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打開五道心門,讓讀書成為自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我想,今天很多學校已遭遇過也正遭遇著一件非常尷尬的事,就是千方百計地推動教師讀書,但是,實際情況卻差強人意、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多數(shù)教師都理直氣壯地說:整天這事那事,太忙啦,哪有時間讀?“忙”,的確成了很多教師不讀書的最好擋箭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的確,我們中小學教師非常不容易,起早貪黑、忙忙碌碌、難得清閑,要拿出很多時間來靜靜讀書,的確不是易事。雖然不少校長把責任推給教師,認為大家不想讀不愛讀。但其實,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我曾專門調研過多所學校和全國各地的很多教師,明確表示不想讀和認為讀書對自己工作和生活沒多大意義的,不足5%。也就是說,絕大多數(shù)教師還是想讀書愿意讀書,可是,因工作繁忙,事務太多,不能安心去讀,更不能堅持。真的如此嗎?心里很想讀,可是就是行動不支持,這豈不是個悖論?心里想讀書,可是真正安排讀書時,卻又總有抱怨、抵觸,這豈不是怪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筆者自己熱愛讀書,而且,多年來一直帶領著一個龐大的教師民間團隊以手捧好書的傳統(tǒng)方式,在堅持閱讀,推動閱讀。而且,我們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還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眾多教師。我們針對一線教師面對讀書的基本認識和深層心理也進行過一些比較深入的對話和剖析?!叭》ê跎?,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不可得也”。與其在讀書技巧招數(shù)上折騰,不如回到其根本。筆者認為,打開嚴重困擾教師讀書狀態(tài)的四道心門,必將可以開啟一個書香洋溢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一道心門:巧妙借口門。即必須摒棄一個一直被大家用來解釋自己不讀書的原因:工作繁忙。</b>這種認識看似合理,實則非?;闹嚕渥畲笪:?,就是把“工作繁忙”和“不讀書”兩件本來沒有直接因果關系的兩件事,生硬地拉在一起,從而給“不讀書”的行為找了一個最能引起大家共鳴也最悲情的借口。教師工作,固然特別辛苦。但是,我們仔細推敲,就會明白:工作繁忙,的確對讀書時間構成巨大沖擊,但并非是“不讀書”的主要原因。許許多多博覽群書的優(yōu)秀教師,之所以能在繁忙甚至往往比一般教師更為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自己創(chuàng)造性地找出那么多讀書的時間,靠的是恒心,是毅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和堅持。工作忙不是根本問題,思想懶才是問題的關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如射,失諸正鵠,反求諸己”。意思是,君子做事就像射箭一樣,如果沒有射中靶心,就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孟子也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還是提醒和告誡我們遇到困難,一定要多從自己身上原因。1932年,胡適在給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的贈言中,指出他們墮落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求知欲望,二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理想和追求。其實,這何嘗不是給廣大教師們的忠告呢?在走進學校,成為中小學教師以后,經(jīng)常會感到學非所用,用非所學,但仍然可以“混飯吃,混官做”。在這種情況下,久而久之,許多人“不免心灰意懶,把求知的欲望漸漸冷淡下去?!彼?,在找不讀書的原因時,每一個教師都應該不回避自身的問題,不推卸自己的責任,主動地解剖自己,勇敢承認自己思想的懈怠,進而拿出改變的切實決心和明確行動,積極投入到經(jīng)典閱讀中。我們必須深刻相信,只有自己改變,一切才會改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二道心門:理念更新門。即必須堅定樹立一個新的理念:工作之所以忙碌而缺少成績的主要原因,恰恰就是因為自己平日不愛讀書。</b>讀書,可以給教師教育學生的技巧,也可以給教師上課操作的方法。這樣的讀書實用論,也很容易把教師引入一個誤區(qū)---讀書是為了管別人,而于自己沒多大意義。這如同孔子告誡我們的:“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種偏頗的學習觀下,自然就會得過且過,自己難以有內(nèi)在的強烈渴望。