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是我父親朱元和誕辰110年,離世二十年,我以此文紀念我們平凡亦偉大的父親。</p><p class="ql-block">父親生于1912年農歷二月二十四,逝于2001年八月十九(陽歷10月5號),享年九十歲。無疾而終。</p><p class="ql-block">我的父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一輩子與田地莊稼農具打交道。他那清瘦高挑的身板如同航船承載著全家人不斷前行。</p><p class="ql-block">在我《童年的記憶》中,″父親是樸實的莊稼人,經營著所有的莊稼如麥子玉米高粱花生紅署黃豆芝麻等農作物,春種秋收,年復一年。父親的副業也不學自通樣樣在行,用柳條藤條編巴斗簸箕簍子,用高粱穗扎掃帚刷把,用蘆葦桿編做墻蓋房用的籬笆,用蘆葦穗編毛窩木屐(冬天雪地穿)。他還會做桌子凳子床,不僅為自己家做還為別人家做,還常常被別人請去選麥草蓋房子。他好像無所不能無時不忙,從早忙到黑從春忙到冬從年少忙到年老,為家庭為兒女不知疲倦一無所求"。"記得每到秋收或年關或開學前,父親都會推一車糧食等農副產品去集市去淮陰去淮安城里賣。我至今都能記得他推著獨輪車躬身用力前行的背影"。</p><p class="ql-block">由于我少小離家出門求學求職,在外漂泊近三十年,年近半百回歸故里時父母已八十高齡。幾十年時空相隔,過往的許多事對我都是空白?;氐郊亦l有了和父母生活相處、有了與家人鄰里交流的機會,讓我更多地了解了父親一生許多真實的故事,感受父親善良純樸寬厚頑強堅毅忘我的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讀過侯永祿的《農民筆記》,有這樣的記載"正值日本侵略我國,兵,糧,差,款一天比一天緊,一天比一天重,我是個十來歲的小孩,仍要按門按地出壯丁錢。公糧,麥封,牲口糧,軍隊面,更是層出不窮"。</p><p class="ql-block">父親出生于民國元年,到新中國成立的三十多年里,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國內戰爭,戰爭不斷,老百姓苦不堪言。父親和數億農民一樣,承受著各種苦難,擔負著社會的家庭的責任。</p><p class="ql-block">父親沒有讀過書。</p><p class="ql-block">他原本出生于一個清貧家庭,有兄弟三人。十多歲時過繼給無子的堂叔,繼承了堂叔的家業,也從此挑起了生活的擔子,十四歲就累的吐血。繼母有些苛刻挑剔又多病,直到我的母親進了門,他才有了家的溫暖,生活的重擔才有人分擔。我們有兄弟姐妹七個,他為了這個家,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他的忘我與付出常以"舍命"為代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來我家東南方向100多米處有一口古井,井徑1米左右,井口不足五十厘米。井水冬暖夏涼,供前后三莊人飲用,井邊整日有人擔水洗衣等。大姐會跑路了一次隨洗衣服的堂姐在井邊玩,不小心掉到井里了,父親聽人喊叫大小姐掉井了,飛奔而來縱身一跳,在眾人幫助下救起二人,大姐已經十分危險了。父親也是一輩子不會游泳的人。還有一次,七八歲的小妹與三四歲的姪女在井邊玩,姪女的一只涼鞋落井了,父親也是不由分說下井撈上來,井很深,夏季水位高,一個不會游泳的人也是幾番沉浮被眾鄉親救上來的。父親給予我們的總是生的希望生活的希望美好的希望。</p><p class="ql-block">父親是很堅強的人。大約在父親十九歲時同胞長兄遭綁票,有理無法訴,無錢去贖人,終遭撕票。他自己用獨輪車將兄長推回掩埋。后對寡嫂和侄兒給予照顧與幫助。當年已六旬的侄兒離家四十年重返故里時,百米之外對我父母叩首拜謝不起,曾經的關愛之恩永生未忘。</p><p class="ql-block">父親的寬厚仁慈也是人所共知的。鄰里鄉親甚至過往路人只要有需求,他總是鼎力相助,他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好人。</p><p class="ql-block">自五十年代初開始,互助組合作社人民公社有了集體財產,父親一直是集體的飼養員和保管員,他在任期間公共牲口和財物從未出過差錯。他是人人都信得過的人。</p><p class="ql-block">父親八十七歲之前從未住過醫院。曾經的胃出血和腦后瘡困擾了他很多年。但是即使吐血了,頭疼了,也不能讓他歇下來,不吐不疼時照樣吃飯干活。</p><p class="ql-block">八十七歲那年他跌倒摔碎了股骨頭,住院換了根不銹鋼的。在住院和回家養護期間兄弟姐妹輪流護理,半年后他已能拄著拐杖走路了。全憑他自己的意志力。</p> <p class="ql-block">父親性格溫和,從不打孩子,從來不罵人。他很容易滿足。即使糠菜吃飽了也照樣干活,糧油放開后他說有米有面有油有糖就很好了。</p><p class="ql-block">父親是很開明的人,他知道讀書的重要,子女到了上學年齡都入學讀書,七個子女四個大學、師范生(大姐雖然入學晚點但也師范畢業)三個高中生(十年大學停招),都在事企供職,他一直引以為傲。他是少言寡語的人。他常以微笑表達他的滿足與自豪。</p><p class="ql-block">父親還是個純粹的人,一生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干活就是他的習慣與愛好。農閑或陰雨天氣,他會幫助母親燒火做飯飼養家畜。父母七十年相濡以沫,愛的氛圍讓兒女們受用終身。</p> <p class="ql-block">同樣善良寬厚而又聰明睿智的母親輔佐勤勞忘我的父親,養育子女,營造了一個溫暖溫馨的家。在父親九十歲生日那天(母親八十九歲)我們為他們轟轟烈烈地辦了一次生日宴。那年也是他們結婚七十年。那天賓客不斷鞭炮連響,前后三天三十三桌酒席,那熱熱鬧鬧的場面也是前所未有的。</p><p class="ql-block">半年過后的八月十九日晨,沒有任何征兆,父親安然離去,像是睡著了。九十年,辛苦了,該歇歇了!</p><p class="ql-block">過了十一年,母親過了百歲也隨父親而去。</p><p class="ql-block">安息吧!平凡而偉大的父親母親!</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台东县|
班戈县|
枣强县|
前郭尔|
武穴市|
万荣县|
宁安市|
宜黄县|
克拉玛依市|
缙云县|
蒙阴县|
鹤山市|
姚安县|
安康市|
海晏县|
湾仔区|
凯里市|
宕昌县|
合水县|
镇远县|
武汉市|
兴隆县|
玉龙|
镇坪县|
天等县|
衡山县|
乳山市|
天镇县|
岫岩|
荆州市|
彰武县|
于田县|
仪陇县|
南平市|
临汾市|
贡嘎县|
五莲县|
阿瓦提县|
山丹县|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