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6日,蘭州,晴。培訓第9天,我又一次來到了蘭州市第八十一中。這一周,每天都在聽同行的培訓老師說,八十一中的老師們課講得特別好,我很是期待。</p> <p class="ql-block"> 走進八年級8班教室,看到課題——《桃花源記》,心頭不覺微微一動,我喜歡的陶淵明,我喜歡的桃花源,今天,我作為一名學生,跟著一位美麗的老師,可以又一次品讀經典了。</p> <p class="ql-block"> 沒有華麗的詞藻,老師直奔主題,簡單的導入之后,老師讓學生合上書,想象武陵人進入桃花源后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學生找出原文語句,明確這是環境描寫。</p><p class="ql-block"> 接著老師大屏幕給出一副圖片,讓學生來找茬,看看圖片和文中描述有什么不符之處,再次重溫桃花源的美好景象。尋找的過程中,引出古今異義詞。</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老師給出了這樣一個句式:從( )中,我讀出了桃花源( )。并做了指導,第一空填原句,第二空填特點,并讓學生在課本上圈點批注。</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老師不僅僅拋出了問題,而且做了方法指導,并復習了七年級學習的,也是我們經常用到的學習方法——圈點批注法。</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經過思考之后,積極舉手,暢所欲言。課堂氣氛活躍,在引導孩子們說完之后,老師說:“我也讀出了,我讀出了桃花源的靜。”進而引導孩子們找句子,明確以動襯靜的寫法,接著一起總結桃花源的特點以及桃源人的特點,一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桃花源的人是怎么到這兒來的?”問題環環相扣,引導孩子們繼續賞析文章。</p><p class="ql-block"> “不復( )出焉。”“括號里填什么字?能夠表現這些人不再出去的原因呢?”在老師不厭其煩的引導下,孩子們漸漸說出來“想、敢、愿”等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時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的?”進而引出時代背景。</p><p class="ql-block">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p><p class="ql-block">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杜甫《羌村·其三》。”</p><p class="ql-block">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兩相對比,桃花源與漁人以及陶淵明所生活的時代,就是兩個世界,因此便有了“皆嘆惋”,這是桃源人對當時世人的同情、惋惜,當然還有一個孩子喊出的“慶幸”。老師能迅速對孩子們說出的答案做出回應且予以肯定。</p> <p class="ql-block"> 一個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現世安穩</p><p class="ql-block"> 一個是政權更迭民生凋敝的亂世離散</p><p class="ql-block"> 一個是“皆出酒食”的熱情好客</p><p class="ql-block"> 一個是“處處志之”的背信棄義</p><p class="ql-block"> 一個是歲月靜好,一個是負重前行</p><p class="ql-block"> 一個世界很精彩,一個世界很無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精煉的總結,兩個世界,兩種生活,兩相對比……讓人更覺桃源之美,向往之情不禁更深一層。</p> <p class="ql-block"> “這么美的桃花源,想去嗎?還有誰想去……”問題環環相扣,太守、劉子驥相繼登臺,“即”“欣然”“規”字的一一賞析,讓孩子們出現了疑惑,既然“處處志之,緣何找不到桃源的蹤影?原來,桃花源只是一虛構之所在。</p><p class="ql-block"> “不可能存在,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是虛構的?”孩子們積極思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老師順勢引導,“陶淵明為什么要虛構這樣一個桃花源?”再次引出當時的寫作背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記得,3月21號,高國軍老師曾說“讀書要有三層境界:讀懂書中的人,讀懂寫書的人,讀懂自己。”</p><p class="ql-block"> 至此,書中人以及寫書人,孩子們都懂了,那么我們自己呢?《桃花源記》,是為《桃花源詩》做的一個序,后世人,心心念念不忘桃花源,“現實中的桃花源是不存在的,但精神層面的桃花源是存在的,愿大家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桃花源。”