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弄堂與洋房。</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有閑有暇,喜歡用腳丈量一座城市,那么在上海,逛馬路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為上海的許多老馬路曾是原來的租界,而那段屈辱的、特殊的歷史,留下的不僅僅有建筑,有風景,更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建成于1930年的亞爾培公寓,坐落在陜西南路復興中路轉角處。亞爾培公寓由當年的法國天主教普艾堂投資,又名皇家公寓,上海解放后改名陜南邨。</p> <p class="ql-block">為什么是“邨”而不是“村”?</p><p class="ql-block">上海的民宅,從經濟文化的落差上,分為弄、里、坊、邨、樓五大類型。住別墅的人少,因此不算普通民宅。在1950年前,以“邨”做后綴名的住所是上好的房子,如長樂邨、四明邨、陜南邨……住在“邨”里的大都是當時有知識、有修養、有經濟能力的人士。“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既是住宅的格局,也是文化的境界,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斑棥痹?lt;/span>上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與居住在里面的主人一起悠哉閑哉地“邨”著。而“村”則是成批成批建造起來的新工房,火柴盒結構,且任何一個新村,只要旁邊有地,就可以延伸造下去,于是一村、二村、……十村便拔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王丹鳳解放前就住在陜南邨159號。</p> <p class="ql-block">亞爾培公寓有16幢一梯兩戶4層樓的公寓房,每家均為裝修精致、設備齊全、光照充足、通風透氣的三居室,包括。另有兩層磚木結構樓房三排,汽車房86間。且空隙地植以花卉草木,四季常青,甬道則以花崗石鋪就。不說這些建筑成就于1930年,哪怕以今人標準衡量,仍是優良品質的住房吧?!</p> <p class="ql-block">每套一戶居住,包括起居室、臥室、餐室、廚房、浴廁間和傭人臥室等,分前后兩段,前面為主要房間,室內均有壁櫥,臥室與浴廁間相通。隔墻為起居室,在起居室南端設有半圓形八角亭相通。起居室與餐室之間設活動拉門分隔,后面為次要房間,即廚房間、傭人臥室及小件套衛生間,以及傭人使用的便梯。公寓底層入口處均有小門廳,二層以上不另設門廳,直達扶梯間。每幢公寓均單獨設鍋爐間、煤倉以及垃圾管道等。圖片最高處的煙囪便是它最愛的傲嬌。</p> <p class="ql-block">陜南邨里面兩層的磚木結構樓房。</p> <p class="ql-block">張愛玲那纏著小腳的媽媽與28歲出國留學后定居國外的姑姑所住之處。據說她的姑姑當時是帶著十幾大箱各種字、畫、珠寶,用作自己的日常生活開銷。</p> <p class="ql-block">建于1924年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上海新文化廣場,幾經變遷,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也見證了上海的前進步伐,有原來的開放式在2011年重建為法式花園劇場。</p> <p class="ql-block">還記得當初從這里買回去送給女朋友的鮮花??多少錢一束嗎?</p> <p class="ql-block">相信都知道“跑馬??場”,可有多少人知道,文化廣場旁邊,在2、30年代曾經是一個跑狗場呢?</p> <p class="ql-block">講的人投入,聽的人認真,都是好學之人,點贊????????????????</p> <p class="ql-block">文化廣場的路面好像是三D立體的感覺,還是我看得眼花繚亂了?</p> <p class="ql-block">慎成里 建于1931年,弄內是三層坐北朝南、保存比較完整的老式石庫門房子。是上海市中心永嘉路上最大最寬敞的弄堂,也是迄今為止保留得比較完整的石庫門建筑老弄堂。</p><p class="ql-block">進弄堂左轉到底,沿著這條普通的弄堂往里走,紅磚清水外墻上,留下了歲月斑駁的痕跡。弄堂里的66號,就是當年江蘇省省委機關所在地。在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中國共產黨為了更好地保存力量,當時由王堯山、趙先夫婦出面,花費了12000法幣租賃了這幢房子,與王、趙夫婦來往的各級干部,對外也都有自己的兼職作掩護,以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當時機關的選址這里,也是出于安全的考慮:當年的慎成里是法租界西愛希斯路上最大的一條石庫門里弄,這里進出方便:在永嘉路、襄陽南里、嘉善路都有出入口,一旦遇到險情,或者懷疑有特務跟蹤,只要通過復雜的里弄混入外面熱鬧的陜西北路,就安全了。這處機關一直運營到1942年11月,之后因為環境日益惡化,江蘇省委遵照黨中央指示撤回到根據地以保存力量。</p> <p class="ql-block">江蘇省委機關為什么會設立在上海?其實在1927年3月29日前,上海行政上隸屬于江蘇省,所以當年的江蘇省委依舊兼職的作為上海市委。盡管辦事處只存在了短短一年多,但是在這段時間里,新四軍駐上海辦事處就動員了近2000名青年參加新四軍,并提供了大量物資,這里為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現在只能從游戲里才能看得見的信箱??。</p> <p class="ql-block">特別有趣的事情是今天在這里居住的幾乎清一色都是外地來滬的租客,耳朵里聽到的是全國各地的方言。還有一個金發碧眼的老外端著一鋁鍋蓋的油條,走進門外搭建著白瓷水斗的“家里”,這真是入鄉隨俗的最高境界啊!</p> <p class="ql-block">原名“庸村”,為民國時期所謂的海上三老聞蘭亭、袁履登、林康侯之首聞蘭亭居所。此三人曾建立了上??偵虝⒃谌毡救顺闪⒌纳虝┞殻绕涫锹勌m亭曾被判“與敵謀國”的叛國罪,獲無期徒刑。</p> <p class="ql-block">原上?;鼊F,現已成為商業用房。