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季節里,孩子們也被周圍自然界變化的各種景色吸引著眼球。幼兒園種植園的花花草草惹的孩子們駐足圍觀。看,他們會在這里有怎樣的美麗“邂逅”吧!</p> 計劃 <p class="ql-block">恬馨說:“我要在種植園造個大房子,這么大!”</p><p class="ql-block">潤澤說:“我要找個瓶子裝水,給里面的小樹澆水,讓它們快點兒長大,給我們長果子吃。”</p><p class="ql-block">凱凱說:“我要在里面用鏟子挖個游泳池。”</p><p class="ql-block">豆豆說:“我要拿些小鍋小碗,再拿個布娃娃,和好朋友玩過家家。”</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的想法好多啊,有了材料就可以玩游戲啦,把自己想帶的材料記錄下來吧!</p> <p class="ql-block">教師反思:在游戲開始之前教師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創造自己的游戲玩法,然后鼓勵孩子們在自己的周圍的生活環境中去尋找所需游戲材料。通過實踐,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哪些材料適合游戲。我們把游戲材料投放的權利交給孩子,老師退一步,讓孩子來做主,老師做一個支持者,這也是讓孩子游戲自主的首要方面。</p> 與“泥”有約 <p class="ql-block">泥土,是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泥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們開展一次與泥土的親密“接觸”吧!</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用自己的工具找來水,有的澆小樹,有的刨水坑,有的把水和土混合攪拌……</p> <p class="ql-block">赫赫說:“快看啊,水變色了”。</p><p class="ql-block">豆豆說:“像我們畫筆里的混色,可以畫畫啦”。</p><p class="ql-block">子漩說:“我找個樹枝,用樹枝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熙熙和璇璇說:“看我的巧克力手!!!”</p> <p class="ql-block">文文說:“土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p><p class="ql-block">畫紙上、地上、墻上……,想法多多哦!</p> <p class="ql-block">畫畫的工具準備好了。</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個粉刷匠!紙、紙箱、撿來的小石頭、樹枝、路面……。我的刷子飛舞忙!</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散步,我們又來到種植園,孩子們看到他們刷的紙箱上的泥巴裂了。</p><p class="ql-block">宮振洋:刷上的泥土裂開了,這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成洛熙:泥巴被太陽變干了,所以就裂了。</p><p class="ql-block">梁泓文:是泥巴里的水分被太陽曬沒了,所以泥巴就干裂了。</p><p class="ql-block">對的,濕泥經過太陽的照射,里面的水分都被蒸發了,所以才會干裂。像我們造房子的時候,其實里面是加了其他的材料,比如水泥、膩子粉、石子之類的,這樣和水后粘性更強了,才更牢固。</p><p class="ql-block">教師反思:幼兒玩泥的方法在相互交流中不斷的更新著,在不斷地探索中發現、學習,收獲的經驗是不同感官、不同方位上的,是真實有效的。</p> <p class="ql-block">“巧克力手”來個小手印,不錯哦!</p> <p class="ql-block">帶回區域里,和小手印繼續玩兒起來吧!</p> <p class="ql-block">果樹、孔雀、戴花的娃娃、八爪魚……這都是孩子們自己想到的。</p> <p class="ql-block">教師反思:幼兒玩泥的方法在相互交流中不斷的更新著......。在不斷地探索中發現、學習,收獲的經驗是不同感官、不同方位上的,是真實有效的。</p> <p class="ql-block">老師,你快看啊,王文聰變成泥巴大聰啦!!!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桃花樹下,豆豆、翔翔、笑冉、子璇在做巧克力豆,豆豆負責撿落了的桃花瓣,放在里面就成了“桃花味的巧克力豆”啦!子漩說:“吃了就像桃花一樣美麗”!</p> <p class="ql-block">洋洋的糖三角、文文的巧克力冰糕、熙熙上了樹小泥丸……</p> <p class="ql-block">帶著孩子們依依不舍的泥巴回到活動室,洋洋問:老師你為什么用塑料把泥巴袋蓋起來?</p><p class="ql-block">恬馨說:怕弄臟了手唄!