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頹廢而荒誕的美國文化正在走向衰竭,費舍爾筆下正是再現這個場景。</p> 作為20世紀美國第6次經濟衰退時期本土第一個偉大畫家艾瑞克·費舍爾,受大眾文化的影響,以其畫作的悲喜劇似的想象、諷喻的描述,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美國中產階級的現狀。 盡管他使用的是傳統的架上繪畫技法,但筆觸的隨意、色彩的流淌、明暗的強烈反差和畫面構圖頗具攝影感又似漫不經心,給人以一次性寫生的感受;他的畫幅較大,畫意極強,頗具藝術沖擊力。 費舍爾的作品題材似乎都經過刻意的選擇,那些傳統意義上無法進入繪畫的生活背景,他都一一做出了嘗試,對人的視覺和心靈產生巨大的沖擊力和影響力。<br> 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具象畫家、雕塑家和版畫家,美國藝術文學學院與藝術科學學院院士。幾乎全球所有重要的藝術機構幾乎都收藏了他的作品,比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等。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還曾專門為其舉辦個人回顧展。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艾瑞克?費舍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Eric Fischl) </div> 深受盧西安·弗洛伊德的影響,他筆下的作品展示了美國典型的郊區生活,揭示了看似美好生活下的陰暗面。藝術家早期的作品呈現了美國青少年的生活,后期作品因受戈雅和畢加索影響,描繪了西班牙斗牛場等主題。 費舍爾的作品反映出一個特定時期和特定階層人性的矛盾的情感。他的作品讓人們關注到美國中產階級如何向自身的欲望妥協。 他畫作中的內容, 猶如把時間定格在星期天的下午,表現那些在花園中、長凳上或設備考究的房間里、富裕家庭才擁有的游艇上,諸如此類愜意的環境中自娛自樂的人,只要我們細細品味,就會發現費舍爾描繪的人物與周圍的環境顯得極不協調。 每幅畫中的男男女女和兒童都或稀疏或集中地處于無聊、孤寂的光景中,窘迫、半含尷尬、顧影自憐,或者直視或者偷窺,帶著頹廢的氣息。他們的行為古怪、精神恍惚,好像處于另一個精神世界當中。 一個在陽光燦爛的日子,海岸上白人躺在沙灘上享受日光浴,嬉戲玩耍;另一邊也是在沙灘上,不過像是一群剛剛經歷風浪的難民,沙灘上躺著的人也不知道是死是活。<br> 特殊的時代總能產生特殊的大師。費舍爾就是在這個特殊時代孕育出來的,執著地反映著他所生活的時代與社會的真實。這恰恰是藝術當代性最大的內涵特征。 一如心理學家佛洛德所說,童年的記憶往往影響藝術家的創作。費舍爾所選擇以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為表現題材,是與他的童年遭遇分不開的。他出生於紐約曼哈頓的一個白人家庭。 父親是第三代美國人,工業膠片推銷員,成功的上層中產階級,母親是美國人,來自聖路易的一個富裕家庭,本來可以使他過上舒適的生活,但母親是一個酗酒者,家庭成員都被她的酗酒所困擾。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不可避免地受到精神上的創傷。費舍爾生活具有雙重現實:外部看,有修理得漂亮的草坪,整齊疊放的衣服,孩子們準時上學等等一切光鮮的外表,內部卻因父母之間的關係緊張又急劇波動而充滿著恐懼、混亂和厭惡。費舍爾回憶中稱:“你可以想像,這是一個令人感到絕望的家庭。”這對他的人生和藝術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費舍爾坦承,童年時代的自己毫無過人之處,注意力不集中、脾氣壞。他出生于中產家庭,父親是銷售員,母親是全職太太。母親極富想象力,可惜由于嗜酒如命,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費舍爾在書中詳細描繪父母之間頻繁的爭吵,以及父親對母親“病態”的評價。