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紀念韓瑞穗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韓瑞穗先生是我上大學時的日本文學老師,1922 年出生在日本 東京御茶水病院,日本名字平山瑞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瑞子在十多歲的時候,方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世。她一直以為的親 生父母其實是養父母,她的生母叫峰子,是神奈川縣一個大戶人家的 千金小姐。峰子在東京師范學校上學期間,和一個已婚老師雙雙墜入 情網,相戀同居,不久就生下了她,也就是所謂的私生女。瑞子的生 父原是東京帝國大學在校生,因為牽涉到某左翼事件而被迫中途退 學,成為東京師范學校的教員。生父有妻子和孩子,他原打算和妻子 離婚,和峰子結婚,但是因遭到峰子娘家的強烈反對而未果,于是萬 念俱灰的生父離開了日本,最后客死在異國他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2 年,瑞子從日本女子高等學院(現昭和女子大學)國文學 科畢業。1943 年,她不顧周圍人的反對,與在日本法政大學留學的 中國學生韓向辰結婚,同年在日本加入中國籍,并于 1944 年隨夫回 到戰亂頻仍的中國,改名為韓瑞穗,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半個多世紀的 波瀾萬丈的傳奇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韓向辰,河北樂亭人,出身于一個富庶的民族資本家的大家 庭。來自日本的新媳婦韓瑞穗,作為韓家的大少奶奶過門不久,就得知了韓家一個驚天的大秘密!原來韓家早年與同鄉李大釗相知相識, 志同道合,韓家在北平鴉兒胡同的府邸遂成為共產黨八路軍的地下秘密聯絡 站。對日本軍國主義早就心懷不滿的韓瑞穗,雖然還不會中文,卻主 動要求承擔了一項任務。那時經常有一些中共地下交通員來韓家取情 報、藥品和錢款,出門時,韓瑞穗就把出生不久的兒子抱到嬰兒車上, 她一邊推著嬰兒車,一邊假裝和交通員邊走邊“聊天”,瞞過在街上 巡邏的日本憲兵,直到把交通員護送到鬧市的人群中。抗戰勝利后, 韓家全體于 1946 年進入晉察冀解放區,韓向辰夫婦隨軍轉戰于燕山 山脈一帶,歷經多次大小戰斗。韓向辰的父親韓幼林曾擔任中共晉察 冀邊區銀行行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戰火紛飛的年月里,韓瑞穗于 1948 年入解放軍野戰軍醫大學, 擔任隨軍醫師。此后,韓瑞穗隨部隊轉戰內蒙古和東北南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 年初,韓瑞穗奉命率領一支醫療小分隊,分乘兩輛卡車冒 著漫天大雪向錦州城轉運 八名傷病員,不料途中在一片樹林里和敵軍 遭遇。當時醫療小分隊除了傷病員,包括韓瑞穗在內,共兩名軍醫, 兩名衛生兵,六名警衛和一名前線部隊的排長。而全副武裝的敵方有 五六十人。雙方發生了激烈槍戰,敵眾我寡,女軍醫韓瑞穗也勇敢地 拿起武器參加了戰斗,她拼盡全力向逼近的敵人投擲出一枚手榴彈, 隨著“轟隆“一聲,只見在四濺飛舞的雪花中,敵人往后退縮了。但 是敵我力量相差懸殊,很快敵人又圍攻上來,子彈橫飛,我方另一名 軍醫中彈倒地,還有多人負傷。此時韓瑞穗抱著必死的決心,她暗自把手槍重新握緊,心想哪怕消滅一個敵人也好。正在千鈞一發的危急 關頭,突然在敵人后方響起了一陣激烈的機關槍聲,敵人大亂,四處 逃竄。原來是我方的援軍趕到了,我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槍聲中 敵人紛紛倒地,白茫茫的雪地被血染紅了一片又一片。戰斗結束了。 我軍共擊斃敵軍 30 人,包括被擊傷的 8 人,共俘虜 21 人,原來他們 是一伙被打散的國民黨軍隊的殘兵和地主武裝。我方醫療小分隊全員 掛彩,所幸無人犧牲或重傷。激戰中,韓瑞穗的右肩被子彈擦傷,和 死神擦肩而過。但是韓瑞穗顧不上喘息,馬上又投入到緊張的救治傷 員的行動中。不論敵我,優先救治重傷員是八路軍的傳統。韓瑞穗竭 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以機械的動作強迫自己給敵人傷兵止血、包扎。 要知道就在剛才,她和戰友們差點就死在對方的手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 年 2 月,韓瑞穗隨大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直抵江西后, 她所在的部隊就駐守在了當地。1953 年,韓瑞穗復員后任江西醫學 院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大夫。韓向辰轉業到江西省教育廳工作。1955 年,韓瑞穗一家移居天津,韓瑞穗任天津第三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同 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韓向辰任天津醫科大學黨委委員。1958 年,韓瑞穗轉任南開大學日語系教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 1959 年以后,韓家也像其他許多中國家庭一樣被卷入連續不 斷的政治風暴中,經歷的種種磨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韓瑞穗 早已放棄了日本國籍,為中國革命貢獻了青春和熱血,但仍然厄運難 逃。先是丈夫韓向辰因家庭出身問題被當作階級異己分子受到黨內處分,下放農村勞動改造。1963 年,韓瑞穗攜兩個女兒也被迫下放到河 北豐寧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8 年,韓向辰因為無中生有的“日本特務”的罪名被逮 捕入獄,韓瑞穗自己也被縣公安局長期羈押看守。1969 年解除管制 后,韓瑞穗四處奔走,積極申辨,1972 年,蹲了整整四年大獄的丈 夫終于被釋放。