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強凌弱,它不但會傷害學生們的身體,還會扭曲一顆純凈的心靈,使人的精神受到痛苦折磨,嚴重時,還會威脅他人的生命安全。 <br> 近年來,我們一定對下面的新聞有所了解:某省一女學生遭圍毆、某市一女學生遭羞辱、某縣一男學生遭受欺凌……這些欺凌現象盡管沒有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我們仍需居安思危,引以為戒。 <br> 學校、家庭、社會如果輕視法律教育與生命教育,容易導致學生間產生欺負弱小、言語羞辱、敲詐勒索等不良行為的發生。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防治欺凌需要文化知識、道德常識、法律知識的澆灌,引導教育學生遠離欺凌、預防欺凌,杜絕欺凌。<br><div><b> 一、什么是校園欺凌呢?其主要表現有哪些呢?</b><br> 首先,2020年,我國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認為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br> 其次,校園欺凌主要有哪些行為表現?<br></div> 最后,受到欺凌的同學通常有哪些表現? <b>二、引發校園欺凌的原因。</b><br> (一)直接原因 (二)深層次原因<div> 1.從學校角度來說。</div><div> (1)“成績唯一論”“唯分數論”在校園普遍存在。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面對家長、老師、成績優異同學的壓力,在情感的沖動之下,積蓄的不滿情緒易通過校園欺凌來發泄。</div> (2)班級管理手段缺乏。現在國家的法律、法規明令禁止老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于某些比較調皮的學生,老師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發生校園欺凌的時候,在安全沒有保證的情況下,老師只能撥打110,請求司法機關介入。<br> (3)學校管理的缺失。某些學校存在管理不嚴,教育不力等問題,由于平時只注重學習,而忽視了同學之間的人際交流與溝通,當摩擦、糾紛等問題出現時,如果學校不能及時發現并制止,很可能就會引發校園欺凌事件。<br><div> 2.從家長的角度來看。</div> (1)家長過度溺愛孩子,導致其任性,驕橫,做事不顧后果。家長不良的教育方式讓許多學生是非不分,自私、冷酷。難以經受挫折和打擊,心理素質差,遇事好沖動,走極端。<br> (2)不良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背負過多而催生心理障礙。<br> 有的單親家庭,父母的離異使其缺少父愛或母愛,性格變得孤僻、扭曲,人格分裂;有些留守兒童由于長期脫離父母的有效監管,過早的接觸社會不良行為;一些學生的家庭長期存在家庭暴力,從小稍微不服父母的管教,就會遭到一頓毒打,幼小的心靈很早就蒙上一層灰色的陰影。<br><div> 3.從社會的角度來找。</div> 在許多影視文學作品、音像制品、網絡、電子游戲中,到處都有暴力、色情的場面。網絡和游戲迎合了廣大學生渴望交流和獵奇的心理,但由于缺乏有效引導和嚴格管理,其中的暴力和色情因素對缺乏辯識能力的青少年造成的負面影響巨大。青少年缺乏對自身行為的清醒認識和評判,加上模仿欲極強,在校園生活中體會到了校園暴力解決問題的快感,以后就更容易采取這種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br> <b> 三、欺凌同學所付出的慘重代價</b><div>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兩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的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罰款。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br></div><div>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br>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br> 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br> 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br></div> <b> 四、如何應對欺凌?</b><br> (一)我是一名學生,我可以這樣做:<br> 1.保持鎮定,懂得求救:盡可能拖延時間,爭取有機會求救,可采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br> 2.主動避險:遠離無人監管的地帶,在校內外盡量結伴而行,避免單獨一人行走。<br> 3.保證人身安全:一定要以自身安全為先,冷靜判斷危險性,盡可能拖延或先滿足其要求,事后再向老師或家長報告。注意不要去激怒對方;不要向一群欺凌者挑戰;發現欺凌者有兇器,應立即遠離并向周圍的人求救。<br> 4.及時報告:不要害怕或覺得告訴老師或家長是懦弱的表現,就像遇到壞人要報警一樣,遭遇校園欺凌也要報告給大人,不要自己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br> 5.在學校多參加集體活動,多結交朋友,開發興趣的同時收獲友誼,還能保護自己。<br> 6.鍛煉身體與心理承受力。<br> 7.看到了欺凌事件,想辦法去幫助受欺凌者,或者報告給老師。<div> 8.撥打“12348”法律援助熱線或“110”進行咨詢和反映,尋求法律途徑幫助。<br></div> (二)我是施暴學生家長,我可以這樣做:<br> 1.清楚地告訴孩子我們不容許這樣的行為,不可以用武力解決和同學之間的沖突。如果再犯這種錯誤,將受到嚴厲的懲罰。<br> 2.給孩子安排一個有效而非暴力的懲罰。<br> 3.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和人格教育,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并為他們制定規范。<br> 4.與學校合作矯正孩子的攻擊行為,經常與學校老師保持聯系。<br> 5.避免讓孩子玩網絡暴力游戲或看暴力影視劇。<br> 6.