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澄江自古就是嘉陵江邊一個物資交易集散小鎮,是百姓出埠的重要碼頭。上達涪江的遂寧,渠江的廣安,嘉陵江的南充,下至重慶朝天門,常年糧食,水果,山貨,煤炭,石材,鹽巴,以及百姓出川回家往來其間。同時也是重要的軍事要道。回望歷史,在張飛古道依稀可見張翼德策馬揚鞭急行閬中的背影、從溫泉寺仿佛聽到了蒙哥久攻釣魚城不下的憂郁和悲傷、而險峻的溫塘峽銘記了澄江人一次次擊退白蓮教入侵的勇毅,小鎮上也曾留下過鄧小平,賀龍,馮玉祥,蔣介石夫婦等偉人前輩的足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民國時一群名人,文人匯集澄江,一群市井小民混跡其間,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每一天都在上演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澄江民國古鎮一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澄江運河路老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命運多舛的人:劉學海,因身材高大,外號“劉高人”。他親歷過匪患之災、見證過除匪之安、經歷了艱苦創業、享受過奢華生活、解放后又成了專政對象,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正是當年澄江社會變遷的真實寫照。 劉學海的父親劉申之,清未民初五一村地主,經過父輩的努力,家中逐步積攢下了幾十石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民國初年,澄江匪患嚴重,峽匪、山匪橫行,嘉陵江兩岸、縉云山、云霧山和八塘的多股峽匪、山匪,長期交叉流竄搶人。劉學海父輩都是老實農民,靠勤勞持家致富,并無后臺權勢撐腰,年少的劉學海一次不幸被搶去當人質,土匪放出話來,交錢放人。愛子心切的劉申之趕緊籌錢交了贖金,沒想到土匪嘗到了甜頭,居然三天兩頭又來搶劉學海兄弟二人當人質,不單一伙土匪,其他土匪知道好要贖金也來搶。用錢去滿足土匪,無疑是揚湯止沸,沒幾年劉劉申之的田地就被賣光了,只得在八塘大水塘一帶去租地、租房,窮困度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寶劍鋒從磨礪出,從小經歷匪患折磨的劉學海精明懂事,性格堅強,十三四歲就去璧山礅子坪一家藥房當學徒,成了算帳高手,人稱“小算盤”,十七八歲時,劉家家族覺得這孩子有出息,于是湊錢支持他做生意。時值北碚土匪逐漸被清除,治安好轉,劉學海的生意很快上手,順風順水,越做越好。劉學海在澄江街上買地主易佰庸的地建商鋪,先后在澄江口開了四間綢緞莊,后來又開辦了酒廠,購買了一條30噸的木船搞水運,再后來加入到盧作孚的民生公司成為股東。劉學海把以前家中被迫賣掉的地買了回來,特別臨近解放,田地特別便宜,運河望水埡黃良嘴有個地主不知道聞到什么風聲,幾乎半價就把土地賤賣了,劉學海以為天上掉了餡餅,于是悶頭悶腦的大量買入,家產越來越大,當起了地主,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劉學海還花錢為弟弟謀了一個轉龍鄉副鄉長的官職。看似風光無比,結果解放后就被劃定為“工商業兼地主”成份,資產被沒收,還要接受改造,弟弟因此受到牽連,發配到新疆勞改多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時候“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鬧土匪看似災難卻讓劉學海勵志;清除了匪患看似好事,劉學海成了地主;當上地主可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看似幸福生活,解放后一夜成了剝削階級,天天受批斗。他真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當然,或許是基因所然,其后人現多經商為業。