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1年,3月30日,我們李家門兄弟姐妹相隔3年,第二次回故鄉祭祖。風塵仆仆,驅車近5個小時,面包車終于抵達目的地一一江蘇興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距上一次我們上海的李氏兄弟姐妹們赴故鄉祭祖,己有近三年的時間。大家雖然同住一個城市,然聚首甚少。因此,一路上大家話意濃濃,特別是我們姐妹們,家長里短的聊個不停,興高采烈的。車內漾溢著血濃于水的親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名人書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44, 61, 81); 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45, 245, 245);">族人中凡對國家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名人書屋”都有介紹。我們的玉平兄學識淵博,畢業于北大,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著書立說,是研究西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教授級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因此,榮登“名人書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span></p> <p class="ql-block">玉平兄榮登名人書屋,這是李家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兄李玉平執筆于2021年4月3日</p><p class="ql-block">此次故鄉行,十分遺憾,我因身體不適在行前未料想退出。弟妹們不畏旅途勞累,終于按期成行來到故鄉興化官河村。祭祖掃墓,緬懷先輩,拜見親友,觀嘗美麗家鄉及其變化……。此次故鄉行將在上海李家門家史上又添上濃重一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李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江蘇興化狀元坊是我老祖宗李春芳故居,1547年中狀元。最輝煌的是文壇爭論三百多年,"西游記"是李春芳寫的,作者不是吳承恩,而是李春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氏祖訓</p> <p class="ql-block">李氏家訓</p> <p class="ql-block">李氏宗祠門前美景……</p> <p class="ql-block">走在老家管莊居室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玉華兄執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上午祭祖。面包車載著我們前往官河村,這是我們的祖籍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祖墳地離村莊不遠,車行不久便到了。原先淅淅瀝瀝的小雨忽然停止了,到我們祭祖掃慕結束,天空又飄起了雨點兒。大家都忍不住的嘖嘖稱奇,都說這是祖宗保佑,使我們的祭祀得以順順當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祖墳地比上次見到的有所擴大,增加了一些新墳,整齊劃一。我們的高祖、太祖、祖父埋葬在這里。我們每個人手持三柱香,神情肅穆地依次祭拜先祖,並祈禱祖宗的保佑,保佑我們活著的每一個人都能平平安安。同時我們告慰先祖:您們的子孫后代,如今己枝繁葉茂,在各自的工作中建功立業。我們會傳承家族的優良傳統和家風,誠信做人、踏實做事,一身正氣、一生干凈。依照習俗,我們還燒了紙錢,讓祖宗們在那頭享用。青煙裊裊,乘微風而去,也捎帶去了我們對先祖的哀哀悼念。家鄉的親人們將祖墳打理的很好,每年都代為掃墓。對此我們都銘記于心,並表示感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上次來老家,家鄉的巨變讓我們感嘆。時隔三年不到,家鄉的日新月異再次讓我們由衷的感嘆。村子里的街道整齊干凈,隔不多遠就有干濕分類的垃圾桶,已和城市同步,路兩側還栽種著紅花綠草。村邊的一隅還建造了景觀,九曲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四角廊亭的江南風格,給人舒適寧靜的感覺,奪人眼球,不由得使人紛紛駐足留影。村里村外的大小河道都鋪設了河堤,河水清澈透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家鄉親人特別重視水源,利用河塘種藕,藕身壯實,吃囗脆嫩、留有淡淡的甜。套養的小龍蝦口感鮮美,肉質緊且有彈性,聞名遐邇。官河村也因此被冠名為“中國荷藕套養小龍蝦第一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家鄉親人們的生活富裕了,但不忘道德觀的教育,不忘優良家風的傳承。為此,官河村還特辟有一室“名人書屋”。族人中凡對國家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名人書屋”都有介紹。我們的玉平兄學識淵博,著書立說,是研究西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教授級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因此,榮登“名人書屋”。同時,玉平兄還進入了李氏家族祠堂,是我們上海李家門中的第一人。可喜可賀,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走親訪友中,我們還按玉平兄的囑咐,專程禮拜了叔伯嬏嬏,這是我們族人中唯一健在的長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午,我們在村里的農家樂用餐。人逢知己千杯少,何況我們是兄弟姐妹的一家人。飯桌上,聊家常話親情,熱鬧且熱烈,情意融融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祭祖踏青,三天的時間短暫,但留下了我們的足跡,留下了我們對家鄉、對親人的濃濃感情。不論我們走到哪里,不論我們身在何方,官河村——永遠是我們思念的,因為那里是我們的故鄉、我們的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官莊撟背后有一段長長的感思故事,祖輩曾經救起淹淹一息的落水鄉親,后來李家落難來到上海,得到這位鄉親幫助,從此祖父輩們在上海有了根基……</span></p> <p class="ql-block">本家三罱子承包的魚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祭掃好祖墳,我們去了三罱子家拜訪了我們健在的長輩,大罱子,二罱子,三罱子母親,我們的叔伯大媽,已近九十高齡。親情濃濃。并參觀了三罱子,夫婦,及他們兒子一起養殖螞蝗雨蓬,做生意的場地。生意興隆!</span></p> <p class="ql-block">釣魚情趣濃濃的老丁</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螞蝗也會下蛋……</p> <p class="ql-block">魚塘的美景也不錯……</p> <p class="ql-block">再見我的家鄉大美興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林县|
南投县|
伊吾县|
阜康市|
安乡县|
肃宁县|
百色市|
边坝县|
麻城市|
和平县|
防城港市|
轮台县|
永清县|
乌苏市|
中西区|
新安县|
封开县|
英山县|
遂昌县|
青冈县|
田东县|
长丰县|
外汇|
治多县|
武陟县|
晋城|
曲阳县|
墨玉县|
蒙阴县|
东阳市|
新和县|
凌云县|
乌海市|
灵台县|
二连浩特市|
遂昌县|
沧源|
台前县|
南溪县|
金坛市|
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