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寫過三毛,也很少和朋友說起她。<div><br>到了她的紀念日時,也還是有朋友發了一些音頻和文章來,我讀了聽了也沒有接話。</div><div><br>前幾年回中國,在采購書時,定了一整套她的書,因嚴重過敏舊時的書里藏的螨蟲不敢輕易打開,那些發黃的舊書要不在大太陽下曬,要不特別喜歡就再買一套新的。三毛的書一整套是為了避螨蟲而重新添置的。<div><br>回國不長的時間里,偶爾會翻翻,翻一些已經熟悉但也慢慢模糊的片段,就像回味起愛的人留在過去時段里的對話。</div><div><br>翻一翻,那些舊的時光就會翻回來的。</div><div><br>今天溫哥華時間3月26日,三毛的生日。<br></div></div> 昨天下午去了Shellbridge 路取了《我的姑姑三毛》,放在副駕位子上,就迫不及待地撕開保護膜,還有作者天慈的親筆字“紅塵十丈,茫茫人海…….”,在字跡里嗅出三毛的味道。<div><br>回家胡亂把自己喂飽后,就想接下來的時間都給這本書了,好久沒有在集中時間內讀完一本紙質的書了,床頭柜上倒是有很多一天翻上幾頁的書。</div><div><br>就這樣半個下午,一個晚上,加一個早上,我都在書里流連。</div><div>這在跨越的東西方的兩天里都是三毛的生日。<br>以此作為紀念她也蠻有意思的事。</div><div><br>在開篇的片段間有股沖動,打開手機到讀書群添加了作者天慈,她一會兒就接受,并留下話:很開心在姑姑生日前夕,我們溫哥華朋友能讀到這本書。她用的是繁體字,但書是簡體字---我注意到這點。</div><div><br>文字的魅力大概就是這樣,讀著讀著,就有一些人或物或地方會鏈接起來。<br>我想對于那些喜歡三毛今天又在溫哥華能讀到天慈的書的人,會感慨這冥冥中雖盤根錯節卻又能追根溯源的鏈接吧。</div><div><br></div><div>臺灣海峽,東西太平洋大海峽,還有西班牙和大加那利群島海峽…….它們分斷了大陸,卻同時又是陸地的鏈接。</div><div><br>知道天慈是三毛的侄女,就會對她有想像,比如她的文字和三毛有多接近?比如她的性格和三毛有多相似?比如她的愛情是不是也如三毛那樣浪漫激情…….沒想像到她的介紹里第一句是:臺灣東吳大學法學學士。第二“專業藝術學碩士”倒是在意料中的。<br>這樣開篇的認知匹配到后來漸漸深入到她文字的風格中,天慈她是一個兼具感性和理性的女子。</div><div><br>她文字的質樸,是我的第一喜歡,可能自己到了這不驚不駭的年齡了,喜歡上白開水那樣喜歡細細道來的味道。“當這書出版時,我也到了當年小姑離開我們的年紀.””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想念她,偶爾在忙碌的夜晚不小心抬頭看到星星也會想起她的名字……”。</div><div><br>我給天慈說了第一感覺:溫暖的親情。<br></div> 讀著讀著有時候就不自覺笑起來。她回憶起三毛的洋派“房里的香味是我不曾聞過的異國情調,神秘而情切”,我腦子里閃過我的外甥女小螞蟻在我回國時,上衛生間刷牙她蹭到我身邊跟小狗那樣地嗅我:又香又臭的味道。原來異國回來的真的有異味啊哈。<br>俏皮,風趣不時不時會夾雜在她的字里行間。三毛回臺灣,在機場被各路記者蜂擁的那段:“小姑憔悴的臉被無情地湊上來的一堆麥克風團團圍住,對肚子早就很餓的我來說,這看起來像很多層的冰棒,小姑卻顯然不太喜歡。”是一堆麥克風像冰棒呢,還是層層的記者們像很多層的冰棒呢?我沒忍住直接就噴出聲了。<br>最喜歡《又見胖胖的他》章節,三毛的弟弟(天慈的父親)商人形象躍然紙上,“爸爸說他想當電影明星,像秦漢那樣。太惡心了。”哈哈,“我們三人說起父親的壞話,總是特別興奮”----應該就是讀到這地方,我趕緊打開手機給天慈發了添加邀請。那樣風趣幽默而溫暖的一家人!<br>也正是這個章節里,天慈對商人和文人做了對比分析,世俗和夢想,責任和激情,浪漫和現實……作為一個社會人永遠無法逃脫的平衡制約。就如說:若你有歲月靜好,必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div><br>在這章節里寫道她父親從加拿大回臺灣機場坐上的士那段,我為之感動:“兩人聊起來。這司機不像一般司機總愛聊父親不感興趣的政治,反倒愛聊他那念大學的女兒。說起自己生意的失敗,虧了不少錢,付不起房租了,只好來開計程車…….我爸在后座以一個父親的角色聽得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想起自己的創業維艱,將心比心,立刻要司機把車停在一個銀行前,冒著雨沖下車,讓司機等著別走。