</span></p><p class="ql-block"> (下圖為劉某海當年的綢緞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2、最有本事的人:胡汝航,璧山縣人,實業家、銀行家、大律師,因幫“下江人”(長江下游人)打官司獲勝,1940年,“下江人”為了感謝胡汝航,在澄江江邊面江背山修了一座江景房贈送給他,公館由其母親居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大律師出生的胡汝航是美豐銀行董事,中方代表、民生公司股東、與人合伙辦學校、孤兒院、磚廠、汽車制造廠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胡汝航在澄江做了不少的事情,一是1939年修建“澄溫公路”捐獻了大筆資金,二是1941年出資修建了老派出所外長達近200米的街道,人們稱“汝航路”、三是1936年與軍閥藍文彬合伙興辦了“三峽中學”即今天的重慶二十三中學校,其中投資達200萬元、四是為了維護澄江百姓的權利,多次出面為澄江的工商業主打官司,1938年,劉學海加入民生公司的船與另外的船相撞,由胡汝航出面打官司獲賠。1944年病世于澄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下圖為胡汝航公館,后改造為澄江派出所)</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3、運氣最好的人;張炳之是澄江的一個地主,在上街有一個公館。日本鬼子對重慶大轟炸不久,一天,來了一仆二主三個人,看樣子,主人為夫婦,四十來歲年紀,三人車馬勞頓,一臉疲憊,穿著也十分簡單樸素,到張炳之這里說明想要租兩間房屋,原來他們是來避難的。這張炳之本來就知書識禮,且樂善好施,加在同情國難同胞,當即租了兩房屋給三個下江人。三人在此居住,中途男主人常回老家,留下女主人與仆人。突然一日,他們說家里有事,全部急匆匆的走了,結果一去音訊渺無。張炳之是個懂得禮數的人,他們人雖然走了,但房沒退,且租期也未到,就等他們回來,但一等就是兩年,他才開門去看他們的房間,發現在主人的床下,居然還有個皮箱子,于是他打開箱子,發現里面居然是一箱金條和銀圓。張炳之經多方打聽,似乎是這幾個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海難,打爛了船,全部葬身魚腹,也有人說這伙人在路上遇了土匪,全部被殺,從此下江人再也沒回來,張炳之是天上掉餡餅一一發了大財,先后在澄江購置了許多產業,成了土豪。為了感恩,他捐款維修了“菩薩溝”的尼姑廟,(也就是現在的大慶溝,以前名字叫菩薩溝,寺廟里有幾個尼姑,解放后,老尼姑合并在其它寺廟去了,年青的一個尼姑嫁給了上馬臺蔡姓男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下圖為張炳之公館,也是澄江街上唯一有陽臺的房屋)</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4、最神秘的人:周廉生生卒不詳,職業不詳,社會關系不詳,可以說是澄江最神秘的人,相傳為"峽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周廉生平時穿著打扮與從不同,穿一身長袍,戴著一頂皮帽,胸前插著一付墨鏡,身后跟著幾個兄弟伙(同伙),雖然看似一付兇像,但此人卻從不惹是生非,更不欺行霸市。對外自稱袍哥,但沒人知道他的堂口在哪里,也不知道他的字號排位,平時最喜歡去澄江的望江茶館喝茶,晚上去澄江戲院看戲,少與外人接觸,解放前夕,居然不聲不響的消失了,再也沒有在澄江出現過,后來據其傭人講,這人在長江三峽一帶從事“棒客”生意,也就是土匪勾當,這樣看來,他應該是渾水袍哥。此人來去神秘,行蹤不定,澄江僅僅是一處避風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下圖為澄江九號院子,周廉生留下來的公館,后被政府收為公房)</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江村日暮尋遺老,江水東流橫浩浩。</p><p class="ql-block">竹里閑窗不見人,門前舊路生青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另外,澄江還有如袍哥大爺王香普、地主余佰鏞、工商業主李會極、團總劉崇高等人物,也有如榮譽軍人自治實驗區第一任少將主任羅衡、藍文彬老婆歐陽致欽和韻流飯店老板盛世賢等外來人物構成了一個多元而熱鬧的水碼頭小世界,贏得了“好耍不過澄江口”的美談趣事。</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调兵山市|
龙海市|
香港
|
普兰店市|
木兰县|
上虞市|
庐江县|
醴陵市|
曲麻莱县|
高雄市|
图木舒克市|
林州市|
即墨市|
高邮市|
福安市|
龙川县|
镇坪县|
香格里拉县|
沙湾县|
祥云县|
沾化县|
双鸭山市|
克山县|
天柱县|
会同县|
湖州市|
尼玛县|
漳州市|
平利县|
宝山区|
酒泉市|
上高县|
山东|
神农架林区|
永吉县|
内江市|
卓资县|
兴安盟|
宜春市|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