因而,我們也必須引領廣大教師重新審視學習,尤其是讀書的重要意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想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表,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就必須要讀書,而且要多讀學術著作。好書不僅能有效提高我們應對和處理各種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全面提升我們的理解力、審美力、判斷力和讀寫力,更重要的是,還可以促進自己的人生覺醒,推動生命的健康成長。因此,哪些開闊我們的事業(yè),啟蒙我們的人生,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的經(jīng)典好書,都可以閱讀,也應該閱讀。每一部好書,都是一個窗戶,可以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每一本好書,都是一架梯子,可以幫我們發(fā)展得更高;每一本好書,也都像一種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益的機器,可以讓我們做事越來越高效,越來越規(guī)范,也越來越輕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讀書是教師專業(yè)能力提升的最佳途徑,也是教師超越平庸獲得專業(yè)尊嚴的必然途徑,是教師最美麗的生命姿態(tài)。多年來,我一直在說:“沒有教師的好好學習,很難有學生的天天向上?!眱?yōu)秀教師一定要努力從讀書活動的望洋興嘆者變成親身實踐者,從讀書活動的牢騷抱怨者變成快樂沉醉者,從讀書活動的被動等待者變成主動引領者。如此,才能使自己“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表,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三道心門:敬畏師德門。即必須把一個我們大家熟視無睹,但的確是非常嚴肅的問題明確提出來,對每一個教師時時反思,時時警惕———教師不愛讀書,是有違職業(yè)道德的事。</b>讀不讀書,看似小事,但于一個教師而言,卻不是小事。它是一種良好的習慣,更是一種必須履行的職責。我國2008年制定的“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第六條,是”終身學習”。這無疑是說教師必須不斷地讀書、思考、研究、實踐,讀書不僅是一個教師可有可無的事,而且是必須敬畏的事。試想,教書的不愛讀書,教學的不愛學習,那豈不是教育的一種悲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談教師職業(yè)倦怠,可陶行知先生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明確指出,“有些人做了幾年教師,便有些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還是因為不好學,天天開留聲機,唱舊片子,所以,難免倦怠起來。唯獨學而不厭的人,才可以誨人不倦?!辈蛔x書不學習的教師,用自己僵化的退化的,甚至腐化的東西,教育著學生,不僅不能很好地發(fā)展學生,實際上是一種禁錮、羈絆和傷害。對教師自身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很多老師就是用自己小學中學大學時學的東西,近乎一成不變地要教幾十年,慢慢地,把自己徹底教煩,期望著早退休早逃離。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教師早已成為工作的奴隸,何言什么快樂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四道心門:望而生畏門。即必須打破一種長期的心理暗示---好老師,就必須博覽群書。</b>大凡專家名師談到讀書,必然就要強調“博覽群書”,最后還要給出讀書的方法:博覽群書。的確,做學問需要博覽群書。博覽群書,厚積薄發(fā),對一個專家型學者型教師的成長,非常重要。但是,要博覽群書,就需要有大量的積累,就需要有大量的時間。對已經(jīng)成年的廣大中小學教師來說,努力多讀些書,完全可以,也完全應該。但是,再讓他們像那些名師一樣從小就愛上讀書,一路成長一路讀書,無疑天方夜譚。上課、備課、批改作業(yè)、照看學生、處理各種事務……工作任務的確非常大;學生的成績、班級的紀律、各種考核與評價……工作壓力也的確大。教師也是人,也還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在這種狀態(tài)下,對多數(shù)教師而言,我們一味地強調博覽群書,必然讓人望而生畏,要么成為空話,要么成為強迫。怎么做更好呢?筆者,根據(jù)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給出三種別具一格的方法,請大家嘗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種途徑是讀爛一本經(jīng)典,找到自己的話語權;第二種途徑是助攻一個專題,找到自己的發(fā)展方向;第三種途徑是精研一位名師,找到巨人的肩膀。這三種讀書方法,都不求多不求全,而以經(jīng)典的精讀為主。