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p><p class="ql-block">郭聲鏞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是中國工農紅軍的優秀指揮員。是安陽中共黨史的驕傲,是安陽人民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徐先前元帥作證</p><p class="ql-block">郭聲鏞是中國共產黨的好黨員</p><p class="ql-block"> 在《安陽文史資料》上,看到1963年3月6日,徐向前同志辦公室給郭聲鏞的女兒郭韻娥的一封信,徐向前元帥回憶“郭聲鏞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好黨員。他對黨很忠誠,對人處事很誠懇、直爽,作風正派、作戰勇敢,又是一名有過戰功的好指揮員,如在廣州暴動以后,他擔任紅四師第十團一營營長時,在甲子坡戰斗中,他率領部隊第一個爬上城墻……。” 徐向前元帥為何對郭聲鏞印象這么深?筆者于2021年3月,走訪了郭聲鏞同志的外孫寧子安老人。 “我姥爺1925年在省立十一中軍事訓練時,結識了軍事教官徐向前,徐向前很快和參加軍訓的學生打成一片,并且成為好朋友。他們經常在大坡村聚會,在徐向前進步思想教育下。我姥爺和大坡村的史忠信,郭子斌,郭天敘。還有附近村莊的馬載,劉慧儉,陳輯五 等二十余人投奔了黃埔軍校......1927年參加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后,部隊整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姥爺郭聲鏞又和軍事教官徐向前在戰場上重逢,徐向前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第十團黨代表,姥爺郭聲鏞任第十團一營營長,他作戰勇敢,沖鋒在前,戰功累累,所以徐帥對姥爺郭聲鏞印象很深。郭聲鏞1928年在海豐縣同敵人戰斗中被俘,1929年壯烈犧牲。</p> <p class="ql-block"> 1959年,安陽黨史辦的工作人員到北京訪談徐向前元帥,了解徐帥在安陽的革命經歷。徐向前提到在海陸豐戰役中犧牲的一個叫郭聲鏞的同志是安陽人,讓工作人員回去后幫助尋找郭聲鏞的后人。憑借徐向前元帥出具的證明材料,1963年,市民政部門追認我姥爺郭聲鏞為革命烈士,并為其頒發了烈士證書和300元撫恤金。”寧子安邊說邊拿出證明材料讓作者看。 </p><p class="ql-block"> “姥爺19歲離開家就再也沒回來,家里人都不知道他是死是活。”寧子安說,姥爺郭聲鏞是安陽城西大坡村人。1921年,郭聲鏞考入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學(安陽五中前身)。1925年,駐扎在安陽火神廟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混成旅政治教官徐向前與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學教師共產黨員羅任一對學生進行軍訓并傳授進步思想。 </p><p class="ql-block"> “姥爺上學時學習很刻苦,重視體育鍛煉,他很正直,好打抱不平,同學們都很佩服他,在同學之間很有威信。”寧子安自豪地說。軍訓之余,徐向前經常對學生灌輸反帝反封建的先進思想,郭聲鏞對徐向前特別欽佩,在徐向前的影響和引導下,郭聲鏞放棄報考大學的想法, 1925年,郭聲鏞與24名同鄉一起奔赴廣州報考黃埔軍校,成為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 </p><p class="ql-block"> “那是姥爺結婚后的第三年,我的母親郭韻娥才剛剛學會走路。”離開家的頭一年,姥爺郭聲鏞托人捎來一封信,信中說他參加了共產黨,并囑咐妻子一定要讓女兒上學,接受文化教育。</p><p class="ql-block">1928年年末,郭聲鏞又托人捎回一封信,信中寫道:“戰爭十分殘酷,情況萬分緊急!!!”</p> <p class="ql-block">安陽市北關區干部和群眾在郭聲鏞烈士墓前聽講述烈士故事。</p> <p class="ql-block">遲到的烈士證書</p> <p class="ql-block">郭聲鏞寄回最后一封家書后就再無音訊。郭聲鏞的父母盼子心切,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妻子李貞芳則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那時候,每到傍晚,姥姥就會抱著年幼的母親站在村口等待,可音信全無。后來我母親一天天長大了,姥姥就照姥爺的囑托,把我母親送進了學堂。” 新中國成立以后,鑒于姥爺郭聲鏞家里有10畝土地,家庭成分被定為中農,在那個特殊年代,姥姥李貞芳母女什么苦都可以吃,什么罪都可以受,唯一不能忍受的就是別人的猜疑。 提起被人猜疑的經歷,寧子安聲音微微一顫:“那時有人說姥爺跟著國民黨的隊伍跑到了臺灣,如果真是那樣,姥姥將背負反革命家屬的罪名,那個年代,姥姥帶著唯一的女兒受盡了屈辱和折磨,真的很不容易……”話沒說完,寧子安眼淚便奪眶而出。 母親郭韻娥解放前先后在開封、禹州求學,姥姥李貞芳就跟隨唯一的女兒,相依為命一塊生活。解放后母親分配到新鄉石油公司工作。直到1962年平原省撤銷她們才再次回到安陽。30多年的歲月里,姥姥和我母親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姥爺郭聲鏞。 </p><p class="ql-block"> 1945年,姥爺的戰友馬載在延安參加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會議時,看到姥爺郭聲鏞已經犧牲的資料。