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電影在清末,作為人類用最前衛(wèi)的科學技術,真實記錄景物圖像和聲音,并契入藝術創(chuàng)作,成為一種影視文化,走進國人的視野,據今己有百余年歷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當我駐足在北京大柵欄西街,一座被世人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發(fā)祥地的大觀樓前,仰目注視門口鐫著“中國電影之父任慶泰”的雕塑,腦海里浮現出1905年時,這位叫任慶泰的文化先賢,在自己的豐泰照相館里,拍攝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片段,并在大觀樓首映,催生了中國電影誕生的歷史風云。同時深深的被他的開創(chuàng)精神而撼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隨即,塵封了幾十年的洪湖人和電影結緣的往事,就像無法抵擋的潮流一般,沖開了我的記憶閘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今的洪湖人,可能對中國電影之父任慶泰有些陌生。對新堤的電影文化發(fā)展源頭,也許只是從縣志中了解到,民國十年(1921年)新堤商人但惠安,在漢口租來一架電影機和黑白無聲影片《東方夜譚》,在洪湖地區(qū)新廟第一次放映電影;還有民國二十五年(1936),新堤、峰口商會先后放映了黑白無聲影片《薛仁貴》、《火燒紅蓮寺》這些粗略的記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雖然,他們也無法詳知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湘鄂西分團到洪湖,專門帶來一支電影放映隊,在峰口放映黑白有聲故事片《呂梁英雄傳》、《翠崗紅旗》等電影;又于1953年6月,省電影教育工作隊第十隊到洪湖,固定在縣內巡回放映,因此才有了次年,將這支放映隊,改稱為洪湖縣電影放映隊,這些本地電影文化的沿襲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但是,洪湖的一撥老新堤人,與電影相逢結緣,形成一段二十三年間難忘的故事,卻記憶猶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們會記得,作為當時的洪湖縣府所在地的新堤,在1982年建成小具規(guī)模的洪湖電影院,擁有建筑面積2800多平方米,備1500個座位,采用國產“松花江”55型氙燈座機放映,配金屬銀幕,成為具有較高配置的專業(yè)影院之前,其電影放映場所,一直處于臨時借用狀態(tài)。</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所有洪湖新堤人,腦海里一直保存著新堤戲院(1953年擴建的后改為人民劇場),和1956年新建的縣大大禮堂,除會議外,是新堤地區(qū)主要電影放場所的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從此,電影作為一種新知識窗口,新文化普及課堂,向人們散發(fā)出無限的魅力,像春風一樣吹綠了追慕者的心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第一次在縣商業(yè)局小禮堂與電影初識,是在1960年時,由我的姐夫帶著我去觀看《狼牙山五壯士》。那個時候,能花上三分錢觀看一場電影,無疑是一次趕赴較為奢侈的文化大歺,令人既激動也難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后來新堤看電影的需求越來越大,商業(yè)小堂、市委小禮堂那種小場所,也經裝不下人們對電影趨之若鶩的需求,新的電影放映場所,改在新堤龔各巷子西側的洪湖大學院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為了便于管理,當時電影票只叫入場券,而且印了好幾種顏色。每當時間緊,入場人員集中時,檢票人員只能看看當日規(guī)定的入場券顏色,根本無暇顧及電影票反面加蓋的日期戳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此,其中有些因一票難求,又迫切希望進場的膽大觀眾,竟然想碰碰運氣,拿著一周前相同顏色的廢票,舉起來向檢票員示意,但不敢撒手,企圖蒙哄過關。同時,有意制造擁擠局面,趁亂擠進場的孩子也不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次我去洪湖大學看電影的入場經歷,讓我更加終身難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告訴我,洪湖大學放映場所條件簡陋,無法按座編號,任人自由選座,先去的可以挑個好席位。那一天天剛剎黑,我就急忙趕到放映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龔各巷子附近,只見很多看熱鬧的人,早已把不太寬的街道圍得水泄不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進場處,維持秩序和守門檢票的人,雖然層層把守忙得不亦樂乎,但仍然免不了顧此失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天,就因入場就鬧了個很不愉快,我大大方方把電影票遞給守門的去撕角檢票,就被后來的孩子擠進了場。