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八 里 坡</span></p><p class="ql-block">八里坡是一條古道的名字,也是一個地名,就在西安東郊白鹿塬上鯨魚溝東南方向,我的老家就在那里的坡塬底下。這是通往長安砲里的一條古道,從溝口的高橋村上到塬頂的上塬村剛好八里路,所以就叫做八里坡,后來人們就把古道周邊的坡塬,也就順嘴叫做八里坡。</p><p class="ql-block">白鹿原是西安境內最大的黃土臺塬,相傳周平王時,有白鹿出于此而得名,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即以此地為背景。八里坡其實就是白鹿塬南緣的一部分,白鹿塬綿延幾十里,橫亙藍田灞橋長安三區縣,八里坡正處在南邊灞橋長安交界的地方。八里坡古道曾經是西安市區通向東南的必經要道, 是在原來的便道小路基礎上,用镢頭鐵锨人工開挖出來的,雖不似郭亮村壁掛公路那么雄奇,但比起坡塬上的羊腸小道也是頗為壯觀。古道有四五米寬,相對還比較端直開闊,可以說是通衢大道了,當年可以走三匹馬拉的大車,生產隊時還跑拖拉機運麥子呢!</p><p class="ql-block">古道有的路段與地面持平,更多地方則是路見不平就開挖,所以路面就低于兩邊坡楞兩三米,坡楞上長著隨風招搖的野棗刺。由于道路荒僻,野地里經常埋伏著劫道的毛賊,上下塬的人們往往結伴而行,一個人走在這荒坡野嶺上,草叢里撲愣愣飛過一只野雞,都會毛骨悚然,心驚膽戰。不過,現在從鯨魚溝和南江村旁邊新修了寬闊的水泥大道,能雙向行駛汽車,人們就不走八里坡了,古道慢慢也就徹底荒廢斷掉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里坡古道的北邊就是風景秀麗的鯨魚溝,相傳這地下原來有一修煉萬年的鯨魚,周天子欲在這里建都,鯨魚聞聽,怕被壓在城下,連夜向西逃跑,身后就留下巨大的溝壑。</p><p class="ql-block">當然這是美麗的傳說,不過鯨魚溝風景卻名不虛傳,泉水清澈見底、竹林濃蔭蔽日、蘆葦搖曳飄逸、瀑布飛花濺玉,還有一泓深不見底、碧波蕩漾的潭水。上世紀六十年代,人們修建了鯨魚溝水庫,不僅灌溉周邊千畝良田,還是東郊重要的水源地,也成了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p><p class="ql-block">上世紀八十年代,西影廠拍攝《李信與紅娘子》,鯨魚溝就是取景地,據說西影廠想把這里當做拍攝基地,卻不知什么原因沒搞成功。后來,高橋村在這風景如畫的地方搞起了墓園,真的是暴殄天物,令人遺憾不已。</p><p class="ql-block">八里坡,鯨魚溝,這里也留下了我少年時代美好的回憶。上初中的時候,我們經常背著家長到坡上溝里玩耍,摸螃蟹摘野果,在瀑布邊戲水,在竹林里高聲唱歌,坐在樹底下看塬楞上黃鼠狼栽樁(應該是鼬鼠的一種,警惕性極高,哨兵鼠站在高處瞭望,雙后肢直立像木樁一樣,一有情況就發出吱吱的警告)。</p><p class="ql-block">鯨魚溝湖水波光粼粼,但誰也不敢下水游泳,湖水碧綠中透著黝黑深不見底,都害怕下去了上不來,這也是父母不讓來的原因。我們盡情地戲鬧玩耍,流連忘返,往往是夕陽西下,才戀戀不舍地往回家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里坡古道的南邊原來是長滿酸棗野草的荒坡,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全國農業學大寨,政府號召在八里坡上開墾層層梯田,于是乎一聲令下,各地的工人農民學生匯集在八里坡,紅旗招展,號角連天,鋤頭鐵锨揮舞,敢叫日月換新天,硬生生地在荒坡上開墾出了千畝良田。</p><p class="ql-block">不僅如此,而且在山坡上架起了管道,修了三級水電站,鯨魚溝的水被抽到了半山坡,旱塬地成了水澆地?!安慌罗k不到,就怕想不到”,不得不佩服毛老人家的這個偉大論斷。這在當時是轟動一時的宏偉壯舉,不僅能種一料小麥,因為能澆上水,收完麥子還可以種上一茬秋玉米,大大緩解了吃不飽的問題。</p><p class="ql-block">八里坡古道連通著塬上塬下的許多村落,下方的高橋村、南江村、神鹿坊屬于灞橋區紅旗街辦,上邊的伯夷坊、上塬村、答嘴村歸長安區砲里街辦管轄,這些都是方圓很有名的村落。高橋在清朝時就是重要古鎮,與灞橋鎮、杜曲鎮、王曲鎮、鳴犢鎮等稱為“咸寧八鎮”。</p><p class="ql-block">《咸寧長安疆域圖》記載,高橋鎮當年還有城樓,并開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當年的景象是商賈云集,熙來攘往,熱鬧非凡。而伯夷坊更是歷史悠久,據傳是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隱居地,留下傳頌千年的《采薇》,伯夷死后便葬于此,其后人在此定居,生息繁衍。周天子為紀念他的美德,在此修建伯夷廟,從此這個村落就被稱為伯夷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p><p class="ql-block">白鹿塬人杰地靈,八里坡也名聲在外,有一句順口溜說道:“上了八里坡,伯坊的秀才比驢多”(伯坊,伯夷坊的簡稱),八里坡涌現了許多燦若星辰的名家大腕,現代著名戲劇活動家、教育家封至模先生就是八里坡塬上伯夷坊人,當然不僅僅是塬上伯夷坊,當代著名的美術家、 陜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西京先生就是八里坡塬下南江村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政府為了保護環境,在八里坡搞起了退耕還林,當年修的梯田不再種小麥,栽上了各種各樣的樹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現在八里坡已經蔚然成林,隨著環境改善,野雞野兔刺猬也多了起來,聽說還有狼和豹子呢!</p><p class="ql-block">中秋節回老家,我專門上了一趟八里坡,滿山架嶺的蒼翠,微風一吹,綠葉婆娑,鳥鳴聲聲。古道上許久沒有人來了,荒草長得有半人高,走路都不好走了。我站在塬畔,回望四野,草樹莽莽,當年麥浪滾滾的梯田,現在是一片肅靜森然。</p><p class="ql-block">八里坡是人們口口相傳的老名字, 前些年退耕還林的時候,政府的文件命名這一片坡塬叫做紅旗坡,八里坡的名字,隨著時間推移,估計也會被人們漸漸遺忘了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宁县|
双流县|
彭泽县|
凤阳县|
白玉县|
黄冈市|
神木县|
德令哈市|
韶山市|
建平县|
昌都县|
苍山县|
景谷|
雷州市|
精河县|
肇州县|
西峡县|
布拖县|
东乡|
聂拉木县|
饶河县|
巢湖市|
滨海县|
酒泉市|
当雄县|
怀安县|
汝阳县|
罗江县|
安龙县|
察隅县|
水富县|
绥德县|
湖南省|
深圳市|
惠东县|
固镇县|
桐庐县|
福建省|
黄大仙区|
娱乐|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