幾分鐘后,他又跑上車,手里拿著提領的一萬塊新臺幣現金,硬塞給這位司機大哥并說道:“過年了,快回家去吧,女兒在等你呢”……父親在年夜飯的餐桌上和家人提起這件事,當然是一陣懷疑他被騙的老掉牙說法…… 我父親對他們的反應并不驚訝,只是悠悠地回了一句:“如果他是真的呢?我這錢也沒白花。但我情愿他是假的,也少了個有困難的家庭”。</div><div><br>興許也是年齡作祟,走過三毛般充滿激情的青春年月后,對這樣滿是愛心,責任,包容和智慧的老商人反倒有了更加深切的敬意。他們姐弟二人在表面的職業愛好興趣看似相去甚遠,卻在善良,助人,和對生活的細節責任上有著深深的交集。<br></div> 賈平凹的前序里寫到:由衷地說,這是我讀過寫三毛最好的一本書…..它給了我另一個真實的三毛…….<br>天慈多處寫到三毛的真實平凡調皮還搞怪,親人間的知曉通常會看到外人無法看到的點面,比如小天慈跟隨小姑外出旅行,是不敢奢望小姑會照顧到她們的溫飽,還比如她參與小天慈玩做生意家家而充當“豬”買單---—讀到這里也是100%的莞爾呢。<br><br>全書的前半段,給了讀者不同以往的視角,它們豐滿了傳說中的三毛,三毛如鄰家姑娘真實地站在我們面前。<div><br>就像天慈說小姑不喜歡滿身疲倦下飛機時被記者團團包圍,她也一定不喜歡世人拿她的愛情她的疼痛放在愛之神壇上做標桿吸眼球。</div><div><br>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每一人的旅途,愛情也是和自身素養相匹配的。這或許是我不太和他人談論三毛的緣由。</div><div><br>反倒天慈筆下的天倫之樂讓人忍俊不禁;父母對遠行的子女擔憂卻不敢言說;弟弟對傷痕累累遠途歸來姐姐的體貼卻不被領情;小侄女站在門口張望 “看著看著門就會自動開了,等著等著里面的人就會自己走出來。”———這些看似尋常的情感,有一股無形的沖撞力,狠狠擊中我這樣讀者的淚腺。這筆觸,像三毛,好好說著事呢,突然冒了一句出來,就讓人怔在那里。<br><br>后半段作者走上追隨三毛曾經的旅途,祖國大陸,馬德里,大加那利島,帕爾馬島……</div><div><br>只要天慈一說到她站的地方,看到的風光,遇見的人,電影的畫面感就會出來,情緒就被她帶走。</div><div><br>有時候我們旅行目的地,是被影響的,一張圖,一傳說,一個故事,一段他人的體驗,特別是喜歡的人的體驗,引領了我們沖進旅行社買下車票,船票,機票。</div><div><br>若我有天到達馬丘比丘,那是三毛的引領,若我一直不去,也是被她的描述嚇壞的。</div><div><br>去哈瓦拉看西班牙風情,有不少比例的旅客是尋海明威來的。</div><div><br></div><div>走在被海浪嘩嘩嘩撲濕的街頭,你會不會浮想聯翩:干瘦的圣地亞哥他那天清晨扛著打著一塊一塊補丁的帆就從這濕漉漉的街頭(在你面前)走去他的小船,那你會不會跟隨“他”來到海邊……或,你來到了 AMBOS MUNDOS 海明威房間,坐上他的椅子,你是否感覺你正推動他的打字機敲下第一行字: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一下子 ,海明威和圣地亞哥他們倆的寂寞合成一股強潮涌來……這樣的一種穿越,是我讀天慈追隨到西班牙,大加那利島,帕爾馬島時的感覺。</div><div><br>時間穿越了四十年,當年的小精靈長大了有能力啟程追隨之路,城市還是那座城市,海還是那片海,人已經被藏在記憶里。 <br>天慈見的人有些是三毛的舊識,就算新人也瓜瓜葛葛連著三毛,就像是三毛布下的一道網,縱橫交錯,無論你往左往右往前往后都會遇到她。<br><br>文字意猶未盡…….電話響起,是我的專科醫生電話,他說你怎么今天沒過來?啊?我完全忘了有預約。那你下周一記得來,他說。<br><br><br>2021.3.26 讀書《我的姑姑三毛》隨筆,3.27修改。<br><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市|
嘉祥县|
安塞县|
绿春县|
苍山县|
杂多县|
万宁市|
赤城县|
琼海市|
西宁市|
锡林浩特市|
泸水县|
黎平县|
海兴县|
博白县|
泾阳县|
咸丰县|
囊谦县|
雅安市|
深水埗区|
扬州市|
阳山县|
武胜县|
和静县|
屏边|
抚宁县|
竹北市|
民勤县|
纳雍县|
雷波县|
广东省|
沙坪坝区|
沾化县|
利辛县|
文水县|
通辽市|
酒泉市|
阿克陶县|
聂拉木县|
中西区|
七台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