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準備去吃后門那片的小吃街了。那里晚上可熱鬧了,豆腐花,赤豆元宵,鴨血粉絲,爆肚、鹵煮火燒……從前總覺得和一幫民工似的人在那里拿著小票和筷子等待著一碗爆肚是丟份的事情,可我終于明白,情調就是在一粥一飯之間,在舉手投足之間,你認為它是情調的,它就是情調的。我想很多人也如我這般心境吧。</p><p class="ql-block">其實,這本身就是喜歡寫文字的人所持有的情調,可以把粗糙,或者鄙陋的事情渲染得陽春白雪,也可以把美到愁人的事物營造得不忍直視。從而,在這樣的自我意境中樂此不疲,達到內心的滿足與愉悅。</p><p class="ql-block">說到底,活在這世上,所有的煩惱與糾結從來都是一種自虐,然后又以種種不同的理由去進行自我救贖。這一場近百年的生命歷程,我們總是與自己較量了又較量。</p> <p class="ql-block">轉眼,又是一年三月末,春未曖,花卻開了不少了。花,有開,有落,人也有愁有喜,年年月月這般似同,似不同地輾轉著。</p><p class="ql-block">好幾次想要聯系一個故人,最終卻擱且了,并非是忘掉了往日情誼,而是久未言談,竟不知從何說起。就是這樣,將自己越發地封閉了起來。孤獨是一面墻,別人走不進來,你也不再想走出去。</p><p class="ql-block">依然,還是晨起先看自己日日喂養著的花兒們,數數它們多了幾片葉子,或是打了幾個花苞。會心疼它們的萎靡,也會在某個暗夜里構想著的它們鮮衣怒馬的樣子而美美地睡去。</p><p class="ql-block">養花的人,眼里盛滿了美好,盡管花兒多半是朝生暮死的東西,然而開放的一剎那已是足夠驚艷,那般的勢不可擋,那般的高昂澎湃,又是那么地美不勝收。</p><p class="ql-block">與花耳語,竊竊,又竊竊,倒真是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或者可以說,我是這樣去把它歸納為一種情調來潤色自己平淡而庸常的日子的。然而,就算這樣極盡想把粗礪的日子變得柔軟再柔軟,我亦斷然不會想像“銀碗盛雪”的圣潔,終究那是我的高不可攀。</p><p class="ql-block">不習慣踮起腳尖探取太過高懸的東西,久而久之,便更是喜歡了草木的清香,泥土的芬芳。</p><p class="ql-block">這,就是我的宿命吧。</p> <p class="ql-block">晚上出去步行。小花園空無一人,空氣凜冽,明晃晃的圓月在云層中發出冷光。事物在每刻會重新散發出意味,與以往的經驗不同。見到這樣的月亮,通常忍不住閉目對它祈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這段日子,仿佛漸漸忘記外面的世界。眼目鼻舌身意開始關閉,對外界的需求變得微弱,只有意識中一個全新構建的世界在發酵。生活單純,沒有雜質。已經很久不看電視、報紙,不聽電臺。現在也很少去商場。隔絕在某種程度上有讓心潔凈的功能,仿佛在洗去既定經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這樣的生活如同閉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學習,使人懂得秘密的可貴。從小是喜歡保留秘密的人,不管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意識到珍貴的感受無法分享、表達。如果示眾,它對一些人是甘泉,一些人是毒藥。我們最終會成為持有秘密的人。每一次黑暗與光明、寂靜與地獄之間的穿梭,都會成為道路上的無上加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所經歷的所有熔爐般的秘密的痛苦和祈禱,都是閉關洞。珍寶般的經歷,可以被靈魂在離開的時候帶走。這也是宿世業力的一部分的顯示。最終,應該化開自我,與虛空分享。這是獲得永恒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單純、善意地活著,是給自己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讀到韓仕梅的詩:“和樹生活在一起不知有多苦,和墻生活在一起生活不知有多痛。沒人能體會我一生的心情。欲哭無淚。欲言無詞。” </p><p class="ql-block">詩歌的慰冀與力量,無需再多言。小哀喋喋,大哀默默。我們在電視劇、電影里經常看到生離別如此悲苦時,演員們會在瞬間入戲,嚎啕大哭。這些在我看來,不過是一種表演。現實的悲苦至極,基本很難流有眼淚;大的痛苦也是,語言顯得多么無力。</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可望艷陽高照,但還活著的人,仍該隨身攜帶雨具。”這句看似在寫天氣,事實上隱喻了活著的人又該如何生活。</p><p class="ql-block">“向我襲來的黑暗,讓我更加閃亮。孤獨,也是我向光明攀登的一道階梯。”這句和“世界讓我遍體鱗傷,但傷口長出來的卻是翅膀”有幾分相似。即便苦中又被刺傷,也能靜默塵埃開花。</p><p class="ql-block">所謂陪一程,念一生大抵如此。有些人,離去如塵埃;有些人,注定是高山。當萬物散盡,夕陽遲暮,夜色低垂時,他們的離去,也會如燈火緩慢升起,照亮青春或老去的臉龐。</p><p class="ql-block">“你說你孤獨,就像很久以前長星照耀十三個州府。”泯滅在天空大地之間,除了萬物浩瀚空無,還有人心深藏不露的孤獨。</p><p class="ql-block">因孤獨生長出的悵惘、清冽與遼闊,穿越時空與界限,與天地聯結。在這里,孤獨是境界,是走向自己的符號。</p><p class="ql-block">你看,諸多世人熱鬧、多情,語言泛濫……能說的,不過是表象辰光,人情世故。而那些孤獨、脆弱、狼狽及洶涌而至的苦傷,習慣被忽略與過濾。我能想到的是,該如何借助它們在心中種植玫瑰園?</p> <p class="ql-block">在人世間活著,一邊與無常共存,一邊在實際發生的每一個對境每一件事里面,盡最大努力地擴展心量,理解與接納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過關斬將,處理好情緒與心念,反復平衡貪嗔癡慢疑,去反省,去凈化,這是每一天都需要面對的功課。</p><p class="ql-block">不是去寺院才能修行,有上師才算修行。或者必須取得什么大法才稱為修行。不掉入心的圈套就是大清醒。以生活本身去修正、修理、修煉這顆心,修行就在發生。</p><p class="ql-block">是否可以容納下各種人,各種事。是否無執念。是否可以快速平衡情緒。是否常常心生慚愧,憐憫。是否常心有戚戚然,一種柔軟、純凈的悲傷。是否愿意讓他人快樂,而不是增加對方的麻煩與苦惱。是否愿意原諒任何人,前提是你能夠真正“看見”對方與自己。</p><p class="ql-block">把自己還給自己,把別人還給別人,讓花成花,讓樹成樹,各自安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株洲市|
满洲里市|
缙云县|
垦利县|
灌云县|
涟源市|
宜君县|
新巴尔虎右旗|
五家渠市|
福海县|
安西县|
高雄县|
广东省|
上林县|
肃宁县|
齐齐哈尔市|
筠连县|
小金县|
太和县|
济宁市|
密云县|
青浦区|
东乡|
恭城|
普陀区|
象州县|
宁波市|
卢氏县|
淄博市|
枞阳县|
荆州市|
南平市|
长顺县|
铁岭县|
乌兰浩特市|
许昌县|
芦山县|
平谷区|
通许县|
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