</p><p class="ql-block">丹妍說:這樣拿著方便。</p><p class="ql-block">文文說:這樣泥巴就不會干巴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區域活動,美工區里作品滿滿:蛋糕、餅干、房子、小花……</p> <p class="ql-block">帶著玩兒泥的意猶未盡,第二天的美術室活動我們改道陶藝室。在這里孩子們看到了各類陶器和瓷器。</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孩子觀察認識了陶泥,陶泥是一種制作陶器用的粘土,是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陶土主要用作燒制外墻、地磚、陶器。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 成型,干燥,焙燒等工藝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外面滑滑的,且色彩鮮艷的,是釉。陶瓷上了釉后,人們使用更加舒服,也更美觀。我們中國景德鎮的陶瓷世界聞名,是中國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之一,是中國人智慧和力量的結晶。</p> <p class="ql-block">認真制作中!</p> <p class="ql-block">小工匠們作品呈現。</p> <p class="ql-block">教師反思:</p><p class="ql-block">在自然的游戲環境中,孩子們自己用大自然中的土作為顏料,孩子自主探索涂涂畫畫的方式,這種自然野趣的游戲,孩子構建自己喜歡游戲提供無限可能,讓孩子們的游戲更貼近生活,為孩子的游戲創造更廣闊的想象空間。身邊最自然的材料孩子們玩出了最高級的創意!應該為我們的孩子們點贊!<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們讓幼兒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更直觀、更具體地切身游戲,以此獲得泥土的特性,從而讓學習變得更為有趣,也得到了愉悅的滿足感。</span></p> 土生土長 <p class="ql-block">孩子們挖土的時候,挖出來好多寶貝。有枯樹葉、小木頭、樹根、小石頭、西瓜蟲、蚯蚓、塑料布……</p> <p class="ql-block">土里面還有什么?</p> <p class="ql-block">張笑冉:土里面有電池會污染空氣,人會生病的。</p><p class="ql-block">成洛熙:垃圾污染了土,我們會有生命危險。</p><p class="ql-block">魏卓遠:土里面有這些東西,小草會死掉的。</p><p class="ql-block">劉怡然:樹也不會給我們結果子呢!</p><p class="ql-block">梁泓文:這些都是垃圾,垃圾要分類。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還有干垃圾和濕垃圾。</p> <p class="ql-block">廚余垃圾可以腐爛,比如說菜葉、魚骨頭、樹葉也是,可也埋到土里,給植物做肥料。電池、廢棄體溫表、燈管都是有害垃圾不能扔到泥土中。紙箱、舊衣服、易拉罐、玻璃瓶都是可回收垃圾。那些小石頭、木頭都是其他垃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倡議書</b></p><p class="ql-block">親愛的家長們、孩子們:</p><p class="ql-block">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在此我們號召大家自覺實行垃圾分類、保護自然環境,自覺踐行綠色生活,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現在我們提倡:</p><p class="ql-block">1、樹立意識。把保護環境當作自己分內應當的事情,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p><p class="ql-block">2、勤儉節約。節水、節電、節油、節紙張,拒絕一次性制品,拒絕過度包裝;使用節能家電,堅持垃圾分類回收,循環再利用。</p><p class="ql-block">3、抵制污染。拒絕或少用一次性用品,遏制白色污染。</p><p class="ql-block">4、綠色出行。每周少開一天車,減少廢氣排放,盡量選擇步行、騎自行車或公共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5、公益活動。積極參加全民植樹、熄燈一小時等環保公益活動。</p><p class="ql-block">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衣食住用行做起,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通過一個個小小習慣的改變,感受你我為環境帶來的變化,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創生態文明社會新風尚,共建綠色美好新家園,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綠色的生活環境!