家長要以身作則,維持和諧融洽的家庭關系,要向孩子示范如何控制情緒,不能使用暴力解決問題。<br> 7.對孩子我們要做到:鼓勵,不強迫;尊重,不打斷;不吝嗇表達對孩子的愛。讓孩子在尊重、平等的環境中,得到自信與成長。 (三)我是受害學生家長,我可以這樣做:<br> 1.控制情緒,保持理性,立即查證、判斷事情的具體情況,不要采取極端措施,以免使孩子陷入自責和無助。<br> 2.穩定孩子情緒,理解和同情孩子,無條件陪伴、傾聽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br> 3.與孩子交流、討論,鼓勵孩子談論,讓孩子相信我們,隨時能得到我們的幫助。<br> 4.第一時間和學校溝通,找班主任協調處理。若處理不當可找學校管理部門或校長進行處理。若仍沒有結果,可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報。<br> 5.給孩子做好表率,不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br> 6.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并且建立自信心。<br> 7.注意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可尋求專業人士從心理層面給予幫助。<div> 8.保留證據,用法律的武器保護孩子。</div> <b> 五、防治校園欺凌事件的建議和對策</b><div> (一)學生應該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鏟除校園欺凌滋生的土壤。<br> 每位學生應當不斷加強自我道德修養,自覺遵紀守法,樹立正氣,養成自尊自愛,尊重老師,團結同學的良好品格。同時,要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抑制自己的沖動行為。<br> (二)加強法制教育,使廣大學生能夠學法、知法、懂法、守法。<br> 認真落實《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充分發揮學校課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利用開學安全教育第一課、安全教育日等活動,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法治教育活動,讓學生知曉法律邊界和行為底線,消除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錯誤認識,養成遵規守法的行為習慣。<br> (三)設立專門的心理輔導中心,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br> 加快推進標準化心理輔導室和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加快構建學校心理育人新體系,大力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積極心理品質。定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篩査,健全異常心理學生檔案和跟蹤教育臺賬,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開展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br></div><div> (四)加強學校日常管理,堅決預防治理校園欺凌事件。<br> 進一步加強門衛管理制度,完善值班制度和接訪制度,對于校外陌生人來訪,要嚴把審查關,堅決杜絕校外無業不良青年進入校園;要嚴禁學生私自攜帶管制刀具器械,并定期檢查學生宿舍,一經發現,要及時沒收;學校安保人員要定時定點在校園及周邊進行巡邏,一旦發現校園欺凌事件要及時制止;對參與校園欺凌事件的人員,區分不同情況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處分。<br> (五)加強對孩子的監督和教育。<br> 針對學生處于青春期,心理不成熟、偏激、沖動、爭強好勝、易產生逆反心理的特點,家長應當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與孩子多保持溝通與交流,以正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進行科學引導;要言傳身教感化孩子,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尤其是在青春期這樣的一個心理多變時期,犯了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的引導,以后可能還會犯更大的錯誤。孩子犯了錯以后,要耐心進行教育,切忌使用家庭暴力,一打了之,更不能溺愛,護短,一味的縱容其犯錯。<br> (六)全社會應當共同合作,努力為校園營造良好的環境。<br> 首先,各級人民政府在加大打擊黑惡勢力的同時,要切斷學生與校外不良分子的聯系。其次新聞出版和文化部門應當調整審查標準,優化文化市場,堅決杜絕色情、暴力內容的圖書、報刊、影視在社會蔓延。最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聯系公安、住建、文旅等部門,整治校園及周邊環境,依法打擊黑網吧,治理網絡環境。在校園附近堅決禁止開設網吧,游戲廳、歌舞廳、桑拿足療等娛樂場所。<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總之,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校園的平安,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防治校園欺凌,營造和諧育人環境!<br><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二手房|
永安市|
穆棱市|
元谋县|
左云县|
郯城县|
故城县|
神农架林区|
寿阳县|
兖州市|
正宁县|
靖江市|
耒阳市|
罗甸县|
陇西县|
商南县|
靖州|
阿拉善盟|
明溪县|
伊吾县|
盖州市|
泰顺县|
南陵县|
林州市|
阳春市|
秦皇岛市|
伽师县|
泽库县|
宁乡县|
庄河市|
友谊县|
营口市|
大荔县|
五家渠市|
中卫市|
招远市|
滨州市|
光泽县|
常山县|
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