</p> <p class="ql-block">1928年,國歌的詞創作者田漢居住于此,并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們在這里成立了南國藝術劇院,培養出陳白塵、吳作人、鄭君里等一批作家、畫家、音樂家。</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文化執法大隊,昔日的上海電影譯制片廠____<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佐羅、葉塞尼亞、簡愛那獨有的、令人難忘聲音從這里傳向全國。</span></p> <p class="ql-block">這棟紅頂白墻的英式鄉村洋房,曾是國民黨四大家族: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姐妹孔家財中孔氏祥熙的舊居,1976年后由上影譯制片廠使用,而今卻是文化執法機關,這房子??的前世今生似乎有點……</p> <p class="ql-block">《紅與黑》中文譯者羅玉君居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永嘉路501號是一幢德國城堡式的三層花園洋房,建于1928年。走到岳陽路永嘉路口,就可以看見那個從矮墻和濃郁的樹木中間露出來的紅色錐形尖頂。屋頂南北坡面中部均有三個連續的老虎窗,屋檐下則有連續的支托支撐。住宅以入口臺階為中心,門是綠色的。近前看,錐形的塔樓樣子就像哈里波特電影里的魔法學校,據說里面的樓梯也是繞著塔樓螺旋上升的。整幢住宅座落在一片郁郁蔥蔥的綠樹叢中,透出一種歐洲古城堡的滄桑,給人神秘的美感。她與同一個院落里的岳陽路145號都是民國時期“四大家族”之一,國民黨政府中掌握財權的大人物宋子文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建于1932年,法式風格花園住宅,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建筑為假三層磚木結構, 紅瓦坡頂,鵝卵石立面。四周墻面局部以白色水泥條框勾勒屋架結構,并作為外立面裝飾,中國染料化工奠基人吳光漢生前一直居住在此。后為慎昌洋行高級職員住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永嘉路598號建于1942年,獨立式花園住宅。</span></p><p class="ql-block">恕我孤陋寡聞不知道這位這位名人畫家唐蘊玉。她是民國時期知名女畫家,1906年生于吳江松林鎮。十幾歲時考入上海神州女校圖畫專,拜名畫家陳抱一、王濟遠等人為師。后赴法國專修油畫,與潘玉良等齊名。此處是她在上海曾經居住過的花園洋房,門口有歷保建筑的銘牌。永嘉路598和600號共用一扇鐵門,密不透風,真的是“密不透縫”。西邊600號門牌寫著唐蘊玉舊居,東邊598號門牌寫得是花園住宅,里面的宅子踮起腳也看不見。不過唐家小姐的閨房,倒是不應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的。</p> <p class="ql-block">永平里已是喝咖啡、歇腳聊天的背景了。</p> <p class="ql-block">兩個小時的路程,走走、停停、看看、聽聽,既是一次放松又是一次學習,特別是在時續時停的微微春雨中,跟著博學的王導一路前行不回頭,只覺得天外長江空自流。</p> <p class="ql-block">38元一杯的咖啡好喝吧?</p> <p class="ql-block">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那是“緣來上海”用心澆灌的啊!</p> <p class="ql-block">最后,借用同行微友13首隨感,一書胸臆。</p><p class="ql-block">雨中永嘉路洋房與弄堂尋舊隨感13首</p><p class="ql-block">1/永嘉路上弄堂深,遺韻傳聞跡未沉。偶有行人從所指,前塵舊事欲相尋。</p><p class="ql-block">2/情知過眼付云煙,光景依然雨色鮮,緩步沿街尋舊地,還聽故事說當年。</p><p class="ql-block">3/遠近洋樓入眼明,迷離春色伴人行。低頭舊事抬頭雨,化作眉間百感縈。</p><p class="ql-block">4/街頭慣見老洋房,雖隔籬笆不自藏。更有門前花滿樹,還將舊夢發新香。</p><p class="ql-block">5/車馬人聲齊作音,名樓百載復來尋。軼聞化在云煙里,舒卷隨風豈有心。</p><p class="ql-block">6/檢點名園總覺單,萋萋草木舊花壇。明窗一角開中半,猶有幽香識蕙蘭。</p><p class="ql-block">7/小院幽深隔市喧,推門尋覓欲追源。烹茶老婦東頭指,夢逐煙花歲事繁。</p><p class="ql-block">8/斑斑樹影舊磚墻,鳥落啁啾過弄堂。昔日人家何處去,不知塵世有滄桑。</p><p class="ql-block">9/百歲老槐枝未殘,庭前時有雁鶯歡。來聽舊宅名人事,卻付臨門半日嘆。</p><p class="ql-block">10/洋樓百載復來尋,綠樹藏花歲月深。空舍無人門掩久,幾般感慨看如今。</p><p class="ql-block">11/百年來去總匆匆,一樣春風景不同。相看豈惟如夢寐,怕聽舊唱幾兒童。</p><p class="ql-block">12/紛紜人事夕陽中,各領風騷皆不同。最是樓前花照眼,經年獨自向誰紅?</p><p class="ql-block">13/一路徜徉細雨間,春風淡蕩意悠閑。歸來忽憶從前事,總嘆浮名去不還。</p><p class="ql-block">夏靖洆 2021.2.28</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东丰县|
高邮市|
于都县|
尼玛县|
石城县|
邵东县|
宁远县|
永州市|
万源市|
许昌县|
吴忠市|
双牌县|
合山市|
平乐县|
宣汉县|
韶关市|
来凤县|
邵阳县|
临安市|
江都市|
海兴县|
喀喇|
呼图壁县|
阿坝|
长武县|
庆云县|
武定县|
兴和县|
通渭县|
冷水江市|
清水河县|
调兵山市|
奇台县|
柳江县|
望谟县|
太湖县|
延长县|
肥乡县|
昌邑市|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