1952年給安陽大坡村郭聲勤寫信,才知道我姥姥早已離開大坡村,和女兒一塊流落他鄉。馬載告訴姥爺的親戚郭聲勤,姥爺郭聲鏞參加廣州起義犧牲。希望郭聲勤見到我姥姥,暫時不要把實情告訴她,怕姥姥一時承受不了。</p> <p class="ql-block">....1959年,郭聲鏞的外甥王隆英,在省圖書館發現一本革命回憶錄,書中記錄了郭聲鏞在廣州起義中出色的表現。作者朱道南在回憶錄中寫道:1927年12月11日,由共產黨員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在廣州率領工人糾察隊和革命士兵舉行武裝起義,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官教導團三營七連連長的郭聲鏞負責攻打敵軍十三軍的留守處,摸清敵人情況后,郭聲鏞指揮戰士神速出擊,偷襲了敵人,取得勝利。隨后,郭聲鏞又帶領戰士攻占了廣州公安局。 當日9時,郭聲鏞根據指揮部的命令,帶領部隊攻打敵軍第四軍司令部,由于敵人的工事堅固,郭聲鏞雖然與敵人激戰了一天一夜,但最終沒有攻破。郭聲鏞的部隊撤下后,又到廣州的咽喉觀音山,與前來增援的敵人展開了戰斗。1928年1月,紅四師轉戰到廣州海陸豐(今汕尾市包括汕城區、陸河縣、陸豐市、海豐)一帶,這一年秋天,郭聲鏞率部在陸豐大安洞附近與敵人相遇,戰斗打得異常激烈,彈盡糧絕時,郭聲鏞不幸被俘,最后壯烈犧牲。看到這本回憶錄后,王隆英立即將消息告訴了表姐郭韻娥,并設法與朱道南取得了聯系,證實回憶錄中的郭聲鏞,就是安陽大坡村的郭聲鏞。</p> <p class="ql-block">朱道南192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上海市政協第五屆常務委員,副省級離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回憶錄《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回憶廣州起義》,《紅軍奔向海陸豐》。其中,革命回憶錄《在大革命的洪流中》,1962年改編成電影《大浪淘沙 》,引起中央領導注意,在中央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完成了拍攝任務,當時,周恩來總理和葉劍英,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不止一次的觀看樣片,提出很多寶貴意見。最后在國內才進行公映,觀看率極高,受到一致好評。朱道南回憶“1927年11月,我們和郭聲鏞在教導團見面,那時他擔任我們的排長,他政治堅定,作風深入,果斷敏捷。1927年12月11日夜間廣州暴動,我們連隊的任務,解決方鼎英第13軍司令部留守處,軍號一響,我們就把留守處敵人解決了。接著解決公安局,公安局比較難打,我們犧牲很大,后來在其他部隊支持下,攻下了公安局,廣州蘇維埃政府就設在了公安局。”“到了第二天,敵人到了觀音山,郭聲鏞把被敵人打散的各個連的部隊組織起來,帶著一部分工人,跑到了觀音山,繳獲了敵人的兩尊大炮,消滅了敵人一個連。敵人的大部隊到了,我們在觀音山上頭,子彈沒了,人員犧牲很大,三天三夜沒吃東西,與各方面的聯系也斷了。”“在花縣部隊整編,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有三個團,我們是第十團,徐向前是我們十團黨代表,郭聲鏞當了一營營長。”</p> <p class="ql-block">第十團全部由黃埔軍校學生組成,是紅四師的主力,走在部隊的最前面,一路戰斗不斷,郭聲鏞帶領一營,機智勇敢,打垮了甲子坡、龍窩、果垅等地的敵人,攻占了五花、紫金、惠來等縣城,徐向前稱贊他是指揮有方、作戰勇敢的指揮員。蔣介石調集重兵對海陸豐紅色根據地進行圍剿,革命形勢異常艱苦,戰士們幾乎天天打仗。郭聲鏞帶領戰士英勇戰斗,粉碎了敵人的一次次進攻,但終因為敵眾我寡、彈盡糧絕,在陸豐大安洞,郭聲鏞身負重傷,與師長葉鏞、排長朱道南等一起被俘。在獄中郭聲鏞他們遭受種種酷刑和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1929年春天,郭聲鏞和師長葉鏞在廣州慷慨就義,年僅25歲。</p><p class="ql-block"> 寧子安老人告訴作者,安陽市政府給予郭聲鏞烈士隆重褒揚,在安陽革命烈士紀念館樹立了徐向前、郭聲鏞、馬載三人的塑像,安陽電視臺制作了《徐向前同志在安陽》《一張遲到的烈士證書》和《大浪淘沙》三個影視專輯,介紹郭聲鏞烈士的革命事跡,弘揚、宣傳他和他的同志們為振興中華英勇奮斗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 寧子安說“徐向前元帥證明姥爺郭聲鏞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是安陽共產黨黨史的光榮,也是我們黨的光榮。”</p> <p class="ql-block">作者(左)和寧子安大哥(右)一起騎著自行車去安陽西部鄉村尋找革命前輩的后人和革命遺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平安县|
白河县|
永嘉县|
汝州市|
佛坪县|
清丰县|
偃师市|
抚顺市|
漠河县|
高平市|
齐河县|
堆龙德庆县|
佛冈县|
昭觉县|
依兰县|
鲁山县|
沾化县|
六枝特区|
多伦县|
杭州市|
甘孜县|
青龙|
鸡东县|
西华县|
沾化县|
抚州市|
桃园县|
萨嘎县|
安图县|
巴彦县|
西畴县|
马关县|
赤城县|
登封市|
灵石县|
东方市|
敦化市|
德令哈市|
休宁县|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