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雪潤太行,訪老碾圪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老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春雪潤太行、</p><p class="ql-block"> 漫山飄花香。</p><p class="ql-block"> 驢友勇登攀,</p><p class="ql-block"> 無畏斗志昂。</p><p class="ql-block"> —— 老西題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現在的人真有意思,城里的人來這深山老林鄉村跑,村里的往城里頭跑。</p><p class="ql-block"> —— 太行天路·老碾圪道村 楊文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出行,總是有許多的意想不到;每一次的出行,總是有一些不期而遇。快樂旅途,就在太行山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一次出行,因是正月十六,許多人走親戚、看花燈,人少。17個人分乘三輛車,本來有個初次參加的驢友,想帶妻子去,超員,只好獨自前行。</p><p class="ql-block"> 幸虧如此,當我們從長治東上高速時,限制七座以上客車通行。倘若我們人多,坐大巴車,只能靜等解除禁令。</p><p class="ql-block"> 一路暢行,很快又駛進了平順縣虹梯關附近的深山峽谷之中。在芣蘭巖村口停好車,打點行囊,開始上山。這時我才曉得想帶妻子的新驢叫“趙歌”,他就是芣蘭巖村人。見他無登山鞋、杖,不禁為他擔憂。隨著山勢險峻,他越來越感到呼吸困難,他說:“我還以為只是徒徒步,沒有想過爬這么高的山。我16歲離開芣蘭巖,小時候也沒登過這么高。”我趕緊督促他尋找了一根木棍,代替登山杖。</p><p class="ql-block"> 路途,見驢友們在一棵樹上摘什么果子,一問,方知是“軟棗”。是我兒時常過年常吃的東西。黑黑的,軟軟的,甜甜的,粘粘的,幸福了我的童年。大小如羊糞蛋。我那時也常把軟棗和羊糞蛋比較。我忙于趕路,沒心思摘。“釣魚狼”拿了幾個,讓我欣賞讓我嘗,我從他手心里揀起一顆,扔進嘴里,甜軟,好吃。前行不遠,“黑老張”又停在一顆樹邊摘,這次我忍不住了,也開始拽著樹枝摘起來。張哥吃了一顆說:“沒剛才那棵樹軟,不過耐嚼,也好吃。”我也嘗了一顆,果然硬,但味道不錯。于是,摘了半口袋。</p><p class="ql-block"> 長這么大,第一次見軟棗樹。聽張哥說:“柿子樹就是軟棗樹嫁接的。”這也是第一次知道。</p><p class="ql-block"> 前幾日下過一場初春暴雪,厚厚的積雪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點綴著崇山峻嶺、峽谷梯田,滿目皆是美景。腳下野徑上的積雪,有的地方竟有近半尺厚,因氣溫升高,積雪軟綿綿的,踩在上面似綿白糖一般,心里不禁滋生蔓延出一絲絲的溫暖。也只有在這雪后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才能欣賞到這太行山的美景。今天上山的路,對我這三個月快“百天”的新驢來說,早已經不在話下。但對于此行的三個新驢,登山裝備也不齊全,是有點吃力。特別是老家是芣蘭巖的一個驢友,明顯感覺有點難受。有幾次都想放棄回返。我鼓勵他說:“慢慢上,按照自己的節奏,上不動,就休息一下。適應一會兒就好了。上次在壺關大峽谷女妖洞爬山,也是有個老家是壺關本地人,自以為從山里長大,結果一爬山,才感覺到自己不行。不過后來還是堅持走完了全程。”他說:“我以前體質好,”他在胸前比劃了一下說:“我這……動了個大手術,剛一年,食道、胃,都切除了一點。”原來如此,我安慰他說:“沒事,咱們領隊的老大,徒步協會會長,整個胃都切除了,已經快三年,依然傾情山水,還是強驢。我也是兩個支架。”他點點頭說:“哦!向您們學習,不過,我這鞋,太滑了,裝備也不行。”我說:“好的,回去,如果您想徒步,我帶您去南街金威超市東的‘樂登戶外·運動”商店買裝備。老板我認識,可以打折。”</p><p class="ql-block"> 我們邊走邊拍,雪景美,人心暢,前半程我沒有什么汗,后半段開始嘩嘩地流。帽子很快濕透了,我只好又把毛巾系在了頭上。</p><p class="ql-block"> 山上的桃花性急的已經盛開,多處還是粉紅的花骨朵兒,嫩嫩的肌膚,使人心生愛憐,又使人覺得有些妖嬈,有一顆欲愛而不敢深情的心。