待回過頭來,票都不知被誰接走了,讓我在看電影時一直忐忑不安,生怕場間打著手電簡的查票人揪出來,有理也說不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相信有不少的人,都會相遇和我兒時類式的小插曲,作為一次不盡意的看電影花絮,每當回想起來,倒覺得是一次另類的經歷,有點滑稽可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實,看電影的趣事還穿插在初次進入大禮堂,尋找座位的記憶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果你能夠返回四五十年的大禮堂內,第一次拿著影票入場去找座位,一睹按縱向劃分的建、設、祖、國四大區(qū)域,那些密密麻麻的座位,要在半數觀眾都坐下,不打擾別人的情況下,對號入座,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徜若調動腦細胞一經思忖,產生悟性,能在“建"字或“國"字長陣中,前后36排,全場1152個觀眾席,加上二樓共計約1500個座位間,快速找到自已的座位,一定會頗有成就感,你必然欣喜的向同伴嘚瑟道:“哈哈,我找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種舒心感覺,簡直就是享受電影高潮來臨前一波開心的前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那個知識窗口較為或缺的年代,電影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對人們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可以說,大多數人對那些優(yōu)秀電影的觀后感,并非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更為重要的是從中接受一種文化藝術的熏陶和塑造精神世界的啟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方面我感同身受。1963年觀看了電影《金沙江畔》,我仿佛融入了紅軍長征途中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體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與金沙江畔藏區(qū)人民深厚的軍民魚水情誼。也走進主人翁卓瑪、金明等人的情感世界,由此深深感恩和平環(huán)境與幸福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種接受電影文化洗禮而產生世界觀的感悟,一定是幾代人對電影文化的魅力的親身體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自從有了電影,在新堤電影院映出的《景頗姑娘》、《特快列車》、《打擊侵略者》、《三進山城》、《秘密圖紙》《地道戰(zhàn)》、《英雄兒女》等幾百部優(yōu)秀影片,一定啟迪了人們的政治靈魂,潛移默化的開闊著洪湖新堤人知識視野,提高了人們的政治思想覺悟。同時收獲的也成就了幾代人的集體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然而,讓洪湖人最為振奮,最刻骨銘心的記憶,莫過于1962年8月1日,彩色歌劇片《洪湖赤衛(wèi)隊》,在當時只有四五十萬人的洪湖縣隆重首映,就獲得了連續(xù)放映800多場次,觀眾達24萬人次的轟動效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從此,一部電影,讓洪湖的名片與革命精神四海光大。一曲"洪湖水浪打浪"的世紀經典紅歌,依靠電影文化的傳播魅力,在紅軍時期的湘鄂西蘇維埃的首府,我們的故鄉(xiāng)新堤,如春雷振耳般的悠揚起奏,唱響洪湖,響徹中華,傳遍世界,最終登上維也納世界音樂圣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間,這種擴展升華了的電影文化傳播,攜帶著那個時代老新堤人的電影情緣和故事,裹挾了林林總總的人文情感與地域記憶,還有老區(qū)人民的革命斗爭史,形成洪湖精神和時代記憶,載于史冊,歷久彌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 注 :下集電影往事 鄉(xiāng)土記憶(16),記述新堤露天電影院的人文趣聞,敬請關注。</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泗县|
龙山县|
灌云县|
鸡西市|
泰宁县|
肇东市|
台北县|
奎屯市|
剑阁县|
江都市|
彭水|
汝州市|
肃北|
合阳县|
哈尔滨市|
临沭县|
墨竹工卡县|
太仓市|
马尔康县|
翁牛特旗|
蒙山县|
久治县|
大连市|
衡南县|
辽源市|
尉氏县|
甘洛县|
庆城县|
内丘县|
诸暨市|
武强县|
温州市|
肃北|
丹巴县|
罗甸县|
电白县|
屯昌县|
赫章县|
漳浦县|
行唐县|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