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那年我二十一歲,在老山662.6高地,我與死神擦肩而過。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發沒炸的臭彈,至今都心有余悸。讓我再次輕輕地翻開那段歷史,屏住呼吸,回憶那驚心動魄的那段親身經歷。說起“貓耳洞”,現在沒有多少人知道。但對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那些戰斗在云南老山前線的將士們來說,“貓耳洞”可謂是刻骨銘心。當年,“貓耳洞”是前線一種最普通的戰地掩蔽工事,通常情況下,構筑在塹壕或者交通壕的兩側,拱形的半圓門,高約一米余,寬則幾十公分,縱深長度不等,小則僅供1人容身,大則可納3—5人,其功能主要用來防炮、藏身、儲存彈藥等,為堅守陣地的戰士提供生存的空間。筆者在陸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配合炮群前指的陣地指揮所,為662.6高地。662.6高地,俗稱“松毛嶺”,系老山向東再向南延伸后,鍥入越軍“清水口子”的一片山地,也是我師主要防御方向的核心陣地。 那天敵人又向往常一樣開始炮擊,幾發炮彈落在我們陣地周圍爆炸,我覺得問題不大,趕緊檢查通信天線。正在這時,只覺得“嗖”的一聲,一發炮彈又飛了過來,憑我的感覺,我知道這發炮彈離我很近。我兩眼一閉,把15瓦電臺緊緊抱在胸前,心里想:完了完了,這下肯定完了。但等了半天,卻沒有動靜。我睜開眼一看,在我前面七八米遠的預設陣地貓耳洞旁,直挺挺地插著一枚迫擊炮彈,是一發不炸的臭彈。我趕緊拎著15瓦電臺,跌跌撞撞地跑回坑道里,坐在那里直喘粗氣。一個戰士問我:“班長,你怎么這么激動?。俊蔽易еf:“你出去看看,那家伙沒響。當年,在云南老山前線,一批批年輕的戰士,身居“貓耳洞”,頭上戴著鋼盔,手里握鋼槍和手榴彈,日夜與敵人對峙著、戰斗著。盡管赤身裸體,盡管渾身是傷,但心中有一種自豪。這是戰士特有的自豪!有誰能驕傲地說我的身后祖國,有誰能把自己十七八歲,二十幾歲的生命和祖國人民的幸福聯系在一起,是他們,是八十年代“最可愛的人”。<br>?</h3> <h3>作者: 唐云開 筆名:陌上笑 18歲參軍,20歲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 榮立三等戰功 優秀共產黨員 22歲復員到地方郵電局工作,畢業于夜大 通信技術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作品有:《輪戰》《懷念我的戰友一戰斗英雄虞華烈士》《激情似火 歲月如歌》《不忘歷史 銘記英雄》《清明時節|且思念且感恩《南疆軼事,八十年代"裸露的戰爭"《光榮的通信兵》《鐵血戰士 勇赴沙場》《無法忘懷的崢嶸歲月》《那年我二十一歲,在老山662.6高地,我與死神擦肩而過》《人生若只如初見》《弘揚"紅船精神 傳承初心使命》《荷花頌》《老山戰場也有"風語者"》《善待自己 健康最貴》《親歷戰爭 一 連載》《最長的一天 記1.15大捷》等紀實、散文作品</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宁县|
赫章县|
安义县|
永仁县|
上林县|
利辛县|
黔江区|
依兰县|
马尔康县|
泰和县|
宣威市|
东台市|
达孜县|
凤阳县|
平谷区|
樟树市|
阳春市|
塘沽区|
苏尼特左旗|
清水县|
全南县|
洛宁县|
城固县|
德惠市|
鱼台县|
隆子县|
定襄县|
福建省|
芦溪县|
云和县|
宁乡县|
思南县|
公安县|
松潘县|
花莲县|
抚宁县|
凤城市|
佳木斯市|
舞钢市|
奈曼旗|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