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伯勞鳥是一種食肉的小型雀鳥,又名:百羅鳥、伯勞頭,生性兇猛,是重要的食蟲鳥類。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伯勞鳥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鳥類、蜥蜴等各種昆蟲以及其他活動物。大都棲息在丘陵開闊的林地,巢呈杯狀,置于有棘的樹木或灌叢間。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雜斑</p> <p class="ql-block"> 伯勞科鳥類性情兇猛,有“雀中猛禽”之稱。常立于高處俯視,伺機而動,捕捉昆蟲、蛙、蜥蜴、小鳥和鼠類等,有把尸體插在棘刺上撕食的習(xí)性,有時不全吃掉,用這種方式儲存食物。</p> <p class="ql-block">伯勞古稱“鵙”。</p><p class="ql-block">伯勞是重要的食蟲鳥類。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鳥類、蜥蜴等各種昆蟲以及其他活動物。大都棲息在丘陵開闊的林地。常棲于樹頂,到地面捕食,捕取后復(fù)返回樹枝;常將獵獲物掛在帶刺的樹上,在樹刺的幫助下,將其殺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稱其為屠夫鳥。巢呈杯狀,置于有棘的樹木或灌叢間。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雜斑。它們大多數(shù)為我國的候鳥。</p> <p class="ql-block">動物典故?</p><p class="ql-block">傳說周宣王時,賢臣尹吉甫,聽信繼室的饞言,誤殺前妻留下的愛子伯奇,而伯奇的弟弟伯封哀悼兄長的不幸,就作了一首悲傷的詩,尹吉甫聽了以后十分后悔,哀痛不已。有一天尹吉甫在郊外看見一只從未見過的鳥,停在桑樹上對他啾啾而鳴,聲音甚是悲涼哀凄,尹吉甫忽然心動認為這只鳥是他的兒子伯奇魂魄所化,于是就說︰“伯奇勞乎,如果你是我兒子伯奇就飛來停在我的馬車上”,話剛講完這只鳥就飛過來停在馬車上,于是尹吉甫就載著這只鳥回家,到家以后鳥又停在井上對屋哀鳴,而尹吉甫假裝要射鳥,拿起弓箭就將繼室射殺了,以安慰伯奇。雖然故事近神話,但伯勞鳥名卻由“伯奇勞乎”一語而得。</p><p class="ql-block">伯勞:鳥名。又名鵙或鴂。額部和頭部的兩旁黑色,頸部藍灰色,背部棕紅色,有黑色波狀橫紋。吃昆蟲和小鳥。善鳴。《詩.豳風.七月》"七月鳴鵙"毛傳:鵙,伯勞也。</p><p class="ql-block"> 另外還有成語“勞燕分飛”的典故也出自伯勞鳥。鳥文化在民間歷史悠久。</p><p class="ql-block">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p> <p class="ql-block">一、伯勞覓食</p> <p class="ql-block">二、夫妻秀恩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吉县|
马公市|
洪雅县|
五常市|
宝应县|
铜梁县|
枞阳县|
紫金县|
金溪县|
名山县|
巴里|
赣榆县|
桃园县|
克东县|
富顺县|
望江县|
葫芦岛市|
桓仁|
通城县|
揭西县|
青川县|
弥勒县|
波密县|
乌兰浩特市|
禄丰县|
龙海市|
东台市|
内丘县|
闻喜县|
内黄县|
永丰县|
上犹县|
漠河县|
弥渡县|
滨海县|
洛南县|
富平县|
云梦县|
灵宝市|
麦盖提县|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