是老師對課堂的高度總結,亦是對孩子們的美好期許。</p><p class="ql-block"> 這些美妙的文字,穿越千年的時光,至今讀來依然那么動人,這就是文學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王維有詩云:“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我想借用一句詩來和一下:“仙路迷人應有術,桃源不必在深山。”</p> <p class="ql-block"> 后記:教育的路,從來不是一條坦途,老師能在行云流水般的引導中,讓學生尋到自己心中的“桃源”,有“四兩撥千斤”之力。實屬佩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為有了陶淵明 ,所以有了《桃花源記》;因為有了《桃花源記》,所以有了“世外桃源”;因為有了“世外桃源”,所以,教育之路,不管多苦多累,我依然在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 蘭州81中班級自助管理經驗交流分享之——《班主任的小智慧》</p><p class="ql-block"> 錯過了你的《關雎》,錯過了你的《一滴水經過麗江》,今天,我沒有再錯過你的講座,陳英老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講座以一個故事開頭……</p><p class="ql-block"> 前天晚上,陳英老師和愛人在黃河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老人帶的播放器里,正播放著秦腔,此情此景,引起陳老師對往事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陳英的父親特別喜歡秦腔,耳濡目染,陳老師也喜歡上了秦腔,每當父親看戲時,她便隨父親一起,看不懂時,父親便一邊看一邊給她講。時間久了,她特別羨慕臺上唱戲的演員,渴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名演員……</p><p class="ql-block"> 此時,愛人說:“你現在不正是一名演員嗎?”陳老師一愣,繼而明白過來,確實,作為一名班主任,可謂“十八般武藝,你得樣樣精通。”</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你的角色真是多種多樣:</p><p class="ql-block">1.學科老師+代課老師;2.法官;3.赤腳醫生;4.教練;5.藝術指導;6.垃圾桶;7.受氣包;8.鐵人……</p> <p class="ql-block"> 一、敬畏生命。</p><p class="ql-block"> 二、愛與寬容。</p><p class="ql-block"> 三、教育實踐所形成的教育機智。</p><p class="ql-block"> 四、反思和研究。</p><p class="ql-block"> 陳老師從這四個方面展開,以實例為支點,點出了教育的“小”智慧,有關于生命的,有關于早戀的,有關于閱讀的……最后提出,我們要不斷自我反思,學會換位思考,“用熟悉的眼光看待陌生的事物,用陌生的眼光看待熟悉的事物”,“直面缺憾,可以讓自己更加真實”……受益匪淺。</p> <p class="ql-block"> 李鎮西說:“以人格引領人格,以心靈贏得心靈,以思想點燃思想,以自由呼喚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寬容培養寬容。”我正在身體力行,只愿會越來越好。</p> <p class="ql-block"> 下午2:30,我們觀摩了81中的主題班會。班會都由學生自己策劃、主持,給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我去了八年級8班——《我們正青春》。詩朗誦、講故事、唱歌、南瓜實驗、饅頭理論……形式多樣,有分享,有交流,有點撥……</p><p class="ql-block"> 在此處,學生實現了從自主管理到自我管理,這種新的模式,值得我們借鑒學習。</p><p class="ql-block"> 八十一中,就是教育的一片“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至少 今天的我是進步的,愿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p><p class="ql-block"> 教育路上,一定會有一片屬于你我的,獨一無二的“桃花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黔西|
石渠县|
离岛区|
罗甸县|
崇明县|
井研县|
宿迁市|
平果县|
望谟县|
佛教|
句容市|
信宜市|
夹江县|
沅陵县|
华蓥市|
庆城县|
三明市|
寿光市|
丹阳市|
东乡族自治县|
永德县|
普安县|
茶陵县|
扶余县|
右玉县|
东宁县|
高碑店市|
文安县|
乌恰县|
来宾市|
荆州市|
长宁区|
通榆县|
常德市|
南陵县|
迁安市|
普安县|
和林格尔县|
宜兰市|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