此后,他們遷移到承德市醫院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 1979 年, 夫婦兩人才最終被徹底平反,恢復名譽,并一起應聘赴國際關系學院任教。 韓瑞穗終于撿起了放置幾十年的專業──日本文學。韓向辰任日法系 書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韓老師夫婦育有二子二女。其中戰爭時期,因為行軍打仗,剛生 下的小兒子就被寄養在遵化縣孟家鋪解放區的一位老鄉家中,誰知自 此骨肉分離,再未能相見。只知道孩子后來又被他人領養,帶到了云 南,結果不幸慘死于文革動亂中。大女兒 1981 年赴日留學,此后定 居日本,丈夫是中國臺灣人。大兒子和小女兒都在國內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同學們在校期間,多次被韓老師夫婦邀請到他們家里一起包 餃子。韓向辰老師為人和藹可親,作為系書記,卻一點都不威嚴,雖然人生歷經坎坷磨難,但他總是樂呵呵的,一笑起來,兩只眼睛就像一對細細彎彎的月牙兒。當時照相機屬于人們家里的高檔貨,一般不 輕易外借,但是老兩口毫不吝惜,有求必應,經常把從日本帶回來的 新相機借給我們外出游玩拍照,甚至還把當時稀罕的日本富士彩色膠 卷貢獻出來。因此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日語系同學的彩照,一時 間在國關獨領風騷,令其他系的同學羨慕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我而言,韓老師亦師亦友,在校時我也是韓老師家的常客。我臨畢業時,韓老師又專門邀請我去家里做客,親筆題贈照片給我留念, 并叮囑我以后一定要經常保持聯系。但我離校后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和老師聯系過,現在回想起來很是內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過去,每當韓老師和我談起往事時,她總是那樣淡然,但是在波 瀾不驚的外表下,我能感受到命運多舛的韓老師一家經歷的驚濤駭浪。戰后曾經滯留在中國的日本人有很多,但是像韓老師這樣將個人 的命運始終和中國緊緊相連的“日本人”卻少之又少。曾有記者問過 她“你是否后悔當初選擇嫁到中國?”“后悔過。”的確,這并非我們常見的“標準答案”,但我并不意外,人如其言,這就是那個敢愛敢恨、直言不諱的韓瑞穗。在冒著全家被殺頭的危險從事抗日地下工 作時,她沒有后悔過,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時,她沒有后悔過,但是在蒙受不白之冤,丈夫被誣陷為“日本特務”而身陷囹 圄,她本人也遭受迫害、失去人身自由、乃至痛失幼子等等這些打擊接踵而來的至暗時刻,她直言曾經彷徨過,也后悔過。是的,她也可 以像很多有日本血統的人那樣,選擇回日本定居,“可是我回到日本 又能做什么?難道讓女兒女婿照顧我嗎?這絕非我所愿。只要我還能動,我就要靠自己活著。”韓瑞穗坦言:“我作為中國人在這里度過了大半生,今后也將繼續留在中國,有生之年我要一直在三尺講臺上,教授我鐘愛的日本文學和日本文學史,除此之外,別無所求。”果然, 韓老師 65 歲退休后,作為資深教授,又繼續執教授課直到年屆80。</p><p class="ql-block">她做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正是因為韓老師,我才對日本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熱愛至今。一本 1982 年版的《日本文學史》日文教材我也一直珍藏著。 每當我翻開此書,韓老師的音容笑貌就會浮現在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韓向辰老師和韓瑞穗老師多年前先后作古。 斯人已去,思念長存!</p> <p class="ql-block">1924年頃,養母和江懷抱瑞子(婚后改名韓瑞穗)。</p> <p class="ql-block">14歲生日得到一輛自行車。</p> <p class="ql-block">日本女子高等學院三年級。</p> <p class="ql-block">1943年和中國留學生韓向辰結婚。</p> <p class="ql-block">1949年2月,韓瑞穗為參加南下作戰,途經剛剛解放的北京,匆匆和丈夫、兒子短暫團聚。</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之日攝于江西景德鎮。</p> <p class="ql-block">1957年天津,韓向辰、韓瑞穗夫婦和孩子們。</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中,韓瑞穗在河北豐寧中學教學生急救知識。他們被稱為“赤腳醫生班”。</p> <p class="ql-block">1981年,時隔37年,韓瑞穗再次踏上日本土地,見到生母峰子,左1是韓瑞穗的長女韓正生。</p> <p class="ql-block">1989年秋,韓向辰、韓瑞穗夫婦。</p> <p class="ql-block">韓瑞穗和學生們在國關校園。</p> <p class="ql-block">書架上的《異境》——韓瑞穗日文版自傳</p> <p class="ql-block">韓瑞穗翻譯日本作家永井荷風短篇小說《飯團子》,捧卷閱讀,曷勝人琴之感。</p> <p class="ql-block">1984年2月20日,韓老師批改我的小作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大化|
连平县|
江源县|
武安市|
海阳市|
三明市|
金溪县|
南安市|
麟游县|
那坡县|
哈密市|
杭锦后旗|
广饶县|
郴州市|
阿瓦提县|
水城县|
通河县|
喀什市|
新津县|
常宁市|
高雄市|
广灵县|
获嘉县|
治县。|
玉龙|
简阳市|
黄梅县|
龙江县|
长春市|
德保县|
桐庐县|
井陉县|
会东县|
库伦旗|
迁西县|
汽车|
临西县|
文化|
象州县|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