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br /></h3><h3> 中國人民解放軍65式軍服,是解放軍裝備時間最長的制式軍服,是解放軍廢除軍銜制后的第一種軍服</h3><h3> 65式系列,包括65式改進型( 71式,74式,78式 ),服役長達20余年,在國內和國外都有著巨大影響,被認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標志和文化大革命的象征,也承載了中國人民對于20世紀60 - 80年代的回憶</h3><h3>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65年6月1日取消了軍銜制,軍銜服裝隨即廢止;全體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綴紅五星帽徽和紅領章,服裝樣式與55式常服相同</h3><h3> 陸、海、空三軍的服裝樣式和衣料完全相同,只是顏色稍有區別;海軍服裝為深灰色,空軍服裝為上綠下藍</h3><h3> 全軍干部和戰士、男軍人和女軍人服裝和式樣基本相同,人們只能從衣服口袋來區分干部和士兵</h3><h3> 服裝用料夏服為純棉府綢布,冬服為純棉卡其布,換裝后的軍服稱為65式<br /></h3><h3> 65式軍服帽徽,全紅色五角星,鋁制烤紅漆,初期固定方式為三點,后改為中間橫孔方式,用鐵絲穿在軍帽上</h3><h3> 65式軍服領章,全紅色平行四邊形,正面為紅色平絨布,背面為白棉布,有部隊代號、姓名、血型的印戳,分四周扎線和膠裱背兩種</h3><h3> 軍帽,男、女軍人夏帽為解放帽,即有檐、圓頂,帽檐上有M形匝線;冬帽統一為栽絨帽或剪羊絨帽</h3><h3> 軍上衣,男軍人冬夏服均為立翻領,衣襟扣為五粒光面膠木扣;衣袋為內挖袋,有袋蓋,干部服為四袋,胸袋扣內藏;戰士服為兩胸袋,袋扣露于袋蓋之上;女軍人夏服為小開領,兩個下挖袋,三粒衣襟扣,冬季同男軍人</h3><h3> 軍需印戳,為長方形紅、黑、黃、白色油墨印,用于說明軍服狀況;一般印在口袋后面,內容為姓名、編號、制作時間、啟用、號數、工廠編號、檢驗號碼等等</h3><h3> 65式軍服,以簡潔、撲素、明快、實用的特色,成為中國軍隊特點的標志;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是當時65式軍服的真實寫照</h3><h3> 65式軍服最大的特點是簡潔大方,無論是士兵還是平民都可以穿上它;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一身綠、三片紅,是很多青少年想擁有的禮物;尤其是青少年,對65式軍服更是一見鐘情,達到癡迷的程度,最大的愿望就是擁有一頂軍帽,一件軍衣或是一件軍褲,再配以繡著紅艷艷的為人民服務軍挎,那就是偶像般的存在</h3><h3> 對一種軍服,全國上下男女老少,趨之若鶩,是不是非常的神奇</h3><h3><br /></h3><h3><br /></h3> <h3><br /></h3><h3> 65式軍服帽徽,全紅色五角星,鋁制烤紅漆,初期固定方式為三點,后改為中間橫孔方式,用鐵絲穿在軍帽上</h3><h3><br /></h3> <h3><br /></h3><h3> 65式軍服領章,全紅色平行四邊形,正面為紅色平絨布,背面為白棉布,有部隊代號、姓名、血型的印戳,分四周扎線和膠裱背兩種</h3><h3><br /></h3> <h3><br /></h3><h3> 65式軍服最大的特點是簡潔大方,無論是士兵還是平民都可以穿上它;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一身綠、三片紅,是很多青少年想擁有的禮物;尤其是青少年,對65式軍服更是一見鐘情,達到癡迷的程度,最大的愿望就是擁有一頂軍帽,一件軍衣或是一件軍褲</h3><h3><br /></h3> <h3><br /></h3><h3> 偉大領袖毛主席,著65式軍裝在天安門城樓上</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枣强县|
襄樊市|
峨边|
清水河县|
绿春县|
弥勒县|
榆树市|
玛曲县|
桃江县|
勐海县|
房产|
长阳|
中西区|
平利县|
雅江县|
合作市|
万盛区|
景德镇市|
曲阳县|
手机|
沐川县|
桓台县|
北宁市|
奎屯市|
宁明县|
武隆县|
郁南县|
原平市|
西林县|
临武县|
田林县|
水城县|
黄平县|
西城区|
榆社县|
黔江区|
奉贤区|
河东区|
黄陵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