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華文明五千年,浩浩蕩蕩。那些卓越的人、重大的事件,被心靈手巧的史學家用畢生心血像手工穿珠一般串聯起來,成為像《資治通鑒》、《史記》這樣的史家絕唱,成為中華歷史文明最重要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歷史,像個被包裝精美的禮物,其內五彩紛呈,繁復恢宏。它是由數不清的人,數不清的建筑和器物,數不清的事件及包羅萬象的奇思妙想構成。談到歷史,尤如要開始對某人談人生一樣,無從說起,尤其像我這樣的門外漢,只是從外向里瞅了一眼,便被其磅礴與瑣細震撼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關于歷史明朝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很好的詮釋。</p><p class="ql-block">“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p><p class="ql-block">是非成敗轉成空。</p><p class="ql-block">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p><p class="ql-block">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p><p class="ql-block">一壺濁酒喜相逢,</p><p class="ql-block">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p><p class="ql-block"> 宋代詞人蘇軾的說法是這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p><p class="ql-block"> 辛棄疾說:“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對于時間的流逝我們是無奈的,所以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對于滾滾向前的歷史,我們也是無奈的,感慨也幾近相同:“悠悠前塵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歷史,如萬古江河。蕓蕓眾生雖渺小如其中水滴,聯合起來卻可以載舟,亦可覆舟。他們才是構成歷史的主力軍。毎個年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他們或于戰亂時,領兵破敵,金戈鐵馬,攻城略池,一路凱歌;或者稱王拜相,建奇功而立偉業;或者機智多謀,運籌帷幄,和名君一起撐起半壁江山;或為國家之崛起而努力讀書;或為國家之命運而呼吁奔走、喚醒民眾,總之,每朝每代都有國之脊梁,他們無意名垂千古,卻終得以名垂千古,他們便是歷史上的名星,被后人敬仰膜拜。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卻因為自己當時的所做所為,讓自己遺臭萬年,成為歷史上的千古罪人。歷史,是恩怨分明的判官。</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大自然的恢宏幕布下,歷史不過是人類自導自演的一出出鬧劇,它仁慈而沉默地看著,像是家長看著自己未成長的孩子間的玩鬧。看他們分分合合,弱肉強食,你爭我奪,自相殘殺,爾虞我詐,聰敏好學,頑強拼搏,視死如歸。歷史關乎的只是別人的命運,所以我們總是可以超脫客觀地來看,其實于當時那怕任一微小事件,都可能犧牲一些人的性命,改變一些人的命運,何況值得歷史記錄下來事件那有什么小事件?歷史,大多時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p> <p class="ql-block"> 歷史呼嘯而來,滾滾而去,每個人都被卷入其中。它像個張開血盆大口的巨人,踐踏過一切,一個又一個人,無論多么了不起或不可一勢,最終也逃不過它的追蹤,都得在他龐大的腹地化為烏有。“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人類有時自負而脆弱。只余輕嘆:“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語淚先流。”</p> <p class="ql-block">歷史更像個“無底深淵”,那里有太多的忠魂烈骨,有千古絕唱的愛情,有仁人志士的理想,有英雄豪杰的夢想,也有文人墨客的浪漫與才情,更有世世代代的蕓蕓眾生的智慧與尸骨,還是一些無人可知的秘密以及不可告人的伎倆。但是,它埋沒不了人類生存下去的決心,我們用自己的智慧,從這個“深淵”里,探尋我們所需要的,可以指引照亮我們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 歷史浩渺如煙,卻與我們如影隨形。蔡元培說:“歷史者,記載以往社會之現象,以垂示將來。吾人讀歷史而得古人之知識,據以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類知識之所以進步也。吾人讀歷史而知古人之行為,辨其是非,究其成敗,法是與成者,而戒其非與敗者,此人類道德與事業所以進步也,是歷史之益也。”習近平總書記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可見了解研究歷史對我們的確意義非凡。當你糾結于當下無力自拔,建議你抬頭看天,或者回看歷史,總有一個可以治愈你。</p> <p class="ql-block"> 今天聽樊登老師在講完《杜甫傳》的最后說,我們不用去評判杜甫,只需要對他表示感謝,感謝他給我們留下這么多噲炙人口的作品。對于歷史,我們或許更無需評判,它已安安穩穩地客觀存在了,我們也要心存感恩,用心領悟,感謝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換得我們如今的繁華盛世,感謝他們留給我們的好的作品,發明和智慧。最后別忘了,做好自己,因為我們也終將成為,歷史這個深淵里那微不起眼的一部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油市|
金寨县|
旅游|
荥经县|
泽普县|
调兵山市|
桂平市|
堆龙德庆县|
华容县|
黄梅县|
新丰县|
南川市|
尚义县|
云和县|
都兰县|
万全县|
乐业县|
古蔺县|
英吉沙县|
东乡县|
临城县|
若羌县|
东城区|
林周县|
台中县|
榆社县|
中超|
阆中市|
大洼县|
利津县|
资溪县|
贺兰县|
泸定县|
常州市|
蓬安县|
普洱|
新源县|
四会市|
瓦房店市|
康定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