桃花運雖然浪漫多姿,令人心向往之,卻又怕多情燃燒了自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吃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晨8:30多開始爬山,用時兩個半,于上午11點,我們登上山巔“老碾圪道”村。漫山遍野盛開的雪花盡收眼里,村口的幾棵古樹在幽藍的天穹下,如一幅美麗的畫卷,美得使人無法抗拒。無限風光在險峰,無論新驢老驢,都被眼前的美景驚喜得不知所措。尋一處農家,主人熱情。安琪兒和愛人、釣魚狼等幾個勤快的長子驢友,開始和面、切菜、烘柴火、炒臊子,剩下的驢友,有的在村里尋景拍照,有的圍坐在一起,吃零食,喝水。我拿出小米酒,與幾個驢友小酌。驢友們紛紛稱贊酒好。老大說:“馬上咱們的‘驢窩’將入駐小米酒店二樓,大家好好喝吧!”我也高興地說:“以后小米酒店二樓就是咱們驢友快樂的地方,我趕緊安排人收拾一下家,準備迎接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野外驢行,最喜歡的就是吃柴火燒的鍋炒的臊子,煮的面。煙火氣十足,味道香。太行大峽谷英姑峽之上的“老鴉駝”村,農家樂牛忠勝夫妻做的大鍋機器面,我每次去都吃得不亦樂乎。今天在“老碾圪道“村,是楊文貴夫妻,不過,因為我們沒有提前打招呼,便自己親自下廚做飯了。臊子是土豆塊、土雞蛋、粉條、西紅柿,量大,味不咸,拉面因天寒,沒有完全醒透,但吃起來有嚼勁兒。酸溜溜的醋泡著蒜香濃郁的翠綠色蒜苗碎段兒,比在城市里吃那些大魚大肉好多了。我是喝了二兩酒、半杯葡萄酒,面,竟然吃了大大小小、滿與不滿的六碗。我當眾宣布,我雖不是強驢,但肯定是強吃。膽量不大肚量大。</p><p class="ql-block"> 端著碗,吃著面,看著山,心情燦。這種快樂的感覺,只有徒步山野的驢友們才能體會到。</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巔老輾圪道村的張文貴夫妻,和英姑峽山巔老鴉駝村的牛忠勝夫妻一樣,都是說著河南林州話,都是一對善良可愛的恩愛夫妻。他們的兒女們都去了城市里,他們依然守候著這大山峽谷,過著樸素而幸福的日子,一次次地招待著從城市里來徒步的驢友們,使到訪的驢友們,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他們的溫暖和陽光。</p><p class="ql-block"> 我們估摸著下山的路,也許就如同上山的路,不會有多么的艱難。我們不慌不亂地吃著飯,從十一點到了午后一點半,準備開始下山。這些路,老大和行人幾年前走過,現在山有積雪,怕尋不見下山路,熱情的村民張文貴開路給我們引路。村里的另一個村民說:“我們都許多年沒走那小路了,你們不怕滑?真想不通你們是咋想的。”聽了他的話,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難道下山的路,險峻嗎?我問行人和老大,他倆說,沒事,不難。</p><p class="ql-block"> 老大和行人作為強驢,口中說的“不難”,我常常會打折扣。不過,這次我是相信了他倆。認為下山的路,和上山的路差不多。至多滑點,小心謹慎即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下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民張文貴大哥,送我們走了很遠,直到前方二百米遠的老大喊話,說曉得下山的路了,才折返。</p><p class="ql-block"> 轉過一個山頭,開始走向一個山溝下山。前方忽然停了下來。我已經意識到,凡是前方停下,必是遇上斷崔。果然,老大返上來說:“不行,前方陡滑,不好下。”他讓大家往上返,又讓另外兩個強驢去前方一個山腰尋找下山的路。老大又讓行人等返回去另一個山凹處尋路。</p><p class="ql-block"> 正當我們幾個弱驢站在山坡上,茫然四顧,心里不知所措地癔癥的時刻,突然聽見誰不停地喊“路”“路”……我還以為是尋找見了下山的路,誰興奮地喊。扭頭朝喊聲一望,忽見一頭一米多長,一半左右高的灰黃色,犄角半長的一只健碩梅花鹿,從坡底前后腿跨大步,跳躍著往山上奔跑,我略微遲疑,手慢了一下,待手機調好拍攝,梅花鹿也在距離我十幾米處,躍過山頭,不見了。我心有不甘,又快步走上山頭,四望山川溝壑,梅花鹿無影無蹤。我十分后悔自己的不敏捷。假如我沒把“鹿”聽成“路”,肯定能拍下梅花鹿奔跑的瞬間,多美!</p><p class="ql-block"> 尋找下山路的間隙,我給村民張文貴兄打了幾次電話,無法拔通。在吃飯時,我已知道他家附近沒信號,得去他家房屋后的大坡上,才能接打電話。怎么辦?真不行,只能沿著上山的路,再下山。但不走回頭路,是老驢們的習慣。令我佩服的是,每次他們總是能在群山環繞的原始環境中,尋找見先人們上山下山的路,或者是驢友們曾經開辟的野路。