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有八寶山,南有雨花臺——</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一年悼念烈士父親和母親</p><p class="ql-block">“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作紅杜鵑。”(宋 高翥)</p><p class="ql-block">北有八寶山,南有雨花臺。南京雨花臺是一座松柏環(huán)抱的秀麗山崗。1927年至1949年間,成千上萬的共產(chǎn)黨人和各界愛國人士在此被殺害。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緬懷先烈,啟迪后人,于1950年修建了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從我記事起,每年清明時節(jié),母親都要帶領(lǐng)我們來這里祭掃烈士的英靈,寄托我們的哀思。每逢此刻,我都能感覺到遠(yuǎn)去的親人,離我們不遠(yuǎn),他與眾多名人一起,共息長眠。</p><p class="ql-block">踏著青松翠柏指引的路拾級而上,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皖南事變”三烈士項英、周子昆、袁國平墓的瞻仰之地和“革命軍人公墓”,莊嚴(yán)地矗立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項英烈士,湖北武昌人。1922年4月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副軍長、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書記。1941年皖南事變爆發(fā)被殺害。1955年遺骸移葬于南京雨花臺革命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親毛奇烈士母親張琦安葬在南京雨花臺。</p><p class="ql-block">父親毛奇,1938年從山東膠東參加八路軍。跟隨部隊從祖國北方的白山黑水一直戰(zhàn)到南疆的天涯海角,鏖戰(zhàn)東北,揮師京津,飲馬長江,挺進(jìn)華南,橫掃了大半個中國大陸,先后參加了解放東北、華北、華南、華中大片國土的戰(zhàn)斗。全國解放后,父親調(diào)南京軍事學(xué)院學(xué)習(xí),在刻苦學(xué)習(xí)的最后時刻,終因南征北戰(zhàn),積勞成疾,病魔奪去了他年輕的生命,評定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1960年補發(fā),至今珍藏的烈士證。</p> <p class="ql-block">建國初期的烈士墓地</p> <p class="ql-block">六十二年后的2016年,“母親河”流完了最后一滴心血,放手讓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茁壯成長。10月15日,母親張琦與父親毛奇合葬在著名的烈士陵園—南京雨花臺。</p> <p class="ql-block">媽媽放心!兒女已長大。我們二代三代子女孫輩送母親父親大人合葬。母親走好!天堂有自家的親人奉迎。</p> <p class="ql-block">我的弟弟毛繼軍英年早逝。2003年,為寄托哀思,我們?yōu)樗谀暇┯昊ㄅ_紅星園買了墓地。讓他陪伴在烈士毛奇父親的身邊。</p> <p class="ql-block">姥姥,一位沒有文化沒有名字,隨夫姓氏的女人。早年守寡,卻把自己的兒女送入抗日的解放軍,隨女兒進(jìn)入雨花臺壁葬。</p> <p class="ql-block">世事滄桑,親人離我們而去。我們的感情世界從此有了殘缺。每年踏足這青山環(huán)抱,景色秀麗,風(fēng)光怡人的墓園,無論是來自何時何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景色,讀著華麗或簡樸的碑文,確能撫慰我們喪失的情感,生命的禮碑來銘記這傳世之情。</p><p class="ql-block">成就生命的完美,體味親情的延續(xù)。讓我們用鮮花與回憶,讓我們用親情與生命去實現(xiàn)英靈們未了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第四代人,如今已有十多歲了,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隨父母祭奠太姥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富川|
宜兰市|
阜宁县|
正定县|
乌拉特前旗|
金门县|
梓潼县|
忻州市|
平潭县|
西充县|
杂多县|
密山市|
云霄县|
横山县|
中西区|
芦山县|
贵南县|
墨江|
博客|
库尔勒市|
涪陵区|
喀什市|
夹江县|
沙坪坝区|
曲靖市|
彭州市|
恩平市|
芦山县|
章丘市|
凤台县|
灌南县|
铜山县|
大同市|
板桥市|
荔浦县|
济宁市|
沂南县|
和林格尔县|
阿巴嘎旗|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