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注:文字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論流水對的流水性和對稱性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文/ 羅積勇 </span></p><p class="ql-block"> 所謂“流水對”,是指那些出句與對句在語表形式上基本對偶,但在語義內容上卻連貫而下的對偶聯 因為一般對偶聯的出句與對句是各舉一端的,就語義而言,是并列的。 所以,“流水對”就構成了對偶句的一種特例,有必要就它的各種特點作深入分析。</p><p class="ql-block"> 本文分析其流動性與對稱性及其相互關系。 在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之前,我們先要分辨一下流水對的基本類型。根據我們的分析,流水對分為七種形式:</p> <p class="ql-block"> 一、“一分為二”型。此類型主要含三式: </p><p class="ql-block">(一)主謂分說式。如杜甫《小園》:“由來巫峽水,本是楚人家。” </p><p class="ql-block">(二)謂語部分分說式。如杜甫《夏日揚長寧宅送崔待御常正字入京得深字》:“不堪垂老鬢,還對欲分襟。” </p><p class="ql-block">(三)修飾全句的狀語與句子的主干部分分說式。杜甫《贈高式顏》:“自失論文友,空知賣酒壚。</p> <p class="ql-block">二、主語寄前型。如唐。陳陶《隴西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客觀上二事緊想連貫但沒有因果關系的連貫句。如杜甫《留別賈嚴二閣老兩院補闕》:“一秋常苦雨,今日始無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客觀上二事有因果關系的連貫句。如梅堯臣《寄題石埭權縣樂尉碧瀾亭》:“危樓喧晚鼓,驚鷺起寒汀。”</p> <p class="ql-block">五、主觀上前句、后句互相依存。指建立的在事實上不可能發生或尚未發生的前提基礎上的條件復句,還有某些轉折復句、讓步復句和并列關系復句中的某些情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上下聯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說明同一事實;或后聯補說前聯,所言實為一事。前者如衡山方廣寺對聯:“盡把好風藏寺里,不教幽景落人間。”后者如:“跳出生死處,不在五行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設問型。黃庭堅《過平 懷李子先時在并州》:“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民市|
天祝|
盐山县|
离岛区|
高邮市|
江津市|
尚义县|
山东|
九龙城区|
达尔|
贞丰县|
安宁市|
互助|
莲花县|
娄底市|
贵阳市|
九江市|
清丰县|
泰州市|
临西县|
西林县|
尚志市|
且末县|
庆云县|
隆林|
台中县|
东平县|
洪湖市|
巴楚县|
绍兴市|
白朗县|
赣州市|
西藏|
定陶县|
阿克苏市|
开平市|
石景山区|
高淳县|
宝丰县|
玉门市|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