家中經濟困難時,費舍爾勸母親不要再沉迷酒精。母親的回答令他心涼:“我寧愿死,也不愿在乏味索然的、沒有酒精的郊區生活。” 1967年艾瑞克全家遷至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他的藝術教育便從鳳凰城初級學院開始的,隨後他在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和加州瓦倫西亞的加州藝術學院繼續深造,1972年獲得美術學士學位。1974年,在加拿大新斯科舍藝術與設計學院任教,在那裡他遇上了畫家愛普瑞·格妮可,1978年兩人在紐約市結婚。最近夫妻倆已遷到紐約長島的薩格港,共同擁有一個配套的工作室。他除了從事繪畫創作和美術教學之外,還是紐約藝術學院的一名資深的批評家。 童年的遭遇使得費舍爾從小就成為了生活的叛逆者,以“學習藝術要更簡單一些”的念頭,選擇了鳳凰城的初級學院開始學習繪畫。無論費舍爾藝術生涯的起點多麼平淡無奇,他卻很快就在藝術方面顯示出過人的才華。僅僅在初級學院逗留了一年,就進入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學習。在教師比爾·斯威姆的啟發下,他接觸到康定斯基的抽象繪畫神秘主義理論。1970年他進入了加利福尼亞州的加州藝術學院,在那裡,他感受到真正現代藝術的氣氛,為以後藝術的道路奠定了堅強的基礎。 1975年遷居紐約後,為了安放自己的內心,費舍爾開始明確自己的創作目標——生活在郊區的美國白人中產階級,並把這個題材一直作為他以後的藝術探索方向。“我的安全感來自我瞭解的我認識的東西:郊區破裂的生活,人們的自我審查,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什麼是邊界,生活的複雜性。我的作品都是探討這些。”他的畫充滿戲劇感,經常會重複描繪一個場景裏的不同行動,“就好像一個旅舘裏人們來來往往。” 費舍爾通過描繪,反映出一個特定時期和特定階層人性的衝突的情感。他的作品讓人們關注到美國中產階級如何向自身的欲望妥協。 在表現他所鍾情的題材時,費舍爾採用了傳統的油畫寫實手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競爭激烈的藝術世界,僅僅靠傳統寫實方法,是不可能獲得藝術聲譽的。在當時美國的美術教育下,許多年輕的藝術家都接受過系統的藝術教育,他們熟悉歷史發生過的各種藝術流派,加以資訊流通迅速,多半都採取包容各家風格技法的折中風格。 費舍爾就是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他採用了傳統的油畫寫實手法,但為了表達他的藝術主題,他又吸收了大量具有時代特徵的文化和資訊,採用類似攝影的效果,並把它們引入畫面,使他的創作呈現出區別於傳統寫實繪畫的特點。 整個畫面看似電影鏡頭剪輯,在傳統的繪畫構圖中,這種現象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而畫面色彩的明度強烈反差,形成了強烈的光感。整幅畫給予觀者強烈的電影場面印象,時代感也隨之凸顯出來。 與藝術家本人備受爭議的作品《壞孩子》和《夢游人》的表現手法相似的是,甚至是偷窺者的角度觀看作者本人藝術成長道路中的挫折、掙扎和探求。費舍爾書中觸及了許多傳統意義上的自傳不敢輕易涉足的部分,他那如同尖刀般銳利的文筆,毫不留情地展示了自己童年、家庭和藝術創作中的陰暗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安国市|
英山县|
苍溪县|
达孜县|
红安县|
宁乡县|
团风县|
都昌县|
迁西县|
汉阴县|
隆化县|
河北区|
连城县|
淳化县|
珲春市|
扶余县|
互助|
寿光市|
洪泽县|
大田县|
钟山县|
九龙县|
肥东县|
岢岚县|
香格里拉县|
舒兰市|
昌吉市|
聊城市|
房产|
靖西县|
泗洪县|
波密县|
海阳市|
南和县|
新丰县|
闵行区|
开阳县|
班玛县|
来安县|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