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至2020年,連續五屆入選并參展16、17、18、19、20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三張作品編入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一書。<br>2017年,作品《巖羊飛躍》獲賀蘭山首屆印象·巖畫攝影大賽二等獎。<br>2018年,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作品《愛的追逐》正式入選三門峽白天鵝·野生動物國際攝影大展。<br>2019年,作品巜巖羊》入選三門峽百名攝影師聯展。<br>2020年6月,總結四年來拍攝野生動物經驗,在人民攝影報發表《永不止步的智慧修行》一文。<br>2020年7月,作品《月中巖羊》,由中國國家地理出版《生命的力量》一書刊登。<br>2021年,作品《三羊開泰》入選《中國獸類年鑒》一書。 在海撥2500一6500米的高山草甸中,巖羊被稱之為巖壁上的精靈,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br> 賀蘭山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在六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與巖羊結緣,此時的我,將近知天命的年齡,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前往賀蘭山拍攝,開啟了人生中一次智慧與修行………<br> 五年來,我利用了好多節假日,有一種信仰力量激勵著,往返于賀蘭山八十六次,經常兩手空空而歸是正常的,覺得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太難了,每次都與寂寞為伴,還得經歷驕陽似火,披星戴月,風餐露宿,櫛風沐雨中尋找巖羊的生活環境和生存規律,在巍巍賀蘭山中目睹了野生動物的生老病死,相濡以沬,命運相系,代代繁衍的生活場面,通過獨特視角,不同風格,用攝影展現了巖羊的精彩瞬間。<br> 實踐證明,萬物皆有靈性,天堂之下任何生命都值得敬畏,通過我的影像,讓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這種山澗精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更好保護生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本文圖片版權歸屬作者本人 盜用必究 </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評 論</font></b></h1> <b>下功夫才能拍出好作品 —王警武</b><br><br> 在我們這個時代,攝影無處不在,已成為一種公眾文化。偶爾,拍出一幅作品、入會當一名攝影家協會會員也很普遍。 <br> 但,要拍出一個有深度的攝影專題,成為一名真正的攝影家是很難的!尤其是野生動物的專業攝影領域獨樹一幟,這需要下很大功夫。那一沓沓往返于呼和浩特至寧夏石嘴山的火車票,五年時光70多次的奔波往返,一次次的展覽,一張張獲獎證書……<br> 巖壁精靈——攝影家安文平先生的《賀蘭山巖羊》作品和攝影經歷充分說明了這一點。<br> 《賀蘭山巖羊》專題攝影之所以精彩,關鍵在于攝影家安文平先生的個性表達。他憑著感悟、直覺和不辭辛勞的守候,精準的瞬間抓拍,拍攝出《巖羊飛躍》《月中巖羊》《愛的追逐》等一系列優秀的獲獎作品。<br> 機會永遠留給勤奮耐心、堅持守候的攝影家,成功屬于永不止步的智慧修行者。期待攝影家安文平先生拍攝出更多更好的經典作品。 <br><br>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br>中國長城學會會員<br>內蒙古攝影家協會會員<br>包頭攝影家協會會員<br><br><div> 王警武<br> 2021 年3 月29 日</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評 論</font></b></h1> 觀安文平《賀蘭山巖羊》——吳運生<br><br> 巖羊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生物多樣性價值不言而喻。<br> 安老師是在一次賀蘭山旅游中偶遇見到巖羊的,他為巖壁精靈的矯健身影深深感染!從此便開始巖羊專題的拍攝。<br> 巖羊屬于群居性高原物種,生活在2500—6500海拔的高山高寒地區,生性警覺,行動靈敏,充滿野性。<br> 五年寒暑,安老師多次往返呼市與賀蘭山之間,不斷觀察、學習、鉆研。終于深諳巖羊覓食,棲息,求偶,哺育,出沒的習性。<br> 身著迷彩,手持600mm長焦鏡頭的他,在巖羊覓食的必經之路一潛伏就是幾個小時。巖羊那些罕見的,精彩的瞬間就是在他長期蹲守中抓拍到的。<br>安文平《賀蘭山巖羊》攝影專題有兩鮮明特點: <br> 一是巖羊的動態美感:或立于刀鋒般的巖尖之上;或矯健騰躍于懸崖之間,巖羊標志性的身姿令人過目難忘。<br> 二是巖羊的文化感:機靈鮮活的巖羊與崖壁上的遠古人面羊圖騰巖刻像組合,穿越時空的意像引人遐思。<br> 巖羊的藥用及經濟價值引來盜獵者的垂涎而不惜以身試法, 2020年,當地司法機關就重判了幾起非法盜獵巖羊的案件。<br> 安文平老師說:我從旅游觀賞巖羊,到拍攝巖羊展示巖羊,呼吁保護巖羊,這是攝影帶給我思想境界的最大的改變。<br> 攝影,信息真實,畫面精彩,又具有正面的社會意義,那就貼近了紀實攝影的真諦。<br> 我祝愿安文平老師把這個專題堅持拍下去,以達到一種攝影文化的極致。<br><br>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br>內蒙古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br>內蒙古旅游攝影家協會副主席<br>中攝協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內蒙古分院教授<br>《中國載人航天》專題攝影作者 <br><br><h1> <b>吳運生</b></h1> 策劃:吳運生<br>統籌:彭曉明 <br>設計:牛 峰<br>編委:陳艷萍 李柏春 郝 光 范志宏 武東煜 巴圖巴雅爾 <br><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盐亭县|
揭西县|
武隆县|
英超|
济阳县|
海宁市|
平昌县|
屏东市|
萨嘎县|
阿拉尔市|
栾川县|
化州市|
陆良县|
庄浪县|
乌鲁木齐县|
方山县|
突泉县|
定襄县|
塔河县|
长兴县|
阿克|
阜平县|
临西县|
永胜县|
道孚县|
兴安县|
巴南区|
修武县|
石狮市|
新沂市|
平陆县|
库尔勒市|
安多县|
高要市|
辽宁省|
宝鸡市|
乐清市|
卓资县|
府谷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