這次依然。又尋見了被大雪覆蓋的小路。我們回返,沿著另一個山脊,往下走去。</p><p class="ql-block"> 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絕不能低估老祖先傳下來的任何一句話。路面有積雪,濕滑。如果沒有積雪,下山的路雖然比上山時的險峻陡峭,但也不至于步步驚心。要斜著身子橫著腳下,登山杖支持在外,身子略傾向里。即便摔倒,也不至于仰面朝天,不至于滑向路邊,路邊是山涯,兇多吉少。沒有登山鞋和登山杖的三個第一次出行的新驢,他仨人根本沒有想到會遇上此種難行山路。前方的兩個女子,主要由行人來照顧、幫助,后面的一個男子,主要由收隊小鮑協助。我僅僅能顧自己。這個老家芣蘭巖比我大一歲的“新驢”邊感嘆邊小心翼翼往下走,摔了好幾跤。我不時地提醒他斜著身子橫著腳,手要抓緊路邊野藤的根部,但他還是在“哎喲”聲中摔了好幾跌。最嚴重驚險的一次,在山坡上翻滾了幾下,幸被野藤擋住,嚇壞了我。</p><p class="ql-block"> 野外徒步穿越,龍其上山下山,絕對不能粗心大意,不能分心走神。我是一到危險路段,格外操心,謹小慎微。到了好路段,反而分了心,也小摔了幾跤。爬起來,繼續前行。在一處無雪陡坡急降路段,分了一下心,腳下一滑,仰面重摔,屁股上端猛摔在一塊沙石板上,疼痛不已。雙肩包隔著頂了一下,把右臀部上端磕得生疼。感覺骨頭沒事,忍著疼痛爬起來。走在前方的小鮑和那名新驢,也關心地問我,我怕他們擔憂,趕緊說:“沒事。”</p><p class="ql-block"> 右腰下,臀部上,走路開始疼痛,不走,不疼。下山的陡坡險情依然存在。我最怕的是懸崖絕壁。有崖,但是皆有緩坡,野藤叢生,使人心里少了恐懼。個別危險路段,手抓緊能抓的巖石和藤蔓,一腳一腳地踩穩當,即可。有些植物枝叉上刺不少,剛才跌倒翻滾的驢友,手心手背劃破了不少。我沒有戴手套,感覺這樣在雪地里,或巖石上更能抓緊些。抓一處藤蔓根部時,一不小心,左手拇指肚子疼痛,抽回手一看,一根一厘米長的黑色刺扎進了手指,伸右手拔了出來,剌頭細尖,并沒有流出多少血,扎得深,還有點疼。這時刻,我仿佛想到了戰場,想到了格斗,想到了許多影視劇中的情節。一把匕首扎入一個人的肉體,人的本能,肯定是要拔出這把匕首。</p><p class="ql-block"> 走在后面的我,后來又摔了一跤。估計也摔了四五跤。每次都是走神不專注。走在前方的小鮑,走了一年多,也小摔了有兩次。他笑著說:“只要你不操心,就會給你個小驚喜。”再往前方,行人大哥領頭,主要看護著我的高中同學“葉子”,她三年前跟著老大走過“五臺山”,這樣的野外驢徒,還是第一次。我也是出發前一個晚上才知道她是我的同學。徒步群有兩個“葉子”。此葉子非彼葉子;還看護著我的同事“心兒”,她是第二次驢途,還有她帶著的一個朋友,絕對新驢。她們仨個也都吃過小跌,都堅持下來了。</p><p class="ql-block"> 野外徒步,登山鞋、登山杖、登山包十分重要。不過歷盡千辛萬苦,從1:35到5:20,近4個小時,我們幾個終于安全下到了山下。走在前面的強驢比我們這些新驢,快了一個小時。</p><p class="ql-block"> 所幸,翻滾的驢友和摔著臀部右上方的我,都沒有傷著骨頭,才不至于給大家添加麻煩。戶外活動,千方百計保護好自己最最重要,切忌。都是AA制出行,不能去期望別人來幫自己多少。走路爬山要按照自己的節奏行事,不急不躁。關鍵的危險路段,肯定有強驢主動互相幫助。更有些高難度的絕壁懸崖,強驢也只能是指導,誰也無法幫誰。</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幾個滿身泥濘,腳上的鞋濕漉漉地走進山底庫峧村,正巧有一家辦事的人,胡同里站滿了人,村民們對我們從山頂老碾圪道村攀山越嶺下溝壑,能到庫峧,紛紛驚訝不已。他們多數從沒上過這大山,更不理解這些城里人是咋了,為什么會在雪天冒這個險?他們不解地笑著。來自芣蘭巖的新驢巧遇了他的小學同學,兩人開心地聊著。</p><p class="ql-block"> 返回長治的路上,我的屁股右上方疼著,我期望早點恢復,千萬不要錯過下周六的戶外行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徒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趙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日,2021年正月十六,總感覺今年年過的太平淡,也是心血來潮,毫無徒步經驗的一個半百老頭,報名參加了一個徒步團隊,總以為徒步也就是走走路,你們走的快點,大不了我慢點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點,乘車出發,8點多,開始上山,登山之樂,景色之美,不在話下,看桃花