熱情,搶抓時間,想填補上十年浩劫留下的遺憾和空白。農村中學的老師們幾乎是晝夜奮戰,全力托舉鄉村學子進入高校升造,而后為祖國四化建設貢獻青春。那個時候并沒有“補課費”一說,一個學年的全部學雜費是6元錢,還有許多同學(包括我)家庭困難到不能及時繳納甚至繳納不起。但這并不影響老師們補課的熱情與干勁。每個老師上課都拖堂至下一課的老師已站在教室門口,他們恨不得將我們因文革反右傾、學白卷英雄耽誤的基礎一攬子補起來。而課余時間,他們先是搶著到時教室給我們補課,后來學校因為秩序與公平,排了補課表,老師們沒有收費,也沒有加班費,晚上安排在最后一節課的老師有時會延時至半夜12點。大小考試測驗很是密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刷題),老師們在反復閱卷排名中,一起研判哪些是能夠跳龍門的,然后在教育看管上更加嚴苛,生活上更加照顧。在全國高考錄取率為4%的年代,我們學校的重點班錄取率是60%。老師很辛苦,同學們也很艱苦,當時上學都是周末或隔周末回家背些腌菜(或用舊的罐頭瓶或用專制的竹筒裝著,天氣暖的時候,沒有油脂的咸菜上會長白毛),再按每人每天1斤的標準,背些大米交到食堂,早餐是一碗很稀的粥或稀飯,中、晚餐都是一碗干飯(碗不大,許多同學吃不飽),三餐就著咸菜。鮮有能帶小魚蝦泡辣椒糊的,便是人間美味。不知當時食堂窗口為什么很少有菜供應,偶爾有兩分錢一份的大白菜,我們也沒有錢買,即便有錢,遇著老師拖堂,也早賣完了。朱老師教的是地理課,基本上都在下午上課,所以,只要食堂供應大白菜,他都能早早的買回滿滿一白鐵鍋,并加一勺豬油膏,放在煤油爐上燉著,然后在上午放學的時間,站在教室不遠的地方,說一句:“快去打飯,來吃菜?!蔽覀兿鄬潭ǖ奈辶鶄€人,幾乎會捧著飯碗同時奔進朱老師的宿舍。經過朱老師再加工的熱騰騰的散發著豬油香的大白菜,對天天吃咸菜的正似餓虎一樣的青年高中生來說,有著非常大的食欲刺激,我們每次都幾乎要將白鐵鍋搶翻。老師也有一碗比我們還先打回來的米飯,他只是微笑著看我們有滋有味吃完后的滿足神情,自己就吃白飯。鄰班有個同學的母親是鎮上衛生院(小醫院)的醫生,老師經常托她買維生素來服,當時我們很無知,不知道為什么,后來上大學才明白,朱老師是因為把菜全省給我們吃,而造成自己嚴重缺乏維生素,愧疚的心讓我們在同學互通的信件里回憶起關于大白菜、煤油爐、班主任,總是淚目至抽泣。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就是等我們有出息了,掙錢了,一定好好報答朱老師,像對待爸媽一樣。</p><p class="ql-block">朱老師也真的像爸媽一樣關愛我們,他的家在離學校十來里地的村莊(在只靠步行的農村也算很遠了),師母農閑時來探親總是挽著一個小小的竹籃子,提一點新鮮的雞蛋和腌制的咸鴨蛋來,為的是給朱老師改善伙食補身子,可是朱老師想著我們生活太苦,像一個孩子太多的父親,將咸鴨蛋煮了并一切四,讓我們分食,雞蛋也是打湯給我們分享。學校食堂難得殺了一頭豬,校長說:“畢業班的老師特別辛苦,將豬肝切成幾塊分配給他們補補身體”,但老師們都不舍得自己吃,而是煮了湯分給自己的學生補身體。我的班主任也分得了一塊豬肝,他在屋里用煤油爐白鐵鍋煮了一大鍋湯,然后在上午第四節課下課差不多十二點的樣子,照例像家長接孩子一樣,望著我們擠出教室就叫我們去食堂打了飯去他家吃菜。他好像是在食堂討了熬制豬油的油渣,還加了蔥末在那豬肝雞蛋湯里。在貧窮得終年見不到幾次葷腥的年代,這種香味幾乎讓我們興奮到醉,我們幾個爭先恐后將湯舀進自己的飯碗,涼涼的米飯加上滾燙的湯泡了一下,香香的溫溫的正適合狼吞虎咽。老師在一旁只是說:“不燙呀?慢點兒。”</p><p class="ql-block">那時,我們單純到今天的人無法想象的幼稚程度,我們只是覺得朱老師真好,從未想過老師的付出有多重,只是隱約懂得老師是希望我們好好念書,能考上大學。有一天晚上我們因為補課的老師拖堂,快十一點才回宿舍,為了一盆洗臉水,我居然和一個同學打架了。幾個老師聞訊趕來,都大聲批評了我們。朱老師住的離我們遠點,最后一個趕到。看到他真的氣得胡子發抖的樣子,我有點緊張,不知道他會怎樣責罵我們。而他似乎是自己在強壓怒火,沉默了一會兒,才裝作平靜的樣子,只說:“過去了就算了,趕快睡覺,明天上午還有考試?!蹦翘焱砩衔液茈y入睡,我突然變得心思復雜起來,想了很多 ……從那時起,我開始學會包容,對待自認為是欺負我的人,再也不似以前那樣以戰斗的姿態進行猛烈還擊,而是先換位思考,替對方找一下理由,他為什么會這樣呢?我的心胸與涵養從那時起在慢慢開闊提升。</p><p class="ql-block">正如老師們的規劃,我在高考中被錄取了,實現了學校文科女生跳龍門零的突破。