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當(dāng)從微信讀書中無意搜索到《北鳶》這本書時,我一氣讀完,愛不釋手,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于是便有了擁有這本書的欲望,又買了紙質(zhì)書。當(dāng)郵來時,發(fā)現(xiàn)書的封皮是藏青色的,這是我最喜愛的顏色,于是對這本書又多了幾分喜愛。由于這是第二遍,故事情節(jié)已了解,便慢慢讀了起來,對作品中的語句細(xì)細(xì)斟酌。書中的文字簡練、古樸,有時像詩有時像詞,有時又像一篇散文。我在讀書時仿佛回到了民國時代,感覺似乎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位女子,身穿民國時女子藍、白相間的學(xué)生服,梳著齊耳的短發(fā),在閨閣的書海中暢游。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北鳶》這本書中,書中的主要人物似乎都是安靜、溫和的。例如昭如,她是孟子的后代,信奉孔子的儒家學(xué)說。甚至她收養(yǎng)文笙時,在她看來都是很自然發(fā)生的事情,在家中也未引起軒然大波。文笙從小生活在母親身邊,又被母親教授了一些孔子學(xué)說,自然是性子中更多了一些安靜、沉默的成分。仁幀,她的母親由于為左家女子,講禮數(shù)、識大體、懂度勢,腹有詩書、遇到大事,見解獨具,因此她也具有母親的一些性格,但她也是安靜的,包括最疼愛她的二姐去世時,她并未表現(xiàn)出痛苦欲絕的表情,只是對她的父親說“爹,我不想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這本書我讀完之后有三個故事情節(jié)難以忘懷。第一是文笙直到三歲時才會說話,在描寫這一段時,“這小小的男孩,站在落滿了梧桐葉子的院落了。四周還都灰黯著,卻有一些曙光聚在他身上。他便成了一個金燦燦的兒童。.......在他的臉龐上,她看到了一種端穆的神情。.....那是一種空洞的、略帶憂傷的眼神,通常是經(jīng)歷了人生的欺負(fù),無所掛礙之后才會有的。”“這時候笙哥兒蹲下來,撿起一片枯黃的葉子。她停下了腳步。這孩子用清晰的童音說,一葉知秋。”我看到這里,又是喜悅又是心疼,為笙哥兒的那份與孩童不相符的成熟心疼,也為笙哥的那份聰明天資而喜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二個是毛克俞為文笙班級教授繪畫,他讓每個同學(xué)畫一個自己最熟悉的東西,然后配上一句成語,要合乎畫意,又要有點意義的升華。“文笙遲遲才畫好。他畫了一只雛燕風(fēng)箏。因是他熟悉的,圖案上難免巨細(xì)靡遺。兩株牡丹是花開富貴,翅膀上四圍的蝙蝠與鹿角是福祿呈祥。畫好以后,卻難為該寫什么句。想來想去,不知怎么,寫下了“命懸一線”四個字。”看到這里時,我心口不由地抽搐了一下,為文笙將來的命運擔(dān)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三個情節(jié)是文笙參加抗日部隊后,由于營里唯一一臺通訊設(shè)備,出現(xiàn)了故障,無法與外界聯(lián)系,增援部隊無法確定他們的方位。文笙做了三只風(fēng)箏,讓浦生和主任一起與他做同樣的動作。書中寫到“他便急急地將線扯三下,又緩緩的扯三下,又急急的三下。韓主任與浦生照著做。三只風(fēng)箏整整齊齊,在天空中一字排開,時疾時徐的頓挫,與其說像舞蹈,不如說是在列兵。”看到這里,你也許明白了,三短、三長、又三短,這是莫爾斯電碼的求救信號。增援部隊看到了信號,確定了他們的準(zhǔn)確位置,他們得到了救援,挽救了部隊同志性命。看完這一段,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知識不僅能改變?nèi)说拿\,同時也能挽救人的生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北鳶》中的“紙鳶”是風(fēng)箏的別名。本書中以風(fēng)箏為主線,文笙的父親由于喜愛他,每年生日為他做一個虎頭風(fēng)箏,并為他盤下了一個風(fēng)箏鋪子。這個鋪子有一副對聯(lián)“以天為紙,書畫琳瑯與青箋;將云擬水,魚蟹游行在碧波。”這幅對聯(lián)將風(fēng)箏的生活狀態(tài)描寫的極為形象。在文笙與仁幀放風(fēng)箏的一次對話中,也將風(fēng)箏與人生結(jié)合了起來。“仁幀喃喃道,你方才說,有了線,風(fēng)箏就知道回來的路。可如果這線斷了,不是有更大的世界等著,又何嘗不好?文笙想一想,說,人,總是有些牽掛。”是啊,我們的每個人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只風(fēng)箏呢?小時,我們的那根線父母一直拽著,雖然我們長大成家,有兒有女后,父母無法掌控,但我們卻是父母一生的牽掛,他們的心一直就像放風(fēng)箏的那根線一樣,隨著我們生活的起起落落而悲喜結(jié)合,直到我們的生活趨于平穩(wěn),他們才慢慢放穩(wěn)那根線。我們有了兒女之后,那根線便有了,會隨著兒女的喜怒哀樂而時緩時急。兒女如風(fēng)箏,父母的思念就如攥著風(fēng)箏的那根線一般。就如文笙說的“風(fēng)箏飛得再高再遠,終是有條線牽著。有了這條線,便知道怎樣回來。”</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昌县|
浦江县|
新兴县|
图片|
中山市|
金乡县|
鸡西市|
元江|
临泽县|
呼玛县|
玉溪市|
萍乡市|
许昌县|
蓝山县|
木兰县|
安塞县|
广汉市|
郑州市|
广西|
临颍县|
阿克苏市|
泸水县|
铁力市|
隆回县|
玉田县|
白朗县|
无锡市|
望城县|
咸阳市|
大港区|
巴林左旗|
泾源县|
菏泽市|
甘谷县|
尼勒克县|
北安市|
普格县|
西吉县|
合水县|
抚宁县|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