</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p> <p class="ql-block">教師反思: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生活常識的積累也逐漸豐富。在孩子們的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孩子玩兒的什么,生成適合孩子門的游戲課程,挖掘其教育價值,再讓孩子們在生活中自主去探索。形成幼兒園教育的良性生態。</p> <p class="ql-block">俊丞和同伴挖了一條“河”,“河”里注入水后,水老是在一個地方不往前流。反復觀察發現,是有土在前面擋著,那就挖一挖吧。但挖開后還是流的不通暢,再試……</p> <p class="ql-block">反復觀察嘗試,原來是“河”底不平整,再挖、注水。劉家華:“老師快來看啊,我們的小河成功啦”!負責提水的耿文哲說:“老師,你得快點,要不然河水就滲下去啦”!這又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哦!</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區域游時間,俊丞從科學區找來漏斗和塑料杯,發現漏斗有洞,就從衛生間找來衛生紙堵住洞洞。又從種植區的花盆中取土,放入水中,制成泥水。倒入漏斗,然后觀察水的過濾。雖然這次因漏斗洞沒堵好,過濾的水還不那么清,但俊丞和同伴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p> <p class="ql-block">劉家華找來個漏水的小桶,裝上水,在自己挖的小池塘上面灑水。家華說這是池塘里喂魚的東西。</p> <p class="ql-block">教師反思:孩子們在玩兒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發現問題、探索原因、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再發現新的問題,繼續探索、實踐驗證。這本身就是孩子在自己喜歡的游戲中自主學習的過程,其中收獲的知識經驗也許會銘記一生。泥土是大自然的產物,也是我們童年時代最有魔力的玩具。我們和泥土相約,在一次次的觀念碰撞中,一次次地探究互動中,教師始終支持著幼兒的各種“玩泥”,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認識泥土、研究泥土并運用各種感官獲得關于泥土的直接經驗。</p> <p class="ql-block">劉潤澤在種花生和豆子,小伙伴來出主意。</p><p class="ql-block">石韻涵說:“種要一個一個的種,要不然長出來會碰頭的”。</p><p class="ql-block">劉潤澤說:“我媽媽說了,種東西不能種熟的,那樣長出來的東西什么也是熟的了”。</p><p class="ql-block">魏卓遠說:“你們種東西的時候一定要輕輕的,不要使勁把種子摔爛了,要不長出來的會是爛的東西”。</p><p class="ql-block">趙墨然慢悠悠的說:“種東西一定要記得澆水”。</p> <p class="ql-block">洋洋從小菜園里拔來幾顆油菜,種在小桃樹下。</p> <p class="ql-block">劉潤澤、張宸睿、張俊丞找來花生和綠豆在桃樹下種。他們的分工是:潤澤和俊丞負責種,宸睿負責運水澆。過了一會兒,俊丞對宸睿說:“大哥,你可以讓我運點水嗎”?于是兩人交換分工。埋頭種東西的潤澤說:“不澆也可以,不用我們給它澆水,因為下雨天就可以給它澆水了 ”,“ 這種東西怎么這么麻煩呀,都中的我滿頭大汗啦,都快把我曬暈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 “春雨貴如油”。 清明節放假期間,陰雨綿綿。孩子們種的小植物都生機盎然。但也有的都蔫兒了。帶著這個問題孩子門一起討論:</p> <p class="ql-block">恬馨:有根的就能活,沒有根的不能活。</p><p class="ql-block">婷婷:種上得澆水,要不就會干死的。</p><p class="ql-block">卓遠:種土豆可以長成土豆樹,長果子。</p><p class="ql-block">潤澤:我種的是綠豆、紅豆還有花生。(還沒有發芽)我怕小朋友把它踩壞了。</p><p class="ql-block">文文:可以架個圍欄</p><p class="ql-block">卓遠:用泥巴捏房子把它蓋住</p><p class="ql-block">墨然:做一個棚子</p><p class="ql-block">赫赫:種在一個盒子里</p><p class="ql-block">卓遠 :可以插個牌子,上面寫著種花的標志。</p><p class="ql-block">潤澤:用一根根小樹枝插起來。</p><p class="ql-block">門悅瑩;用小石頭圍起來。