老師們都非常高興。作為獎勵,朱老師為我買了一個當時在農村幾乎沒見過的漂亮的灰色人造革女式背包,還有一把黑布晴雨兩用傘。這是當時的奢侈品——老師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薪水。</p><p class="ql-block">在我們的青少年時代,正因為農村中小學有大批這樣熱愛鄉村教育、熱愛農村學子的老師,他們給予學生的不僅是良好的教育,同時還有部分的養育之恩。很多農村學子因此才得以走向了高校,走向了城市,走向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各行各業。我們參加工作時,朱老師退休了,我們每次去拜望他的時候,他總是千叮嚀萬囑咐的強調,要我們好好工作,為國家多做貢獻。我在從事師范教育的時候,經常會向學生講我的班主任,告訴他們一個優秀的老師必定以熱愛學生為前提。也唯有熱愛學生的老師,才能培育心智健全富有愛心的學生,而且,學生會終身愛戴他。</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一日之師,終身父母。朱老師是我們高中畢業班一年的老師,同學們一直視之如父。特別是李張應同學,九十年代初家用電話剛剛興起,他就立即牽頭為朱老師家安裝好,以方便同學們通話問候。九十年代中期,李張應第一個有了較為寬敞的房子,他就接老師去武漢市游玩小住。老師在八十多歲的時候,聽力已經下降,我們電話聯系變得很困難,于是同學們盡可能多的回去探望。我和盧新江同學一起回去,覺得朱老師年事已高,農村的廁所很不方便,為了確保他的安全,盧新江同學立即安排人員幫他建了室內衛生間,因為他工作太忙,驗收任務是我專程回去完成的。老師真的老了,不方便出行采買,傅少球同學常常從安慶市送些鮮活的魚回去,有時買些排骨,上門親自燒好,象兒子一樣陪他吃飯,為是讓他增加營養。范方金同學知道老師喜歡吃牛奶,他總是不辭辛苦從上海買些高檔奶產品專程開車送來。而我作為唯一的女生,每每回去總會將一些常用藥備齊放到固定的抽屜里,并將家中先前過期的處理掉。凡是老年穿著舒適的衣物也都適時給他添上,冬如尼克服,羽絨服,夏如真絲全棉,春秋如羊毛衣衫及衛衣褲。我將買好的養生粥原材料配好帶去,當面教師母煲制調味。我們像母女一樣在廚房里邊說話邊做飯。時間久了,村里的人都說你們這些學生對老師真好,可是我們要說,是老師對我們太好。村長與我們也保持聯系,他會在困難的時候替我們照顧朱老師。在漲大水的日子,我們會不斷給村長打電話,要求確保朱老師生活保障不出問題,村長也總是盡一切努力做到我們所能想到的。</p> <p class="ql-block">朱老師快九十歲了,不知道是記憶出了問題,還是越加疼愛我們,凡是我們三三兩兩回去,他總是稱我們“伢”,不再叫名字,我們離開的時候他總是送至路口,一定望著我們在停車的大道邊上車。每一次我都沒有勇氣回頭看他們,因為他和師母總是一邊詢問 “什么時候再來家?”一邊就開始掉淚。我也是坐在男同學的車上泣不成聲……看著朱老師年邁的樣子,我們都擔心有一天會失去他。</p><p class="ql-block">2016年底,朱老師真的走了。他在北京工作的兒子在處理完喪事之后,才通知我們春節不要回去探望了。他只道是怕我們奔回去會影響工作,卻不知道老師在周末的日子離開,是給我們留了回去送他的時間……事后村長告訴我們,依照地方風俗,我們只能在第二年清明回去掃墓。我們幾個在老師的墓前幾乎是徹底失控。隔一座墳頭,我們在外頭,老師在里頭,我們的呼喚老師聽不見了,我們同樣再也聽不見老師慈愛的喚“伢”聲。師母已隨孩子進城生活,那讓我們視作家的房子,以后再也不是我們探望如父的老師的家,再也不是我們幾個老師的“孩子”回來相聚的家。那一回離開的時候,身后沒有老師的目送,背上似乎缺少些溫暖感,心想從此不望此處天空吧!可是每至春節、每至清明、每至教師節,心里空乏得很,有時會隱隱的痛,淚水止不住——大白菜、煤油爐、班主任永遠在心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图木舒克市|
讷河市|
九龙城区|
马公市|
抚顺县|
工布江达县|
宁城县|
沾化县|
花垣县|
淅川县|
淮阳县|
新郑市|
龙南县|
临海市|
政和县|
通河县|
新绛县|
和静县|
弥勒县|
沅陵县|
西华县|
塘沽区|
昌黎县|
宣城市|
平昌县|
同心县|
金堂县|
盱眙县|
拉萨市|
泗水县|
托克逊县|
汶川县|
高碑店市|
中阳县|
泰州市|
酒泉市|
贺州市|
昆山市|
沾益县|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