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紅軍故鄉革命搖籃——井岡山

一葉知秋

<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0日,井岡山紅色之旅終于啟程。</p><p class="ql-block">可以說這是我幾十年來的一個愿望,電影《閃閃的紅星》在內心深處留有深深的烙印,很小的時候就景仰著紅軍,敬仰著革命先烈,井岡山的星星之火,早已在心中燎原般燃燒了幾十年。</p> <p class="ql-block">由武漢出發經由南昌前往井岡山,高鐵加火車,這是最佳交通方式,飛機沒有直飛,自駕全程不休息也要八個多小時(據高德地圖數據),就不如鐵路安全舒適又方便了。</p><p class="ql-block">高鐵、動車兩個多小時到達南昌西站,前往井岡山還需要到南昌站換乘普通火車。</p><p class="ql-block">南昌交通十分便利快捷,南昌西站與南昌站之間有地鐵2號線連通,間隔共計16站,大約40分鐘即可順利換乘。</p><p class="ql-block">南昌到井岡山的火車一般要走行三個多小時,心情有點小迫切。</p> <p class="ql-block">經過8個小時左右(含中轉換乘時間)的奔波終于抵達井岡山車站</p> <p class="ql-block">由于行前功課不足,不知道井岡山火車站距離“井岡山旅游服務中心”所在地的茨坪鎮還有20多公里,約一個小時的車程。</p><p class="ql-block">下車后傻傻的等著準備前往市區住宿。</p><p class="ql-block">這里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發布一個小貼士,相信很多要來井岡山瞻仰懷舊尋找初心的人,并不一定清楚具體的路線怎么走,所以提示大家,不管你從什么方向到達井岡山火車站,請你出站后右手邊望去可見長途汽車站,前往茨坪鎮的98路班車會隨著到達的火車而發車前往茨坪鎮“井岡山旅游服務中心”,票價只需五元錢,時間大約一個小時。</p><p class="ql-block">18時為最后一班車。早上6點在茨坪鎮發首車到井岡山火車站,主要是送趕早班七點多鐘前往南昌方向火車的游客。</p><p class="ql-block">茨坪鎮公交車免費送游客到達“游客服務中心”,早上7.20第一班開始,間隔半小時一輛,很方便。</p><p class="ql-block">景區內買了門票的,五天內多次出入有效,景區內車輛也是多次任意乘坐。</p> <p class="ql-block">關于井岡山,相信每位中國人都會講出自己所熟知故事,這里不再贅述,但是如果有一天,你能身臨其境,親身來到這塊既熟悉又陌生,既平常又讓人熱血沸騰的土地,自然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p><p class="ql-block">新中國的誕生從這里出發!</p> <p class="ql-block">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位于湖南、江西兩省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開創的。</p><p class="ql-block">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失利后,緊急關頭前委決議放棄打長沙的計劃,退兵湘南,毛澤東審時度勢,提出改變方向,轉兵寧岡,當時占據井岡山地區的有一股以袁文才、王佐為首的“綠林”勢力,經與袁文才接上聯系,袁文才識大體,同意革命軍安家茅坪,在湘贛邊界實行武裝割據。經過近半年的艱苦奮戰,初步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至1928年2月,根據地初步形成。</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大井</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來到井岡山的第一站,被益為“井岡山最有靈氣的地方”,至今保存著當年幸存下來的三件原物,“讀書石”、“感情樹”、“殘墻”。</p><p class="ql-block">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來到大井村時,駐扎在“白屋”中的“綠林”首領王佐,將他這幢兵營騰出給工農革命軍做營房,毛澤東便居住在此屋的東廂房內。</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這塊石頭,是保存下來的三件原物之一,當年毛主席每天坐在這塊石頭上讀書、看報、批閱文件。</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同志在大井的舊居</p> <p class="ql-block">與毛澤東舊居白屋相鄰的黃屋是朱德的舊居。</p> <p class="ql-block">這是毛澤東在大井舊居窗前的兩株大樹,一株是南方紅豆杉,另一株是欏木石楠,因樹木四季常青,被稱之為“常青樹”。</p><p class="ql-block">當年毛澤東、朱德同志曾在此樹下觀看紅軍戰士操練。</p><p class="ql-block">這兩株大樹也被稱為“感情樹”。</p><p class="ql-block">1929年面對國民黨部隊的多次“大圍剿”,紅軍撤離井岡山根據地。敵人攻占井岡山以后實行“石頭要過刀,毛草要燒光,人要換種”,片瓦不留,寸草不留,見人就殺。這兩顆樹同樣被“剿匪”燒死。