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鄉期間出力最大的活計就是復黃河大堤與隴海鐵路復線的施工,也是整個縣里組織的大型生產活動,各個生產隊能抽出的勞動力全部前往施工現場,復黃河大堤的工程地點在東漳公社地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到地點后有人給各生產隊的駐地指認地方,也就是施工地點所在村的村民家,當地村民也是騰出能騰的房間讓來施工的隊伍住、住不下的就在院子里或院門口搭設帆布篷。隊長去看施工的具體地點和取土地點。其他隊員就用帆布篷搭設做飯的地方和住的棚子。然后用麥秸鋪在下面,再鋪上自己帶的床單和被子,就算安置好了。男隊員住在棚子里,女隊員住在村民騰出的房間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個生產隊劃分幾十米的地段分層上土,土源就是在大堤內側黃河淤積的灘地,具體的上土方法根據各生產隊的實際情況自主決定,有手扶拖拉機的生產隊就采取人工裝車(架子車)手扶拖拉機牽引,而我們生產隊沒有機械只有人工裝車、人工推車而上大堤。一人架著車把三四個人在旁邊推著車子將土倒掉后再用鐵鍬將土按照20厘米的厚度平整一下,便于機械碾壓。我們生產隊去了二三十人、五六輛架子車。隊長進行了分工,誰家的架子車誰就駕車、體力弱的就裝車、壯勞力就推車。開始隊長照顧我就讓我裝車,第三天有一位駕車的隊員腳崴了腫起來,沒法干活,推車的就出一個駕車,我就參加到推車的隊伍中,說是推車,就是在頭兩天復大堤的底層時,高度不高還是將車推上去的。隨著大堤高度的增加,就不是推車了而是相當于將裝滿土的車子抬上大堤或是拉上大堤,那是完全憑體力在干活,一天下來累的腰酸胳膊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施工期間的伙食還是相當不錯的每頓都有肉吃,在那個年代還是少見的,一頓能吃三四個大饅頭外加兩碗大鍋菜,大鍋菜是由大肉片子、豆腐、粉條、白菜熬制而成,晚上一般是不稠不稀的湯面條。肉和豆腐是在東漳集上買的,面和粉條、白菜是來的時候自己帶來的。由于我們帶來的面不夠還派人回村里再磨了一些面帶了過來。這期間的我的飯量是最大的,無論是下鄉還是讀書時期,包括以后參加工作期間,都沒有這么大的飯量。施工期間站在大堤上看到整個施工現場,密密麻麻的都是人,一片熱火朝天的場景,很是震撼。填土到標高大部分人休息半天并將伙房和住宿用的棚子拆除、麥秸清理后送到場里再將衛生打掃干凈。少量人員將上土用馬道清理后,我們的任務也算干完了,這次的復黃河大堤的工程也就結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施工期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我們正在上土時,一個看起來流里流氣的小子與我們在平整土層的隊員發生爭執,所我們的人將土弄到他的褲子上了,并罵罵咧咧的,我就看不下去了就走過去將他推到一邊,可能我的個頭比他高點也比他壯實點,他就走了然后就叫過來幾個人有男有女準備找事,看到我后可能覺得我不一般,就先問了一聲“是知青嗎。哪里的”,我就說“鄭州的”隨后就聊了起來。原來他們是衛生系統的,這次復黃河大堤河務部門請他們當施工員,也就是檢查填土的厚度,防止超厚碾壓不密實。聽他們中的一員(參加工作以后我們一個單位)后來說他們原本準備過來打架的,看到都是知青、還都是鄭州的也就算了。第二年參加隴海鐵路復線的土方工程,住在鄭菴公社境內,具體哪個村子沒有記住,工程內容與此差不多就不在多敘。</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台东县|
花垣县|
腾冲县|
汝州市|
邢台市|
新兴县|
介休市|
福鼎市|
永嘉县|
舟山市|
平顺县|
宁城县|
磐安县|
三门峡市|
抚州市|
壶关县|
南投市|
新兴县|
玛沁县|
卢氏县|
成武县|
霍城县|
同仁县|
柘荣县|
榆林市|
涞源县|
堆龙德庆县|
安吉县|
南召县|
临清市|
修武县|
黔江区|
金昌市|
乌兰县|
柯坪县|
石屏县|
湟中县|
达孜县|
桃江县|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