,摘軟棗,自是不提,心理美滋滋,不僅有豪氣橫生,徒步不過如此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及至中午,享拉面美食,拍照留念,與老鄉話別,其樂融融,登高山而小天下,驚麋鹿而幸欣喜,一切都看似正在按想象之中發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風云突變,現實突然進入摔跤模式,前仆后繼,爭先恐后,當仍不讓,仔細想來,摔跤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和精彩之處,每個人摔跤時的感受和摔跤后的表現都不一樣,看點多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驢摔跤:摔倒之后,站起來就走,習以為常,步伐不變,心態正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女摔跤:提前蹲下、座下,滑梯走起,心想雖然滑倒,不要摔疼、摔傷,盡顯嬌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我的摔跤:每次摔跤都要總結,想如何不再跌倒,但摔倒后又會摔倒,前摔,后摔,側身摔,后空翻摔,花樣百出,甚至摔到荊棘叢中,出不來。。。人和人的作用不同,而我就是給你們創造繽紛的世界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回家,在浴室挑燈:細看,沒有丟失一個零件,萬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買裝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加戶外活動,登山鞋、登山杖、戶外雙肩包、大水杯,是基本的標配)</p> <p class="ql-block"> 這一次,三位首次徒步的“新驢”挑戰成功,實在不簡單,其中兩位已經年過半百,即將奔六……</p> <p class="ql-block"> 經過三個月十幾次的登山攀爬驢行,我感覺自己越來越優秀啦!</p> <p class="ql-block"> 又一次的挑戰了自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山底芣蘭巖,登頂老碾圪道村,又攀山越嶺,下峽谷,克服雪路種種困難,安全到達庫峧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手指扎刺和屁股右上部的摔傷,雖然仍在疼痛,在回想人生第一次的雪后攀爬,心里十分欣慰,感謝長治市徒步協會會長冰泓,書記老張,以及行人等老驢,帶領驢友們飽覽了一次雪后太行山大峽谷美景……</p> <p class="ql-block">正月里第一次唱老西火干板秧歌</p> <p class="ql-block">九峧四水夾一河,</p><p class="ql-block">虹霓關上風景多。</p><p class="ql-block">潞安州中之驢友,</p><p class="ql-block">幾個來回腳板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天河馬</p> <p class="ql-block">到了老碾圪道村</p> <p class="ql-block">走在前面的是我的高中同學葉子</p> <p class="ql-block">行人大哥拍攝的山花</p> <p class="ql-block">這個可能是釣魚狼拍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我拍的</p> <p class="ql-block">我拍的</p> <p class="ql-block">春雪太行山畫卷</p> <p class="ql-block">從芣蘭巖開始上山</p> <p class="ql-block">軟棗</p> <p class="ql-block">桃花開了</p> <p class="ql-block">春雪后的太行山,處處可見美景,盡收眼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江陵县|
县级市|
项城市|
大姚县|
中卫市|
江都市|
廊坊市|
衡水市|
望奎县|
闸北区|
岳阳县|
琼海市|
灵山县|
高州市|
濮阳市|
长汀县|
新巴尔虎右旗|
筠连县|
巴青县|
屯门区|
甘泉县|
雷山县|
阳江市|
鄂托克旗|
饶阳县|
马关县|
武胜县|
乌兰浩特市|
揭西县|
苍南县|
房山区|
六盘水市|
安庆市|
察雅县|
临海市|
改则县|
饶河县|
和田市|
扬中市|
射洪县|