</p><p class="ql-block">1949年建國時這兩棵被燒焦的大樹突然抽枝發芽,長得枝繁葉茂。</p><p class="ql-block">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故地重游,這兩棵樹竟第一次開出滿樹如雪似銀的小白花。</p><p class="ql-block">1976年朱毛相繼辭世,兩顆樹傷心過重,又先后死去了。</p><p class="ql-block">1987年朱毛井岡山會師60周年時兩棵樹又復生。</p> <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余部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部會師。兩軍會合后,組成了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隨后改稱中國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兼紅四軍軍委書記。</p> <p class="ql-block">位于茅坪的會師廣場</p> <p class="ql-block">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p class="ql-block">秋收起義的部隊1100人,1000條槍</p><p class="ql-block">南昌起義余部2100人,2100條槍</p><p class="ql-block">袁文才、王佐750人,650條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所有的各地農軍地方武裝加到一起也就只有16970人,5680條槍,最后打下江山,建立新中國,取得革命斗爭的最后勝利!</p><p class="ql-block">深深的感受到革命成功來之不易呀!</p> <p class="ql-block">茨坪鎮毛澤東舊居</p> <p class="ql-block">舊居前每天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這是毛澤東在茅坪的舊居——八角樓</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間兩層的小樓,樓上的天窗呈八角形,故稱“八角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的臥室及辦公場所</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與賀子珍及紅軍戰士吃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賀子珍出生在官逼民反的動亂年代,為追求光明,16歲投身革命,成為井岡山上第一位女紅軍。她英勇無畏,智勇雙全,與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開創井岡山根據地做出來卓越貢獻。</p><p class="ql-block">在袁文才、王佐等人的極力撮合下,在最困苦的環境中,和毛澤東患難與共、相濡以沫,共同度過一生最難忘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八角樓的燈光照四方,井岡山精神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毛澤東在此期間寫出了著名的“井岡山的斗爭”、“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等,為中國革命指引了前進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賀子珍塑像(茅坪)</p> <p class="ql-block">龍江書院,毛澤東和朱德大會師時第一次會面就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紅軍教導隊舊址,也就是“國防大學”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教導隊講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這是當年毛澤東、朱德率領井岡山軍民從寧岡大龍等地挑糧上山時走過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造幣廠舊址(尚有一小塊原建筑墻體)</p> <p class="ql-block">人民銀行發行的第一枚貨幣,工字銀元</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哨口營房</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保衛戰時的炮臺</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保衛戰時修筑的工事</p> <p class="ql-block">一九二八年八月,湖南省委特派員杜修經命令紅二十八團和二十九團下井岡山開赴湘南。贛軍乘虛進攻井岡山。八月三十日,四個團的敵軍攻打黃洋界。當時山上只有紅三十一團一營的兩個連。打到下午,紅軍子彈所剩無幾,靠石塊御敵。在此關鍵時刻,紅軍扛來一門壞的迫擊炮和僅有的三發炮彈。前二發都是啞炮,第三發不但響了,而且恰巧落在敵軍指揮部,上山之敵慌忙撤退。紅軍在哨口守了一夜,第二天發現山下空無人影,原來敵軍以為紅軍主力二十八團(只有南昌起義的正規軍改編的二十八團有炮)已經回到井岡山,因此連夜撤走了。