</p> <p class="ql-block">我想這樣做:</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晚上回家還沒忘記給小樹做愛心小牌牌,第二天自己種的小植物都得到了孩子們的呵護。</p> <p class="ql-block">教師反思:孩子發現種的植物容易被踩了,所以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想出保護植物的方法,并表征出來。回家后還沒忘了做自己的保護牌。讓游戲深入家庭,讓孩子拉家長加入自己的游戲。實現家園共育。</p> <p class="ql-block">子堯和銘澤在挖土,土里露出了兩段黃黃的東西。</p><p class="ql-block">子堯說:“我挖到了一個黃色的東西,肯定是奧特曼”。</p><p class="ql-block">銘澤說:“ 我想起來了,里邊肯定買了一個木頭產子。不是的,木頭鏟子是木頭做的,可能挖到的是塑料的 ”。</p><p class="ql-block">子堯說:“ 這也許是’希臘語’,這是塑料的,這是垃圾,讓老師從網上搜一搜,看看到底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銘澤說:“ 我們繼續挖吧,我們不能放棄,挖出來就知道是什么了”。</p><p class="ql-block">為了安全,我仔細看了看,原來是旁邊柿子樹的樹根。</p> <p class="ql-block">回來后和應孩子們的要求一起上網查閱資料:大樹由樹根是用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料,可以讓大樹在風雨中站的更穩,還可以保持水土不流失。</p> <p class="ql-block">丹妍帶來了一棵小石榴樹苗</p> <p class="ql-block">丹妍、恬馨、門悅瑩、馬子淇,她們一起小石榴樹。</p><p class="ql-block">恬馨說:劉潤澤你去給小樹澆水,許甲第你給小樹施肥,我們幾個種小樹。</p><p class="ql-block">許甲第說:我去哪里找肥呀?</p><p class="ql-block">劉潤澤說:去找點垃圾買上就能變成肥料了。</p><p class="ql-block">恬馨邊挖土邊說:累的我的手都酸了,我爺爺就愛種東西,他最愛種韭菜了。</p><p class="ql-block">劉潤澤把拿來水倒到了小樹上說:看我給小樹洗了一個澡!小樹種好了,恬馨還給小樹找來了愛心小牌牌。大家都要愛護小樹苗哦!</p> “糞”外之事 <p class="ql-block">丹妍和琪琪在菜地旁發現一堆異常的“土堆”</p> <p class="ql-block">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探討這是什么?原來這是植物們的肥料——牛的粑粑。</p><p class="ql-block">文文:剩菜剩飯可以當做肥料</p><p class="ql-block">孫銘澤:爛了的桃子和水果,還有葉子</p><p class="ql-block">恬馨:粑粑像甜甜圈一樣</p><p class="ql-block">陳科宇:粑粑像冰激凌</p><p class="ql-block">遠遠;粑粑像香蕉</p><p class="ql-block">孫銘澤:粑粑像香腸</p><p class="ql-block">宮振洋:粑粑像香蕉</p><p class="ql-block">楊佳匯:像榴蓮一樣臭</p><p class="ql-block">凱凱:像臭豆腐一樣臭還像臭奶酪一樣臭</p> <p class="ql-block">孩子門都皺起眉頭,捂住鼻子。關于粑粑,還有個好聽的故事呢,來聽一聽吧!</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繼續在生活中尋找關于“嗯嗯”的秘密吧!</p> <p class="ql-block">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p> <p class="ql-block">教育來源于生活,</p><p class="ql-block">春暖花開的種植園給孩子們帶來了驚喜,</p><p class="ql-block">也讓他們在積極探索、思考與嘗試中,</p><p class="ql-block">體驗滿滿的成就感,感受勞動的快樂,</p><p class="ql-block">體驗探索發現的愉悅。開心著童年游戲的開心,收獲著自主游戲帶給他們的收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穆棱市|
博白县|
拉萨市|
南靖县|
渑池县|
裕民县|
宁蒗|
临湘市|
靖州|
泗阳县|
梅州市|
潼关县|
太谷县|
景德镇市|
蒙阴县|
囊谦县|
昌平区|
杭州市|
灵丘县|
漠河县|
荃湾区|
林甸县|
麻栗坡县|
浦县|
越西县|
丹巴县|
乌鲁木齐市|
柳州市|
罗定市|
天台县|
佛山市|
喜德县|
界首市|
昆山市|
广灵县|
阿克苏市|
镇安县|
麟游县|
仲巴县|
商河县|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