這些專業(yè)傾向性非常明顯的閱讀方法,對教師快速成長很有幫助。就像治病一樣,慢慢地調養(yǎng)、保健、身體鍛煉,的確非常好,但是,讀書這件事,對于早已踏進職業(yè)工作,又急需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指導的廣大中小學教師來說,等不急,也不能等,先找一個突破口,讀起來更好,讀進去最好。何況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有限,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和優(yōu)長各不相同,每個人想尋求突破的專業(yè)方向也大不一樣呢?“術業(yè)有專攻”,“君子之學貴一”,通識性的教育經(jīng)典要讀,但在接受了系統(tǒng)的教育培養(yǎng),走上教師工作之后,還是漫無目的地博覽,或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涉獵,肯定不是值得提倡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五道心門:被動等待門。即必須改變一種思維,就是總是等著被別人安排著命令著讀書。</b>現(xiàn)在很多學校特別重視讀書,會安排和開展教師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開讀書沙龍、寫讀書心得、搞同讀共談、展示讀書成果……老師們也忙得不亦樂乎。可是,熱鬧背后,卻使很多教師把這樣的讀書活動,當成了外來的任務,當做了額外的負擔。本來為了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活動,卻被活動的受益者---教師們當做負擔,感到逆反。其原因何在?就在于教師大都只是被動地被要求、安排、命令等等,而沒有深入地自主地設計、規(guī)劃、創(chuàng)造、生成……“要我讀”和“我要讀”,主體截然不同,必然會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讀書方法也是如此。從別人那里學來的,別人給予的,畢竟是別人的,未必真正適合自己。每個教師要做讀書的主人,就必須結合自己特點,找到一些切實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而在享受讀書樂趣的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徹底改變忙碌的生活狀態(tài)。于平淡的生活或繁忙的工作,讀書,本身就是一種有格調的情趣,一種非常高雅的享受。這樣,不僅豐富了生活,更使我們的生活富有深度和意義。因而,我們應該把“讀書”看做是超越忙碌與平庸,抵御倦怠和消極的一種最佳途徑。如果能在繁忙的工作中,設定每日讀書時間、每周讀書日、每年讀書月等等,把這段時間拿出來,其他事情不能干擾,專門用來讀書。如此一來,不僅保證了讀書的時間,而且讓生活更加品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然,讀書的確需要時間,但并不是說,一定需要每天專門拿出大把的時間。這對于承擔各種工作和事務的人來說,很不現(xiàn)實。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主動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每天一點一點地堅持,集腋成裘、積水成淵。再比如,我們可以自己主動建立一個微信成長團隊群,召集一些喜歡讀書的朋友,互相監(jiān)督和鼓勵著一起來讀書;同時,可以設定一些規(guī)則,比如每周讀一本書,每天在群里分享讀書筆記,以及閱讀感悟,一周讀完后可以寫書評發(fā)表在社交平臺上,以看得見自己的“成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因讀書而高貴。常言也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雖然我們每天很辛苦,但必須通過閱讀,保持著與精神世界的連接,也讓自己的生命永遠充滿無限可能性。一本好書,恰如一片賞心悅目的風景;一本好書,恰似一個終身相依的知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每個人都有許多只有自己從里面才能打開的改變之門,而一旦打開,心兒就會飛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追夢書生鄭立平,2021-3-30</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札达县|
太仓市|
东阿县|
砚山县|
天津市|
临泉县|
奉节县|
深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濉溪县|
会同县|
大竹县|
陕西省|
林周县|
富蕴县|
孝义市|
藁城市|
静乐县|
房山区|
九龙城区|
平山县|
日喀则市|
慈利县|
四会市|
金山区|
沽源县|
伽师县|
沐川县|
团风县|
霍山县|
祥云县|
安阳市|
乌拉特前旗|
博白县|
洛阳市|
虹口区|
镇原县|
平果县|
青龙|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