</p> <p class="ql-block">西江月·井岡山</p><p class="ql-block">毛澤東</p><p class="ql-block">山下旌旗在望,</p><p class="ql-block">山頭鼓角相聞。</p><p class="ql-block">敵軍圍困萬千重,</p><p class="ql-block">我自巋然不動。</p><p class="ql-block">早已森嚴壁壘,</p><p class="ql-block">更加眾志成城。</p><p class="ql-block">黃洋界上炮聲隆,</p><p class="ql-block">報道敵軍宵遁。</p> <p class="ql-block">圖片是站在黃洋界哨口遠眺所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井岡山堅持斗爭歷時僅兩年零四個月,但毛澤東對井岡山卻一直情有獨鐘,專門創作了《西江月·井岡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井岡山》,三首詩詞均以“井岡山”為題,又都提到了“黃洋界”:“黃洋界上炮聲隆”;“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黃洋界上,車子飛如躍”。這一現象在毛澤東詩詞中絕無僅有,足見井岡山在其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感悟之深、情結之濃。</p> <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14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紅28團、紅31團及紅4軍軍部直屬特務營、獨立營共3600余人從井岡山出發,向贛南進軍。由于這次蔣介石頒下的命令很嚴厲,圍攻井岡山的湘贛國民黨軍僅抽出李文彬、劉士毅部兩個旅追擊紅4軍主力,其余人馬繼續攻山。</p><p class="ql-block">由于寡不敵眾,留守紅軍最終失利。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30團600余人突圍下山,去贛南尋找紅4軍主力;王佐率紅32團轉入深山密林,堅持游擊戰爭。</p><p class="ql-block">從此紅軍離開井岡山再也沒有回來。</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一組反映方圓五百里井岡山旖旎風光圖片,山高溝壑,奇駿險要,它是一道道天然屏障,是它在某種意義上保護了革命的火種得以燎原之勢。</p><p class="ql-block">今天看來這里就是風景秀麗的青山綠水,讓人流連忘返天然氧吧,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同時,欣賞大自然的無限風光。</p> <p class="ql-block">人民幣第四版一百元紙幣背面圖案,站在井岡山主峰所見。</p><p class="ql-block">從景點下車處要徒步走行約1.5小時往返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朱镕基戲稱這是中國最值錢的山</p> <p class="ql-block">前往主峰途中</p> <p class="ql-block">映山紅是井岡山的一大特色,每年清明節過后,漫山遍野紅杜鵑競相開放。</p> <p class="ql-block">映山紅也叫杜鵑花,由于是清明節前后開放,又叫清明花。所以觀賞映山紅的季節就在每年的四月初最好。</p> <p class="ql-block">龍潭瀑布</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處連續擁有五個深潭的山谷,為了親身體驗其自然美景,很多人甘愿放棄高空纜車而徒步爬山越嶺不辭辛苦身臨其境。很累的!</p><p class="ql-block">也可以走下去后,在下面乘坐纜車上來,單程票價60元,往返是70元。</p> <p class="ql-block">位于大井水口的彩虹瀑布</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遠眺</p> <p class="ql-block">前往黃洋界小路</p> <p class="ql-block">四天三晚的井岡山紅色之旅結束了,更加堅定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承前啟后,為我們的后代講好革命故事,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這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犧牲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我們作為老一輩有義務傳承下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阆中市| 涟水县| 汉源县| 四会市| 金门县| 屯留县| 鄢陵县| 常山县| 囊谦县| 双柏县| 新营市| 西充县| 达孜县| 吉木乃县| 赤壁市| 铜川市| 大城县| 齐齐哈尔市| 建水县| 台中市| 遵化市| 大洼县| 靖宇县| 常山县| 翁牛特旗| 崇义县| 娄底市| 吉首市| 随州市| 绥棱县| 乡宁县| 尉犁县| 德化县| 尼木县| 博客| 雷波县| 玉溪市| 盈江县| 开阳县| 安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